分段回油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多联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958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分段回油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多联机系统,回油控制方法包括:将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内机划分为至少两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中包含至少一个室内机,多联机系统在回油模式时单独控制每个工作组进行回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多联机系统中远端室内机的回油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段回油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多联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分段回油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多联机系统。
技术介绍
制冷系统中的润滑油会融于制冷剂,在机组运行过程中,随着冷媒的循环部分润滑油会随着制冷剂一起排出到系统管路中。多联机系统由于其连接管路较长,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大量的润滑油会储存在系统管路中,如果此部分润滑油无法及时返回到压缩机中会导致压缩机因为运行缺油而磨损。常见的多联机回油控制较为简单,即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进入回油运行控制,通过压缩机强制升频至回油运行频率,提高系统中的冷媒循环量及循环速度,以此方式将系统中的润滑油带回到油分或者压缩机中。但是此控制方法对于长联管、高落差的制冷系统并不能完全解决系统的回油问题,由于长联管、高落差的系统由于其连接管路较长,在回油运行过程中末端机组的润滑油比较难以用当前的回油方式将润滑油带回到油分或者压缩机中。因此,如何设计提高回油可靠性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多联机系统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远端室内机回油不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分段回油的回油控制方法及多联机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回油控制方法,包括:将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内机划分为至少两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中包含至少一个室内机,多联机系统在回油模式时单独控制每个工作组进行回油。优选的,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内机按安装距离由远至近划分为至少两个工作组,多联机系统在回油模式时从最远的工作组开始依次开启回油。优选的,每个所述室内机均设有调节冷媒流量的节流阀;当工作组开启回油时,该工作组中室内机的节流阀打开至最大开度;和/或当工作组停止回油时,该工作组中室内机的节流阀关闭至冷媒流量为0。优选的,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优选的,相邻两个工作组中较近的工作组开启回油时,较远的工作组停止回油。优选的,相邻两个工作组中较近的工作组开启回油时,较远的工作组持续回油。优选的,相邻两个工作组中较远的工作组设置有预设间隔时间,较远的工作组回油运行到预设间隔时间后开启较近的工作组进行回油。优选的,所有工作组中越远的工作组设置有越长的预设间隔时间。优选的,每个室内机通过通讯线连接多联机系统中的主控模块,安装距离的远近根据通讯线中的电流信号强度来判断。优选的,每个室内机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外机,安装距离的远近根据连接管路的长度来判断。最近的工作组回油运行到预设时间时,所述多联机系统退出回油模式。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多联机系统,其采用上述的回油控制方法。具体来说,多联机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室外机、与室外机连接的至少两台室内机。室外机设有冷媒流动主管,每个室内机通过冷媒流动支管连接到冷媒流动主管上。优选的,冷媒流动主管上设有用于给主控模块降温的散热模块。优选的,冷媒流动主管上设有弯曲设置的折弯段,折弯段为散热模块。优选的,冷媒流动主管上还串联有位于工作组和室外机之间的节流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内机划分为多个工作组,系统在回油模式时单独控制每个工作组进行回油,即便系统管路长也可以分段控制,针对各工作组设置适合的回油方式,有效提高系统中远端室内机润滑油回油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多联机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回油控制方法适用于多联机系统,多联机系统具有主控模块、室外机和与室外机连接的至少两台室内机8,每个室内机8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室外机,室外机包含压缩机1、油分离器2、气液分离器3、室外换热器4等,每个室内机8通过通讯线连接主控模块。连接管路的可行实施方式为:室外机设有冷媒流动主管,每个室内机8均设有冷媒流动支管,冷媒流动支管连接到冷媒流动主管上。