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928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5:30
一种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它含支架、撑杆及管子铰链,其特征支架由电机座及管子铰链座形成,电机座前端开口,后端面设出线孔,管子铰链座下设一固定板,电机座内设行星齿轮减速电机,其后端带霍尔位置传感器,电机输出轴上由左向右依次装配左固定罩轴承、行程滚动齿轮及右固定罩轴承,行程滚动齿轮上方设固定罩,撑杆为方形管材,其两端开口,左侧壁前端部设呈横向“U”形状槽口,内底面上设槽,槽内底面上铺设步进带,其与插入撑杆的呈横向“U”形状槽口内的行程滚动齿轮啮合,撑杆一端与行程止位端盖固联,另一端与带连接球头的撑杆端盖固联,管子铰链中间设在管子铰链座与固定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宜三厢轿车后备箱盖上使用。

Electric lifting and closing push-pull rod for trunk cover of three-compartment ca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lifting and closing push-pull rod for the backup cover of a three-compartment car. It consists of bracket, support rod and pipe hinge. Its characteristic bracket is formed by motor base and pipe hinge seat. The front end of motor base is opened, and the rear end face is provided with line holes. A fixed plate is arranged under the pipe hinge seat. The planetary gear reducer motor is installed in the motor base. The rear end is equipped with Hall position sensor. The left fixed cover bearing, stroke rolling gear and right fixed are assembled in turn o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from left to right. Cover bearings are provided with a fixed cover above the travel rolling gear and a square pipe with openings at both ends, a transverse U-shaped groove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left side wall, a groove at the inner bottom surface and a stepping belt at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groove. It engages with the travel rolling gear in the transverse U-shaped groove opening inserted into the support rod. One end of the support rod is fixed with the travel stop end cover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ball. The end cap of the supporting rod of the head is fixed, and the middle of the pipe hing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ipe hinge seat and the fixing plate.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use of the backup box cover of a three-compartment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特别是涉及一种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
