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输液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38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输液瓶,所述输液瓶由上往下依次为瓶口、瓶颈、瓶身、瓶底,所述瓶身的前后面与侧面以弧线形连接;所述瓶底设有椭圆形内凹陷结构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固定柱、吊环和连接部,所述固定柱连在凹槽上,固定柱与吊环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瓶身上设置有第一刻度、第二刻度、第三刻度和第四刻度,所述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在瓶身上对角设置,所述第三刻度和第四刻度在瓶身上对角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液量观察便利、便于挂瓶操作。

A New Infusion Bott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ype of infusion bottle, which comprises a bottle mouth, a bottleneck, a bottle body and a bottle bottom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bottle body are connected in an arc shape; the bottom of the bottl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with an elliptical internal depression structure;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column, a hanger ring and a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fixed column is connected to the groove, and the fixed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hanger ring. The first scale and the second scale are diagonally arranged on the bottle body, and the third scale and the fourth scale are diagonally arranged on the bottle body. The third scale and the fourth scale are diagonally arranged on the bottl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convenient liquid quantity observation and convenient hanging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输液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输液瓶。
技术介绍
输液包装用产品经历了玻璃瓶、普通塑料瓶、普通软袋等几个阶段的发展。最初的玻璃瓶是为较为传统的一种输液容器,由于其存在生产工艺复杂、易于破损产生玻璃屑、难于销毁等缺陷,对人体健康形成潜在的隐患,而且玻璃瓶身重大,运输成本高,在运输过程中的碰撞易引起隐形裂伤,造成药物污染,因瓶身为刚性材质,输液过程是一个半开放式(不密闭)的输注,带来微生物和微粒污染的风险。普通塑料瓶采用塑料材料成型,具有轻便、抗摔等优点,因瓶身的刚性也较大,会影响到瓶身的有效压缩,甚至不能压缩,如仅在大气压作用下,此时药液就不能有效自排出或者不能自排出,这是普通塑料瓶的一般特点,所以普通塑料瓶是需要通过输液器的空气针对瓶内气压的平衡后,才能顺利完成输注,输液过程是一个半开放式(不密闭)的输注,带来微生物和微粒污染的风险。后来发展使用的普通软袋这类输液容器,材质也为塑料材料,因袋体材质决定,袋体相对普通瓶子具有更好的柔软性,可以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完成内容液的完全自排出,输注过程为密闭式输注,但因袋体柔软,没有支撑,临床使用时会出现不能直立摆放和加药操作不便利,且软袋膜材价格较高,专用的制袋、灌封设备价格高昂,生产成本高于其他包装容器,软袋生产渗漏问题也是较常发生。普通塑料瓶容易存在吊环与固定柱连接位置容易拉断和不容易掰起的问题,还有吊环尺寸设计偏小,用于悬挂的空间少,造成挂瓶时不方便;输液瓶悬挂后吊环内侧弧度与悬挂钩形状不匹配,容易晃动,甚至出现滑落的现象;而且输液瓶刻度设计不足,液体体积在正放和倒放之间观察麻烦,在使用上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输液瓶,本输液瓶兼备塑料输液瓶与塑料输液软袋的优点,设置的吊环易于掰起,并降低吊环拉断风险,挂瓶时也便于挂靠和挂稳瓶子,瓶身上对角设置的刻度便于观察瓶内的液体体积,且结构简单,使用操作上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输液瓶,所述输液瓶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瓶口、瓶颈、瓶身和瓶底;所述瓶身的前后面与侧面以弧线形连接;所述瓶底设有椭圆形内凹陷结构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固定柱、吊环和连接部,所述固定柱连在凹槽上,固定柱与吊环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吊环与连接部连接的一侧为平直结构,所述瓶身侧面上均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在瓶身上呈对角对称;瓶身高度为110-177mm;瓶身的前后面的中心处的宽度为46-53mm;瓶身的侧面中心处的宽度为65-73mm;瓶身厚度为0.12-1mm;瓶底厚度为0.1-1mm;瓶身宽面瓶肩弧度为R10-40,瓶身长面瓶肩弧度为R60-110,瓶身宽面瓶底弧度为R10-55。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瓶所装液体体积为50ml、100ml或250ml。进一步的,所述50ml或100ml的输液瓶瓶身上的刻度包括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所述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在瓶身上呈对角对称。