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复合材料风电抗震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726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梯度复合材料风电抗震塔筒,由自下而上竖直设置的至少两个塔筒段以及连接相邻塔筒段的连接单元构成;所述塔筒段由若干个塔筒单元堆叠制成,所述塔筒单元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具有若干第一通孔的第一加劲肋,相邻塔筒单元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单元呈锥台形,所述塔筒单元和连接单元均包括内、外两层钢板,内、外两层钢板之间填充有UHPC层;所述连接单元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向连接单元内部延伸且水平设置的第二加劲肋,所述第二加劲肋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单元与相邻的塔筒单元通过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第二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塔筒可以模块化预制,从而提高了生产和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梯度复合材料风电抗震塔筒
本技术涉及一种梯度复合材料风电抗震塔筒,属于风力发电

技术介绍
风电塔筒就是风力发电的塔杆,是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承载结构,设置在风力发电机主机和风轮的下面,支撑着重达几十吨的风力发电机主机和风轮,同时还能够吸收风力发电机组的震动。风力发电机塔筒根据风场的区域分布和主风区的高度不同,风力发电机塔筒高度也不同,通常其高度都在几十米以上。—个能够投入运行的风电塔筒,不仅要保证整机的动力稳定性,即塔筒设计不仅要满足空气动力学的要求,而且风力机组在运行时,塔筒受力状况极为复杂,因其顶端位移偏移过大,引起机组强烈共振,最终导致机组不能正常运行的事故较多。由于混凝土塔筒在制造成本、防腐性能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在风力发电机组安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混凝土塔筒一般分几大段,塔筒筒体整体呈空心锥台形状,每大段也呈空心锥台形状,也就是一端大一端小的圆筒形状。每大段塔筒筒体由多节卷制小筒体拼接而成,塔筒筒体拼装完成后进行预应力张拉,使各塔筒结构形成一个整体。除此以外,风电机组的塔筒也经常采用钢板制作而成,即将钢板通过卷板制作得到圆形筒体。为了保证塔筒的强度,现有钢板塔筒的塔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度复合材料风电抗震塔筒,其特征在于:由自下而上竖直设置的至少两个塔筒段以及连接相邻塔筒段的连接单元构成,所述塔筒段和连接单元均为空心结构,其中上方塔筒段的外径小于下方塔筒段的外径;所述塔筒段由若干个圆筒形的塔筒单元堆叠制成,所述塔筒单元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向塔筒单元内部延伸且水平设置的第一加劲肋,所述第一加劲肋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相邻塔筒单元通过穿过第一通孔的第一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单元呈锥台形,所述连接单元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向连接单元内部延伸且水平设置的第二加劲肋,所述第二加劲肋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单元的顶部与其上方的塔筒单元相匹配,所述连接单元的底部与其下方的塔筒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度复合材料风电抗震塔筒,其特征在于:由自下而上竖直设置的至少两个塔筒段以及连接相邻塔筒段的连接单元构成,所述塔筒段和连接单元均为空心结构,其中上方塔筒段的外径小于下方塔筒段的外径;所述塔筒段由若干个圆筒形的塔筒单元堆叠制成,所述塔筒单元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向塔筒单元内部延伸且水平设置的第一加劲肋,所述第一加劲肋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相邻塔筒单元通过穿过第一通孔的第一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单元呈锥台形,所述连接单元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向连接单元内部延伸且水平设置的第二加劲肋,所述第二加劲肋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单元的顶部与其上方的塔筒单元相匹配,所述连接单元的底部与其下方的塔筒单元相匹配;所述连接单元与相邻的塔筒单元通过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第二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塔筒单元和连接单元均包括内、外两层钢板,内、外两层钢板之间填充有UHPC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南结构防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