技术介绍
目前轿车中三厢轿车的后备箱盖能电动的只有世界上汽车制造最发达国家的几款高端车上使用三厢轿车电动后备箱盖。早先的三厢轿车的后备箱盖主要利用大功率电机带动蜗轮杆为输出动力,使相互啮合的半圆齿轮来回转动,由于蜗轮蜗杆传动在没有电源的时候是不能转动且锁死的,后来改用电磁离合器来达到通电时电磁离合器结合传动,没有电源时电磁离合器分离,所以只有在没有电源时,电磁离合器分离的状况下,后面的人才能不用电动而用手动关闭后备箱盖,但还需在电动后备箱上所设电吸锁配合下达到关闭锁紧后备箱盖。另外一般三厢轿车的后备箱铰链都用管子铰链,并需再用一根钢拉簧助拉才使后备箱盖的重量得到一定的平衡。总而言之,由于结构繁杂,使用成本高,因此一般中低档车都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它不但能有效地使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开启或关闭,并也能稳定地手动开启或关闭,而且结构合理,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包括支架、撑杆及管子铰链,所述支架上端部为电机座,下端部的左端部为管子铰链座,所述电机座内呈桶体形状,为前端开口,且前端开口处周壁上均布有内螺纹孔,后端面上设有一出线孔,所述管子铰链座呈拱形状,且与管子铰链周壁的上端面相配合,所述呈拱形状的管子铰链座底面的两端部上分别分布有左内螺纹孔、右内螺纹孔,所述管子铰链座下还设有一与其相配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倒拱形状,所述呈倒拱形状的固定板与管子铰链周壁的下端面相配合,所述呈倒拱形状的固定板与所述呈拱形状的管子铰链座底面两端部上分布的左、右内螺纹孔相对处分布有左、右螺钉孔,所述电机座内还安置有一电机,所述电机为行星齿轮减速电机,且后端端面处还固联有一端带插接件的线束的霍尔位置传感器,所述电机由电机座前端开口处周壁上均布的内螺纹孔处通过螺钉锁定,所述电机的霍尔位置传感器尾端紧靠着电机座的内底面上处,所述一端带插接件的线束且伸出在电机座后端面上的出线孔外,所述电机输出轴周壁上由左向右依次设有台肩A、卡簧槽A、台肩B、卡簧槽B、卡簧槽C及卡簧槽D,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台肩B处与卡簧槽B之间的周壁为呈外六角形状,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由左向右依次装配有左固定罩轴承、中心孔为内六角孔的行程滚动齿轮及右固定罩轴承,所述左固定罩轴承旁的卡簧槽A与一卡簧嵌接联接,所述中心孔为内六角孔的行程滚动齿轮旁的卡簧槽B与一卡簧嵌接联接,所述右固定罩轴承两旁的卡簧槽C及卡簧槽D均分别与一卡簧嵌接联接,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中心孔为内六角孔的行程滚动齿轮的上方设有一固定罩,所述固定罩呈长方体形状,所述呈长方体形状的固定罩的左、右侧壁中部处分别设有一呈倒“U”形状的左、右缺口,所述呈倒“U”形状的左、右缺口处分别与左固定罩轴承、右固定罩轴承外圈固联,所述撑杆为呈长方体形状的管材,所述撑杆的两端开口,左侧壁前端部处设有一呈横向“U”形状的槽口,所述撑杆内底面上中部处设有一槽,所述槽的两侧壁的上端边处分别延伸有向内折弯形成的左、右翻边,所述槽的内底面上铺设有一相配的步进带,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固定罩从所述撑杆一端开口处插入在所述撑杆内,所述固定罩的上端面与所述撑杆的上端壁的内端面形成配合滑动联接,与此同时,所述电机输出轴且插入在所述撑杆的左侧壁前端部处的呈横向“U”形状的槽口内,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中心孔为内六角孔的行程滚动齿轮与所述槽的内底面上铺设的步进带形成啮合,所述撑杆的一端还与一行程止位端盖固联,所述撑杆的另一端还与一带连接球头的撑杆端盖固联,所述管子铰链的中间部分处安设在所述呈拱形状的管子铰链座与所述呈倒拱形状的固定板之间,所述呈倒拱形状的固定板上的左、右螺钉孔与所述呈拱形状的管子铰链座底面两端部上的左、右内螺纹孔一一相对,并由螺钉形成联接固定且夹住管子铰链。本专利技术的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的使用。