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娜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玻璃幕墙工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22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玻璃幕墙工作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玻璃幕墙工作平台,它包括车轮机构、安装底板、驱动单元、车轴、固定支耳,该工作平台的车轮的轮胎分为中间轮胎和两侧的侧轮胎,中间轮胎与轮毂之间安装有具有吸附能力的吸杆机构,通过车轴转动触发吸杆机构中的吸杆移动,通过吸杆的移动使得吸杆机构具有一定的吸附力,通过吸杆机构的吸附力将中间车轮吸附到玻璃幕墙上,同时在中间轮胎变形过程中会带动位于其两侧的侧轮胎变形,且通过具有高度黏性的侧轮胎加强了车轮与玻璃幕墙之间的吸附力;使得车轮在玻璃幕墙上吸附的更加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人为操作,降低了劳动力。

A Working Platform of Glass Curtain Wall for Architectur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lass curtain wall working platform, in particular to a glass curtain wall working platform for construction, which includes wheel mechanism, installation bottom plate, driving unit, axle and fixed support ear. The tires of the working platform are divided into middle tire and side tires on both sides. A suction rod mechanism with adsorption capacity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middle tire and the wheel hub, and rotates through the axle. Dynamic trigger suction rod movement in suction rod mechanism makes suction rod mechanism have certain adsorption force through suction rod movement. The intermediate wheel is adsorbed to the glass curtain wall by the adsorption force of suction rod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during the de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intermediate tire, the side tire on both sides of it will be deformed, and the adsorption force between the wheel and the glass curtain wall will be strengthened by the side tire with high viscosity. The invention makes the wheel adsorb more stably on the glass curtain wall, reduces the manual operation and reduces the labor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玻璃幕墙工作平台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幕墙工作平台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玻璃幕墙工作平台。
技术介绍
玻璃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在建筑物的墙体上。由于玻璃幕墙具有较好的采光性、保温防潮以及美观的功能,现代城市高层建筑外观大都采用玻璃幕墙装饰,因此也衍生出玻璃幕墙维修、清洗等工作。目前高楼玻璃幕墙的清洗和维修方式还都是传统的人工清洗和维修,维修和清洗人员通过绳索吊挂在玻璃幕墙的外侧进行维修和清洗,这种人工维修和清洗方式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高空作业,有可能会发生施工人员或施工器具坠落的危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玻璃幕墙工作平台装置,但这些工作平台结构较为复杂,造价昂贵,移动不灵活,效果较差。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建筑用玻璃幕墙工作平台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用玻璃幕墙工作平台,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建筑用玻璃幕墙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轮机构、安装底板、驱动单元、车轴、固定支耳,其中安装底板下侧的四个角落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固定支耳,两个车轴分别通过四个固定支耳对称地安装在安装底板下侧的前后两端;驱动单元安装在安装底板的下侧,且驱动单元同步驱动前后两个车轴;四个车轮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车轴的两端。