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接入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831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线路终端接入网箱技术领域,是一种终端接入网箱,其包括箱体,在箱体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在箱体前侧安装有箱门,在箱体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固定片,在箱体底部设有至少三个光缆穿线孔,在箱体的侧壁内侧固定安装有盘纤单元,在箱体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将箱体分为用户终端设备区和通信设备区的第一隔板,在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穿线孔,在用户终端设备区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安装有用户终端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使通信箱体与终端箱体集成在一个箱体中,提高了运输的便捷性,提高了运维人员操作的便捷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连接线裸露在箱体外,有效提高了终端接入网设备的安全性。

Terminal Access Cabin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igh-voltage line terminal access network box, which is a terminal access network box, comprising a box body, a suspension ring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box body, a box door fixed at the front side of the box body, at least two fixing plates fixed at the back side of the box body, at least three optical cable perforations at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and a disc fiber unit fixed at the inside side wall of the box body. The first partition board dividing the box into user terminal equipment area 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rea is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inner part of the box body. The first pierc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user terminal equipment is fixed and installed in the user terminal equipment area.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and convenient to use, which integrates the communication box body with the terminal box body, improves the convenience of transportation, improves the convenience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ersonnel,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avoids the exposed connection lines outside the box,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safety of terminal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接入网箱
本技术涉及高压线路终端接入网箱
,是一种终端接入网箱。
技术介绍
目前实用于10kV及以上线路柱上终端接入网箱体,在10kV及以上一次线路中,通信箱体与终端箱体往往采取独自设计、独自制作、独自安装。在这种情况下,两箱体之间的连接线常采用裸露、半裸露的安装工艺,这不仅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也增加了易发生故障的点位,对供电可靠性产生影响。其次,通信箱体与终端箱体之间距离远,对运维人员的日常操作甚至故障处理时期造成较大的不便,不易于两箱体之间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网箱,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终端接入网装置存在的通信箱体与终端箱体分离独自制作,造成两箱体之间的连接线裸露易发生故障及运维人员操作不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终端接入网箱,包括箱体,在箱体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在箱体前侧安装有箱门,在箱体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固定片,在箱体底部设有至少三个光缆穿线孔,在箱体的侧壁内侧固定安装有盘纤单元,在箱体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将箱体分为用户终端设备区和通信设备区的第一隔板,在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穿线孔,在用户终端设备区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安装有用户终端设备,在通信设备区内固定安装有通信设备。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用户终端设备可包括加热板、双交流输入切换器、蓄电池、电源模块、电容、控制器、宏电路由、防雷模块和导轨,加热板、双交流输入切换器、蓄电池、电源模块、电容、控制器、宏电路由、防雷模块和导轨均固定安装在用户终端设备区内部。上述通信设备可包括光纤配线架、通信终端ONU和分光器,光纤配线架固定安装在通信设备区的下部,在光纤配线架顶端的箱体上固定安装有托盘,通信终端ONU和分光器固定安装在托盘上。上述在通信设备区的下部可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在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穿线孔和第三穿线孔,光纤配线架固定安装在第二隔板上;或/和,在所述托盘上可固定安装有ONU支架,ONU支架和托盘之间有间隔,分光器固定安装在ONU支架底部的托盘上,通信终端ONU固定安装在ONU支架上。上述ONU支架和托盘之间可有夹角,夹角可为40度至50度。上述第二隔板与箱体底部之间的间距可为4厘米至6厘米。。上述还可包括航空插头固定板,在航空插头固定板上设有线缆穿线孔,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安装槽,航空插头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上述还可包括用户终端设备区箱门、通信设备区箱门和至少两个光缆固定件,用户终端设备区箱门安装在箱门内侧和用户终端设备区前侧,通信设备区箱门安装在箱门内侧和通信设备区前侧,光缆固定件均固定安装在箱体底部外侧,且分别位于光缆穿线孔的两侧。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第一隔板将箱体分为用户终端设备区和通信设备区,将户终端设备固定安装在用户终端设备区内,将通信设备固定安装在通信设备区内,改变了将通信箱体与终端箱体分离独自制作的传统制作方式,使通信箱体与终端箱体集成在一个箱体中,提高了运输的便捷性,提高了运维人员操作的便捷性,提高了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在用户终端设备和通信设备进行连接时,连接线能处于箱体中不裸露在箱体外,有效提高了终端接入网设备的安全性,提高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降低了终端故障率;通过固定安装在箱体内侧的盘纤单元,能缠住多余长度的连接线,便于连接线的整理。