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废水回用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917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纤废水回用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依次对废水进行一级絮凝沉淀、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二级絮凝沉淀、臭氧氧化反应、曝气生物滤池反应、过滤、吸附、超滤及反渗透。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其集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于一体,高效去除废水中的COD。臭氧氧化工艺在高效率脱碳和脱色的同时,不增加废水中盐含量,吸附和超滤进一步保证反渗透膜的进水水质,保护反渗透膜不受污染,实现玻纤废水的高效回用。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Reuse and Treatment of Glass Fiber Wastewat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glass fiber wastewater reuse treatment method and system.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first-order flocculation and sedimentation, aerobic bi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second-order flocculation and sedimentation, ozone oxidation reaction,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reaction, filtration, adsorption, ultrafiltration and reverse osmosis. The invention adopts an aerobic bi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which integrates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nd biofilm process to efficiently remove COD from wastewater. Ozone oxidation process not on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decarbonization and decolorization, but also does not increase the salt content in wastewater. Adsorption and ultrafiltration further ensure the water quality of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protect th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from pollution, and realize the efficient reuse of glass fiber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纤废水回用处理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纤废水回用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玻纤废水是在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有拉丝过程中排放的含浸润剂的冲洗水废水、制毡工序中含粘结剂的冲洗水、玻璃钢生产排放少量的含树脂废水、以及微细玻璃纤维等悬浮物,其中浸润剂废水是玻纤工业废水的主要污染源。浸润剂主要成分是环氧乳液、聚氨脂乳酸、润滑剂及抗静电剂、各种偶联剂等,除溶剂外大部分是热稳定性高、难溶于水的高分子有机物质。因玻纤工业行业较独特,玻纤废水不同于普通化工废水,其危害严重且治理难度大。玻纤废水处理普遍处理流程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三级处理。其中,预处理主要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生化处理主要去除废水中的COD,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等,最终使出水达到排放的标准。而随着玻纤行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提高,对吨产品耗水量要求日益严格,因此,研究开发玻纤废水回用技术,不仅可以促进玻纤行业的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也能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膜法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废水回收领域,而一直存在膜清洗频率高、产水率低等问题,如何运用合理的工艺技术既达到出水回用的目的,又能进一步提高清水回收率,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纤废水回用处理方法及系统,用于高效处理玻纤废水,实现玻纤废水的高效回用。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玻纤废水回用处理方法,包括依次对废水进行一级絮凝沉淀、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二级絮凝沉淀、臭氧氧化反应、曝气生物滤池反应、过滤、吸附、超滤及反渗透。可选地,所述废水的COD≤6000mg/L,优选为4000-6000mg/L,优选为4000-5000mg/L。可选地,所述废水为玻纤生产过程中的全厂排放废水。玻纤即指玻璃纤维。可选地,絮凝反应时,采用的絮凝剂包括第一絮凝剂、第二絮凝剂,所述第一絮凝剂选自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絮凝剂选自PAM(聚丙烯酰胺)、阳离子淀粉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一级絮凝反应时,所述第一絮凝剂的投加量为200~500mg/L,所述第二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5mg/L。可选地,絮凝反应时,反应时间为5~30min,优选为10min。可选地,絮凝反应后,沉淀1-4h,优选为1-2h,更优选为30min。可选地,好氧生物反应时,在混凝土反应池中进行,池中装填弹性填料,填料高度2~4m。可选地,好氧生物反应时,反应池中池中气水比为(5~15):1。可选地,好氧生物反应时,曝气装置选自盘式曝气器、管式曝气器、单孔膜曝气器、粗孔曝气器、转碟曝气器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好氧生物反应时,水力停留时间为24~48h。可选地,好氧生物反应出水COD为100~300mg/L,色度30~50倍。可选地,二级絮凝反应时,所述第一絮凝剂的投加量为20~50mg/L,所述第二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5mg/L。可选地,臭氧氧化时,在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池内设置钛合金曝气器,水池采取水密封,末端设置尾气吸收装置。可选地,臭氧氧化时,臭氧投加量为10~150mg/L,优选为20~100mg/L,更优选为30~50mg/L。可选地,臭氧氧化时,反应时间为0.5~2h,反应时间即为水力停留时间。可选地,曝气生物滤池中,石英砂填料高度2~4米。可选地,曝气生物滤池中,水力负荷为2~10m3/m2·h。可选地,过滤时,过滤方式选自砂滤、多介质过滤、纤维球过滤或活性炭过滤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过滤时,滤速为2~15m/h。可选地,控制过滤后的出水浊度≤8NTU,优选地,控制出水浊度≤5NTU。