上述车轮机构包括轮毂、中间轮胎、侧轮胎、吸杆单元,其中轮毂安装在车轴上,轮毂的外圆面上在中间位置上安装有具有弹性的中间轮胎;中间的轮胎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侧轮胎;侧轮胎为黏性材料;中间轮胎和轮毂之间安装有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吸杆单元,吸杆单元通过安装在安装底板上的驱动磁铁控制。上述吸杆机构包括吸管、吸杆、活塞、第一复位弹簧,其中吸管内圆面的上端具有锥形面,便于吸附;吸管的上端通过中间轮胎上所开的固定安装孔安装在中间轮胎上,吸管的下端穿过轮毂上对应的滑动导孔,吸管的下端与轮毂滑动配合;吸杆的一端安装有具有弹性的活塞,吸杆通过活塞与吸管内圆面的滑动配合安装在吸管内,活塞的作用是保证吸杆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活塞可以将吸管内侧抽成真空,防止吸杆在移动过程中与吸管内未保持密封性而不能使得吸管上侧被抽成真空;且吸杆的下端穿出吸管与驱动磁铁配合;吸管与轮毂之间安装有驱动吸管回位的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是对中间轮胎起到复位作用;初始状态下,吸杆上的活塞与吸管上的锥形面紧密贴合,活塞的上端面与吸管的上侧面与中间轮胎的外圆面相配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车轮机构包括吸杆单元、中间轮胎、侧轮胎、滑动导孔、轴孔;驱动磁铁、轮毂、回位弹簧、固定安装孔,其中轮毂的一侧为开口端,轮毂的另一侧开有轴孔,轴孔的作用是为了固定安装轮毂;轮毂的外圆面上左右对称地开有两组滑动导孔,每组中的滑动导孔在轮毂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分布;滑动导孔的作用是便于吸杆机构中的吸管在吸杆拉力作用下,当吸杆上的活塞在吸管内滑动过程中对吸管的吸力足够大时,保证吸杆可以带动吸管使得吸管沿着滑动导孔向轮毂的中心滑动;轮毂通过轴孔固定安装在车轴上;中间轮胎具有弹性,设计成弹性的作用是可以保证中间轮胎在吸杆向轮毂中间滑动时,吸杆会带动活塞移动使得吸管内变为真空,吸管内具有吸力,吸管上的锥形面在吸力作用下展开吸附到玻璃幕墙上,吸管上端展开的过程中会带动与其连接的中间轮胎的外圆面展开,使得中间轮胎的外圆面水平贴在玻璃幕墙上;中间轮胎的外圆面上左右对称地开有两组固定安装孔,每组中的固定安装孔在中间轮胎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分布,固定安装孔的作用是为了便于安装吸管,使得吸管的上端与中间轮胎固定连接;中间轮胎嵌套安装在轮毂的中间;两个侧轮胎对称地安装在中间轮胎的两侧且均嵌套于轮毂的外圆面上;侧轮胎为黏性材料;侧轮胎设计成黏性材料的作用是,当中间轮胎在吸管的带动下靠近玻璃幕墙的部分中间轮胎水平吸附到玻璃幕墙上时,中间轮胎靠近玻璃幕墙的部分会变形,中间轮胎在变形过程中会带动两侧的侧轮胎变形使得两侧的侧轮胎靠近玻璃幕墙的部分也水平贴在玻璃幕墙上,且通过侧轮胎的黏性材料使得侧轮胎与玻璃幕墙具有一定的吸附力;加强车轮与玻璃幕墙之间的吸附程度。两组吸杆单元左右对称地安装在中间轮胎与轮毂之间,且每组中的吸杆单元绕着中间轮胎和轮毂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每个吸杆机构与中间轮胎上的固定安装孔和轮毂上的滑动导孔一一对应安装;中间轮胎内圆面与轮毂外圆面之间周向均匀地安装有多个回位弹簧,每个回位弹簧均位于相邻的两个吸杆机构之间。驱动磁铁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上且位于轮毂内;安装在中间轮胎和轮毂之间的吸杆机构靠近轮毂中心的一端与驱动磁铁配合;驱动磁铁为一般磁铁从中间切割开后其中一块磁铁旋转180度连接在一起;当吸杆机构在轮毂的带动下转动时,吸杆机构中的吸杆与驱动磁铁配合的一端就会绕着轮毂转动,当吸杆滑动到驱动磁铁一侧时,吸杆就会被驱动磁铁从原来的位置上拉动向靠近驱动磁铁一侧移动;由于吸管的一端与中间轮胎连接,所以吸管相对静止,吸杆在移动过程中就会与对应的吸管发生相对位移,使得吸杆将吸管内的抽成真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驱动磁铁通过连接套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上所安装的固定支耳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吸杆单元包括吸管、第一复位弹簧、吸杆、安装环、限位环、限位板、吸杆导孔、卡环,其中吸管的下端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作用是对吸管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其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完全移动到轮毂外侧,发生偏移,影响吸杆下次运动;吸管的外圆面上安装有安装环,吸管下端开有吸杆导孔,吸管的内圆面上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的作用是对吸杆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吸杆在恢复过程中安装在其上的活塞与吸管上的锥形面错开,在下次移动过程中不能保证吸管内的真空状态;安装环与轮毂的外圆面之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限位板位于轮毂的内侧与轮毂内圆面配合;吸杆的外圆面上安装有卡环,吸杆的下端穿出吸管上所开的吸杆导孔与驱动磁铁配合;吸杆上所安装的卡环与吸管上所安装的限位环配合,且限位环位于卡环上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车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支耳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车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固定盘,轮毂开有轴孔一侧的端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多个螺纹孔,轮毂通过轴孔安装在对