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90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架,用于放置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通孔,第二支撑板可穿过所述通孔,并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以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并相互交叉配合形成支撑结构,支撑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另一侧设置有收纳结构,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拆卸分离后,所述第二支撑板可收纳于所述收纳结构。所述支架搭建简易,收纳方便,不占空间。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racket for plac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including a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a second support plate;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a second support plate are detachably connected, and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and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can pas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s, and is partially exposed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so as to form brackets by crossing and cooperating with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eceiving structure opposite to the other side. After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are disassembled and separated,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can be accommodated in the receiving structure. The bracket is simple to build, convenient to receive and does not occupy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架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架。
技术介绍
我们观看、使用电子设备时通常为手持,因为现有电子设备支架或所占空间比较大,携带不易,不能随身携带;或支架粘贴于电子设备背面影响电子设备外形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架。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支架,用于放置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界定支撑状态下,平行于支撑物所在平面的方向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垂直于宽度方向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面板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通孔,第二支撑板可穿过所述通孔,并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以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并相互交叉配合形成支撑结构,支撑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另一侧设置有收纳结构,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拆卸分离后,所述第二支撑板可沿第一支撑板的宽度方向置入所述收纳结构并收纳于所述收纳结构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平板部、卷曲部以及卡合部;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平板部,且所述平板部一端与所述卷曲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合部连接;所述卷曲部与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平板部的同一侧;所述卷曲部形成有一具有开口的容置槽,所述卡合部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卡合槽,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卡合槽形成所述的收纳结构;当所述第二支撑板收容于所述收纳结构时,所述第二支撑板一端收纳于所述容置槽,另一端收纳于所述卡合槽,所述收纳结构在第一支撑板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第二支撑板的长度的1至1.3倍。优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摩擦垫片,所述第一摩擦垫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平板部,且位于第一支撑板设置收纳结构的相对另一侧。优选地,所述平板部还设置有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通孔位于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一摩擦垫片之间,且所述第一摩擦垫片设置于所述平板部靠近所述卡合部一端。优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二摩擦垫片,所述第二摩擦垫片设置于所述卷曲部外表面。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交叉部和支撑部,交叉部和支撑部连接;所述支撑部用于与支撑物接触,以提供支撑;当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形成支撑结构时,所述交叉部穿过通孔并部分外露于所述通孔,以使电子设备可以放置于所述交叉部;当第二支撑本收容于第一支撑板的收纳结构时,所述交叉部收容于容置槽,所述支撑部局部收容于卡合槽。优选地,所述交叉部包括弯曲段与平直段;所述平直段设置于支撑部和弯曲段之间,连接支撑部和所述弯曲段,用于与电子设备接触,为电子设备提供支撑;所述弯曲段向靠近所述卡合部一侧弯曲,为电子设备提供限位。优选地,所述平直段与电子设备接触一侧设置有第三摩擦垫片。优选地,所述交叉部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两个交叉部之间形成一限位缺口。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与收纳结构同侧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收容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后,所述限位缺口与所述限位块形成限位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支架具有以下优点:1、支架搭建简易,收纳方便,不占空间。2、支架能方便调整角度,电子设备放置其上时,观看角度可一定范围内调节,获得舒适的观看、使用角度。