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282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系统及方法,涉及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分类管理处理器、若干负载分配处理器以及若干处理服务器;所述分类管理服务器分别与若干负载分配处理器连接;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分别与若干处理服务器连接;所述分类管理处理器内包含任务分类模块;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还包括监测分配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类管理处理器将任务请求按照不同类型归类并分配到对应类型的负载分配处理器,实现了不同类型的任务请求的分类处理,避免多处理器处理任务请求时负载不均衡、处理方便任务请求的快速处理、提高任务请求的处理效率。

Load balancing system and method among multiple server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oad balancing system and method among multiple servers,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rver load balancing. The invention includes: a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processor, several load distribution processors and several processing servers; th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erver is connected with several load distribution processors respectively; the load distribution processor is connected with several processing servers respectively; th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processor includes a task classification module; the load distribution processor also includes a monitoring and distribution module. \u3002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classification processing of different types of task requests by classifying and distributing task requests to corresponding types of load distribution processor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task requests by the classifying management processor, avoids the unbalanced load when multiprocessors process task requests, facilitates the rapid processing of task requests, and improves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task reque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服务器负载均衡
,特别是涉及多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解决网络业务处理的不平衡问题,网络通信技术已经从单节点网络服务器的一对多架构,向集群化、多服务器的多对多架构迁移,扩展了网络处理能力和带宽,以实现廉价、高效、可靠的网络服务能力。多服务器架构在应用中会存在如下问题:多服务器的网络架构下,由于服务器的连接不同,不同服务器会收到不同的任务请求,这就造成有的服务器处于高负载、甚至超负载运行,而有的服务器处于低负载或空闲状态,网络设备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负载均衡方法,致力于多服务器处理网络设备的任务请求时的负载不均匀、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系统及方法,通过分类管理处理器将任务请求按照不同类型归类并分配到对应类型的负载分配处理器,负载分配处理器依次将任务请求池中的任务请求按照负载量由高到低分配到对应处理服务器,实现了不同类型的任务请求的分类处理,以及同种类型的任务请求采用对应类型的处理服务器处理,提高了任务请求的处理效率,解决了现有多服务器处理任务请求时的负载不均匀、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多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系统,包括:分类管理处理器、若干负载分配处理器以及若干处理服务器;所述分类管理服务器分别与若干负载分配处理器连接;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分别与若干处理服务器连接;所述分类管理处理器内包含任务分类模块;所述任务分类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任务按照类型分类并为任务请求设置唯一标记及类型标记;所述任务分类模块还将任务请求的唯一标记及类型标记存储到任务信息表内;所述任务分类模块将同类型的任务请求实时传送到对应类型的负载分配处理器;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中设置任务请求池用于存储分类管理服务器传递的任务请求;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还包括监测分配模块;所述监测分配模块接收处理服务器传递的服务器负载信息并存储到负载信息表中;所述处理服务器定时向对应的负载分配处理器传递负载信息;所述负载信息包括请求任务等待数量以及CPU利用率;所述监测分配模块对比各处理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将任务请求池中的任务请求逐个分配给处理服务器。优选地,所述任务请求池内的任务请求分配规则按照先进先处理的顺序。优选地,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与分类管理处理器连接时,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向分类管理处理器传递管理注册信息进行注册;所述管理注册信息包括负载分类处理器IP地址以及负载分类处理器类型标记;所述负载分类处理器类型标记与任务请求的类型标记对应;所述任务分类模块将任务请求分配至对应负载分类处理器后,在所述任务信息表的为任务请求添加负载分类处理器IP地址。