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棉质蜂窝插口式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135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岩棉质蜂窝插口式复合板。该技术方案由底板、竖直板和顶板构建成为H型钢的结构,对中间的蜂窝隔板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同时作为板材整体的骨架。在所形成的条形腔体中,通过填充岩棉条可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并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上面板和下面板是板材的外部结构。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板材的一侧设置了凹槽而另一侧设置了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出条,从而可将多组板材进行插接组合。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持蜂窝板既有性能的基础上提升了其机械强度,由其提高了对横向外力的抗压能力,同时,实现了多组板材的插接功能,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Rock wool honeycomb socket composite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ock wool honeycomb socket composite plate.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composed of bottom plate, vertical plate and roof to form H-section steel structure, which supports and fixes the honeycomb partition in the middle and acts as the framework of the whole plate. In the formed strip cavity, the strength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by filling the rock wool sliver,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panels are the external structures of the plate. On this basis,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on one side of the plate and a convex strip matching the groove on the other side, so that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plates can be inserted and assembl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honeycomb board on the basis of maintaining the existing performance of the honeycomb board, improves the compressive capacity of the lateral external force, realizes the plugging function of multiple groups of plates, and has good us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岩棉质蜂窝插口式复合板
本技术涉及复合板
,具体涉及一种岩棉质蜂窝插口式复合板。
技术介绍
蜂窝板是由两块较薄的面板,牢固地粘结在一层较厚的蜂窝状芯材两面而制成的板材,亦称蜂窝夹层结构。蜂窝板按作用可分为缓冲蜂窝板和包装蜂窝板,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能提高抗压强度,纸质蜂窝板更能降低成本,可制作各类托盘、衬垫、包装板、包装箱等。纸质蜂窝板是近年兴起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本低廉的一种新型绿色包装材料,它具有轻、强、稳、保温、隔热、防震等诸多优点。为了提高蜂窝板的机械强度和隔热性能,近年来岩棉材质的蜂窝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依托于岩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和耐火性能,此类板材具有更加广泛的使用范围。然而,尽管较纸质蜂窝板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但仍难以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当受到较大压力,尤其是横向挤压时,板材内的蜂窝结构缺乏受力支撑,容易发生内部坍缩现象,从而导致板材整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岩棉质蜂窝插口式复合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岩棉材质的蜂窝板机械强度有待提升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岩棉质蜂窝插口式复合板,包括蜂窝隔板,底板,竖直板,顶板,条形腔体,上面板,下面板,岩棉条,凸出条,凹槽,其中在蜂窝隔板的两侧各连接有底板,在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竖直板,在竖直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与底板相互平行,底板、竖直板、顶板共同围成条形腔体,在所述条形腔体中填充有岩棉条,在蜂窝隔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贴合有上面板和下面板,在其中一个底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出条,在另一个底板的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凸出条与凹槽的形状相互配合。作为优选,顶板的上端面与蜂窝隔板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作为优选,蜂窝隔板的侧端与顶板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在蜂窝隔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作为优选,一个所述岩棉质蜂窝插口式复合板的凸出条插接在另一个所述岩棉质蜂窝插口式复合板的凹槽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岩棉质蜂窝插口式复合板。该技术方案由底板、竖直板和顶板构建成为H型钢的结构,对中间的蜂窝隔板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同时作为板材整体的骨架。在所形成的条形腔体中,通过填充岩棉条可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并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上面板和下面板是板材的外部结构。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在板材的一侧设置了凹槽而另一侧设置了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出条,从而可将多组板材进行插接组合。应用本技术,在保持蜂窝板既有性能的基础上提升了其机械强度,由其提高了对横向外力的抗压能力,同时,实现了多组板材的插接功能,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外部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图;图中:1、蜂窝隔板2、底板3、竖直板4、顶板5、条形腔体6、上面板7、下面板8、岩棉条9、凸出条1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岩棉质蜂窝插口式复合板,如图1、图2所示,包括蜂窝隔板1,底板2,竖直板3,顶板4,条形腔体5,上面板6,下面板7,岩棉条8,凸出条9,凹槽10,其中在蜂窝隔板1的两侧各连接有底板2,在底板2上固定连接有竖直板3,在竖直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4,顶板4与底板2相互平行,底板2、竖直板3、顶板4共同围成条形腔体5,在所述条形腔体5中填充有岩棉条8,在蜂窝隔板1的上、下两侧分别贴合有上面板6和下面板7,在其中一个底板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出条9,在另一个底板2的外侧设置有凹槽10,所述凸出条9与凹槽10的形状相互配合。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由底板2、竖直板3和顶板4构建成为H型钢的结构,对中间的蜂窝隔板1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同时作为板材整体的骨架。在所形成的条形腔体5中,通过填充岩棉条8可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并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上面板6和下面板7是板材的外部结构。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在板材的一侧设置了凹槽10而另一侧设置了与凹槽10相匹配的凸出条9,从而可将多组板材进行插接组合。实施例2岩棉质蜂窝插口式复合板,如图1、图2所示,包括蜂窝隔板1,底板2,竖直板3,顶板4,条形腔体5,上面板6,下面板7,岩棉条8,凸出条9,凹槽10,其中在蜂窝隔板1的两侧各连接有底板2,在底板2上固定连接有竖直板3,在竖直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4,顶板4与底板2相互平行,底板2、竖直板3、顶板4共同围成条形腔体5,在所述条形腔体5中填充有岩棉条8,在蜂窝隔板1的上、下两侧分别贴合有上面板6和下面板7,在其中一个底板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出条9,在另一个底板2的外侧设置有凹槽10,所述凸出条9与凹槽10的形状相互配合。其中,顶板4的上端面与蜂窝隔板1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蜂窝隔板1的侧端与顶板4固定连接。在蜂窝隔板1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一个所述岩棉质蜂窝插口式复合板的凸出条9插接在另一个所述岩棉质蜂窝插口式复合板的凹槽10中。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岩棉质蜂窝插口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蜂窝隔板(1),底板(2),竖直板(3),顶板(4),条形腔体(5),上面板(6),下面板(7),岩棉条(8),凸出条(9),凹槽(10),其中在蜂窝隔板(1)的两侧各连接有底板(2),在底板(2)上固定连接有竖直板(3),在竖直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4),顶板(4)与底板(2)相互平行,底板(2)、竖直板(3)、顶板(4)共同围成条形腔体(5),在所述条形腔体(5)中填充有岩棉条(8),在蜂窝隔板(1)的上、下两侧分别贴合有上面板(6)和下面板(7),在其中一个底板(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出条(9),在另一个底板(2)的外侧设置有凹槽(10),所述凸出条(9)与凹槽(10)的形状相互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岩棉质蜂窝插口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蜂窝隔板(1),底板(2),竖直板(3),顶板(4),条形腔体(5),上面板(6),下面板(7),岩棉条(8),凸出条(9),凹槽(10),其中在蜂窝隔板(1)的两侧各连接有底板(2),在底板(2)上固定连接有竖直板(3),在竖直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4),顶板(4)与底板(2)相互平行,底板(2)、竖直板(3)、顶板(4)共同围成条形腔体(5),在所述条形腔体(5)中填充有岩棉条(8),在蜂窝隔板(1)的上、下两侧分别贴合有上面板(6)和下面板(7),在其中一个底板(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出条(9),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京泊兴彩钢钢结构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