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19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肠道减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包括收集袋以及安装在收集袋顶部的接料装置,定位孔的内部设置有支架,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直杆,两个支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承接袋自内到外分别设置有贴合层、锁水层以及隔水层,收集袋的表面设置有刻度尺,下料道的外壁设置有排气管,下料道内壁靠近排气管一侧设置有进气管,该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通过扳动直杆使得承接袋开口变大,为肠道留有足够的空间,方便对肠道进行挤压,且不会产生断流现象,利用收集袋表面的刻度尺对收集大便的量进行观察,方便医护人员根据大便的量对肿瘤的大小进行初步推测。

Intraoperative use of disposable 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ba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disposable 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bag for intraoperative use, including a collection bag and a feeding device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collection bag, a bracket is arranged inside the positioning hole, a straight rod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bracket, a support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brackets, and the receiving bag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laminating layer, a water locking layer and a water separating layer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A scale is set on the surface of the bag, an exhaust pipe is set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discharge channel, and an intake pipe is set on the sid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discharge channel near the exhaust pipe. In this operation, a disposable 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bag is used. The opening of the receiving bag is enlarged by pulling a straight rod, leaving enough space for the intestine to squeeze the intestine, and no interruption of the intestinal tract occurs. The scale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llection bag is used for collection. Observing the amount of stool is convenient for doctors and nurses to make a preliminary guess about the size of tumors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s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
本技术涉及肠道减压设备
,具体为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
技术介绍
肠道肿瘤是发生于小肠和大肠的良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因肿瘤发生的性质和部位而异,进行手术切除肿囊时,由于肿瘤容易让肠膨大,使得肠内充满大便和气体,需要将把大便挤出来。但现有的肠减压袋直接采用管道套接在肠道上,将大便从肠道挤入管道内部,而肠道进行挤压时,肠道和管道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不方便对肠道挤压,容易发生断流现象。鉴于此,我们提出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方便对肠道挤压,容易发生断流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包括收集袋以及安装在所述收集袋顶部的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包括承接袋,所述承接袋的表面设置有下料口,所述承接袋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挡板,所述承接袋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顶部设置有卡环,所述定位孔的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直杆,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承接袋自内到外分别设置有贴合层、锁水层以及隔水层。优选的,所述承接袋和所述侧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卡环和所述直杆卡接配合。优选的,所述贴合层和所述锁水层紧密粘接,所述锁水层和所述隔水层紧密粘接。优选的,所述收集袋的表面设置有刻度尺,所述收集袋的顶部设置有接袋口,所述收集袋靠近所述接袋口一侧设置有悬挂环,所述接袋口的内部设置有进料道,所述进料道的顶部设置有下料道;所述下料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通孔,所述下料道的外壁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头,所述下料道内壁靠近所述排气管一侧设置有进气管。优选的,所述进料道的截面呈梯形。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截面呈“L”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通过扳动直杆使得承接袋开口变大,为肠道留有足够的空间,方便对肠道进行挤压,且不会产生断流现象。2、该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利用贴合层、锁水层以及隔水层将积液流在承接袋内,防止积液外露。