进一步的,所述250ml的输液瓶瓶身上的刻度包括第三刻度和第四刻度,所述第三刻度和第四刻度在瓶身上呈对角对称。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扇形结构。瓶身为椭圆形,输液时,随着瓶内液体的排出,瓶内压力降低,低于瓶外大气压,该压差通过瓶身两侧长面向瓶中心轴的压缩,为了此良好的瓶身压缩,瓶身的刚性如果太大或者瓶身压缩方向导向有误,就会影响到瓶身的有效压缩或压缩过程变形,甚至不能压缩,此时药液就不能有效排出或者不能排出,这是一般塑料输液瓶的特点,如经过改良:合适的瓶身长宽比例,瓶肩和瓶底合理的弧度设计,能充分地使瓶身两侧长面向瓶中心轴的方向压缩,并有效地导向瓶身宽面的压缩方向,减少压缩过程中变形,增加有效压缩;再结合瓶身和瓶底的合适厚度设计,减少瓶身的刚性,瓶内药液自排出时能支撑瓶身不变形;瓶内药液更好的排出;经以上设计,使瓶内液体在密闭式输注的前提下,不断稳定排出。该输液瓶通过以下尺寸和厚度和弧度的巧妙设计,能使塑料输液瓶能够具备塑料输液软袋的优点,可进行密闭式输注,避免半开放式输注带来微生物和微粒污染的风险;且能保留瓶子本身的优点,能够直立式放置,避免塑料输液软袋平躺,不能站立放置的缺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输液瓶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输液瓶瓶底是平整的,便于直立摆放,正放时设置的第二刻度和第四刻度便于使用者观察瓶身液体体积;在输液瓶需要挂瓶时,掰起吊环,由于吊环与连接部连接侧的环形状为水平直线结构,该水平直线设计可以减少吊环掰起时对瓶底部的抵触,可使吊环整个竖直,更有利于挂瓶操作,克服了许多输液瓶挂瓶时不竖直的缺陷,吊环另一端用于吊挂的为圆弧设计,该设计能与输液用挂架的挂钩弧度良好匹配,易于挂瓶操作和瓶子能被挂稳;挂瓶时瓶身上的第一刻度和第三刻度同时便于观察液体体积变化,瓶身上的设置的刻度克服了输液瓶在正放和倒挂两种状态下不便观察液体体积变化的缺陷;连接部与吊环连接,连接部的形式为扇形设计,该设计可扩大接触面积与分散受力,且连接部上具有易折设计,便于掰起和起缓冲作用;该输液瓶通过尺寸和厚度和弧度的巧妙设计,能使塑料输液瓶能够具备塑料输液软袋的优点,可进行密闭式输注,避免半开放式输注带来微生物和微粒污染的风险;且能保留瓶子本身的优点,能够直立式放置,避免塑料输液软袋平躺,不能站立放置的缺点;本输液瓶采用吊环、瓶身一体成型技术进行成型,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结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结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结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结构右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机构左视图。图中:1、瓶颈;2、瓶口;3、瓶身;4、瓶底;5、凹槽;6、固定柱;7、吊环;8、第一刻度;9、第二刻度;10、第三刻度;11、第四刻度;12、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新型输液瓶。实施例一,所述输液瓶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瓶口2、瓶颈1、瓶身3和瓶底4;所述瓶身3的前后面与侧面以弧线形连接;所述瓶底4设有椭圆形内凹陷结构的凹槽5;所述凹槽5上设置有固定柱6、吊环7和连接部12,所述固定柱6连在凹槽5上,固定柱6与吊环7之间通过连接部12连接;所述吊环7与连接部12连接的一侧为平直结构,所述瓶身3侧面上均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在瓶身3上呈对角对称;瓶身3高度为113mm;瓶身3的前后面的中心处的宽度为50mm;瓶身3的侧面中心处的宽度为70mm;瓶身3厚度为0.15mm;瓶底4厚度为0.5mm。所述输液瓶所装液体体积为100ml。所述100ml的输液瓶瓶身3上的刻度包括第一刻度8和第二刻度9,所述第一刻度8和第二刻度9在瓶身3上呈对角对称;瓶身3宽面瓶肩弧度为R20,瓶身3长面瓶肩弧度为R80,瓶身3宽面瓶底弧度为R30。在上述实施例一中,瓶底4是平整的,便于直立摆放,正放时设置的第二刻度9便于使用者观察瓶身3液体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输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瓶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瓶口、瓶颈、瓶身和瓶底;所述瓶身的前后面与侧面以弧线形连接;所述瓶底设有椭圆形内凹陷结构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固定柱、吊环和连接部,所述固定柱连在凹槽上,固定柱与吊环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吊环与连接部连接的一侧为平直结构,所述瓶身侧面上均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在瓶身上呈对角对称;瓶身高度为110‑177mm;瓶身的前后面的中心处的宽度为46‑53mm;瓶身的侧面中心处的宽度为65‑73mm;瓶身厚度为0.12‑1mm;瓶底厚度为0.1‑1mm;瓶身宽面瓶肩弧度为R10‑40,瓶身长面瓶肩弧度为R60‑110,瓶身宽面瓶底弧度为R10‑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输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瓶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瓶口、瓶颈、瓶身和瓶底;所述瓶身的前后面与侧面以弧线形连接;所述瓶底设有椭圆形内凹陷结构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固定柱、吊环和连接部,所述固定柱连在凹槽上,固定柱与吊环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吊环与连接部连接的一侧为平直结构,所述瓶身侧面上均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在瓶身上呈对角对称;瓶身高度为110-177mm;瓶身的前后面的中心处的宽度为46-53mm;瓶身的侧面中心处的宽度为65-73mm;瓶身厚度为0.12-1mm;瓶底厚度为0.1-1mm;瓶身宽面瓶肩弧度为R10-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枫伍振林杨健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