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滤网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36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5:19
一种双层滤网机构,包括蜗壳(13)及设于蜗壳(13)内的第一电机(1)和叶轮(11)其特征在于该双层滤网机构还包括外过滤筒网(12)和内过滤筒网组件,前述的外过滤筒网(12)设置在叶轮(11)的前侧并与叶轮(11)一起转动,前述的内过滤筒组件包括旋转方向与外过滤筒网(12)相反的内过滤筒网(63)及能驱动前述内过滤筒网(63)旋转的驱动机构(6),前述的内过滤筒网(63)设于外过滤筒网(12)内并与外过滤筒网(1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内过滤筒网和过滤同旋转以相反方向一同旋转,内外网孔间存在快速交错运动以及旋转对气流有扰动作用,从而提高了吸油烟机的过滤性能。

Double-layer filter mechanism and lampblack suction machine with this mechanism

A double-layer filter mechanism, including a volute (13) and a first motor (1) and an impeller (11),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double-layer filter mechanism also includes an outer filter barrel (12) and an inner filter barrel mesh assembly,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impeller (11) and rotates together with the impeller (11). The former inner filter barrel assembly comprises an outer filter barrel mesh (12) in opposite direction to the outer filter barrel mesh (12). The inner filter barrel net (63)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6) capable of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the inner filter barrel net (63) are arranged in the outer filter barrel net (12) and have a gap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filter barrel net (12). The application also discloses a lampblack suction machine. The inner filter barrel and the filter rotat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with the rotation. There is a fast interlac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mesh holes and the rotation disturbs the air flow, which improves the filtering performance of the h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滤网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吸油烟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烟过滤机构,主要应用于吸油烟机中,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吸油烟机,属于灶具