3、该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通过设置进气管以及排气管,避免气体进入到收集袋内,发生收集袋产生胀气。4、该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利用收集袋表面的刻度尺对收集大便的量进行观察,方便医护人员根据大便的量对肿瘤的大小进行初步推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接料装置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承接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下料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收集袋;11、刻度尺;12、接袋口;13、悬挂环;14、进料道;15、下料管;151、通孔;152、排气管;153、排气头;154、进气管;2、接料装置;21、承接袋;211、贴合层;212、锁水层;213、隔水层;22、下料口;23、侧挡袋;24、定位孔;25、卡环;26、支架;27、直杆;28、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收集袋1以及安装在收集袋1顶部的接料装置2,接料装置2包括承接袋21,承接袋21的表面设置有下料口22,承接袋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挡板23,承接袋2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24,定位孔24的顶部设置有卡环25,定位孔24的内部设置有支架26,支架26的顶部设置有直杆27,两个支架26之间设置有支撑杆28,承接袋21和侧挡板23为一体成型结构,卡环25和直杆27卡接配合。本实施例中,支架26和直杆27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其材质具有良好的金属弹性,方便进行弯折。进一步的,支架26和直杆27为一体成型结构,方便支架26和直杆27连接紧密不易段落。具体的,卡环25采用橡皮筋材质制成,其材质具有良好的弹性,方便利用卡环25对直杆27进行固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肠道内含有大量的积液,当大便挤出时,场内的积液会进入到承接袋21内,为了使得承接袋21具有良好防水效果,本专利技术人员对承接袋21作出改进,如图4所示,承接袋21自内到外分别设置有贴合层211、锁水层212以及隔水层213,贴合层211和锁水层212紧密粘接,锁水层212和隔水层213紧密粘接。本实施例中,贴合层211采用太空棉材质制成,且贴合层211的厚度为3~5mm,本实施例的贴合层211厚度优选为3mm,使得贴合层211材质环保,透气性好,且环保无毒。进一步的,锁水层212采用吸水棉材质制成,且锁水层212的厚度为3~5mm,本实施例的锁水层212厚度优选为5mm,使得锁水层212具有良好的吸水效果,方便对积液进行吸附。具体的,隔水层213采用PVC薄膜材质制成,且隔水层213的厚度为1~3mm,本实施例的隔水层213厚度优选为2mm,使得隔水层213材质轻便,且具有良好的隔水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方便对挤出大便进行收集,以便医护人员对大便的推挤量进行观察,本专利技术人员对收集袋1作出改进,如图1所示,收集袋1的表面设置有刻度尺11,收集袋1的顶部设置有接袋口12,收集袋1靠近接袋口12一侧设置有悬挂环13,接袋口12的内部设置有进料道14,进料道14的顶部设置有下料道15,进料道14的截面呈梯形。本实施例中,收集袋1采用PVC材质制成,其材质环保无毒,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耐腐蚀效果好。进一步的,进料道14和接袋口12相通,下料道15和进料道14相通,下料口22和下料道15相通,方便大便从承接袋21经下料道15以及进料道14排入到收集袋1内。具体的,悬挂环13采用橡胶软管材质制成,且悬挂环13和收集袋1粘连固定,方便悬挂环13固定在收集袋1表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避免大量气体进入到收集袋1,从而导致收集袋1产生胀气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员对收集袋1的结构作出改进,如图5所示,下料道15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通孔151,下料道15的外壁设置有排气管152,排气管152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头153,下料道15内壁靠近排气管152一侧设置有进气管154,进气管154的截面呈“L”形。本实施例中,排气管152采用医用软管材质制成,其材质密封性好,避免漏气现象。进一步的,进气管154采用硬质PVC材质制成,且进气管154的开口朝下,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包括收集袋(1)以及安装在所述收集袋(1)顶部的接料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装置(2)包括承接袋(21),所述承接袋(21)的表面设置有下料口(22),所述承接袋(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挡板(23),所述承接袋(2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24),所述定位孔(24)的顶部设置有卡环(25),所述定位孔(24)的内部设置有支架(26),所述支架(26)的顶部设置有直杆(27),两个所述支架(26)之间设置有支撑杆(28);所述承接袋(21)自内到外分别设置有贴合层(211)、锁水层(212)以及隔水层(213)。

【技术特征摘要】
1.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包括收集袋(1)以及安装在所述收集袋(1)顶部的接料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装置(2)包括承接袋(21),所述承接袋(21)的表面设置有下料口(22),所述承接袋(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挡板(23),所述承接袋(2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24),所述定位孔(24)的顶部设置有卡环(25),所述定位孔(24)的内部设置有支架(26),所述支架(26)的顶部设置有直杆(27),两个所述支架(26)之间设置有支撑杆(28);所述承接袋(21)自内到外分别设置有贴合层(211)、锁水层(212)以及隔水层(2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袋(21)和所述侧挡板(23)为一体成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25)和所述直杆(27)卡接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用一次性肠减压袋,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李叶景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