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6047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处理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其方便对脱硫溶液和脱硝溶液进行更换,同时可以保证脱硫脱硝效果,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脱硫塔、脱硝塔、第一连通风管、脱硫喷淋管、脱硫喷头、脱硫喷淋泵、进气管、进气风机、脱硝喷淋管、脱硝喷头、脱硝喷淋泵、第一导流板、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隔板、第一过滤网、第二导流板、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隔板、第二过滤网、第一转轴、第一筛网、第一补液管、第一回收管、第二转轴、第二筛网、第二补液管和第二回收管,脱硫塔的内部设置有脱硫腔,脱硝塔的内部设置有脱硝腔,第一导流板上设置有多组第一通气孔,第二导流板上设置有多组第二通气孔。

A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Device for Thermal Power Pla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lue gas treatment accessory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device of thermal power plant,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replacing the desulfurization solu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olution, ensures the effect of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and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use; it includes a desulfurization tower, a denitrification tower, a first connected air pipe, a desulfurization spray pipe, a desulfurization spray head, a desulfurization spray pump, an intake pipe and an intake Air blower, denitrification spray pipe, denitrification nozzle, denitrification spray pump, first guide plate, first drive motor, first baffle, first filter screen, second guide plate, second drive motor, second baffle, second filter screen, first rotating shaft, first sieve screen, first rehydration pipe, first recovery pipe, second rotating shaft, second sieve screen, second rehydration pipe and second recovery pipe, desulfurization tower A desulfurization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denitrification tower, and a denitrification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denitrification tower. A plurality of first ventilation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first guide plate,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ventilation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second guid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处理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是一种用于火电厂,对其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减轻或者避免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提高环保性的辅助装置,其在烟气处理和环境保护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包括脱硫塔、脱硝塔和连通风管,脱硫塔的内部设置有脱硫腔,并在脱硫腔的顶部设置有脱硫喷淋管,脱硫喷淋管的底端连通设置有脱硫喷头,脱硫塔的一侧设置有脱硫喷淋泵,脱硫喷淋泵的输入端自脱硫塔的底部伸入至脱硫腔内,脱硫喷淋泵的输出端伸入至脱硫腔内并与脱硫喷淋管的输入端连通,脱硫塔的左端设置有进气管,并在进气管处设置有进气风机,脱硝塔的内部设置有脱硝腔,并在脱硝腔的顶部设置有脱硝喷淋管,脱硝喷淋管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脱硝喷头,脱硝塔的一侧设置有脱硝喷淋泵,脱硝喷淋泵的输入端伸入至脱硝腔内,脱硝喷淋泵的输出端伸入至脱硝腔内并与脱硝喷淋管的输入端连通,脱硝塔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连通风管的输入端自脱硫塔的顶端伸入至脱硫腔内,连通风管的输出端自脱硝塔的左端中部伸入至脱硝腔内;现有的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使用时,通过进气风机将烟气自进气管导入至脱硫腔内,通过脱硫喷淋泵将脱硫腔内的脱硫溶液抽送至脱硫喷淋管内并自脱硫喷头的底部输出端喷出,与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发生反应,从而去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然后烟气通过连通风管进入脱硝腔内,脱硝喷淋泵将脱硝溶液抽送至脱硝喷淋管内并自脱硝喷头的底部输出端喷出,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从而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经过处理的气体自排气管排出;现有的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使用中发现,随着脱硫溶液和脱硝溶液浓度的变化,其脱硫和脱硝的效果越来越差,需要对脱硫溶液和脱硝溶液进行更换,更换过早的话造成脱硫溶液和脱硝溶液的浪费,更换过晚的话又会影响脱硫和脱硝的效果,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对脱硫溶液和脱硝溶液进行更换,同时可以保证脱硫脱硝效果,提高使用可靠性的