先将本专利技术的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的撑杆端盖上的连接球头及管子铰链的后端处分别安装在三厢轿车车身上的相应处,再将管子铰链前端处与后备箱盖连接处联接,同时将装配在三厢轿车后备箱上的管子铰链中间部位的支架通过平衡调整后固定。最后实现三厢轿车后备箱盖不管电动还是手动操作感受都很轻松。本专利技术的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采用带双向霍尔位置传感器为动力源和控制源的行星齿轮减速电机,且输出轴上还配设有与固定在推拉杆内的步进带啮合的齿轮。这样齿轮配合在步进带上来回运动,就能轻松的实现电动后备箱盖打开和关闭。同时,在没有电源的时候行星齿轮减速电机是不会锁死的,所以在手动打开或关闭后备箱盖的时候,行星齿轮减速电机会跟着转,因此手动打开或关闭后备箱盖也很轻松,实现了四两拨千斤的原理。并且无需象其他产品一样要用电吸锁配合,才能关闭锁紧后备箱盖。2、本专利技术的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选用步进带与齿轮配合拉动三厢轿车后备箱盖,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管子铰链折弯的角度是多角度,所以把动力点安装在管子铰链的中间位置,不管管子铰链转到什么位置,行星齿轮轮减速电机输出轴是360°转动的,推拉杆会随着它的角度转,传上传下都不会卡住,不管电动还是手动都很轻松,其原因是它的力是平衡的。虽然不同车型的后备箱盖大小、重量都不同,只要选好安装点都能达到最佳匹配。也不再要用一根钢拉簧助拉才使后备箱盖的重量得到一定的平衡。3、本专利技术的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在行程滚动齿轮的上方设置一固定罩,并使所述固定罩的上端面与所述撑杆的上端壁的内端面形成配合滑动联接,这样有利于行程滚动齿轮与步进带稳定啮合,不会发生跳跃式移动。4、本专利技术的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体积小,装配使用方便,选择安装点也方便。使用小功率电机,电机的功率只有7.5瓦,十分省电,且使用成本也低。通用性强,既可为高档三厢轿车后备箱盖上使用,也可为其他三厢轿车后备箱盖上应用,制造成本相对于现有产品低很多,使用寿命长,有助于普及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适宜于各种档次的三厢轿车后备箱盖上使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撑杆前端开口处的示意图。图3是电机部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看图1、图2和图3,该专利技术的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包括支架、撑杆2及管子铰链3。所述支架上端部为电机座1,下端部的左端部处为管子铰链座13,所述电机座1内呈桶体形状,为前端开口,且前端开口处周壁上均布有内螺纹孔11,后端面上设有一出线孔12,所述管子铰链座13呈拱形状,且与管子铰链3周壁的上端面相配合,所述呈拱形状的管子铰链座13底面的两端部上分别分布有左内螺纹孔131、右内螺纹孔132,所述管子铰链座13下还设有一与其相配的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呈倒拱形状,所述呈倒拱形状的固定板14与管子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它包括支架、撑杆(2)及管子铰链(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端部为电机座(1),下端部的左端部为管子铰链座(13),所述电机座(1)内呈桶体形状,为前端开口,且前端开口处周壁上均布有内螺纹孔(11),后端面上设有一出线孔(12),所述管子铰链座(13)呈拱形状,且与管子铰链(3)周壁的上端面相配合,所述呈拱形状的管子铰链座(13)底面的两端部上分别分布有左内螺纹孔(131)、右内螺纹孔(132),所述管子铰链座(13)下还设有一与其相配的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呈倒拱形状,所述呈倒拱形状的固定板(14)与管子铰链(3)周壁的下端面相配合,所述呈倒拱形状的固定板(14)与所述呈拱形状的管子铰链座(13)底面两端部上分布的左、右内螺纹孔(131、132)相对处分布有左、右螺钉孔(141、142),所述电机座(1)内还安置有一电机(4),所述电机(4)为行星齿轮减速电机,且后端端面处还固联有一端带插接件(411)的线束的霍尔位置传感器(41),所述电机(4)由电机座(1)前端开口处周