具体来说,回油控制方法包括将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内机8划分为至少两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中包含至少一个室内机8,多联机系统在回油模式时单独控制每个工作组进行回油,分组进行回油有利于解决多联机系统中不同安装位置的室内机回油不良的问题,提高系统回油的可靠性。在优选实施例中,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内机8按安装距离由远至近划分为至少两个工作组,多联机系统在回油模式时从最远的工作组开始依次开启回油,实现了远端室内机的高效回油,保证机组的可靠性。其中,安装距离的远近根据通讯线中的电流信号强度来判断,电流信号的强度可以通过主控模块接收电流信号的速度来计算,速度越快则强度越高,电流信号越强则室内机安装距离越近,反之则速度越慢则强度越低,电流信号越弱则室内机安装距离越远。安装距离的远近还可以根据连接管路的长度来判断,连接管路越长则室内机安装距离越远,连接管路越短则室内机安装距离越近。回油的执行方式有两种可行方案,一种是相邻两个工作组中较近的工作组开启回油时,较远的工作组停止回油,即较远的工作组回油完成后再开启其较近的工作组,每次仅有一个工作组在回油运行中,最近的工作组回油运行到预设时间时,整个多联机系统内的室内机均完成回油,多联机系统退出回油模式;另一种是相邻两个工作组中较近的工作组开启回油时,较远的工作组持续回油,即较远的工作组开启后会持续回油运行,最近的工作组开启回油时所有工作组均在回油运行中,最近的工作回油运行到预设时间时,整个多联机系统内的室内机均完成回油。较优的,相邻两个工作组中较远的工作组设置有预设间隔时间,较远的工作组回油运行到预设间隔时间后开启较近的工作组进行回油,所有工作组中越远的工作组设置有越长的预设间隔时间,以使多联机系统中远端的室内机回油更充分。在优选实施例中,控制开启或停止回油的方式是每个室内机8均设有调节冷媒流量的节流阀7,节流阀7串联在其所在室内机8的冷媒流动支管上,当工作组开启回油时,该工作组中室内机8的节流阀7打开至最大开度;当工作组停止回油时,该工作组中室内机8的节流阀7关闭至冷媒流量为0。节流阀7优选为电子膨胀阀,也可以采用其他有节流调节功能的阀件。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回油控制方式,以室内机8共计安装n+1台,第n台为最远的室内机,安装距离由第n台向第1台逐渐减小,第1台为最近的室内机,以下详细描述三个实施例。实施方式一在系统回油运行时,将远端的室内机第n台、第n+1台划为第一工作组,近端的第1台至第3台划为第二工作组。首先将第一工作组中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7打开至最大开度,第二工作组中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7关闭至0pls,回油运行约a1分钟后,开启第二工作组中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7至最大开度,回油运行约b1分钟后,系统退出回油运行控制,此时系统总的回油运行时间为a1+b1,a1>b1>0。实施方式二在系统回油运行时,将远端的室内机第n台、第n+1台划为第一工作组,近端的第1台至第3台划为第二工作组。首先将第一工作组中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7打开至最大开度,第二工作组中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7关闭至0pls,回油运行约a2分钟后,关闭第一工作组中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7至0pls,在第一较远工作组中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同时,开启第二工作组中室内机电子膨胀阀7至最大开度,回油运行约b2分钟后,系统退出回油运行控制,此时系统总的回油运行时间为a2+b2,a2>b2>0。实施方式三在系统回油运行时,将远端的室内机第n+1台划为第一工作组,第n台划为第二工作组,近端的第1台至第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内机划分为至少两个工作组,每个所述工作组中包含至少一个所述室内机,所述多联机系统在回油模式时单独控制每个所述工作组进行回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内机划分为至少两个工作组,每个所述工作组中包含至少一个所述室内机,所述多联机系统在回油模式时单独控制每个所述工作组进行回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中的室内机按安装距离由远至近划分为至少两个所述工作组,所述多联机系统在回油模式时从最远的工作组开始依次开启回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室内机均设有调节冷媒流量的节流阀;当所述工作组开启回油时,该工作组中室内机的节流阀打开至最大开度;和/或当所述工作组停止回油时,该工作组中室内机的节流阀关闭至冷媒流量为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为电子膨胀阀。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工作组中较近的工作组开启回油时,较远的工作组停止回油。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工作组中较近的工作组开启回油时,较远的工作组持续回油。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工作组中较远的工作组设置有预设间隔时间,较远的工作组回油运行到所述预设间隔时间后开启较近的工作组进行回油。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民刘关焦华超周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