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包括脱硫塔、脱硝塔和第一连通风管,脱硫塔的内部设置有脱硫腔,并在脱硫腔的顶部设置有脱硫喷淋管,脱硫喷淋管的底端连通设置有脱硫喷头,脱硫塔的一侧设置有脱硫喷淋泵,脱硫喷淋泵的输入端自脱硫塔的底部伸入至脱硫腔内,脱硫喷淋泵的输出端伸入至脱硫腔内并与脱硫喷淋管的输入端连通,脱硫塔的左端设置有进气管,并在进气管处设置有进气风机,脱硝塔的内部设置有脱硝腔,并在脱硝腔的顶部设置有脱硝喷淋管,脱硝喷淋管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脱硝喷头,脱硝塔的一侧设置有脱硝喷淋泵,脱硝喷淋泵的输入端伸入至脱硝腔内,脱硝喷淋泵的输出端伸入至脱硝腔内并与脱硝喷淋管的输入端连通,第一连通风管的输入端自脱硫塔的顶端伸入至脱硫腔内,第一连通风管的输出端自脱硝塔的左端中部伸入至脱硝腔内;还包括第一导流板、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隔板、第一过滤网、第二导流板、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隔板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隔板竖向安装于脱硫腔底部的左半区域,所述第一过滤网竖向安装于脱硫腔底部的右半区域,第一隔板和第一过滤网将脱硫腔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右端与脱硫腔的右侧壁连接,第一导流板的左端向下倾斜并位于第一隔板的上方,并在第一导流板上设置有多组第一通气孔,所述进气管的输出端自第一导流板的顶端穿过第一导流板并伸入至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于脱硫塔的底端,并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端自脱硫塔的底端伸入至第二腔室内,并在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筛网,所述第一筛网位于第二腔室内,脱硫塔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补液管,第一补液管的输出端与第三腔室相通,脱硫塔的左端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腔室相通的第一回收管,并在第一回收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隔板竖向安装于脱硝腔底部的左半区域,所述第二过滤网竖向安装于脱硝腔底部的右半区域,第二隔板和第二过滤网将脱硝腔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隔成第四腔室、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右端与脱硝腔的右侧壁连接,第二导流板的左端向下倾斜且位于第二隔板的上方,并在第二导流板上设置有多组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连通风管的输出端自第二导流板的顶端穿过第二导流板伸入至第五腔室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于脱硝塔的底端,并在第二驱动电机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自脱硝塔的底端伸入至第五腔室内,并在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二筛网位于第五腔室内,脱硝塔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补液管,所述第二补液管的输出端伸入至第六腔室内,脱硝塔的左端底部设置有与第四腔室相通的第二回收管,并在第二回收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还包括吸附箱和第二连通风管,所述吸附箱安装于脱硝塔的顶端,并在吸附箱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箱的左端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第二连通风管的输入端自脱硝塔的右端顶部伸入至脱硝腔内,第二连通风管的输出端自吸附箱的右端底部伸入至放置腔内且位于活性炭吸附装置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还包括支撑格栅,所述支撑格栅横向安装于放置腔内,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网状放置框和网状放置框内的活性炭颗粒,所述网状放置框放置于支撑格栅的顶端,吸附箱的右端设置有取放口,所述取放口与放置腔相通且与网状放置框相对,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还包括两组第一布风板,所述两组第一布风板均横向安装于脱硫腔内,两组第一布风板均位于脱硫喷淋管的下方且位于第一导流板的上方,并在两组第一布风板上均设置有多组第一布风孔,两组第一布风板之间留有成膜间隙。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还包括两组第二布风板,所述两组第二布风板均横向安装于脱硝腔内,两组第二布风板均位于脱硝喷淋管的下方且位于第二导流板的上方,并在两组第二布风板上均设置有多组第二布风孔,两组第二布风板之间留有成膜间隙。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顶端均设置有多组横向的导流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与第一过滤网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隔板的高度与第二过滤网的高度相同。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两组第一布风板之间的成膜间隙为3-8mm,两组第二布风板之间的成膜间隙为3-8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烟气通过进气管进入第二腔室内并浸入第二腔室内的脱硫溶液中,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一筛网转动,对第二腔室内的脱硫溶液进行搅拌,将脱硫溶液中的烟气打散,烟气中的硫氧化物与脱硫溶液发生反应,脱硫喷淋泵将脱硫溶液抽送至脱硫喷淋管中并自多组脱硫喷头的输出端喷出,对脱硫腔内上升的烟气进行逆向喷淋,进一步对烟气中的硫氧化物进行反应,溶液落在第一导流板上并沿第一导流板流入第一腔室内,第一腔室内的脱硫溶液溢满流入第二腔室内,通过打开第一阀门,可以将第一腔室内的脱硫溶液自第一回收管导出,然后通过第一补液管往第三腔室内补充脱硫溶液即可,脱硫腔内的烟气通过第一连通风管通入第五腔室内并浸入脱硝溶液中,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包括脱硫塔(1)、脱硝塔(2)和第一连通风管(3),脱硫塔(1)的内部设置有脱硫腔,并在脱硫腔的顶部设置有脱硫喷淋管(4),脱硫喷淋管(4)的底端连通设置有脱硫喷头(5),脱硫塔(1)的一侧设置有脱硫喷淋泵(6),脱硫喷淋泵(6)的输入端自脱硫塔(1)的底部伸入至脱硫腔内,脱硫喷淋泵(6)的输出端伸入至脱硫腔内并与脱硫喷淋管(4)的输入端连通,脱硫塔(1)的左端设置有进气管(7),并在进气管(7)处设置有进气风机(8),脱硝塔(2)的内部设置有脱硝腔,并在脱硝腔的顶部设置有脱硝喷淋管