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用cpu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543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cpu散热器技术领域的一种计算机用cpu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主体,所述散热鳍片主体顶端设置有风扇,所述散热鳍片主体顶部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风扇与散热鳍片主体的接触部位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腔顶端设置有弹簧,且弹簧底端与连接块顶端相贴合,所述风扇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底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散热鳍片主体左右两侧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顶端螺接有螺栓,装置中向外侧拉动连接杆,使限位杆从限位孔中移出,通过弹簧扩张,使风扇向上弹起,方便将风扇从散热鳍片主体顶端拆下来,便于清理风扇内部长时间累积的杂质,保证风扇正常工作。

A CPU radiator for compu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uter-used CPU radiator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PU radiator, which comprises a radiation fin main body, a fan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radiation fin main body, a connect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radiation fin main body top, a connecting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contact part between the fan and the radiation fin main body, a spring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groove inner cavity, and a spring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groove. The bottom end of the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end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The outer walls of both sides of the fan are equipped with rotating devices. The bottom end of the rotating device is equipped with connecting rods. The outer walls of both sides of the radiating fin body are equipped with sleeves. The top end of the sleeve is screwed with bolts,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pulled outward to move the limiting rod from the limiting hole. Through the spring expansion, the wind is caused. The fan bounces upward, which is convenient to remove the fan from the top of the radiating fin body, to clean up the accumulated impurities in the fan for a long time, and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用cpu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cpu散热器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用cpu散热器。
技术介绍
cpu散热器是一种给计算机cpu散热的设备,现有的cpu散热器在长时间使用后,cpu散热器上的风扇内部会累积大量的灰尘杂质,需要拆下来进行清理,而风扇与散热鳍片一般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不方便进行拆卸,且螺栓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磨损,影响风扇与散热鳍片连接的稳定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计算机用cpu散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用cpu散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用cpu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主体,散热鳍片主体顶端设置有风扇,散热鳍片主体顶部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连接块,风扇与散热鳍片主体的接触部位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块顶端插接在连接槽的内腔,连接槽内腔顶端设置有弹簧,且弹簧底端与连接块顶端相贴合,风扇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底端设置有连接杆,两组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外壁均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靠近风扇的一端插接在连接槽的内腔,两组连接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插接在限位孔的内腔,散热鳍片主体左右两侧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套管,套管顶端螺接有螺栓。优选的,转动装置包括两组安装块,且左右两侧安装块相互靠近的一端与风扇左右两侧外壁连接,前后两组安装块内腔插接有转杆,转杆外壁前后两端均套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一端与安装块的内壁连接,且复位弹簧另一端与转杆的外壁连接,转杆底部中央外壁与连接杆顶端连接。优选的,散热鳍片主体底部外壁均匀开设有开槽,且开槽前端的竖截面呈S型,散热鳍片主体内腔顶部均开设有开孔,且开孔内腔设置有导热块。优选的,风扇底部中央外壁设置有定位块,散热鳍片主体顶部中央外壁均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块底端插接在定位孔的内腔。优选的,螺栓底部外壁设置有弹性垫,且弹性垫底部外壁均匀设置有凸块,且凸块为防滑橡胶块。