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3948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片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顶端之间连接有顶板,电机固定安装在顶板的下端面上,工作台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转动连接有滚轮,左右两侧的滚轮分别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内壁接触,底板和工作台之间设有用于带动工作台升降的驱动机构。该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通过转动转柄带动转轴和螺纹杆转动,带动螺纹套一和螺纹套二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连杆一、连接座、连杆二和滚轮的配合,进而带动工作台上升或下降,将凹槽上的光学镜片与抛光盘接触,达到抛光的目的,工作效率高。

A Precision Grinding and Polishing Device for Optical Len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ptical lens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n optical lens finishing and polishing device.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device are: the left and right supporting plates are fixed at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top plat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left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right supporting plate, the motor is fixed on the lower end surface of the top plate, and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worktable are connected by connecting parts. The connecting parts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rollers. The rollers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respectively in contact with the inner walls of the left support plate and the right support plate. There is a driv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worktable to rise and fall betwee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worktable. The optical lens finishing polishing device drives the rotating shaft and screw rod to rotate by rotating the handle, and drives the thread sleeve one and the thread sleeve two close to or far away from each other.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connecting rod one, the connecting seat, the connecting rod two and the roller, the working table is driven up or down, and the optical lens on the groove is contacted with the polishing plate, so as to achieve the polishing purpose and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学镜片加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光学镜片是由光学玻璃制作而成的镜片,是玻璃材质的一种,光学玻璃是用高纯度硅、硼、钠、钾、锌、铅、镁、钙、钡等的氧化物按特定配方混合,在白金坩埚中高温融化,用超声波搅拌均匀,去气泡;然后经长时间缓慢地降温,以免玻璃块产生内应力。合格的玻璃块经过加热锻压,成光学透镜毛胚。传统的光学镜片抛光一般都是工人通过工具对光学镜片进行打磨,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包括电机、底板和工作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抛光盘,电机和抛光盘位于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顶端之间连接有顶板,电机固定安装在顶板的下端面上,顶板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顶板上,工作台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转动连接有滚轮,左右两侧的滚轮分别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内壁接触,使得滚轮可以沿着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滚动,便于工作台升降,所述底板和工作台之间设有用于带动工作台升降的驱动机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纹杆,螺纹杆的左端轴承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安装在左支撑板的侧壁上,螺纹杆的右端连接有转轴,右支撑板上嵌设有套筒,转轴的右端贯穿套筒并延伸至套筒的右侧,且转轴的右端连接有转柄,转轴可以在套筒内转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的左右两半部分螺纹方向相反,且螺纹杆的左右两半部分上分别设有螺纹套一和螺纹套二,螺纹套一和螺纹套二均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杆一和连杆二,连杆一和连杆二均为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两个连杆一的底端通过螺栓分别与螺纹套一的前后侧面转动连接,两个连杆二的底端通过螺栓分别与螺纹套二的前后侧面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的下端面中心处固定有连接座,连接座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上,两个连杆一的顶端通过螺栓分别与连接座的前后侧面左端转动连接,两个连杆二的顶端通过螺栓分别与连接座的前后侧面右端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上端面开设有凹槽,用于放置需要抛光的光学镜片。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下端面设有支撑腿,支撑腿的下端面设有橡胶垫,橡胶垫可以起到防滑和减震的作用。