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在A-A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箱体,2为吊环,3为固定片,4为光缆穿线孔,5为第一隔板,6为户终端设备区,7为通信设备区,8为加热板,9为双交流输入切换器,10为蓄电池,11为电源模块,12为电容,13为控制器,14为宏电路由,15为防雷模块,16为导轨,17为光纤配线架,18为通信终端ONU,19为托盘,20为第二隔板,21为ONU支架,22为航空插头固定板,23为线缆穿线孔,24为光缆固定件,25为固定撑,26为固定角。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所示,该终端接入网箱,包括箱体1,在箱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2,在箱体1前侧安装有箱门,在箱体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固定片3,在箱体1底部设有至少三个光缆穿线孔4,在箱体1的侧壁内侧固定安装有盘纤单元,在箱体1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将箱体1分为用户终端设备区6和通信设备区7的第一隔板5,在第一隔板5上设有第一穿线孔,在用户终端设备区6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安装有用户终端设备,在通信设备区7内固定安装有通信设备。这里的固定片3和吊环2用于将本技术进行安装;第一穿线孔可为矩形穿线孔,用于连接用户终端设备和通信设备的连接线通过;光缆穿线孔4最好设置6个且直径可为2厘米至3.5厘米。这里通过第一隔板5将箱体1分为用户终端设备区6和通信设备区7,将户终端设备固定安装在用户终端设备区6内,将通信设备固定安装在通信设备区7内,改变了将通信箱体1与终端箱体1分离独自制作的传统制作方式,使通信箱体与终端箱体集成在一个箱体1中,提高了运输的便捷性,提高了运维人员操作的便捷性,提高了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在用户终端设备和通信设备进行连接时,连接线能处于箱体1中不裸露在箱体1外,有效提高了终端接入网设备的安全性,提高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降低了终端故障率;通过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侧的盘纤单元,能缠住多余长度的连接线,便于连接线的整理。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终端接入网箱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所示,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包括加热板8、双交流输入切换器9、蓄电池10、电源模块11、电容12、控制器13、宏电路由14、防雷模块15和导轨16,加热板8、双交流输入切换器9、蓄电池10、电源模块11、电容12、控制器13、宏电路由14、防雷模块15和导轨16均固定安装在用户终端设备区6内部。如附图1、2所示,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光纤配线架17、通信终端ONU18和分光器,光纤配线架17固定安装在通信设备区7的下部,在光纤配线架17顶端的箱体1上固定安装有托盘19,通信终端ONU18和分光器固定安装在托盘19上。这里托盘19可以直接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侧,或通过固定撑25和固定角26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侧。如附图1、2所示,在所述通信设备区7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20,在第二隔板20上设有第二穿线孔和第三穿线孔,光纤配线架17固定安装在第二隔板20上。这里第二隔板20可以直接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侧,或者通过固定撑25和固定角26将第二隔板20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侧,这里第二隔板20可将光纤配线架17更加稳固的安装在通信设备区7内部,同时光纤配线架17可为72芯光纤熔接单元。如附图1、2所示,在所述托盘19上固定安装有ONU支架21,ONU支架21和托盘19之间有间隔,分光器固定安装在ONU支架21底部的托盘19上,通信终端ONU18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接入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在箱体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在箱体前侧安装有箱门,在箱体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固定片,在箱体底部设有至少三个光缆穿线孔,在箱体的侧壁内侧固定安装有盘纤单元,在箱体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将箱体分为用户终端设备区和通信设备区的第一隔板,在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穿线孔,在用户终端设备区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安装有用户终端设备,在通信设备区内固定安装有通信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接入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在箱体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在箱体前侧安装有箱门,在箱体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固定片,在箱体底部设有至少三个光缆穿线孔,在箱体的侧壁内侧固定安装有盘纤单元,在箱体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将箱体分为用户终端设备区和通信设备区的第一隔板,在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穿线孔,在用户终端设备区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安装有用户终端设备,在通信设备区内固定安装有通信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接入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包括加热板、双交流输入切换器、蓄电池、电源模块、电容、控制器、宏电路由、防雷模块和导轨,加热板、双交流输入切换器、蓄电池、电源模块、电容、控制器、宏电路由、防雷模块和导轨均固定安装在用户终端设备区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接入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光纤配线架、通信终端ONU和分光器,光纤配线架固定安装在通信设备区的下部,在光纤配线架顶端的箱体上固定安装有托盘,通信终端ONU和分光器固定安装在托盘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接入网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区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在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穿线孔和第三穿线孔,光纤配线架固定安装在第二隔板上;或/和,在所述托盘上固定安装有ONU支架,ONU支架和托盘之间有间隔,分光器固定安装在ONU支架底部的托盘上,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加提·帕尔哈提张维忠魏继俊张帆张志军李新华朱咏明顾焕之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昌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