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颈椎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310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3D打印颈椎融合器,适用于颈椎矫形手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提供3D打印颈椎融合器,具有实体部分与微孔部分,所述的3D打印颈椎融合器上表面为弧形,设有植骨孔,上下表面设置棱状齿,所述的3D打印颈椎融合器右端面为圆弧状,设有螺纹通孔和圆盲孔,3D打印颈椎融合器可有更加稳固的融合效果,且利于骨细胞在其表面粘附和成骨分化。

3D printing cervical fusion ca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 3D printing cervical vertebra fusion cage, which is suitable for cervical vertebra orthopaedic surger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cervical fusion cage, which has a solid part and a microporous part.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cervical fusion cage is curved, with bone graft holes, and prismatic teeth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The right end surface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cervical fusion cage is circular, with threaded through holes and circular blind holes. The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cervical fusion cage can have a more stable fusion effect and is beneficial to bone. Cells adhere to their surfaces and differentiate into osteobla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颈椎融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3D打印颈椎融合器。
技术介绍
椎间融合器广泛应用于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创伤,肿瘤。椎间盘的退变及其继发性的改变通常会导致颈椎病,使脊柱刺激或者压迫相邻的神经,脊髓及软组织等,进而引发症状或体征。而对于颈椎病患者中具有手术体征者,应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使用的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力学性能也和骨组织近似,因此临床效果较好。但聚醚醚酮材料难以与周围骨组织紧密结合,最终可能导致融合器不稳甚至融合失败。而钛合金材料不仅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还可以促进骨细胞在其表面粘附和成骨分化。因此,钛合金能够取得更加稳定的融合效果。但钛合金弹性模量过高,会导致应力遮挡,使椎体处于低应力状态,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3D打印颈椎融合器,可有更加稳固的融合效果,且利于骨细胞在其表面粘附和成骨分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提供3D打印颈椎融合器,具有实体部分与微孔部分,所述的3D打印颈椎融合器上表面为弧形,设有植骨孔,上下表面设置棱状齿,所述的3D打印颈椎融合器右端面为圆弧状,设有螺纹通孔和圆盲孔。优选地,所述3D打印颈椎融合器的微孔部分分布于融合器内壁,上下端面棱状齿表面,外壁两侧长圆孔中。优选地,所述3D打印颈椎融合器材料为钛合金。优选地,所述微孔部分为规律分布的微孔,孔径为400±200μm。优选地,融合器孔隙率为40~70%。优选地,3D打印颈椎融合器具有不同规格,每1mm递增,有0°,4°,8°三种前突角。3D打印颈椎融合器,通过激光融化金属粉末快速成型的3D打印技术,代替传统加工制造技术,能够创建复杂的结构与形状,且几乎没有大小与形状的限制。该技术制造出了近似骨小梁结构的一种微孔结构。这种结构提供了最佳的生物力学构造与生物学环境,减少钛合金的弹性模量,减少应力利遮挡效应,其微孔结构还可以提供更多的骨接触面积,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患者解剖型选择不同规格融合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3D打印颈椎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3D打印颈椎融合器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3D打印颈椎融合器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3D打印颈椎融合器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实体部分1微孔部分2植骨孔3棱状齿4螺纹通孔5圆盲孔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新型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3D打印颈椎融合器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所述3D打印颈椎融合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中间通孔为植骨孔,所述植骨孔3用以填充碎块或粉末状的植入物。所述3D打印颈椎融合器的上下表面设有棱状齿4,多个棱状齿均匀排布。植入椎板后用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脱,棱状齿面的微孔结构进一步增加了融合器-骨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把持力和防脱能力,也利于骨整合。所述3D打印颈椎融合器相对于中间竖直面对称,上下表面有前突角,以应对不同症状的需求,同时也可增加把持力,防止融合器脱出,进一步增加3D打印颈椎融合器稳定性。所述3D打印颈椎融合器的微孔结构类力学特性类似于骨小梁结构,有效减少了应力遮挡效应,利于骨细胞的迁移和增值,加速骨融合,同时钛合金材料提供了足够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与生物相容性。产品植入前,先用试模去匹配椎间隙高度及终板贴合度,选择合适高度的3D打印颈椎融合器。手术时,首先进行手术暴露,显露病变位置,切除椎间盘,此步骤取决于术者经验。之后使用撑开器由小到大逐渐撑开椎间隙,直到到达最佳椎间隙。通过所述螺纹通孔5和圆盲孔6将融合器连接到植入器上,就位于支座。之后使用植入物填充杆将植骨碎片压实进所述植骨孔3。注意植骨必须溢出融合器上下表面。将所述3D打印颈椎融合器植入,在一侧融合器植入时,旁侧的撑开器保持其撑开状态和位置,融合器就位后,其后缘应距椎体后壁2~4mm,逆时针取出植入器,移去旁侧撑开器,按同样方法植入另一侧融合器。3D打印颈椎融合器与颈椎椎体紧密接触,促进其融合,其上下表面棱状齿4可有效防止3D打印颈椎融合器脱出,融合器的微孔结构可加速骨融合。本技术3D打印颈椎融合器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加速椎体的融合。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3D打印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颈椎融合器由实体部分与微孔部分组成, 所述的3D打印颈椎融合器上表面为弧形,设有植骨孔,上下表面设置棱状齿, 所述的3D打印颈椎融合器右端面为圆弧状,设有螺纹通孔和圆盲孔;所述3D打印颈椎融合器的微孔部分分布于融合器内壁,上下端面棱状齿表面,外壁两侧长圆孔中;所述微孔部分为规律分布的微孔,孔径为400±2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3D打印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颈椎融合器由实体部分与微孔部分组成,所述的3D打印颈椎融合器上表面为弧形,设有植骨孔,上下表面设置棱状齿,所述的3D打印颈椎融合器右端面为圆弧状,设有螺纹通孔和圆盲孔;所述3D打印颈椎融合器的微孔部分分布于融合器内壁,上下端面棱状齿表面,外壁两侧长圆孔中;所述微孔部分为规律分布的微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国平闫桂花李梦雪李洪艳仇万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