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变角度且方便折叠的涤纶短纤维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08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改变角度且方便折叠的涤纶短纤维床垫,包括纤维层、箱体、第一床垫和第二床垫,所述第一床垫和所述第二床垫的顶部均设置有所述纤维层,所述第一床垫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一侧,所述第二床垫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另一侧,所述第二床垫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内设置有与所述滑槽一相适配的滑杆一,所述滑杆一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滑槽一的一端设置有滑杆二,所述滑杆二设置于与所述滑杆二相适配的滑槽二内,所述滑槽二设置于所述第一床垫的一侧且靠近所述第二床垫的侧边中部,所述第二床垫的同一侧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有益效果:这种装置的结构简单、原理易懂,便于维修。

A polyester staple fiber mattress with changeable angle and easy fol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lyester staple fiber mattress which can change angle and fold conveniently, including a fibre layer, a box body, a first mattress and a second mattress. The top of the first mattress and the second mattress are provided with the fibre layer. The first mattress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top of the box body, the second mattress is locat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top of the box body and the second bed. The middle part of one side of the cushion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pole matching the sliding pole, one end of the sliding pole and one end far from the sliding pol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pole two, the sliding pole two is arranged in the sliding pole two matching with the sliding pole two, and the sliding pole two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mattress and near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ide of the second mattress. A fixed block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ame side of the second mattress. Beneficial effect: The device is simple in structure, easy to understand in principle and easy to maint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变角度且方便折叠的涤纶短纤维床垫
本技术涉及床垫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改变角度且方便折叠的涤纶短纤维床垫。
技术介绍
睡眠是健康之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睡眠呢。除了工作、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外,拥有“卫生、舒适、美观、耐用”的健康寝具是获得高质量睡眠的关键所在。随着物质文明和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现代人们使用的床垫种类逐渐趋向多元化,主要有:弹簧床垫、棕榈床垫、乳胶床垫、水床垫、气床垫、磁床垫等,在这些床垫中,弹簧床垫占较大的比重。传统的床垫中因为床垫的不可折叠性导致床垫的搬运和携带十分的不方便,而且床垫大多不能调节角度,许多人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睡姿,导致睡眠质量大大降低,也导致床垫的销量不高。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提高涤纶短纤维强度的床垫,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改变角度且方便折叠的涤纶短纤维床垫,包括纤维层、箱体、第一床垫和第二床垫,所述第一床垫和所述第二床垫的顶部均设置有所述纤维层,所述第一床垫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一侧,所述第二床垫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另一侧,所述第二床垫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内设置有与所述滑槽一相适配的滑杆一,所述滑杆一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滑槽一的一端设置有滑杆二,所述滑杆二设置于与所述滑杆二相适配的滑槽二内,所述滑槽二设置于所述第一床垫的一侧且靠近所述第二床垫的侧边中部,所述第二床垫的同一侧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且远离所述第二床垫的一侧设置有压块,所述第二床垫的底侧中部设置有螺杆一,所述螺杆一的底端设置于与所述螺杆一相适配的轴套内,所述轴套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部,所述螺杆一的一侧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螺杆一相适配的螺杆二,且所述螺杆二贯穿所述轴套的一侧,所述螺杆二的一端且远离所述螺杆一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一,所述连接块一的一侧且远离所述螺杆二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二,所述连接块二的一侧且远离所述连接块一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的一端且远离所述连接块二