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加式废气高效降温型的脱白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323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加式废气高效降温型的脱白处理装置,包括喷淋管,热效管和导热杆;所述底舱和顶舱为两个长方形的舱体,它们呈上下叠加式贯通排列,两者之间贯穿有导热杆,并且导热杆的顶端为弹簧加热结构的热效管;所述废气注入管道由外部气源伸出,连接到底舱上,且底舱的右侧出气口连接有第一排气管;所述顶舱的进气口与出气口分别同样连接有新鲜空气注入管道和第二排气管,其中新鲜空气注入管道连接在风机上;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右侧又贯穿在三级降温舱上,顶舱内注入的新鲜空气受底部向上散发热量的影响加热并外排,与之前降温后的废气同时注入烟囱后,将烟气升温成为不饱和烟气,可使最终从烟囱内向外排出达标烟气降浓。

A superimposed debleaching device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temperature for exhaust ga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uperimposed exhaust gas efficient cooling type bleaching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pray pipe, a heat efficiency pipe and a heat conducting rod; the bottom cabin and the top cabin are two rectangular cabins arranged in superimposed through arrangement, and the top of the heat conducting rod is a heat conducting pipe with a spring heating structure; the exhaust gas injection pipeline is extended from an external gas source;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cabin, and the right vent of the bottom cabin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exhaust pipe; the top cabin inlet and outlet are also connected with fresh air injection pipeline and the second exhaust pipe, respectively, where the fresh air injection pipeline is connected to the fa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exhaust pipe runs through the third cooling cabin, and the fresh air injected into the top cabin emits heat from the bottom upward. The influence of heating and exhaust, with the previous cooling of the exhaust gas injected into the chimney at the same time, the flue gas will be heated to become unsaturated flue gas, which can eventually be discharged from the chimney to the outside to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standard flu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加式废气高效降温型的脱白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气脱白装置、环保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叠加式废气高效降温型的脱白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烟气脱白技术,是指,将工业生产过程中,经除尘处理的废气注入脱白处理装置,利用换热处理等原理,将达标可外排的气体进行降浓处理,使最终通过终级烟囱排出的气体在肉眼直观上看上去不那么浓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环保性工业化的要求,这一技术已被广泛推广应用;基于上述中,本专利技术,根据以往长年的设计经验,遵循烟雾脱白处理时,高温废气降温后与热温的新鲜空气的混合反应,可提高烟气脱白效果的技术方法,以及应用过程中的数据对比分析,设了一款叠加结构样式的,并且具有节能,同时还能将换热降温后的废烟气体,进行多次降温,并且还能对注入的新鲜空气进行可控升温的脱白处理装置,以提高脱白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这种叠加式废气高效降温型的脱白处理装置的结构及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叠加式废气高效降温型的脱白处理装置,包括废气注入管道、新鲜空气注入管道,风机,底舱,顶舱,第一排气管,二级降温舱,第二排气管,三级降温舱,稀释板,吸水棉,冷却池,高压喷淋泵,导流座,加热罐,导热管,循环泵,循环管,分流管,扬水管,喷淋板,喷淋管,热效管和导热杆;所述底舱和顶舱为两个长方形的舱体,它们呈上下叠加式贯通排列,两者之间贯穿有导热杆,并且导热杆的顶端为弹簧加热结构的热效管;所述废气注入管道由外部气源伸出,连接到底舱上,且底舱的右侧出气口连接有第一排气管;所述顶舱的进气口与出气口分别同样连接有新鲜空气注入管道和第二排气管,其中新鲜空气注入管道连接在风机上;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右侧又贯穿在三级降温舱上,并且此三级降温舱为带有三道密封门的长方形舱体结构,其坐落在长方形舱体结构的冷却池中;所述冷却池的后侧贯穿有循环管,且此循环管又连通与循环泵上;所述高压喷淋泵位于底舱和冷却池之间,且高压喷淋泵的进出水口通过分流管连接在冷却池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气管与三级降温舱的连接段内还填充有一段管状结构的二级降温舱,此二级降温舱的左右两侧均还设有密麻的通气孔。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座为半圆形接料槽结构,其连接于底舱右侧壁与冷却池的入水口之间,并且导流座正好位于第一排气管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喷淋板为两片,且呈前后对称的方式安装于导流座的前后端面上,并且两喷淋板与高压喷淋泵出水口上的Y形扬水管相贯通。