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纳滤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34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渗透、纳滤膜组件,包括中心管、过滤膜元件、挡水圈和外壳,所述过滤膜元件以所述中心管为中心卷制在一起,所述的外壳包括上端端面以及含下端端面的筒体,所述中心管包括管体和管体表面均布集水孔,所述管体的纯水端设置为外螺纹接口,螺纹接口处设置O型垫圈,所述的含下端端面的筒体的下端端面内设有与中心管纯水端对应的内螺纹,两者螺纹连接;所述的含下端端面的筒体的筒体内部设有一圈凸台,可以使挡水圈固定在最适合的位置,从而杜绝了因为压力造成的挡水圈移动从而渗漏的现象。

Reverse Osmosis an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verse osmosis an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central tube, a filter membrane element, a water retaining ring and an outer shell. The filter membrane element is rolled together with the central tube as the center. The outer shell comprises an upper end face and a cylinder with a lower end face. The central tube comprises a water collecting hole on the surface of the tube body and the tube body, and the pure water end of the tube body is arranged as an outer screw.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cylinder body with the lower end face is provided with internal threads corresponding to the pure water end of the central pipe, which are connected by threads. The inner part of the cylinder body with the lower end face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of convex platform, which can fix the water retaining ring in the most suitable position, thereby preventing the leakage caused by the movement of the water retaining ring caused by pressure. Phenom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渗透、纳滤膜组件
本技术属于净水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反渗透、纳滤膜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用水处理设备被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利用反渗透、纳滤膜元件的净水机产品因为体积小巧,安装方便等原因越来越多的普及千家万户。现有的反渗透膜过滤结构主要包括中心管和卷制在中心管上的膜元件,现有的膜元件纯水端密封是采用双O型圈快插式,这样的结构方式纯在渗漏的风险—如O型圈与槽配合不紧密,受到不均匀压力晃动产生间隙导致的渗漏等。又因膜壳内壁表面光滑,膜元件上的挡水圈在受到压力时,容易发生滑动现象,从而造成密封效果下降,影响纯水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渗透、纳滤膜组件其具有密封性好,不存在晃动、渗漏等隐患,另外挡水圈位置固定、不会出现上下滑动现象。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反渗透、纳滤膜组件,包括中心管、过滤膜元件、挡水圈和外壳,所述过滤膜元件以所述中心管为中心卷制在一起,所述的外壳包括上端端面以及含下端端面的筒体,所述中心管包括管体和管体表面均布通孔,所述管体的纯水端设置为外螺纹接口,螺纹接口处设置O型垫圈,所述的含下端端面的筒体的下端端面内设有与中心管纯水端对应的内螺纹,两者螺纹连接,所述的含下端端面的筒体的筒体内部设有一圈凸台,凸台固定住挡水圈。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进水网格,进水网格设于两片膜之间,所述的进水网格,包括由纬线和经线编织而成的具有菱形、方形或多边形的网格,所述的纬线和经线为圆柱体丝线,在圆柱体丝线的表面上制出螺旋线形的连续导水槽。作为优选,所述圆柱体丝线的连续导流槽的深度为圆柱体丝线的半径。更为优选,所述圆柱体丝线的材质是PP,丝线的直径是0.02in,连续导流槽深度0.01in。作为优选,所述所述的中心管的集水孔包括一圆孔,圆孔周围均匀分布漩涡螺旋结构的导流槽,导流槽深度由集水孔到外逐渐变浅。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心管的上的导流槽设置2个以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纯水端密封处变成螺纹连接,增加了膜元件安装后的稳定性和密封性,解决了膜元件安装后在给水压后晃动的可能性。(2)通过螺纹加O型圈双重保险,解决了可能出现渗漏的隐患。(3)在纯水收集的通孔四周做部分螺旋状分布的延伸流道,作为纯水收集的流道,当原水透过膜面变成纯水后,通过漩涡螺旋结构的导流槽形成水流旋涡,可以使纯水迅速的通过集水孔流出,加速了纯水的收集,较现有结构,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纯水的收集量,提高的水的利用率。(4)膜壳内部的凸台,可以使挡水圈固定在最适合的位置,从而杜绝了因为压力造成的挡水圈移动从而渗漏的现象。(5)进水网格采用的纬线和经线均为设有螺旋线形的连续导流槽,这样得到的网格形成多个螺旋结构,在水流经过时,可以形成涡流,增加水的流速和冲击力,减小污染物附着在网格上的可能性,从而不易使得膜元件污堵。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反渗透、纳滤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进水网格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进水网格中丝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的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反渗透、纳滤膜组件,包括中心管1、过滤膜元件2、挡水圈3和外壳,所述过滤膜元件以所述中心管1为中心卷制在一起,所述的外壳包括上端端面4以及含下端端面的筒体5,所述中心管包括管体和管体表面均布通孔,所述管体的纯水端设置为外螺纹接口14,螺纹接口处设置O型垫圈,所述的含下端端面的筒体的下端端面内设有与中心管纯水端对应的内螺纹6,两者螺纹连接,所述的含下端端面的筒体的筒体内部设有一圈凸台7,凸台固定住挡水圈3。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记载的反渗透、纳滤膜组件,区别点在于过滤膜元件中的使用到的进水网格不是一般普通的网格,所述的进水网格,包括由纬线和经线编织而成的具有菱形的网格,所述的纬线和经线为圆柱体丝线,在圆柱体丝线A的表面上制出螺旋线形的连续导流槽B;圆柱体丝线的材质是PP,丝线的直径是0.02in,连续导流槽深度0.01in。进水网格如图2所示,丝线如图3所示。实施例3如实施例2所记载的反渗透、纳滤膜组件,区别在于所述中心管如图4所示,包括管体11和管体表面均布集水孔,所述管体的纯水端设置为外螺纹接口11,螺纹接口处设置O型垫圈,集水孔包括一圆孔12,圆孔12周围均匀分布漩涡螺旋结构的导流槽13,导流槽由集水孔到外逐渐变浅;所述的漩涡螺旋结构的导流槽设置4个。以上技术方案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反渗透、纳滤膜组件,包括中心管、过滤膜元件、挡水圈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元件以所述中心管为中心卷制在一起,所述的外壳包括上端端面以及含下端端面的筒体,挡水圈套在过滤膜元件上,所述中心管包括管体和管体表面均布集水孔,所述管体的纯水端设置为外螺纹接口,螺纹接口处设置O型垫圈,所述的含下端端面的筒体的下端端面内设有与中心管纯水端对应的内螺纹,两者螺纹连接;所述的含下端端面的筒体的筒体内部设有一圈凸台,凸台固定住挡水圈。

【技术特征摘要】
1.反渗透、纳滤膜组件,包括中心管、过滤膜元件、挡水圈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元件以所述中心管为中心卷制在一起,所述的外壳包括上端端面以及含下端端面的筒体,挡水圈套在过滤膜元件上,所述中心管包括管体和管体表面均布集水孔,所述管体的纯水端设置为外螺纹接口,螺纹接口处设置O型垫圈,所述的含下端端面的筒体的下端端面内设有与中心管纯水端对应的内螺纹,两者螺纹连接;所述的含下端端面的筒体的筒体内部设有一圈凸台,凸台固定住挡水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纳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进水网格,进水网格设于两片膜之间,所述的进水网格,包括由纬线和经线编织而成的具有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龙唐崧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滤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