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春桃专利>正文

一种塑钢门窗框架回收用分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51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钢门窗框架回收用分解设备,包括壳体、切割轮、调整块、液压杆和弹簧伸缩杆,所述壳体的底面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调整块的上部与放置架的下端面相互连接,所述液压杆固定在壳体的底面上,所述弹簧伸缩杆安装在中轴上,且中轴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弹簧伸缩杆的底端与下轴相互连接,所述底杆上固定有第二工作框。该塑钢门窗框架回收用分解设备,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设备可以对切割成条状的塑钢门窗框架进行分解,设计了具有摩擦分离功能的结构,使得聚氯乙烯树脂的壳体可以更彻底的与内部的五金件分离,大大提高了分解分离的效果,并且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无需大量的人工操作,也更加的安全。

A Decomposition Equipment for Recycling Frame of Plastic Steel Doors and Window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composition device for recycling plastic steel door and window frames,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cutting wheel, a adjusting block, a hydraulic rod and a spring telescopic rod. A first motor is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hell. The upper part of the adjust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surface of the placement frame. The hydraulic rod is fix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hell, and the spring telescopic rod is installed on the central axis, and the central axis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the bottom end of the spring expansion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haft, and a second working frame is fixed on the bottom rod. The decomposition equipment for recycling plastic-steel door and window frames is designed with new structure design, which can decompose the plastic-steel door and window frames cut into strips. The structure with friction separation function is designed. The shell of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 can be more thoroughly separated from the internal hardware parts,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decomposition and separation effect,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t requires a lot of manual operation and is more sec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钢门窗框架回收用分解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
,具体为一种塑钢门窗框架回收用分解设备。
技术介绍
塑钢门窗在目前的房屋装修中经常使用,其主要框架由聚氯乙烯树脂制成,并在其中的空间内填充入密封胶条、毛条、五金件等,以增加门窗整体的密封性、保温性和强度等,但是由于金属材质的加强五金件与聚氯乙烯树脂框架的结合程度较为紧密,目前设备很难对塑钢门窗中的聚氯乙烯树脂制和金属材料进行有效分离,通过热加工的方法来回收废旧钢材和聚氯乙烯树脂框架,企业的回收利润很低,并且污染环境,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废旧塑钢门窗的不断产生,如何对废旧塑钢门窗中的聚氯乙烯树脂制和金属材料进行有效分离,成为在环保的前提下,进行废旧塑钢门窗再利用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多使用人工进行废旧塑钢门窗的拆卸,或者采用热加工法,这样会造成一下问题:1.人工拆卸分离效果相对较好,但是存在一定危险性,并且效率低,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的废旧塑钢门窗回收操作;2.