【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支架支撑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本技术支架收纳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1c是本技术支架拆分状态的正面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支架第一支撑板的侧面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支架第一支撑板的立体示意图1。图2c是本技术支架支撑状态的侧面示意图。图2d是本技术支架第一支撑板的后视示意图。图2e是本技术支架第一支撑板的立体示意图2。图3a是本技术支架第二支撑板的后视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支架第二支撑板交叉部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支架支撑状态的正面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局部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支架;11、第一接触点;12、第二接触点;20、第一支撑板;21、平板部;211、通孔;212、第一摩擦垫片;213、散热通孔;214、限位块;22、卷曲部;221、容置槽;222、第二摩擦垫片;23、卡合部;231、卡合槽;24、收纳结构;30、第二支撑板;31、支撑部;32、交叉部;321、平直段;322、弯曲段;323、第三摩擦垫片;33、限位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a、图1b及图1c,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架10,该支架10放置在地面、桌面等支架10的支撑物上,支架10底部与支撑物接触,用于支撑、放置电子设备,从而使使用者在观看、使用电子设备时可以不需要手持。可以理解,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为手机。支架10包括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可拆卸连接,且第二支撑板30可穿过第一支撑板20并与第一支撑板20相互交叉配合形成支撑结构,以支撑电子设备。同时,第一支撑板20上设置有收纳结构24,将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拆卸分离后,第二支撑板30可收纳于第一支撑板20上的收纳结构24,形成收纳状态,以便于该支架10的收纳,此时,第一支撑板20与第二支撑板30面板贴合,使得支架10为一块不占空间的类平面板,减小支架10的收纳空间,从而支架10可放包内、口袋内随身携带,便于存放。本技术中,不以尺寸来界定第一支撑板20或第二支撑板30的长度和宽度。界定支撑状态下,平行于支撑物所在平面的方向为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垂直为第一支撑板20或第二支撑板30的面板延伸方向,即图1c中xoy坐标轴,x轴方向为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宽度方向,y轴方向为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长度方向。请参阅图2a-2e,第一支撑板20一侧表面上形成有收纳结构24,第二支撑板30与第一支撑板20拆卸分离后可被收容于第一支撑板20收纳结构24中,第二支撑板30沿第一支撑板20的宽度方向置入收纳结构24并收纳于收纳结构24中,以使支架10处于收纳状态。具体地,第一支撑板20包括平板部21、卷曲部22以及卡合部23。其中卷曲部22外表面用于与地面、桌面等支架10的支撑物接触,平板部21一端与卷曲部22连接,另一端与卡合部23连接,且卷曲部22与卡合部23位于平板部21的同一侧,以配合平板部21形成收纳结构24,用以收容第二支撑板30。在平板部21上靠近卷曲部22一端设置有通孔211,第二支撑板30能穿过或局部穿过通孔211,并局部延伸外露于通孔211,从而使第二支撑板30与第一支撑板20交叉支撑配合,形成支撑结构,以支撑电子设备。将平板部21与卷曲部22连接的一端界定为平板部21底端。优选地,通孔211设置于距离平板部21底端为平板部21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范围位置内。在此范围内,第一支撑板20与第二支撑板30交叉支撑配合时,第一支撑板20与地面之间形成的支撑夹角α最优,支架10所形成的支撑结构更稳定牢固。可以理解,通孔211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及任意个,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支架,用于放置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界定支撑状态下,平行于支撑物所在平面的方向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垂直于宽度方向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面板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通孔,第二支撑板可穿过所述通孔,并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以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并相互交叉配合形成支撑结构,支撑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另一侧设置有收纳结构,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拆卸分离后,所述第二支撑板可沿第一支撑板的宽度方向置入所述收纳结构并收纳于所述收纳结构中。

【技术特征摘要】
1.支架,用于放置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界定支撑状态下,平行于支撑物所在平面的方向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垂直于宽度方向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面板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通孔,第二支撑板可穿过所述通孔,并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以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并相互交叉配合形成支撑结构,支撑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另一侧设置有收纳结构,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拆卸分离后,所述第二支撑板可沿第一支撑板的宽度方向置入所述收纳结构并收纳于所述收纳结构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平板部、卷曲部以及卡合部;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平板部,且所述平板部一端与所述卷曲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合部连接;所述卷曲部与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平板部的同一侧;所述卷曲部形成有一具有开口的容置槽,所述卡合部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卡合槽,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卡合槽形成所述的收纳结构;当所述第二支撑板收容于所述收纳结构时,所述第二支撑板一端收纳于所述容置槽,另一端收纳于所述卡合槽,所述收纳结构在第一支撑板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第二支撑板的长度的1至1.3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摩擦垫片,所述第一摩擦垫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平板部,且位于第一支撑板设置收纳结构的相对另一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陈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原研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