优选的,导热块个数共有十五组,且十五组导热块呈矩形阵列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装置中向外侧拉动连接杆,使限位杆从限位孔中移出,通过弹簧扩张,使风扇向上弹起,方便将风扇从散热鳍片主体顶端拆下来,便于清理风扇内部长时间累积的杂质,保证风扇正常工作;2.复位弹簧收缩,使转杆带着连接杆与限位杆向散热鳍片主体靠拢,从而使限位杆与限位孔贴合紧密,并且弹簧扩张,使风扇向上移动,从而使限位孔与限位杆贴合更加紧密,提高风扇与散热鳍片主体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散热鳍片主体;2、风扇;3、连接块;4、连接槽;5、转动装置;51、安装块;52、转杆;53、复位弹簧;6、连接杆;7、限位杆;8、套管;9、螺栓;10、开槽;11、导热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用cpu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主体1,散热鳍片主体1顶端设置有风扇2,散热鳍片主体1顶部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连接块3,风扇2与散热鳍片主体1的接触部位开设有连接槽4,且连接块3顶端插接在连接槽4的内腔,连接槽4内腔顶端设置有弹簧,且弹簧底端与连接块3顶端相贴合,向外侧移动连接杆6,使限位杆7从限位孔中移出,通过弹簧扩张,推着风扇2向上弹起,方便将风扇2从散热鳍片主体1的顶端拆下来,便于清理风扇2内部长时间累积的杂质,保证风扇2正常工作,避免风扇2发生堵塞而影响cpu散热,增加cpu的使用寿命,风扇2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转动装置5,转动装置5底端设置有连接杆6,两组连接杆6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外壁均设置有限位杆7,且限位杆7靠近风扇2的一端插接在连接槽4的内腔,两组连接块3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杆7远离连接杆6的一端插接在限位孔的内腔,散热鳍片主体1左右两侧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套管8,套管8顶端螺接有螺栓9。其中,转动装置5包括两组安装块51,且左右两侧安装块51相互靠近的一端与风扇2左右两侧外壁连接,前后两组安装块51内腔插接有转杆52,转杆52外壁前后两端均套接有复位弹簧53,且复位弹簧53一端与安装块51的内壁连接,且复位弹簧53另一端与转杆52的外壁连接,转杆52底部中央外壁与连接杆6顶端连接,复位弹簧53收缩,使转杆52带着连接杆6与限位杆7向风扇2靠拢,使限位杆7与限位孔贴合紧密,提高散热鳍片主体1与风扇2连接的稳定性;散热鳍片主体1底部外壁均匀开设有开槽10,且开槽10前端的竖截面呈S型,增加热量与散热鳍片主体1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散热鳍片主体1内腔顶部均开设有开孔,且开孔内腔设置有导热块11,导热块11为石墨烯导热块,提高热量在散热鳍片主体1中的传递效率,加快热量散发的效率;风扇2底部中央外壁设置有定位块,散热鳍片主体1顶部中央外壁均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块底端插接在定位孔的内腔,使风扇2的位置固定,避免风扇2在安装时发生偏移而影响安装的效率,方便安装风扇2;螺栓9底部外壁设置有弹性垫,且弹性垫底部外壁均匀设置有凸块,且凸块为防滑橡胶块,弹性垫将螺栓9与cpu隔开,避免螺栓9转动时,对cpu表面产生磨损,避免cpu发生损坏;导热块11个数共有十五组,且十五组导热块11呈矩形阵列排布,增加热量在散热鳍片主体1中传递的速度,提高热量散发的效率。工作原理:向外侧移动连接杆6,使限位杆7从限位孔中移出,通过弹簧扩张,推着风扇2向上弹起,方便将风扇2从散热鳍片主体1的顶端拆下来,便于清理风扇2内部长时间累积的杂质,保证风扇2正常工作,避免风扇2发生堵塞而影响cpu散热,接着将风扇2放到散热鳍片主体1的顶端,使连接块3插入连接槽4中,再将限位杆7插入限位孔的内腔中,通过复位弹簧53收缩,使转杆52带着连接杆6与限位杆7向风扇2靠拢,使限位杆7与限位孔贴合紧密,通过弹簧扩张,推着风扇2向上移动,提高限位杆7与限位孔连接的稳定性,使散热鳍片主体1与风扇2贴合更加紧密,使用时,S型的开槽10增加了热量与散热鳍片主体1的接触面积,提高热量散发的效率,同时导热块11增加热量在散热鳍片主体1内部传递速度,加速散热散出,提高cpu的散热效率,保证cpu正常工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用cpu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主体(1)顶端设置有风扇(2),所述散热鳍片主体(1)顶部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连接块(3),所述风扇(2)与散热鳍片主体(1)的接触部位开设有连接槽(4),且连接块(3)顶端插接在连接槽(4)的内腔,所述连接槽(4)内腔顶端设置有弹簧,且弹簧底端与连接块(3)顶端相贴合,所述风扇(2)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转动装置(5),所述转动装置(5)底端设置有连接杆(6),两组所述连接杆(6)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外壁均设置有限位杆(7),且限位杆(7)靠近风扇(2)的一端插接在连接槽(4)的内腔,两组所述连接块(3)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杆(7)远离连接杆(6)的一端插接在限位孔的内腔,所述散热鳍片主体(1)左右两侧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套管(8),所述套管(8)顶端螺接有螺栓(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用cpu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主体(1)顶端设置有风扇(2),所述散热鳍片主体(1)顶部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连接块(3),所述风扇(2)与散热鳍片主体(1)的接触部位开设有连接槽(4),且连接块(3)顶端插接在连接槽(4)的内腔,所述连接槽(4)内腔顶端设置有弹簧,且弹簧底端与连接块(3)顶端相贴合,所述风扇(2)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转动装置(5),所述转动装置(5)底端设置有连接杆(6),两组所述连接杆(6)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外壁均设置有限位杆(7),且限位杆(7)靠近风扇(2)的一端插接在连接槽(4)的内腔,两组所述连接块(3)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杆(7)远离连接杆(6)的一端插接在限位孔的内腔,所述散热鳍片主体(1)左右两侧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套管(8),所述套管(8)顶端螺接有螺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5)包括两组安装块(51),且左右两侧安装块(51)相互靠近的一端与风扇(2)左右两侧外壁连接,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辉马帅程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易优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