热加工法效率较人工高,热加工对废旧塑钢门窗中的聚氯乙烯树脂、密封胶条和毛条等进行加热,产生有毒物质和气体,并且会破坏聚氯乙烯树脂的物理性质,仅能回收废旧钢材,所以成本高收益低;所以就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塑钢门窗框架回收用分解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钢门窗框架回收用分解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人工效率低且危险,热加工回收污染环境,回收效果差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钢门窗框架回收用分解设备,包括壳体、切割轮、调整块、液压杆和弹簧伸缩杆,所述壳体的底面上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上安装有切割轮,并且切割轮的顶端贯穿基板和放置架,所述基板固定在壳体内侧,所述放置架的边侧固定有侧螺纹柱,且侧螺纹柱贯穿壳体的侧壁,并且放置架上固定有顶板和功能板,所述壳体的内壁顶端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调整块的上部与放置架的下端面相互连接,且调整块的下端面与基板的上端面相互连接,并且调整块的边侧固定有滑动螺纹柱,同时滑动螺纹柱贯穿壳体的侧壁,所述液压杆固定在壳体的底面上,且液压杆的顶端固定有推块,并且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安装有水平杆和底杆,且水平杆与上轴相互连接,并且上轴与弹簧伸缩杆的顶端相互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杆安装在中轴上,且中轴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弹簧伸缩杆的底端与下轴相互连接,且下轴与底杆相互连接,所述底杆上固定有第二工作框。优选的,所述侧螺纹柱在放置架的边侧对称分布,且侧螺纹柱与壳体为滑动连接,并且放置架底面上开设的窗口的长度小于切割轮的直径,同时放置架与基板为平行分布。优选的,所述功能板的顶端安装有垂直柱,且垂直柱的底端固定有触发板,并且垂直柱的顶端与轴承的内侧相互连接,所述轴承的外侧顶端固定在卡板的下端面,且卡板的下端面固定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的下端面与活动柱的顶端相互连接,所述活动柱安装在限位套内,且限位套与壳体的内壁相互连接,并且活动柱上安装有复位弹簧,同时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在限位套的顶端,所述活动柱的底端固定有第一工作框。优选的,所述卡板的两侧对称分布有2个矩形板状结构,且卡板与垂直柱为垂直分布,并且垂直柱贯穿功能板的顶端,同时垂直柱与功能板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弧形凸起,且固定板与活动柱为垂直分布,并且活动柱与限位套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底端安装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的下端面开设有下槽,并且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壳体的顶部,且从动齿轮的下端面固定有下摩擦块。优选的,所述下槽与卡板为卡合连接,且下槽的内侧顶端与卡板上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触发板的上端面到功能板顶部下端面的距离。优选的,所述推块靠近放置架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凹状结构,且推块靠近放置架的一侧设置有向上倾斜的倒刺状凸起,并且推块靠近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凸起。优选的,所述水平杆和底杆均与隔板为滑动连接,且水平杆通过上轴与弹簧伸缩杆构成转动机构,并且弹簧伸缩杆通过中轴与壳体构成转动机构,同时底杆通过下轴与弹簧伸缩杆构成转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塑钢门窗框架回收用分解设备,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设备可以对切割成条状的塑钢门窗框架进行分解,设计了具有摩擦分离功能的结构,使得聚氯乙烯树脂的壳体可以更彻底的与内部的五金件分离,大大提高了分解分离的效果,并且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无需大量的人工操作,也更加的安全;1.切割轮、基板、放置架、侧螺纹柱、顶板、调整块和滑动螺纹柱相互配合工作,可以对底端厚度不同的塑钢门窗框架进行切割,保证切割出的缝隙便于后续分解操作的进行,且顶板配合功能板起到限制塑钢门窗框架位置的作用;2.垂直柱、触发板、卡板、固定板、活动柱、限位套和第一工作框相互配合工作,可以对被塑钢门窗框架触发,并对钢门窗框架靠近功能板处边侧的聚氯乙烯树脂进行去除分离;3.