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反绳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74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用反绳轮结构,包括绳轮,所述绳轮设置在Ⅰ号夹板、Ⅱ号夹板之间,所述Ⅰ号夹板、Ⅱ号夹板内侧与内连接座相连,所述内连接座外部设置有外固定用外连接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内连接座对固定绳轮的Ⅰ号夹板、Ⅱ号夹板进行底部固定,通过外连接座对外部进行固定,并通过Ⅰ号胶垫、Ⅱ号胶垫实现外固定座与Ⅰ号夹板、Ⅱ号夹板的外连接及缓冲,通过下胶垫实现内连接座、外连接座进行纵向固定缓冲,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极大的降低反绳轮的设计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实用。

A Reverse Rope Wheel Structure for Elev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rope wheel structure for elevator, which comprises a rope wheel. The rope wheel is arranged between No. I splint and No. II splint. The inner side of the No. I splint and No. II spl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outer connecting seat for external fixing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inner connecting seat. The invention fixes the bottom of No. I splint and No. II splint of the fixed rope wheel through the inner connecting seat, fixes the outside through the outer connecting seat, realizes the external connection and buffer between the external fixing seat and No. I splint and No. II splint through the No. I and No. II rubber pads, and realizes the longitudinal fixed buffer between the inner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outer connecting seat through the underlying rubber pad,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cost of the invention. The design structure of the anti-rope whe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用反绳轮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电梯用组件,具体涉及一种电梯用反绳轮结构。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电梯包括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曳引系统: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导向系统: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轿厢: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门系统: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组成。重量平衡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系统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组成。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柜),平层装置,选层器等组成。安全保护系统: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由电梯限速器、安全钳、夹绳器、缓冲器、安全触板、层门门锁、电梯安全窗、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组成。但是,目前电梯组件中还面临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用反绳轮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用反绳轮结构,包括绳轮,所述绳轮设置在Ⅰ号夹板、Ⅱ号夹板之间,所述Ⅰ号夹板、Ⅱ号夹板内侧与内连接座相连,所述内连接座外部设置有外固定用外连接座。所述外连接座左侧内壁与Ⅰ号夹板外壁之间设置有Ⅰ号胶垫。所述外连接座右侧内壁与Ⅱ号夹板外壁之间设置有Ⅱ号胶垫。所述内连接座、外连接座均呈U字型。所述外连接座底部上端设置有下胶垫。左连接螺栓自内而外依次穿过内连接座、Ⅰ号胶垫、外连接座进行固定。右连接螺栓自内而外依次穿过内连接座、Ⅱ号胶垫、外连接座进行固定。底部螺栓自上而下依次穿过内连接座、下胶垫、外连接座进行固定。所述Ⅰ号夹板内壁处设置有左挡块,所述Ⅱ号夹板内壁处设置有右挡块。本专利技术通过内连接座对固定绳轮的Ⅰ号夹板、Ⅱ号夹板进行底部固定,通过外连接座对外部进行固定,并通过Ⅰ号胶垫、Ⅱ号胶垫实现外固定座与Ⅰ号夹板、Ⅱ号夹板的外连接及缓冲,通过下胶垫实现内连接座、外连接座进行纵向固定缓冲,本专利技术能够极大的降低反绳轮的设计结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绳轮2Ⅰ号夹板3Ⅱ号夹板4内连接座5Ⅰ号胶垫6Ⅱ号胶垫7外连接座8左连接螺栓9右连接螺栓10下胶垫11底部螺栓12底部螺母13左挡块14右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用反绳轮结构,包括绳轮1,所述绳轮1设置在Ⅰ号夹板2、Ⅱ号夹板3之间,所述Ⅰ号夹板2、Ⅱ号夹板3内侧与内连接座4相连,所述内连接座4外部设置有外固定用外连接座7。所述外连接座7左侧内壁与Ⅰ号夹板2外壁之间设置有Ⅰ号胶垫5。所述外连接座7右侧内壁与Ⅱ号夹板3外壁之间设置有Ⅱ号胶垫6。所述内连接座4、外连接座7均呈U字型。所述外连接座7底部上端设置有下胶垫10。左连接螺栓8自内而外依次穿过内连接座4、Ⅰ号胶垫5、外连接座7进行固定。右连接螺栓9自内而外依次穿过内连接座4、Ⅱ号胶垫6、外连接座7进行固定。底部螺栓11自上而下依次穿过内连接座4、下胶垫10、外连接座7进行固定。所述底部螺栓11通过底部螺母12进行固定。所述Ⅰ号夹板2内壁处设置有左挡块13,所述Ⅱ号夹板3内壁处设置有右挡块14。所述内连接座4、Ⅰ号胶垫5、Ⅱ号胶垫6下端面平齐。所述Ⅰ号夹板2、Ⅱ号夹板3外壁处设置有反绳轮护罩。本专利技术通过内连接座对固定绳轮的Ⅰ号夹板、Ⅱ号夹板进行底部固定,通过外连接座对外部进行固定,并通过Ⅰ号胶垫、Ⅱ号胶垫实现外固定座与Ⅰ号夹板、Ⅱ号夹板的外连接及缓冲,通过下胶垫实现内连接座、外连接座进行纵向固定缓冲,本专利技术能够极大的降低反绳轮的设计结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用反绳轮结构,包括绳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1)设置在Ⅰ号夹板(2)、Ⅱ号夹板(3)之间,所述Ⅰ号夹板(2)、Ⅱ号夹板(3)内侧与内连接座(4)相连,所述内连接座(4)外部设置有外固定用外连接座(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用反绳轮结构,包括绳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1)设置在Ⅰ号夹板(2)、Ⅱ号夹板(3)之间,所述Ⅰ号夹板(2)、Ⅱ号夹板(3)内侧与内连接座(4)相连,所述内连接座(4)外部设置有外固定用外连接座(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反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座(7)左侧内壁与Ⅰ号夹板(2)外壁之间设置有Ⅰ号胶垫(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反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座(7)右侧内壁与Ⅱ号夹板(3)外壁之间设置有Ⅱ号胶垫(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反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座(4)、外连接座(7)均呈U字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反绳轮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晟世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