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轮一,所述转动轮一的一侧且远离所述连接杆一的一侧中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且远离所述转动轮一的一端设置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一侧且远离所述连接轴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部,所述齿轮一的一侧且与所述支撑杆二成垂直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齿轮一相啮合的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一侧且远离所述齿轮一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三,所述支撑杆三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部,所述齿轮二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杆三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的一端且远离所述齿轮二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轮二,所述转动轮二一侧且远离所述连接杆二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适配的齿轮三,所述齿轮三的一侧且远离所述转动轮二的一侧设置有活动臂,所述活动臂的一端且远离所述齿轮三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二和所述支撑杆三的底端均通过固定栓与所述箱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一侧通过活动轴与所述转动轮二的相对应侧边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杆一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滑槽一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与所述滑杆二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滑槽二的一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三的一侧通过轴承与所述转动轮二的相对应侧边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箱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电机带动活动臂摆动,活动臂的摆动带动齿轮三转动,齿轮三在限位块的作用下带转动轮二转动,转动轮二带动连接杆二摆动,连接杆二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转动带动转动轮一转动,转动轮一通过连接杆一带动连接块二转动,连接块二带动连接块一转动,连接块一带动螺杆二转动,螺杆二带动与之相配合的螺杆一向上位移,从而达到调整床垫角度的效果,当调整至一定角度时,压块压动限位块,限位块远离齿轮三,齿轮三不再带动转动轮二转动,也就无法起到再调整角度的作用,这种装置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床垫本身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当拉动床垫使得第一床垫与第二床垫分开,之后便可轻松的折叠床垫。这种床垫相较于传统床垫具有可调整角度的作用,可以供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床垫的角度,使得使用者能够拥有更好的睡眠质量;这种床垫的纤维层采用涤纶短纤维的材料,提高了床垫的强度,第一床垫与第二床垫通过滑杆一和滑杆二,滑杆一和滑杆二之间转动连接,因此床垫之间相较于传统床垫而言更加的方便折叠,方便搬运和携带,且这种装置的结构简单、原理易懂,便于维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改变角度且方便折叠的涤纶短纤维床垫的总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第一床垫;3、第二床垫;4、滑槽一;5、滑杆一;6、滑杆二;7、滑槽二;8、固定块;9、压块;10、螺杆一;11、轴套;12、支撑杆一;13、螺杆二;14、连接块一;15、连接块二;16、连接杆一;17、转动轮一;18、连接轴;19、齿轮一;20、支撑杆二;21、齿轮二;22、支撑杆三;23、连接杆二;24、转动轮二;25、限位块;26、齿轮三;27、活动臂;28、电机;29、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改变角度且方便折叠的涤纶短纤维床垫。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改变角度且方便折叠的涤纶短纤维床垫,包括纤维层29、箱体1、第一床垫2和第二床垫3,所述第一床垫2和所述第二床垫3的顶部均设置有所述纤维层29,所述第一床垫2位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一侧,所述第二床垫3位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另一侧,所述第二床垫3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滑槽一4,所述滑槽一4内设置有与所述滑槽一4相适配的滑杆一5,所述滑杆一5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滑槽一4的一端设置有滑杆二6,所述滑杆二6设置于与所述滑杆二6相适配的滑槽二7内,所述滑槽二7设置于所述第一床垫2的一侧且靠近所述第二床垫3的侧边中部,所述第二床垫3的同一侧底部设置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一侧且远离所述第二床垫3的一侧设置有压块9,所述第二床垫3的底侧中部设置有螺杆一10,所述螺杆一10的底端设置于与所述螺杆一10相适配的轴套11内,所述轴套1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一12,所述支撑杆一12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内底部,所述螺杆一10的一侧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螺杆一10相适配的螺杆二13,且所述螺杆二13贯穿所述轴套11的一侧,所述螺杆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变角度且方便折叠的涤纶短纤维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层(29)、箱体(1)、第一床垫(2)和第二床垫(3),所述第一床垫(2)和所述第二床垫(3)的顶部均设置有所述纤维层(29),所述第一床垫(2)位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一侧,所述第二床垫(3)位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另一侧,所