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秉叡专利>正文

鼻腔扩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43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腔扩大器,包括有一支撑杆、一上鼻板及一下鼻板。下鼻板固定于支撑杆的底端,且伸出一用以抵撑鼻孔下缘的下抵端;上鼻板可滑动地连接于支撑杆,且伸出一用以抵撑鼻孔上缘的上抵端。上鼻板可沿支撑杆上、下位移以调整上鼻板与下鼻板之间的距离,藉此撑开并扩大鼻腔,且上鼻板可于选定位置后定位于支撑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鼻腔扩大,可预防打鼾、预防打呼、防止鼻翼塌陷、帮助睡眠、辅助呼吸顺畅、改善鼻塞。

Nasal dil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asal cavity expander,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rod, an upper nasal plate and a lower nasal plate. The lower nasal plate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rod and extends to support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edge of the nostril; the upper nasal plate is slidably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rod and extends to support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edge of the nostril. The upper nasal plate can adjus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upper nasal plate and the lower nasal plate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displacements of the support rod, thereby opening and expanding the nasal cavity, and the upper nasal plate can be positioned on the support rod after the selected positioning posi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nasal cavity enlargement, which can prevent snoring, snoring, alar collapse, help sleep, assist breathing smoothly and improve nasal ob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腔扩大器
本技术与鼻部辅具有关,尤指一种鼻腔扩大器。
技术介绍
鼻塞是一般民众生活上常发生的病症,严重的鼻塞会使呼吸不顺畅,导致眼部四周缺乏氧气输送,容易形成黑眼圈;也会影响睡眠品质,导致平时的专注力及记忆力下降等情形。鼻塞可能是由感冒、过敏或鼻炎、鼻中膈弯曲或鼻瘜肉过大堵塞鼻道等鼻部疾病所引起,上述各种情形有个共通之处,即鼻腔因分泌物过多或增生组织过大而被堵塞,造成鼻道狭窄导致呼吸不顺畅的情形。对于上述鼻塞的症状,当然必须寻求医师的诊断治疗,然而在等待病情好转之前,若能藉由一些器具使鼻腔扩大而即时恢复畅通,则可解决当下鼻塞之苦。有鉴于此,如何改进上述问题即为本技术所欲解决之首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腔扩大器,其利用可调整位置的两鼻板撑开鼻孔,进而使鼻腔扩大,藉此具有有利呼吸的功效。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鼻腔扩大器,其包括有:一支撑杆;一下鼻板,其固定于该支撑杆的底端,且伸出一用以抵撑鼻孔下缘的下抵端;一上鼻板,其可滑动地连接于该支撑杆,且伸出一用以抵撑鼻孔上缘的上抵端;藉由该上鼻板于该支撑杆上的移动调整该上鼻板与该下鼻板之间的距离,且该上鼻板可于选定位置后定位于该支撑杆上。