壁上均布的内螺纹孔(11)处通过螺钉锁定,所述电机(4)的霍尔位置传感器(41)尾端紧靠着电机座(1)的内底面上处,所述一端带插接件(411)的线束且伸出在电机座(1)后端面上的出线孔(12)外,所述电机(4)输出轴周壁上由左向右依次设有台肩A(42)、卡簧槽A(43)、台肩B(44)、卡簧槽B(45)、卡簧槽C(46)及卡簧槽D(47),所述电机(4)输出轴上台肩B(44)处与卡簧槽B(45)之间的周壁为呈外六角形状,所述电机(4)输出轴上由左向右依次装配有左固定罩轴承(421)、中心孔为内六角孔的行程滚动齿轮(441)及右固定罩轴承(461),所述左固定罩轴承(421)旁的卡簧槽A(43)与一卡簧嵌接联接,所述中心孔为内六角孔的行程滚动齿轮(441)旁的卡簧槽B(45)与一卡簧嵌接联接,所述右固定罩轴承(461)两旁的卡簧槽C(46)及卡簧槽D(47)均分别与一卡簧嵌接联接,所述电机(4)输出轴上的中心孔为内六角孔的行程滚动齿轮(441)的上方设有一固定罩(5),所述固定罩(5)呈长方体形状,所述呈长方体形状的固定罩(5)的左、右侧壁中部处分别设有一呈倒“U”形状的左、右缺口(51、52),所述呈倒“U”形状的左、右缺口(51、52)处分别与左固定罩轴承(421)、右固定罩轴承(461)外圈固联,所述撑杆(2)为呈长方体形状的管材,所述撑杆(2)的两端开口,左侧壁前端部处设有一呈横向“U”形状的槽口(21),所述撑杆(2)内底面上中部处设有一槽(22),所述槽(22)的两侧壁的上端边处分别延伸有向内折弯形成的左、右翻边(221、222),所述槽(22)的内底面上铺设有一相配的步进带(223),所述电机(4)输出轴上的固定罩(5)从所述撑杆(2)一端开口处插入在所述撑杆(2)内,所述固定罩(5)的上端面与所述撑杆(2)的上端壁的内端面形成配合滑动联接,与此同时,所述电机(4)输出轴且插入在所述撑杆(2)的左侧壁前端部处的呈横向“U”形状的槽口(21)内,所述电机(4)输出轴上的中心孔为内六角孔的行程滚动齿轮(441)与所述槽(22)的内底面上铺设的步进带(223)形成啮合,所述撑杆(2)的一端还与一行程止位端盖(23)固联,所述撑杆(2)的另一端还与一带连接球头(241)的撑杆端盖(24)固联,所述管子铰链(3)的中间部分处安设在所述呈拱形状的管子铰链座(13)与所述呈倒拱形状的固定板(14)之间,所述呈倒拱形状的固定板(14)上的左、右螺钉孔(141、142)与所述呈拱形状的管子铰链座(13)底面两端部上的左、右内螺纹孔(131、132)一一相对,并由螺钉形成联接固定且夹住管子铰链(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厢轿车后备箱盖电动升降开闭推拉杆,它包括支架、撑杆(2)及管子铰链(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端部为电机座(1),下端部的左端部为管子铰链座(13),所述电机座(1)内呈桶体形状,为前端开口,且前端开口处周壁上均布有内螺纹孔(11),后端面上设有一出线孔(12),所述管子铰链座(13)呈拱形状,且与管子铰链(3)周壁的上端面相配合,所述呈拱形状的管子铰链座(13)底面的两端部上分别分布有左内螺纹孔(131)、右内螺纹孔(132),所述管子铰链座(13)下还设有一与其相配的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呈倒拱形状,所述呈倒拱形状的固定板(14)与管子铰链(3)周壁的下端面相配合,所述呈倒拱形状的固定板(14)与所述呈拱形状的管子铰链座(13)底面两端部上分布的左、右内螺纹孔(131、132)相对处分布有左、右螺钉孔(141、142),所述电机座(1)内还安置有一电机(4),所述电机(4)为行星齿轮减速电机,且后端端面处还固联有一端带插接件(411)的线束的霍尔位置传感器(41),所述电机(4)由电机座(1)前端开口处周壁上均布的内螺纹孔(11)处通过螺钉锁定,所述电机(4)的霍尔位置传感器(41)尾端紧靠着电机座(1)的内底面上处,所述一端带插接件(411)的线束且伸出在电机座(1)后端面上的出线孔(12)外,所述电机(4)输出轴周壁上由左向右依次设有台肩A(42)、卡簧槽A(43)、台肩B(44)、卡簧槽B(45)、卡簧槽C(46)及卡簧槽D(47),所述电机(4)输出轴上台肩B(44)处与卡簧槽B(45)之间的周壁为呈外六角形状,所述电机(4)输出轴上由左向右依次装配有左固定罩轴承(421)、中心孔为内六角孔的行程滚动齿轮(441)及右固定罩轴承(461),所述左固定罩轴承(421)旁的卡簧槽A(43)与一卡簧嵌接联接,所述中心孔为内六角孔的行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霍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