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血液循环的医用静脉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210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用注射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便于血液循环的医用静脉留置针,包括导流腔体,所述导流腔体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带,靠近所述导流腔体的一端导流腔体的两侧内部活动卡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固定带的侧壁相固定,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套接有储能弹簧,所述转动杆的两端通过储能弹簧与导流腔体的内壁活动连接,顶部一组所述固定带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销,所述固定卡块的一端通过转动销与连接头的侧表面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卡块的侧表面设置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装置的固定和对导流管的调整,使得输液效果更好。

A medical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for blood circu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dic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blood circulation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injection device, including a guide cavity,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guide cavity are provided with fixing bands,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guide cavity near the one end of the guide cavity are movably clamped with a rotating rod, which is fixed with the side wall of the fixing band,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rotating rod are sleeved. The two ends of the rotating rod are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diversion chamber through the energy storage spring, and the upper end of a set of fixed belts at the top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ead.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clamp block. One end of the fixed clamp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pin, and one end of the fixed clamp block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head through a rotating pi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fixed clamp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By fixing the device and adjusting the diversion pipe, the infusion effect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血液循环的医用静脉留置针
本技术涉及医用注射装置
,具体为一种便于血液循环的医用静脉留置针。
技术介绍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临床输液较好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减轻婴幼儿因头皮针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可以适用于长期输液的成人。另一方面也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的一天,长者达27天。赵改婷通过动物实验建议保留96h,戚虹认为在保持穿刺部位的相对无菌和周围皮肤清洁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李晓燕等观察50例套管针留置患者,平均留置8-9天,其中最长达27天,无一例发生感染。研究认为,只要适当监测,外周导管可安全保留达144h.黄丽云等人认为可在血管内保留5-7天。翟湘贵等认为留置15天左右为最佳时间,如果是成人,且留置部位得当,局部保持较好,无炎症反应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现有的静脉留置针在使用时不便于输液工作,现有技术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168774.5的一种设有两个留置针头的留置针装置,设有两个留置针头,两者通过软管连接,软管上设有储液腔,储液腔表面设有液体出入孔;所述留置针头,包括持针柄、钢针和导管,钢针的一端插入到可手持的持针柄中,另一端包裹有软质导管;所述储液腔两侧的软管上各设一个单手夹。但此装置在使用时仍存在一些问题,此装置在使用时会浪费大量的医用胶带,同时利用医用胶带对留置针进行固定后,还需要定期进医用胶带进行更换,十分不便,并且对于导流管没有很好的固定方式,很容易出现血液倒流现象发生,给装置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便于血液循环的医用静脉留置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血液循环的医用静脉留置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静脉留置针使用时会浪费大量的医用胶带,同时利用医用胶带对留置针进行固定后,还需要定期进医用胶带进行更换,十分不便,并且对于导流管没有很好的固定方式,很容易出现血液倒流现象发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血液循环的医用静脉留置针,包括导流腔体,所述导流腔体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带,靠近所述导流腔体的一端导流腔体的两侧内部活动卡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固定带的侧壁相固定,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套接有储能弹簧,所述转动杆的两端通过储能弹簧与导流腔体的内壁活动连接,顶部一组所述固定带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销,所述固定卡块的一端通过转动销与连接头的侧表面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卡块的侧表面设置有卡槽,底部一组所述固定带的下端固定有卡头,所述导流腔体的一侧固定有针管,靠近底部一组所述固定带的一侧导流腔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通过导流腔体与针管相连通,所述导流管上套接有调整头,所述调整头的一端设置有调整销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调整销与调整头的端壁活动连接,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正压接头。优选的,所述导流腔体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侧壁和固定板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垫片。