应的车轴上,且车轴上安装的固定盘与轮毂之间通过螺栓与轮毂上螺纹孔的配合将车轴与轮毂固定;固定盘的作用是可以更好的将轮毂和车轴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回位弹簧为压缩弹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侧轮胎的材料为乳胶或环氧树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驱动单元上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同步轮,第二同步轮为两个并列的同步单轮组成,两个车轴上均安装有一个第一同步轮,两个第一同步轮分别通过一个同步带与第二同步轮上的两个单同步轮对应连接;当驱动单元带动第二同步轮转动时,第二同步轮会通过同步带带动两个第一同步轮转动,两个第一同步轮分别带动对应的车轴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安装底板上安装有辅助平台,且辅助平台的上侧面与安装底板的上侧面相互平行。相对于传统的玻璃幕墙工作平台技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工作平台通过车轮在转动过程中,车轮上靠近玻璃幕墙的一侧与玻璃幕墙之间紧密贴合且吸附在一起,通过车轮吸附到玻璃幕墙上将该工作平台固定,防止工作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玻璃幕墙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轮机构、安装底板、驱动单元、车轴、固定支耳,其中安装底板下侧的四个角落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固定支耳,两个车轴分别通过四个固定支耳对称地安装在安装底板下侧的前后两端;驱动单元安装在安装底板的下侧,且驱动单元同步驱动前后两个车轴;四个车轮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车轴的两端;上述车轮机构包括轮毂、中间轮胎、侧轮胎、吸杆单元,其中轮毂安装在车轴上,轮毂的外圆面上在中间位置上安装有具有弹性的中间轮胎;中间的轮胎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侧轮胎;侧轮胎为黏性材料;中间轮胎和轮毂之间安装有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吸杆单元,吸杆单元通过安装在安装底板上的驱动磁铁控制;上述吸杆机构包括吸管、吸杆、活塞、第一复位弹簧,其中吸管内圆面的上端具有锥形面,吸管的上端通过中间轮胎上所开的固定安装孔安装在中间轮胎上,吸管的下端穿过轮毂上对应的滑动导孔,吸管的下端与轮毂滑动配合;吸杆的一端安装有具有弹性的活塞,吸杆通过活塞与吸管内圆面的滑动配合安装在吸管内,且吸杆的下端穿出吸管与驱动磁铁配合;吸管与轮毂之间安装有驱动吸管回位的第一复位弹簧;初始状态下,吸杆上的活塞与吸管上的锥形面紧密贴合,活塞的上端面与吸管的上侧面与中间轮胎的外圆面相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玻璃幕墙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轮机构、安装底板、驱动单元、车轴、固定支耳,其中安装底板下侧的四个角落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固定支耳,两个车轴分别通过四个固定支耳对称地安装在安装底板下侧的前后两端;驱动单元安装在安装底板的下侧,且驱动单元同步驱动前后两个车轴;四个车轮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车轴的两端;上述车轮机构包括轮毂、中间轮胎、侧轮胎、吸杆单元,其中轮毂安装在车轴上,轮毂的外圆面上在中间位置上安装有具有弹性的中间轮胎;中间的轮胎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侧轮胎;侧轮胎为黏性材料;中间轮胎和轮毂之间安装有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吸杆单元,吸杆单元通过安装在安装底板上的驱动磁铁控制;上述吸杆机构包括吸管、吸杆、活塞、第一复位弹簧,其中吸管内圆面的上端具有锥形面,吸管的上端通过中间轮胎上所开的固定安装孔安装在中间轮胎上,吸管的下端穿过轮毂上对应的滑动导孔,吸管的下端与轮毂滑动配合;吸杆的一端安装有具有弹性的活塞,吸杆通过活塞与吸管内圆面的滑动配合安装在吸管内,且吸杆的下端穿出吸管与驱动磁铁配合;吸管与轮毂之间安装有驱动吸管回位的第一复位弹簧;初始状态下,吸杆上的活塞与吸管上的锥形面紧密贴合,活塞的上端面与吸管的上侧面与中间轮胎的外圆面相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玻璃幕墙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轮机构包括吸杆单元、中间轮胎、侧轮胎、滑动导孔、轴孔;驱动磁铁、轮毂、回位弹簧、固定安装孔,其中轮毂的一侧为开口端,轮毂的另一侧开有轴孔,轮毂的外圆面上左右对称地开有两组滑动导孔,每组中的滑动导孔在轮毂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分布;轮毂通过轴孔固定安装在车轴上;中间轮胎具有弹性,中间轮胎的外圆面上左右对称地开有两组固定安装孔,每组中的固定安装孔在中间轮胎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分布,中间轮胎嵌套安装在轮毂的中间;两个侧轮胎对称地安装在中间轮胎的两侧且均嵌套于轮毂的外圆面上;两组吸杆单元左右对称地安装在中间轮胎与轮毂之间,且每组中的吸杆单元绕着中间轮胎和轮毂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每个吸杆机构与中间轮胎上的固定安装孔和轮毂上的滑动导孔一一对应安装;中间轮胎内圆面与轮毂外圆面之间周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李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