进一步的:所述喷淋板的内侧均还贯穿有一排扇形喷头结构的喷淋管,并且两排喷淋管随两片喷淋板的前后分布状态,正好分布于第一排气管的前后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罐呈卧式样式利用焊接架支撑的方式,安装于三级降温舱的顶面上,并且此三级降温舱内通过内部现有的加热组件向外连接有两排导热管,这两排导热管又向上伸入第二排气管的管腔中。进一步的:所述三级降温舱的长方形内腔中,自左向右按垂直的方式,排列安装有四道稀释板,且这些稀释板上同样也开设有密麻的通孔气,并且这些稀释板的左右端面上均还贴合有一层吸水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结构的脱白装置,为上下两层舱叠加设计,叠加舱底部为废气的降温舱,顶部为外部新鲜空气的注入舱,废气进入底部舱将舱内的加热管加热,并将热效应向上作用于顶部舱内,而做功后的高温废气,降温后向外排出,高温气体实现冷凝水分接近饱和状态,顶舱内注入的新鲜空气受底部向上散发热量的影响加热并外排,与之前降温后的废气同时注入烟囱后,将烟气升温成为不饱和烟气,可使最终从烟囱内向外排出达标烟气降浓,顶层新鲜空气的升温来源于底侧结构的换热热效应的向上传递,体现了节能特性。为使本装置实现上述功能特性,结构更加合理,本装置结构,顶舱新鲜空气的注入加温方式,除了利用废气换热时加温以外,还可以利用本装置设有的电加结构进行加热,由此可以看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的打开电热炉对换热时产生的热能辅助性的加热空气,为使本装置实现上述功能特性,结构进一步更加合理,本装置结构,底舱废气换热降温后,除了本来的换热降温方式外,还在外侧设有水冷降温结构,,由此又可以看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的打开底部水冷结构,对底舱喷出的降温废气进行再次辅助性的降温操作,两选择性的辅助特性结构,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由图1引出的后视视角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由图2引出的C向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由图4引出的B剖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左侧叠加舱去掉门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二级降温舱部位视角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全剖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三级降温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废气注入管道;2、新鲜空气注入管道;3、风机;4、底舱;5、顶舱;6、第一排气管;601、二级降温舱;7、第二排气管;8、三级降温舱;801、稀释板;802、吸水棉;9、冷却池;10、高压喷淋泵;11、导流座;12、加热罐;13、导热管;14、循环泵;15、循环管;16、分流管;17、扬水管;18、喷淋板;19、喷淋管;20、热效管;21、导热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加式废气高效降温型的脱白处理装置,包括有:废气注入管道1、新鲜空气注入管道2,风机3,底舱4,顶舱5,第一排气管6,二级降温舱601,第二排气管7,三级降温舱8,稀释板801,吸水棉802,冷却池9,高压喷淋泵10,导流座11,加热罐12,导热管13,循环泵14,循环管15,分流管16,扬水管17,喷淋板18,喷淋管19,热效管20和导热杆21;底舱4和顶舱5为两个长方形的舱体,它们呈上下叠加式贯通排列,两者之间贯穿有导热杆21,并且导热杆21的顶端为弹簧加热结构的热效管20;废气注入管道1由外部气源伸出,连接到底舱4上,且底舱4的右侧出气口连接有第一排气管6;顶舱5的进气口与出气口分别同样连接有新鲜空气注入管道2和第二排气管7,其中新鲜空气注入管道2连接在风机3上;第一排气管6的右侧又贯穿在三级降温舱8上,并且此三级降温舱8为带有三道密封门的长方形舱体结构,其坐落在长方形舱体结构的冷却池9中;冷却池9的后侧贯穿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加式废气高效降温型的脱白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叠加式废气高效降温型的脱白处理装置包括废气注入管道(1)、新鲜空气注入管道(2),风机(3),底舱(4),顶舱(5),第一排气管(6),二级降温舱(601),第二排气管(7),三级降温舱(8),稀释板(801),吸水棉(802),冷却池(9),高压喷淋泵(10),导流座(11),加热罐(12),导热管(13),循环泵(14),循环管(15),分流管(16),扬水管(17),喷淋板(18),喷淋管(19),热效管(20)和导热杆(21);所述底舱(4)和顶舱(5)为两个长方形的舱体,它们呈上下叠加式贯通排列,两者之间贯穿有导热杆(21),并且导热杆(21)的顶端为弹簧加热结构的热效管(20);所述废气注入管道(1)由外部气源伸出,连接到底舱(4)上,且底舱(4)的右侧出气口连接有第一排气管(6);所述顶舱(5)的进气口与出气口分别同样连接有新鲜空气注入管道(2)和第二排气管(7),其中新鲜空气注入管道(2)连接在风机(3)上;所述第一排气管(6)的右侧又贯穿在三级降温舱(8)上,并且此三级降温舱(8)为带有三道密封门的长方形舱体结构,其坐落在长方形舱体结构的冷却池(9)中;所述冷却池(9)的后侧贯穿有循环管(15),且此循环管(15)又连通与循环泵(14)上;所述高压喷淋泵(10)位于底舱(4)和冷却池(9)之间,且高压喷淋泵(10)的进出水口通过分流管(16)连接在冷却池(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加式废气高效降温型的脱白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叠加式废气高效降温型的脱白处理装置包括废气注入管道(1)、新鲜空气注入管道(2),风机(3),底舱(4),顶舱(5),第一排气管(6),二级降温舱(601),第二排气管(7),三级降温舱(8),稀释板(801),吸水棉(802),冷却池(9),高压喷淋泵(10),导流座(11),加热罐(12),导热管(13),循环泵(14),循环管(15),分流管(16),扬水管(17),喷淋板(18),喷淋管(19),热效管(20)和导热杆(21);所述底舱(4)和顶舱(5)为两个长方形的舱体,它们呈上下叠加式贯通排列,两者之间贯穿有导热杆(21),并且导热杆(21)的顶端为弹簧加热结构的热效管(20);所述废气注入管道(1)由外部气源伸出,连接到底舱(4)上,且底舱(4)的右侧出气口连接有第一排气管(6);所述顶舱(5)的进气口与出气口分别同样连接有新鲜空气注入管道(2)和第二排气管(7),其中新鲜空气注入管道(2)连接在风机(3)上;所述第一排气管(6)的右侧又贯穿在三级降温舱(8)上,并且此三级降温舱(8)为带有三道密封门的长方形舱体结构,其坐落在长方形舱体结构的冷却池(9)中;所述冷却池(9)的后侧贯穿有循环管(15),且此循环管(15)又连通与循环泵(14)上;所述高压喷淋泵(10)位于底舱(4)和冷却池(9)之间,且高压喷淋泵(10)的进出水口通过分流管(16)连接在冷却池(9)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叠加式废气高效降温型的脱白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楚雨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