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壁与卡头的一侧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正压接头的一端套接有密封帽盖。优选的,所述固定卡块的侧壁一端设置有磁铁块,所述磁铁块的对应位置连接头的侧壁一端设置有衔铁。优选的,所述正压接头的侧壁连通有侧接头,所述侧接头的一端套接有端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固定带、卡头和卡槽之间的配合,可以便于装置于手腕处固定,节省了医用胶带的使用量;通过储能弹簧和转动杆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固定带的自动收缩,同时便于固定带对手腕的紧固作用;通过调整销和调整销之间的配合,可以便于对导流管位置的调整,防止血液通过导流管发生倒流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导流腔体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卡块放大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导流腔体,2-固定带,3-转动杆,4-储能弹簧,5-连接头,6-固定卡块,7-转动销,8-卡槽,9-卡头,10-针管,11-导流管,12-调整头,13-调整销,14-固定板,15-正压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血液循环的医用静脉留置针,包括导流腔体1,导流腔体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带2,靠近导流腔体1的一端导流腔体1的两侧内部活动卡接有转动杆3,转动杆3与固定带2的侧壁相固定,转动杆3的两端套接有储能弹簧4,转动杆3的两端通过储能弹簧4与导流腔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顶部一组固定带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5,连接头5的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卡块6,固定卡块6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销7,固定卡块6的一端通过转动销7与连接头5的侧表面一端活动连接,固定卡块6的侧表面设置有卡槽8,底部一组固定带2的下端固定有卡头9,导流腔体1的一侧固定有针管10,靠近底部一组固定带2的一侧导流腔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导流管11,导流管11通过导流腔体1与针管10相连通,导流管11上套接有调整头12,调整头12的一端设置有调整销13和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一端通过调整销13与调整头12的端壁活动连接,导流管11的另一端连通有正压接头15。其中,导流腔体1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面,弧形面的侧壁和固定板14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垫片,可以有效的减缓导流腔体1的侧壁与固定板14的下表面对皮肤的压迫;卡槽8的内壁与卡头9的一侧相匹配,便于通过卡头9扣在卡槽8内,便于将导流腔体1与皮肤固定,节省了医用胶带的使用;正压接头15的一端套接有密封帽盖,便于在正压接头15取下后,对正压接头15进行密封;固定卡块6的侧壁一端设置有磁铁块,磁铁块的对应位置连接头5的侧壁一端设置有衔铁,便于对通过磁铁块与衔铁的磁性吸引作用,实现固定卡块和连投头5之间的固定;正压接头15的侧壁连通有侧接头,所述侧接头的一端套接有端盖,利用端盖便于对侧接头进行密封。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将导流腔体1贴在手面上,通过将针管10插入到静脉中,在拉动固定带2,打开由转动销7连接的固定卡块6,将卡头9放入到卡槽8内,再在磁铁块和衔铁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将固定卡块6与连接头5进行固定,同时由转动杆3连接的储能弹簧4会带动固定带2紧贴套在手腕处,节省了医用胶带的使用量,同时利用胶带将固定板14固定在皮肤上,通过转动由调整销13连接的调整头12的位置,可以有效的调整导流管10的位置,防止出现血液倒流现象,同时在点滴挂完后,将点滴连接管从正压接头15上取下,通过密封帽盖将正压接头15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血液循环的医用静脉留置针,包括导流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体(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带(2),靠近所述导流腔体(1)的一端导流腔体(1)的两侧内部活动卡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与固定带(2)的侧壁相固定,所述转动杆(3)的两端套接有储能弹簧(4),所述转动杆(3)的两端通过储能弹簧(4)与导流腔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顶部一组所述固定带(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5),所述连接头(5)的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卡块(6),所述固定卡块(6)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销(7),所述固定卡块(6)的一端通过转动销(7)与连接头(5)的侧表面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卡块(6)的侧表面设置有卡槽(8),底部一组所述固定带(2)的下端固定有卡头(9),所述导流腔体(1)的一侧固定有针管(10),靠近底部一组所述固定带(2)的一侧导流腔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导流管(11),所述导流管(11)通过导流腔体(1)与针管(10)相连通,所述导流管(11)上套接有调整头(12),所述调整头(12)的一端设置有调整销(13)和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的一端通过调整销(13)与调整头(12)的端壁活动连接,所述导流管(11)的另一端连通有正压接头(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血液循环的医用静脉留置针,包括导流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体(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带(2),靠近所述导流腔体(1)的一端导流腔体(1)的两侧内部活动卡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与固定带(2)的侧壁相固定,所述转动杆(3)的两端套接有储能弹簧(4),所述转动杆(3)的两端通过储能弹簧(4)与导流腔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顶部一组所述固定带(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5),所述连接头(5)的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卡块(6),所述固定卡块(6)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销(7),所述固定卡块(6)的一端通过转动销(7)与连接头(5)的侧表面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卡块(6)的侧表面设置有卡槽(8),底部一组所述固定带(2)的下端固定有卡头(9),所述导流腔体(1)的一侧固定有针管(10),靠近底部一组所述固定带(2)的一侧导流腔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导流管(11),所述导流管(11)通过导流腔体(1)与针管(10)相连通,所述导流管(11)上套接有调整头(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晓晓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