(9),脱硝喷淋管(9)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脱硝喷头(10),脱硝塔(2)的一侧设置有脱硝喷淋泵(11),脱硝喷淋泵(11)的输入端伸入至脱硝腔内,脱硝喷淋泵(11)的输出端伸入至脱硝腔内并与脱硝喷淋管的输入端连通,第一连通风管(3)的输入端自脱硫塔(1)的顶端伸入至脱硫腔内,第一连通风管(3)的输出端自脱硝塔(2)的左端中部伸入至脱硝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流板(12)、第一驱动电机(13)、第一隔板(14)、第一过滤网(15)、第二导流板(16)、第二驱动电机(17)、第二隔板(18)和第二过滤网(19),所述第一隔板(14)竖向安装于脱硫腔底部的左半区域,所述第一过滤网(15)竖向安装于脱硫腔底部的右半区域,第一隔板(14)和第一过滤网(15)将脱硫腔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导流板(12)的右端与脱硫腔的右侧壁连接,第一导流板(12)的左端向下倾斜并位于第一隔板(14)的上方,并在第一导流板(12)上设置有多组第一通气孔(20),所述进气管(7)的输出端自第一导流板(12)的顶端穿过第一导流板(12)并伸入至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安装于脱硫塔(1)的底端,并在第一驱动电机(13)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端自脱硫塔(1)的底端伸入至第二腔室内,并在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筛网(21),所述第一筛网(21)位于第二腔室内,脱硫塔(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补液管(22),第一补液管(22)的输出端与第三腔室相通,脱硫塔(1)的左端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腔室相通的第一回收管(23),并在第一回收管(2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隔板(18)竖向安装于脱硝腔底部的左半区域,所述第二过滤网(19)竖向安装于脱硝腔底部的右半区域,第二隔板(18)和第二过滤网(19)将脱硝腔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隔成第四腔室、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所述第二导流板(16)的右端与脱硝腔的右侧壁连接,第二导流板(16)的左端向下倾斜且位于第二隔板(18)的上方,并在第二导流板(16)上设置有多组第二通气孔(24),所述第一连通风管(3)的输出端自第二导流板(16)的顶端穿过第二导流板(16)伸入至第五腔室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7)安装于脱硝塔(2)的底端,并在第二驱动电机(17)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自脱硝塔(2)的底端伸入至第五腔室内,并在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筛网(25),所述第二筛网(25)位于第五腔室内,脱硝塔(2)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补液管(26),所述第二补液管(26)的输出端伸入至第六腔室内,脱硝塔(2)的左端底部设置有与第四腔室相通的第二回收管(27),并在第二回收管(27)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包括脱硫塔(1)、脱硝塔(2)和第一连通风管(3),脱硫塔(1)的内部设置有脱硫腔,并在脱硫腔的顶部设置有脱硫喷淋管(4),脱硫喷淋管(4)的底端连通设置有脱硫喷头(5),脱硫塔(1)的一侧设置有脱硫喷淋泵(6),脱硫喷淋泵(6)的输入端自脱硫塔(1)的底部伸入至脱硫腔内,脱硫喷淋泵(6)的输出端伸入至脱硫腔内并与脱硫喷淋管(4)的输入端连通,脱硫塔(1)的左端设置有进气管(7),并在进气管(7)处设置有进气风机(8),脱硝塔(2)的内部设置有脱硝腔,并在脱硝腔的顶部设置有脱硝喷淋管(9),脱硝喷淋管(9)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脱硝喷头(10),脱硝塔(2)的一侧设置有脱硝喷淋泵(11),脱硝喷淋泵(11)的输入端伸入至脱硝腔内,脱硝喷淋泵(11)的输出端伸入至脱硝腔内并与脱硝喷淋管的输入端连通,第一连通风管(3)的输入端自脱硫塔(1)的顶端伸入至脱硫腔内,第一连通风管(3)的输出端自脱硝塔(2)的左端中部伸入至脱硝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流板(12)、第一驱动电机(13)、第一隔板(14)、第一过滤网(15)、第二导流板(16)、第二驱动电机(17)、第二隔板(18)和第二过滤网(19),所述第一隔板(14)竖向安装于脱硫腔底部的左半区域,所述第一过滤网(15)竖向安装于脱硫腔底部的右半区域,第一隔板(14)和第一过滤网(15)将脱硫腔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导流板(12)的右端与脱硫腔的右侧壁连接,第一导流板(12)的左端向下倾斜并位于第一隔板(14)的上方,并在第一导流板(12)上设置有多组第一通气孔(20),所述进气管(7)的输出端自第一导流板(12)的顶端穿过第一导流板(12)并伸入至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安装于脱硫塔(1)的底端,并在第一驱动电机(13)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端自脱硫塔(1)的底端伸入至第二腔室内,并在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筛网(21),所述第一筛网(21)位于第二腔室内,脱硫塔(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补液管(22),第一补液管(22)的输出端与第三腔室相通,脱硫塔(1)的左端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腔室相通的第一回收管(23),并在第一回收管(2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隔板(18)竖向安装于脱硝腔底部的左半区域,所述第二过滤网(19)竖向安装于脱硝腔底部的右半区域,第二隔板(18)和第二过滤网(19)将脱硝腔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隔成第四腔室、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所述第二导流板(16)的右端与脱硝腔的右侧壁连接,第二导流板(16)的左端向下倾斜且位于第二隔板(18)的上方,并在第二导流板(16)上设置有多组第二通气孔(24),所述第一连通风管(3)的输出端自第二导流板(16)的顶端穿过第二导流板(16)伸入至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蕾康正芳张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国环睿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