驱动齿轮、下槽、从动齿轮、下摩擦块、液压杆、推块、隔板、水平杆、上轴、弹簧伸缩杆、中轴、底杆和第二工作框相互配合工作,可以对切割后的条状钢门窗框架进行弯曲,配合之前切割的缝隙,令聚氯乙烯树脂可以在弯曲过程中崩落,对于未崩落的聚氯乙烯树脂也可以被下摩擦块和第二工作框去除分离,保证去除分离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放置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隔板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侧螺纹柱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下槽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限位套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第一电机;3、切割轮;4、基板;5、放置架;6、侧螺纹柱;7、顶板;8、功能板;81、垂直柱;82、触发板;83、轴承;84、卡板;85、固定板;86、活动柱;87、限位套;88、复位弹簧;89、第一工作框;9、第二电机;91、驱动齿轮;92、下槽;93、从动齿轮;94、下摩擦块;10、调整块;11、滑动螺纹柱;12、液压杆;13、推块;14、隔板;15、水平杆;16、上轴;17、弹簧伸缩杆;18、中轴;19、下轴;20、底杆;21、第二工作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钢门窗框架回收用分解设备,包括壳体1、第一电机2、切割轮3、基板4、放置架5、侧螺纹柱6、顶板7、功能板8、第二电机9、调整块10、滑动螺纹柱11、液压杆12、推块13、隔板14、水平杆15、上轴16、弹簧伸缩杆17、中轴18、下轴19、底杆20和第二工作框21,壳体1的底面上安装有第一电机2,且第一电机2上安装有切割轮3,并且切割轮3的顶端贯穿基板4和放置架5,基板4固定在壳体1内侧,放置架5的边侧固定有侧螺纹柱6,且侧螺纹柱6贯穿壳体1的侧壁,并且放置架5上固定有顶板7和功能板8,壳体1的内壁顶端固定有第二电机9,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钢门窗框架回收用分解设备,包括壳体(1)、切割轮(3)、调整块(10)、液压杆(12)和弹簧伸缩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面上安装有第一电机(2),且第一电机(2)上安装有切割轮(3),并且切割轮(3)的顶端贯穿基板(4)和放置架(5),所述基板(4)固定在壳体(1)内侧,所述放置架(5)的边侧固定有侧螺纹柱(6),且侧螺纹柱(6)贯穿壳体(1)的侧壁,并且放置架(5)上固定有顶板(7)和功能板(8),所述壳体(1)的内壁顶端固定有第二电机(9),所述调整块(10)的上部与放置架(5)的下端面相互连接,且调整块(10)的下端面与基板(4)的上端面相互连接,并且调整块(10)的边侧固定有滑动螺纹柱(11),同时滑动螺纹柱(11)贯穿壳体(1)的侧壁,所述液压杆(12)固定在壳体(1)的底面上,且液压杆(12)的顶端固定有推块(13),并且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上安装有水平杆(15)和底杆(20),且水平杆(15)与上轴(16)相互连接,并且上轴(16)与弹簧伸缩杆(17)的顶端相互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杆(17)安装在中轴(18)上,且中轴(18)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弹簧伸缩杆(17)的底端与下轴(19)相互连接,且下轴(19)与底杆(20)相互连接,所述底杆(20)上固定有第二工作框(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钢门窗框架回收用分解设备,包括壳体(1)、切割轮(3)、调整块(10)、液压杆(12)和弹簧伸缩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面上安装有第一电机(2),且第一电机(2)上安装有切割轮(3),并且切割轮(3)的顶端贯穿基板(4)和放置架(5),所述基板(4)固定在壳体(1)内侧,所述放置架(5)的边侧固定有侧螺纹柱(6),且侧螺纹柱(6)贯穿壳体(1)的侧壁,并且放置架(5)上固定有顶板(7)和功能板(8),所述壳体(1)的内壁顶端固定有第二电机(9),所述调整块(10)的上部与放置架(5)的下端面相互连接,且调整块(10)的下端面与基板(4)的上端面相互连接,并且调整块(10)的边侧固定有滑动螺纹柱(11),同时滑动螺纹柱(11)贯穿壳体(1)的侧壁,所述液压杆(12)固定在壳体(1)的底面上,且液压杆(12)的顶端固定有推块(13),并且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上安装有水平杆(15)和底杆(20),且水平杆(15)与上轴(16)相互连接,并且上轴(16)与弹簧伸缩杆(17)的顶端相互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杆(17)安装在中轴(18)上,且中轴(18)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弹簧伸缩杆(17)的底端与下轴(19)相互连接,且下轴(19)与底杆(20)相互连接,所述底杆(20)上固定有第二工作框(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钢门窗框架回收用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螺纹柱(6)在放置架(5)的边侧对称分布,且侧螺纹柱(6)与壳体(1)为滑动连接,并且放置架(5)底面上开设的窗口的长度小于切割轮(3)的直径,同时放置架(5)与基板(4)为平行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钢门窗框架回收用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板(8)的顶端安装有垂直柱(81),且垂直柱(81)的底端固定有触发板(82),并且垂直柱(81)的顶端与轴承(83)的内侧相互连接,所述轴承(83)的外侧顶端固定在卡板(84)的下端面,且卡板(84)的下端面固定有固定板(85),并且固定板(85)的下端面与活动柱(86)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桃
申请(专利权)人:王春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