一种包含所述的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的光学镜片生产加工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设置了转柄、螺纹杆、螺纹套一和螺纹套二,通过转动转柄,带动转轴和螺纹杆转动,带动螺纹套一和螺纹套二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连杆一、连接座、连杆二和滚轮的配合,进而带动工作台上升或下降,将凹槽上的光学镜片与抛光盘接触,达到抛光的目的,工作效率高,解决了传统的光学镜片抛光是工人通过工具对光学镜片进行打磨,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连杆二和螺纹套二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支撑板、2-电机、3-抛光盘、4-轴承座、5-底板、6-支撑腿、7-螺纹套一、8-连杆一、9-连接座、10-连杆二、11-螺纹套二、12-橡胶垫、13-转轴、14-转柄、15-套筒、16-工作台、17-顶板、18-凹槽、19-滚轮、20-螺纹杆、21-螺栓、22-右支撑板、23-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包括电机2、底板5和工作台16,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有抛光盘3,电机2和抛光盘3位于工作台16的上方;所述底板5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2,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2的顶端之间连接有顶板17,电机2固定安装在顶板17的下端面上,顶板17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顶板17上,工作台16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连接件23,连接件23上转动连接有滚轮19,左右两侧的滚轮19分别与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2的内壁接触,使得滚轮19可以沿着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2滚动,便于工作台16升降,所述底板5和工作台16之间设有用于带动工作台16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纹杆20,螺纹杆20的左端轴承连接有轴承座4,轴承座4安装在左支撑板1的侧壁上,螺纹杆20的右端连接有转轴13,右支撑板22上嵌设有套筒15,转轴13的右端贯穿套筒15并延伸至套筒15的右侧,且转轴13的右端连接有转柄14,转轴13可以在套筒15内转动。所述螺纹杆20的左右两半部分螺纹方向相反,且螺纹杆20的左右两半部分上分别设有螺纹套一7和螺纹套二11,螺纹套一7和螺纹套二11均与螺纹杆20螺纹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杆一8和连杆二10,连杆一8和连杆二10均为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两个连杆一8的底端通过螺栓21分别与螺纹套一7的前后侧面转动连接,两个连杆二10的底端通过螺栓21分别与螺纹套二11的前后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16的下端面中心处固定有连接座9,连接座9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16上,两个连杆一8的顶端通过螺栓21分别与连接座9的前后侧面左端转动连接,两个连杆二10的顶端通过螺栓21分别与连接座9的前后侧面右端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16上端面开设有凹槽18,用于放置需要抛光的光学镜片。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打开电机2,将需要抛光的光学镜片放于凹槽18上,然后转动转柄14,带动转轴13和螺纹杆20转动,带动螺纹套一7和螺纹套二11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连杆一8、连接座9、连杆二10和滚轮19的配合,进而带动工作台16上升或下降,将凹槽18上的光学镜片与抛光盘3接触,达到抛光的目的。一种包含所述的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的光学镜片生产加工设备。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所述底板5的下端面设有支撑腿6,支撑腿6的下端面设有橡胶垫12,橡胶垫12可以起到防滑和减震的作用,如图1所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光学镜片抛光是工人通过工具对光学镜片进行打磨,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包括电机(2)、底板(5)和工作台(16),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有抛光盘(3),电机(2)和抛光盘(3)位于工作台(16)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2),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2)的顶端之间连接有顶板(17),电机(2)固定安装在顶板(17)的下端面上,工作台(16)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连接件(23),连接件(23)上转动连接有滚轮(19),左右两侧的滚轮(19)分别与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2)的内壁接触,所述底板(5)和工作台(16)之间设有用于带动工作台(16)升降的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包括电机(2)、底板(5)和工作台(16),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有抛光盘(3),电机(2)和抛光盘(3)位于工作台(16)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2),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2)的顶端之间连接有顶板(17),电机(2)固定安装在顶板(17)的下端面上,工作台(16)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连接件(23),连接件(23)上转动连接有滚轮(19),左右两侧的滚轮(19)分别与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2)的内壁接触,所述底板(5)和工作台(16)之间设有用于带动工作台(16)升降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纹杆(20),螺纹杆(20)的左端轴承连接有轴承座(4),轴承座(4)安装在左支撑板(1)的侧壁上,螺纹杆(20)的右端连接有转轴(13),右支撑板(22)上嵌设有套筒(15),转轴(13)的右端贯穿套筒(15)并延伸至套筒(15)的右侧,且转轴(13)的右端连接有转柄(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片精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0)的左右两半部分螺纹方向相反,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鑫马云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事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