述第二床垫(3)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滑槽一(4),所述滑槽一(4)内设置有与所述滑槽一(4)相适配的滑杆一(5),所述滑杆一(5)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滑槽一(4)的一端设置有滑杆二(6),所述滑杆二(6)设置于与所述滑杆二(6)相适配的滑槽二(7)内,所述滑槽二(7)设置于所述第一床垫(2)的一侧且靠近所述第二床垫(3)的侧边中部,所述第二床垫(3)的同一侧底部设置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一侧且远离所述第二床垫(3)的一侧设置有压块(9),所述第二床垫(3)的底侧中部设置有螺杆一(10),所述螺杆一(10)的底端设置于与所述螺杆一(10)相适配的轴套(11)内,所述轴套(1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一(12),所述支撑杆一(12)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内底部,所述螺杆一(10)的一侧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螺杆一(10)相适配的螺杆二(13),且所述螺杆二(13)贯穿所述轴套(11)的一侧,所述螺杆二(13)的一端且远离所述螺杆一(1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一(14),所述连接块一(14)的一侧且远离所述螺杆二(1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二(15),所述连接块二(15)的一侧且远离所述连接块一(1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一(16),所述连接杆一(16)的一端且远离所述连接块二(15)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轮一(17),所述转动轮一(17)的一侧且远离所述连接杆一(16)的一侧中部设置有连接轴(18),所述连接轴(18)的一端且远离所述转动轮一(17)的一端设置有齿轮一(19),所述齿轮一(19)的一侧且远离所述连接轴(18)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二(20),所述支撑杆二(20)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内底部,所述齿轮一(19)的一侧且与所述支撑杆二(20)成垂直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齿轮一(19)相啮合的齿轮二(21),所述齿轮二(21)的一侧且远离所述齿轮一(19)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三(22),所述支撑杆三(2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内底部,所述齿轮二(21)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杆三(2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二(23),所述连接杆二(23)的一端且远离所述齿轮二(21)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轮二(24),所述转动轮二(24)一侧且远离所述连接杆二(2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25),所述限位块(25)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25)相适配的齿轮三(26),所述齿轮三(26)的一侧且远离所述转动轮二(24)的一侧设置有活动臂(27),所述活动臂(27)的一端且远离所述齿轮三(26)的一端设置有电机(28),所述电机(28)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内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角度且方便折叠的涤纶短纤维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层(29)、箱体(1)、第一床垫(2)和第二床垫(3),所述第一床垫(2)和所述第二床垫(3)的顶部均设置有所述纤维层(29),所述第一床垫(2)位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一侧,所述第二床垫(3)位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另一侧,所述第二床垫(3)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滑槽一(4),所述滑槽一(4)内设置有与所述滑槽一(4)相适配的滑杆一(5),所述滑杆一(5)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滑槽一(4)的一端设置有滑杆二(6),所述滑杆二(6)设置于与所述滑杆二(6)相适配的滑槽二(7)内,所述滑槽二(7)设置于所述第一床垫(2)的一侧且靠近所述第二床垫(3)的侧边中部,所述第二床垫(3)的同一侧底部设置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一侧且远离所述第二床垫(3)的一侧设置有压块(9),所述第二床垫(3)的底侧中部设置有螺杆一(10),所述螺杆一(10)的底端设置于与所述螺杆一(10)相适配的轴套(11)内,所述轴套(1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一(12),所述支撑杆一(12)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内底部,所述螺杆一(10)的一侧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螺杆一(10)相适配的螺杆二(13),且所述螺杆二(13)贯穿所述轴套(11)的一侧,所述螺杆二(13)的一端且远离所述螺杆一(1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一(14),所述连接块一(14)的一侧且远离所述螺杆二(1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二(15),所述连接块二(15)的一侧且远离所述连接块一(1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一(16),所述连接杆一(16)的一端且远离所述连接块二(15)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轮一(17),所述转动轮一(17)的一侧且远离所述连接杆一(16)的一侧中部设置有连接轴(18),所述连接轴(18)的一端且远离所述转动轮一(17)的一端设置有齿轮一(19),所述齿轮一(19)的一侧且远离所述连接轴(18)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二(2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亿泰隆化纤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