技术介绍
现今吸油烟机为保护电机和使油烟分离,普遍在集烟罩进风口设置一进风网罩,作为改进的,还有用一个平面的网罩设置在蜗壳进风口处并随叶轮能一起转动,见专利号为ZL201420732722.1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旋动离心油烟分离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4285570U);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620110299.0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平板抽油烟机》(授权公告号为CN205536025U);然而这种结构的平面网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噪音大,产生噪音的原因是平面的网罩和油烟接触面不够大,平面的网罩所经过的烟气是垂直网罩的表面,进入到油烟机内后与叶轮旋转产生的旋转气流造成冲突引起较大噪音,另外,当油烟经过网罩时与网罩摩擦产生刺耳的啸叫声;其次,存在油烟分离不彻底等现象,平面的网罩进风方式不符合空气流体学,油烟得不到很好的引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油烟分离效果佳的双层滤网机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依据油烟量大小来调节内过滤筒网速度的双层滤网机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烟分离效果佳的吸油烟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依据油烟量大小来调节内过滤筒网速度的吸油烟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层滤网机构,包括蜗壳及设于蜗壳内的第一电机和叶轮,前述的蜗壳具有进风口,前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连接,前述叶轮正对蜗壳的进风口布置,其特征在于该双层滤网机构还包括外过滤筒网和内过滤筒网组件,前述的外过滤筒网设置在叶轮的前侧并与叶轮一起转动,前述的内过滤筒组件包括旋转方向与外过滤筒网相反的内过滤筒网及能驱动前述内过滤筒网旋转的驱动机构,前述的内过滤筒网设于外过滤筒网内并与外过滤筒网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所述的外过滤筒网至少有局部伸出蜗壳的进风口。作为优选,所述外过滤筒网的一端设有呈环形的底板,所述外过滤筒网通过底板连接于叶轮上。作为优选,所述外过滤筒网上的过滤网孔单孔面积为40mm2~400mm2。所述外过滤筒网上的过滤网孔为菱形、圆形、正六边形、椭圆形或方形。作为优选,所述外过滤筒网的穿孔率为0.35~0.7。作为优选,所述外过滤筒网的总通风面积为10000mm2~60000mm2。所述的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二电机,具有输出轴;以及支架,设于前述输出轴上,该支架包括中间的连接头及由连接头径向向外辐射状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与内过滤筒网内壁连接。进一步,所述蜗壳的前端设有前盖板,该前盖板的内侧设有所述的第二电机。所述外过滤筒网的前端面设有一环形圈,所述的第二电机则位于前述环形圈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内过滤筒网与环形圈之间具有间隙。环形圈可以起到截留油烟的作用,可以阻止油烟从外过滤筒网前端逃逸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罩壳、双层滤网机构及集烟罩,前述的双层滤网机构设于罩壳内,前述的集烟罩设于罩壳下端口并具有进风口。进一步,吸油烟机还包括能控制第二电机转速的控制板,所述的集烟罩内侧设有油烟传感器,该油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板连接。所述的油烟传感器检测到的油烟含量为M1状态下,所述的第二电机的转速为V1,所述的油烟传感器检测到的油烟含量为M2状态下,所述的第二电机的转速为V2,并且,满足M1大于M2,V1小于V2。油烟量大的时,第二电机转速下降,油烟量小时,第二电机转速提升,在油烟分离效果和降低流动阻力上取得很好的平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内过滤筒网和过滤同旋转以相反方向一同旋转,内外网孔间存在快速交错运动以及旋转对气流有扰动作用,从而提高了吸油烟机的过滤性能,对油烟的截留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内过滤筒网依据油烟量的大小能调节转速,将油烟分离效果和降低流动阻力上取得很好的平衡。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取出罩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去除前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立体剖视图。图5为图3中外过滤筒网与内过滤筒组件放大组合图。图6为图5的分解图。图7为实施例1的控制原理图。图8为实施例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吸油烟机包括控制板10、罩壳3、双层滤网机构及集烟罩4,双层滤网机构设于罩壳3内,集烟罩4设于罩壳3下端口并具有进风口;集烟罩4内侧设有油烟传感器41,结合图7所示,油烟传感器41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板10连接。结合图4~6所示,双层滤网机构包括蜗壳13及设于蜗壳13内的第一电机1和叶轮11,蜗壳13具有进风口,第一电机1的输出轴与叶轮11连接,叶轮11正对蜗壳13的进风口布置,双层滤网机构还包括外过滤筒网12和内过滤筒网组件,外过滤筒网12设置在叶轮11的前侧并与叶轮11一起转动,内过滤筒组件包括旋转方向与外过滤筒网12相反的内过滤筒网63及能驱动内过滤筒网63旋转的驱动机构6,内过滤筒网63设于外过滤筒网12内并与外过滤筒网1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外过滤筒网12伸出蜗壳13的进风口。外过滤筒网12的一端设有呈环形的底板121,外过滤筒网12通过底板121连接于叶轮11上。外过滤筒网12上的过滤网孔单孔面积为40mm2~400mm2。外过滤筒网12上的过滤网孔为菱形、圆形、正六边形、椭圆形或方形。外过滤筒网12的穿孔率为0.35~0.7。外过滤筒网12的总通风面积为10000mm2~60000mm2。驱动机构6包括第二电机61和支架7,第二电机61具有输出轴62;支架7设于输出轴62上,支架7包括中间的连接头71及由连接头71径向向外辐射状延伸的四个支撑杆72,每个支撑杆72与内过滤筒网63内壁连接。蜗壳13的前端设有前盖板5,该前盖板5的内侧设有第二电机61。控制板10能控制第二电机61转速,具体如下:油烟传感器41检测到的油烟含量为M1状态下,第二电机61的转速为V1,油烟传感器41检测到的油烟含量为M2状态下,第二电机61的转速为V2,并且,满足M1大于M2,V1小于V2。油烟传感器41检测到的油烟量由控制板10传递信号调整第二电机61旋转速度,实现兼顾流动阻力、过滤性能和能耗多方面的要求。如将油烟量分为n个等级,对应n个不同的内过滤筒网63转速(n>1),可采用平均分配模式来分配各档转速,每档相差r/n,r为设定的内过滤筒网63最高转速,最高转速控制在500~2000r/min,亦可采用非均分模式划分转速。当检测到的油烟量较少时,内过滤筒网63转速高,提高对油烟的分离能力,而当油烟量较高时,降低内过滤筒网63转速,以降低流动阻力,防止大油烟下出现跑烟现象,大油烟下即使相对较小的转速亦能达到相对较高的颗粒间、颗粒与壁面间的碰撞概率,油烟分离性能亦较好。内过滤筒网63总通风面积与外过滤筒网12相差不大,其单孔面积亦在20mm2~400mm2。实施例2,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过滤筒网12的前端面设有一环形圈14,第二电机61则位于环形圈14的中心位置,内过滤筒网63与环形圈14之间具有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滤网机构,包括蜗壳(13)及设于蜗壳(13)内的第一电机(1)和叶轮(11),前述的蜗壳(13)具有进风口,前述第一电机(1)的输出轴与叶轮(11)连接,前述叶轮(11)正对蜗壳(13)的进风口布置,其特征在于该双层滤网机构还包括外过滤筒网(12)和内过滤筒网组件,前述的外过滤筒网(12)设置在叶轮(11)的前侧并与叶轮(11)一起转动,前述的内过滤筒组件包括旋转方向与外过滤筒网(12)相反的内过滤筒网(63)及能驱动前述内过滤筒网(63)旋转的驱动机构(6),前述的内过滤筒网(63)设于外过滤筒网(12)内并与外过滤筒网(1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滤网机构,包括蜗壳(13)及设于蜗壳(13)内的第一电机(1)和叶轮(11),前述的蜗壳(13)具有进风口,前述第一电机(1)的输出轴与叶轮(11)连接,前述叶轮(11)正对蜗壳(13)的进风口布置,其特征在于该双层滤网机构还包括外过滤筒网(12)和内过滤筒网组件,前述的外过滤筒网(12)设置在叶轮(11)的前侧并与叶轮(11)一起转动,前述的内过滤筒组件包括旋转方向与外过滤筒网(12)相反的内过滤筒网(63)及能驱动前述内过滤筒网(63)旋转的驱动机构(6),前述的内过滤筒网(63)设于外过滤筒网(12)内并与外过滤筒网(1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滤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过滤筒网(12)至少有局部伸出蜗壳(13)的进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滤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过滤筒网(12)的一端设有呈环形的底板(121),所述外过滤筒网(12)通过底板(121)连接于叶轮(1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滤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过滤筒网(12)上的过滤网孔单孔面积为40mm2~400mm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滤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过滤筒网(12)上的过滤网孔为菱形、圆形、正六边形、椭圆形或方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滤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过滤筒网(12)的穿孔率为0.35~0.7。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滤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过滤筒网(12)的总通风面积为10000mm2~60000mm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滤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6)包括第二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灵辉茅忠群诸永定申志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