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554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拎袋器,尤其涉及一种作为马甲袋、塑料袋辅助拎手的拎袋器。一种拎袋器,包括拎袋器本体,拎袋器本体的上部开有横向凹槽,拎袋器本体的下部开有纵向凹槽。拎袋器本体上部的横向凹槽的底面为圆弧形水平突起。拎袋器本体下部的纵向凹槽数为1-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原有拎手处面积会越变越小,而嵌进手指中的缺陷,而且可反复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拎袋器,尤其涉及一种作为马甲袋、塑料袋辅助拎手的拎袋器。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上超市、菜场等地方买东西后都会用到马甲袋、塑料袋。东西买完后,人们基本都会两手拎满大大小小的马甲袋、塑料袋,随着人们行程的不断延伸以及袋中东西的自重的作用,马甲袋、塑料袋的拎手处面积会越变越小,而嵌进手指中;有时由于袋中物体非常之重,拎手处面积会变成一根粗线,将手指勒得很疼。人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一些马甲袋、塑料袋的拎手重新设计成具有一定形状,使拎手接触面固定不变。虽然这样的设计解决了拎手处嵌进手指而勒疼手指的问题,但是产品的成本也相应增加了,同时由于马甲袋、塑料袋这些东西基本都是一次性消费品,用完以后都会扔掉,造成更大的浪费是不言而喻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上述马甲袋、塑料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作为马甲袋、塑料袋辅助拎手的拎袋器。该拎袋器不仅解决了原有拎手处面积会越变越小,而嵌进手指中的缺陷,而且可反复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将拎袋器本体设计为上、下部分别开有凹槽的拎袋器,在拎袋器本体的上部开有横向凹槽,拎袋器本体的下部开有纵向凹槽。为使嵌入拎袋器本体上部横向凹槽内的马甲袋、塑料袋拎手与凹槽的接触面有一个适当的配合,将拎袋器本体上部的横向凹槽的底面设计为圆弧形水平突起状。为了使用者的方便和舒适,将拎袋器本体下部的纵向凹槽数设计为1-4个。由于本技术的拎袋器为上、下部分别开有凹槽的设计,上部凹槽用来卡入马甲袋、塑料袋的拎手,下部凹槽是一个使用者的握手处,可根据人体学原理设计为1-4个凹槽,方便使用者的使用。由于拎袋器的使用,可以使马甲袋、塑料袋的拎手不直接接触使用者的手指,解决了马甲袋、塑料袋的拎手嵌入使用者手指的问题;同时,拎袋器是一个小巧、可反复使用的器械,携带比较方便,而且也不致造成浪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拎袋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拎袋器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拎袋器示意图和侧视图。从图1、图2可知一种拎袋器,包括拎袋器本体1,拎袋器本体1的上部开有横向凹槽2,拎袋器本体1的下部开有纵向凹槽3。拎袋器本体1上部的横向凹槽2的底面为圆弧形水平突起。拎袋器本体下部的纵向凹槽3数为1-4。权利要求1.一种拎袋器,包括拎袋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拎袋器本体的上部开有横向凹槽,拎袋器本体的下部开有纵向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拎袋器,其特征在于拎袋器本体上部的横向凹槽的底面为圆弧形水平突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拎袋器,其特征在于拎袋器本体下部的纵向凹槽数为1-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拎袋器,尤其涉及一种作为马甲袋、塑料袋辅助拎手的拎袋器。一种拎袋器,包括拎袋器本体,拎袋器本体的上部开有横向凹槽,拎袋器本体的下部开有纵向凹槽。拎袋器本体上部的横向凹槽的底面为圆弧形水平突起。拎袋器本体下部的纵向凹槽数为1-4。本技术不仅解决了原有拎手处面积会越变越小,而嵌进手指中的缺陷,而且可反复使用。文档编号A45F5/10GK2812667SQ20052004327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王恺 申请人:上海市吴淞中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拎袋器,包括拎袋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拎袋器本体的上部开有横向凹槽,拎袋器本体的下部开有纵向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吴淞中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