优选地,所述处理服务器向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连接时,所述处理服务器向负载分配处理器发送分配注册信息;所述分配注册信息包括处理服务器IP地址作为处理服务器唯一性标识;所述监测分配模块存储处理服务器IP至负载信息表中。优选地,所述监测分配模块根据服务器负载信息计算各处理服务器的负载量;所述监测分配模块根据负载量对负载信息表中的处理服务器IP排序;所述处理服务器定时传递服务器负载信息后,所述负载分配模块都重新计算对应处理服务器的负载量并对处理服务器IP重新排序;所述负载量的计算规则如下:负载量=任务等待数量*等待权重+CPU利用率*CPU权重。多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方法,具体包括如下过程:步骤一:为请求任务分类并建立分类管理服务器分别与若干负载分配处理器的连接;步骤二:确认各类处理器个数并建立负载分配处理器分别与若干处理服务器的连接;步骤三:所述任务分类模块为任务请求分类设置唯一标记及类型标记并存储到任务信息表内;步骤四:所述任务分类模块将任务请求分配到对应类型的负载分配处理器;步骤五:所述监测分配模块根据各处理服务器的负载量将进程池中的任务请求分配到处理服务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分类管理处理器将任务请求按照不同类型归类并分配到对应类型的负载分配处理器,实现了不同类型的任务请求的分类处理,避免多处理器处理任务请求时负载不均衡、处理方便任务请求的快速处理、提高任务请求的处理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同种类型的任务请求采用对应类型的处理服务器处理,同时负载分配模块根据处理服务器的负载量的大小将任务请求池中的任务请求逐个分配个各处理服务器,避免出现处理服务器过载负载的情况出现,提高任务请求的处理效率。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多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多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多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系统,包括:分类管理处理器、若干负载分配处理器以及若干处理服务器;分类管理服务器分别与若干负载分配处理器连接;负载分配处理器分别与若干处理服务器连接;分类管理处理器内包含任务分类模块;任务分类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任务按照类型分类并为任务请求设置唯一标记及类型标记;任务分类模块还将任务请求的唯一标记及类型标记存储到任务信息表内;任务分类模块将同类型的任务请求实时传送到对应类型的负载分配处理器;负载分配处理器中设置任务请求池用于存储分类管理服务器传递的任务请求;负载分配处理器还包括监测分配模块;监测分配模块接收处理服务器传递的服务器负载信息并存储到负载信息表中;处理服务器定时向对应的负载分配处理器传递负载信息;负载信息包括请求任务等待数量以及CPU利用率;监测分配模块对比各处理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将任务请求池中的任务请求逐个分配给处理服务器。其中,任务请求池内的任务请求分配规则按照先进先处理的顺序。其中,负载分配处理器与分类管理处理器连接时,负载分配处理器向分类管理处理器传递管理注册信息进行注册;管理注册信息包括负载分类处理器IP地址以及负载分类处理器类型标记;负载分类处理器类型标记与任务请求的类型标记对应;任务分类模块将任务请求分配至对应负载分类处理器后,在任务信息表的为任务请求添加负载分类处理器IP地址。其中,处理服务器向负载分配处理器连接时,处理服务器向负载分配处理器发送分配注册信息;分配注册信息包括处理服务器IP地址作为处理服务器唯一性标识;监测分配模块存储处理服务器IP至负载信息表中。其中,监测分配模块根据服务器负载信息计算各处理服务器的负载量;监测分配模块根据负载量对负载信息表中的处理服务器IP排序;处理服务器定时传递服务器负载信息后,负载分配模块都重新计算对应处理服务器的负载量并对处理服务器IP重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类管理处理器、若干负载分配处理器以及若干处理服务器;所述分类管理服务器分别与若干负载分配处理器连接;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分别与若干处理服务器连接;所述分类管理处理器内包含任务分类模块;所述任务分类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任务按照类型分类并为任务请求设置唯一标记及类型标记;所述任务分类模块还将任务请求的唯一标记及类型标记存储到任务信息表内;所述任务分类模块将同类型的任务请求实时传送到对应类型的负载分配处理器;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中设置任务请求池用于存储分类管理服务器传递的任务请求;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还包括监测分配模块;所述监测分配模块接收处理服务器传递的服务器负载信息并存储到负载信息表中;所述处理服务器定时向对应的负载分配处理器传递负载信息;所述负载信息包括请求任务等待数量以及CPU利用率;所述监测分配模块对比各处理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将任务请求池中的任务请求逐个分配给处理服务器。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类管理处理器、若干负载分配处理器以及若干处理服务器;所述分类管理服务器分别与若干负载分配处理器连接;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分别与若干处理服务器连接;所述分类管理处理器内包含任务分类模块;所述任务分类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任务按照类型分类并为任务请求设置唯一标记及类型标记;所述任务分类模块还将任务请求的唯一标记及类型标记存储到任务信息表内;所述任务分类模块将同类型的任务请求实时传送到对应类型的负载分配处理器;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中设置任务请求池用于存储分类管理服务器传递的任务请求;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还包括监测分配模块;所述监测分配模块接收处理服务器传递的服务器负载信息并存储到负载信息表中;所述处理服务器定时向对应的负载分配处理器传递负载信息;所述负载信息包括请求任务等待数量以及CPU利用率;所述监测分配模块对比各处理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将任务请求池中的任务请求逐个分配给处理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请求池内的任务请求分配规则按照先进先处理的顺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与分类管理处理器连接时,所述负载分配处理器向分类管理处理器传递管理注册信息进行注册;所述管理注册信息包括负载分类处理器IP地址以及负载分类处理器类型标记;所述负载分类处理器类型标记与任务请求的类型标记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安普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