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493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储气装置、内燃机装置、发电装置和反应釜装置,反应釜装置包括侧壁容纳槽,侧壁容纳槽内设置有加热介质,加热介质内安装有加热器,加热器与发电装置连接。天然气通入到储气装置内,在内燃机装置内进行燃烧产生热量,在发电装置中产生电能,电能可以用于反应釜装置的加热介质的加热,并且电能还可以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使用。

A Heat Application System Based on Distributed Energ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at application system based on distributed energy, which comprises a gas storage device,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vice, a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and a reaction kettle device connected in turn. The reaction kettle device comprises a side wall holding tank, a heating medium is arranged in the side wall holding tank, a heater is installed in the heating medium, and a hea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Natural gas enters the gas storage device, burns in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vice to generate heat, and generates electric energy in the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Electric energy can be used to heat the heating medium of the reactor device, and the electric energy can also be stored and used when nee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分布式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化工领域对反应釜的加热层具有加热作用的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
技术介绍
“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energyresources)是一种通过在用户端进行综合利用能源的系统。一次能源以气体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热电冷(值)联产为主,其他中央能源供应系统为辅,实现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中央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在化工产业中,反应釜的应用是十分普遍的,其可以用于化学反应、物质加热、搅拌等操作。反应釜一般都具有加热功能,通过该加热功能可以把反应釜内的物质加热至一定的温度,使用十分方便,而加热所采用的能源一般是来自市政供电。对于连续化的工业生产而言,长期大量使用市政供电,无疑会产生较高的费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分布式能源应用在反应釜内进行加热的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储气装置、内燃机装置、发电装置和反应釜装置,反应釜装置包括侧壁容纳槽,侧壁容纳槽内设置有加热介质,加热介质内安装有加热器,加热器与发电装置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天然气通入到储气装置内,在内燃机装置内进行燃烧产生热量,在发电装置中产生电能,电能可以用于反应釜装置的加热介质的加热,并且电能还可以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使用。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还包括换热设备,侧壁容纳槽具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通过流出管道与换热设备连接,第二阀门通过流入管道与换热设备连接;且换热设备上设置有入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与储水装置连接,且储水装置设置有沐浴组件。由上述方案可见,当反应釜停止使用的时候,如果反应釜内的加热介质的温度较高,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热能的浪费,这里引入换热设备,而把热量转移至储水装置内,可以用于工人的沐浴使用。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换热设备包括泵组件,泵组件用于把换热设备与侧壁容纳槽之间的介质位置转移。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市政供电装置和控制器,储气装置与内燃机装置之间设置有输送管道,输送管道内设置压力传感器;侧壁容纳槽内设置有第二加热器,市政供电装置与第二加热器连接,且控制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市政供电装置连接。由上述方案可见,压力传感器可以对储气装置输出的天然气等燃料气体进行压力检测,当压力不足的时候,则难以形成足够的电量而用于反应釜的介质加热,或者在一些情况下,反应釜内的加热介质需要的电量较高,而发电装置无法提供足够的电量时,则控制器启动市政供电装置工作,以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储气装置;11、输送管道;20、内燃机装置;30、发电装置;40、反应釜装置;41、侧壁容纳槽;42、加热器;43、第一阀门;44、第二阀门;47、第二加热器;50、换热设备;51、入水管道;52、出水管道;60、储水装置;70、沐浴组件;80、压力传感器;90、市政供电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储气装置10、内燃机装置20、发电装置30和反应釜装置40,反应釜装置40包括侧壁容纳槽41,侧壁容纳槽41内设置有加热介质,加热介质内安装有加热器42,加热器42与发电装置30连接。本实施例的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的工作方法为:储气装置10的燃气经过燃烧后转换为电能,电能对于反应釜装置40内的加热器42进行供电加热,使得侧壁容纳槽41内的加热介质温度升高,从而用于反应釜的加热作用。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下面仅就不同之处详细介绍。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还包括换热设备50,侧壁容纳槽41具有第一阀门43和第二阀门44,第一阀门43通过流出管道45与换热设备50连接,第二阀门44通过流入管道46与换热设备50连接。且换热设备50上设置有入水管道51和出水管道52,出水管道52与储水装置60连接,且储水装置60设置有沐浴组件70。换热设备50包括泵组件,泵组件用于把换热设备50与侧壁容纳槽41之间的介质位置转移。本实施例的应用系统工作方法为:侧壁容纳槽41内的加热介质通过换热设备50而对液体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可以用于沐浴使用,实现了热量回收利用,节省能源。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与上述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下面仅就不同之处详细介绍。如图3所示,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80、市政供电装置90和控制器,储气装置10与内燃机装置20之间设置有输送管道11,输送管道11内设置压力传感器80。侧壁容纳槽41内设置有第二加热器47,市政供电装置90与第二加热器47连接,且控制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80、市政供电装置90连接。当压力传感器80检测到储气装置提供的气压不足的时候,则启动市政供电装置90对第二加热器47进行加热,以维持侧壁容纳槽41内的加热温度在合适的水平。在其它实施例中,还设置有锅炉,锅炉的废热则通过换热器的转换,也可以把热量转换至储水装置60内。储气装置、内燃机装置、发电装置的结构特征和连接关系均采用现有的通过燃气燃烧产生电能的方案,这在现有技术中均有记载。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储气装置、内燃机装置、发电装置和反应釜装置,所述反应釜装置包括侧壁容纳槽,所述侧壁容纳槽内设置有加热介质,所述加热介质内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储气装置、内燃机装置、发电装置和反应釜装置,所述反应釜装置包括侧壁容纳槽,所述侧壁容纳槽内设置有加热介质,所述加热介质内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分布式能源的热量应用系统还包括换热设备,所述侧壁容纳槽具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通过流出管道与所述换热设备连接,所述第二阀门通过流入管道与所述换热设备连接;且所述换热设备上设置有入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耀华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新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