于一实施例中,该上鼻板设有一直径较该支撑杆的外径大的套接孔,藉以可滑动地套接于该支撑杆;该上鼻板伸出一挡块,该支撑杆上位于该上鼻板与该挡块之间设有一弹簧及一调整件,其中该调整件设有一直径较该支撑杆的外径大的穿孔而套于该支撑杆上,该调整件受该弹簧推抵而以一端抵于该挡块;当该弹簧推抵该调整件相对该支撑杆呈倾斜时,该调整件以其穿孔的孔缘卡掣于该支撑杆而使该上鼻板定位于该支撑杆上;当扳动该调整件使该穿孔的孔缘脱离该支撑杆时,该上鼻板可沿该支撑杆移动。于一实施例中,该上鼻板的上抵端及该下鼻板的下抵端分别形成叉状。于一实施例中,该支撑杆为具有多个棱边的杆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用于鼻腔扩大,可预防打鼾、预防打呼、防止鼻翼塌陷、帮助睡眠、辅助呼吸顺畅、改善鼻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鼻板定位时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鼻板调整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鼻腔扩大器,其包括有一支撑杆1、一上鼻板2及一下鼻板3。该支撑杆1为一具有多个棱边的杆体,于本实施例中为六角形的杆体。该上鼻板2及该下鼻板3分别以软性材质制成。承上,该下鼻板3的一端形成一固定端31,该支撑杆1以其底端锁固于该固定端31。该下鼻板3的另一端形成一下抵端32,用以抵撑于鼻孔下缘。于本实施例中,该下抵端32形成叉状而可对应于人体的两个鼻孔。另一方面,该上鼻板2的一端形成一滑接端21,该滑接端21设有一直径较该支撑杆1的外径大的套接孔23,藉以套于该支撑杆1上,令该上鼻板2可沿该支撑杆1上、下滑动。该上鼻板2的另一端形成一上抵端22,用以抵撑于鼻孔上缘;于本实施例中,该上抵端22形成叉状而可对应于人体的两个鼻孔。该滑接端21伸出一挡块24,而该支撑杆1上位于该滑接端21与该挡块24之间设有一弹簧4及一调整件5,其中该弹簧4套于该支撑杆1上且以一端抵撑于该滑接端21,而该调整件5为一板片,其设有一直径较该支撑杆1的外径大的穿孔51而套于该支撑杆1上,且被该弹簧4抵推而以一端抵于该挡块24。如前所述,该调整件5受该弹簧4抵推时,由于该穿孔51大于该支撑杆1的外径,该调整件5将如图3所示地被推至相对该支撑杆1呈倾斜的状态,并以该穿孔51的孔缘卡掣于该支撑杆1,进而使该调整件5定位于该支撑杆1上不动,而该上鼻板2透过该挡块24的拘束,藉以形成于该支撑杆1上的定位作用。更进一步地,该支撑杆1的棱边可提供较大的摩擦阻力,使该穿孔51的孔缘更稳固地卡掣于该支撑杆1上。而当扳动该调整件5,使其与该支撑杆1约呈垂直时,如图4所示,该穿孔51之孔缘会脱离该支撑杆1而解除该调整件5于该支撑杆1上的定位状态,该上鼻板2将可连同该调整件5一起在该支撑杆1上移动以调整其位置。藉由上述结构,鼻塞患者实际使用本技术时,如图5所示,将该下鼻板3伸入鼻孔6并抵于鼻孔6下缘,同时将该上鼻板2伸入鼻孔6并抵于鼻孔6上缘,接着依前述方式调整该上鼻板2的位置,亦即扳动该调整件5使该上鼻板2形成可移动的状态,并使该上鼻板2沿该支撑杆1远离该下鼻板3,最后放开该调整件5,令该弹簧4推抵该调整件5卡掣该支撑杆1而固定该上鼻板2的位置,则鼻孔6将可随之撑开,进而使鼻腔扩大而有利于呼吸,故本技术用于鼻腔扩大,可预防打鼾、预防打呼、防止鼻翼塌陷、帮助睡眠、辅助呼吸顺畅、改善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腔扩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支撑杆;一下鼻板,其固定于该支撑杆的底端,且伸出一用以抵撑鼻孔下缘的下抵端;一上鼻板,其可滑动地连接于该支撑杆,且伸出一用以抵撑鼻孔上缘的上抵端;藉由该上鼻板于该支撑杆上的移动调整该上鼻板与该下鼻板之间的距离,且该上鼻板可于选定位置后定位于该支撑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扩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支撑杆;一下鼻板,其固定于该支撑杆的底端,且伸出一用以抵撑鼻孔下缘的下抵端;一上鼻板,其可滑动地连接于该支撑杆,且伸出一用以抵撑鼻孔上缘的上抵端;藉由该上鼻板于该支撑杆上的移动调整该上鼻板与该下鼻板之间的距离,且该上鼻板可于选定位置后定位于该支撑杆上。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扩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鼻板设有一直径较该支撑杆的外径大的套接孔,该上鼻板滑动地套接于该支撑杆;该上鼻板伸出一挡块,该支撑杆上位于该上鼻板与该挡块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秉叡吴培源
申请(专利权)人:吴秉叡吴培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