可选地,吸附时,吸附介质选自活性炭、活性氧化铝、沸石或腐植酸系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吸附时,滤速为5~10m/h。可选地,超滤时,超滤膜选自管式超滤膜、板框式超滤膜、卷式超滤膜、中空纤维式超滤膜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超滤时,操作压力为0.2~0.4Mpa,优选为0.38Mpa。可选地,超滤时,清洁水回收率≥90%(v/v)。可选地,超滤产生的浓水返回一级絮凝沉淀步骤。可选地,反渗透时,所述渗透膜选自碟管式反渗透膜、纤维式反渗透膜、卷式反渗透膜、板框式反渗透膜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反渗透时,操作压力为0.5~2Mpa,优选为1.5Mpa。可选地,反渗透膜的清洁水回收率为70~75%(v/v),清洁水回用于生产。即穿过反渗透膜的出水体积占反渗透进水体积的百分比为70~75%。反渗透膜清洗频率根据运行情况而定,但是若膜进水水质较差,则将增加清洗频率,从而影响运行,影响膜寿命。反渗透膜的整体回收率约为70-75%(v/v)。可选地,反渗透膜的膜通量为13~30LMH,LMH即L/m2*h。可选地,反渗透产生的浓水回到一级絮凝沉淀步骤,重新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玻纤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絮凝沉淀池、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二级絮凝沉淀池、臭氧氧化系统、曝气生物滤池、过滤系统、吸附系统、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所述一级絮凝反应池用于对废水原水进行絮凝沉淀;所述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用于对所述一级絮凝沉淀出水进行生化处理;所述二级絮凝反应池用于对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出水进行絮凝沉淀;所述臭氧氧化系统用于对所述二级絮凝沉淀的出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对所述臭氧氧化系统的出水进行曝气膜生物反应处理;所述过滤系统用于对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进行过滤处理;所述吸附系统用于对所述过滤系统的出水进行吸附处理;所述超滤系统用于对所述吸附系统的出水进行超滤处理;所述反渗透系统用于对所述超滤系统的出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可选地,所述二级絮凝反应池的进水端连接至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可选地,所述好氧生物处理系统装填填料并采用曝气装置。可选地,所述填料选自弹性填料、半软性填料、组合填料、悬浮型填料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的曝气装置选自盘式曝气器、管式曝气器、单孔膜曝气器、粗孔曝气器、转碟曝气器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臭氧氧化系统包括臭氧发生装置、臭氧尾气破坏装置、臭氧曝气装置。可选地,所述臭氧曝气装置选自钛合金曝气器。可选地,所述臭氧氧化系统的水池采取水密封,末端设置尾气处理装置,具体可以为尾气收集及破坏装置。可选地,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与所述过滤系统之间、所述吸附系统与所述超滤系统之间均设有调节水池,用于蓄水,池内达到一定水量后进入后续环节。可选地,所述过滤系统的过滤器选自砂滤器、多介质过滤器、纤维球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过滤器连通有反洗水泵,用于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反洗,避免过滤器堵塞。可选地,所述吸附系统的吸附介质选自活性炭、活性氧化铝、沸石、腐植酸类吸附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超滤系统的超滤膜选自管式超滤膜、板框式超滤膜、卷式超滤膜、中空纤维式超滤膜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超滤系统的浓水通过管道连通至一级絮凝反应池,使得浓水返回一次絮凝步骤,重新进行处理。可选地,所述反渗透系统的渗透膜选自碟管式反渗透膜、纤维式反渗透膜、卷式反渗透膜、板框式反渗透膜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反渗透系统包括卷式复合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纤废水回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对废水进行一级絮凝沉淀、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二级絮凝沉淀、臭氧氧化反应、曝气生物滤池反应、过滤、吸附、超滤及反渗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纤废水回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对废水进行一级絮凝沉淀、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二级絮凝沉淀、臭氧氧化反应、曝气生物滤池反应、过滤、吸附、超滤及反渗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废水回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为玻纤生产过程中的全厂排放废水,优选地,所述废水的COD≤6000mg/L,更优选地,所述废水的COD为4000-6000m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废水回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进行一级絮凝、二级絮凝反应时,采用的絮凝剂包括第一絮凝剂、第二絮凝剂,所述第一絮凝剂选自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絮凝剂选自PAM(聚丙烯酰胺)、阳离子淀粉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纤废水回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絮凝反应时,所述第一絮凝剂的投加量为200-500mg/L,所述第二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5mg/L;和/或,二级絮凝反应时,所述第一絮凝剂的投加量为20-50mg/L,所述第二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5mg/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废水回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絮凝、二级絮凝反应时间均为5~30min;和/或,絮凝反应后,沉淀1~4h,优选为1~2h。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废水回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A1)好氧生物反应时,反应池中池中气水比为(5~15):1;A2)好氧生物反应时,水力停留时间为24~48h;A3)臭氧氧化时,臭氧投加量为10~150mg/L,优选为20~100mg/L,更优选为30~50mg/L;A4)臭氧氧化时,反应时间为0.5~2h;A5)曝气生物滤池中,水力负荷为2~10m3/m2·h;A6)过滤时,滤速为2~15m/h;A7)控制过滤后的出水浊度≤8NTU;A8)吸附时,滤速为5~10m/h;A9)超滤时,操作压力为0.2~0.4Mpa;A10)超滤时,清洁水回收率≥90%(v/v);A11)反渗透时,反渗透膜的膜通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松邱利祥姜剑赵二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