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乃斌专利>正文

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端压接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274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端压接口装置,包括配电底壳,端压接口装置安装在所述配电底壳上,该端压接口装置包括连接面板,所述连接面板上按照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排列间距一体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活动连接有导电铜片,所述导电铜片的一端从连接槽伸出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相连接,所述导电铜片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面板的上方,其顶端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嵌装在配电底壳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安装拆卸方便,配合锁紧卡扣结构能实现在轨道式母线主干体的任意位置上灵活的支撑带电热插拔的插接配电底壳。

End Pressure Interface Device between Distribution Module and Conductive Copper Bar in Track Bu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nd-pressure interface device between a distribution module and a conductive copper bar inside a rail bus, including a distribution chassis,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distribution chassis. The end-pressure interface device includes a connection panel,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on groov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rrangement spacing of the conductive copper bar inside the rail bus, and the connection groov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conductive copper. One end of the conductive copper sheet extends from the connection groove to connect with the conductive copper strip inside the track bus.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ductive copper sheet extends to the top of the connection panel. The top end of the conductive copper sheet is provided with a reset spring, which is embedded in the distribution chassi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ingenious design,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and flexible support for electrified hot plug-in and distribution chassis at any posi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rack busbar can be realized with the locking clamp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端压接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模块与母线的连接
,尤其涉及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端压接口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母线单元是通过外壳体包裹,在空腔的槽体内放置电线或金属片作为导电体用于传输电力,并在外壳体表面固定位置,馈出固定形式的接口,将电力实现传输并分配。该种方式常应用于插座安装、插线排、机柜PDU等场景。无法实现根据实际需求在导电体任意位置馈出任意接口形式电力的功能,并且不能同时进行开关或电力监控组件的灵活配置,结构固定,组装形式复杂,安装拆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端压接口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安装拆卸方便,配合锁紧卡扣结构能实现在轨道式母线主干体的任意位置上灵活的支撑带电热插拔的插接配电底壳,使用范围广,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端压接口装置,包括配电底壳,端压接口装置安装在所述配电底壳上,该端压接口装置包括连接面板,所述连接面板上按照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排列间距一体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活动连接有导电铜片,所述导电铜片的一端从连接槽伸出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相连接,所述导电铜片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面板的上方,其顶端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嵌装在配电底壳内。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铜片由导电铜条连接部,复位弹簧安装部和接线端子安装部组成,所述导电铜条连接部位于导电铜片的一端,所述复位弹簧安装部和接线端子安装部位于导电铜片的另一端,且所述复位弹簧安装部与导电铜条连接部的轴线共线设置,所述复位弹簧安装部与接线端子安装部的轴线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配电底壳内设置有与复位弹簧相适配的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配电底壳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安装部的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子安装部上连接有接线端子。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面板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安装柱,所述配电底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安装柱相配合的定位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安装柱的端部一体设置有卡钩,所述定位安装孔内一体设置有卡台,所述连接面板卡接在配电底壳上。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安装柱设置有两个,且所述定位安装柱设置在连接面板的对角线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面板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卡块,所述配电底壳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卡块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轨道式母线主干体配合锁紧卡扣结构能实现在轨道式母线主干体的任意位置上灵活的支撑带电热插拔的插接配电底壳,使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当配电底壳通过端压接口装置,同时配合锁紧卡扣装置与母线主干体实现锁闭后,其内部的端压接口装置的馈电接触点即可紧紧的与导电铜带体实现紧密压接,电性连接好,结构稳定,从而可实现在导电体任意位置馈出任意电力接口形式的功能,另外支持选配开关、保险亦或电力监控等组件,实现灵活的配电功能。2)本专利技术导电铜片的顶端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嵌装在配电底壳内,通过顶部设置的复位弹簧,可实现导电铜片在插入轨道式母线的内部导电铜条时,其套设的复位弹簧受力发生微小形变进而收缩,当导电铜片完全安装在导电铜条内部时,复位弹簧复位,其反作用力压迫导电铜片,使导电铜片与轨道式母线的内部导电铜条紧密压接,衔接上不留空隙,通电性能好,且安装稳定,不易松动。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安装拆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端压接口装置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端压接口装置的使用状态俯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端压接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导电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端压接口装置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端压接口装置的仰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配电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配电底壳的局部俯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配电底壳的局部仰视图。图中:1-配电底壳:11-安装孔、12-安装槽、13-定位安装孔:131-卡台、14-第二连接卡块,2-端压接口装置:21-连接面板:211-第一连接卡块、22-连接槽、23-导电铜片:231-导电铜条连接部、232-复位弹簧安装部、233-接线端子安装部、234-接线端子、24-复位弹簧、25-定位安装柱:251-卡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0,本专利技术提供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端压接口装置,包括配电底壳1,配电模块整体配置安装在配电底壳1内,端压接口装置2安装在该配电底壳1上,具体安装在配电底壳的安装壳体上,该端压接口装置2包括连接面板21,连接面板21上按照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排列间距一体设置有连接槽22,该连接槽22的位置与轨道式母线导电铜条的位置相对应,连接槽22内活动连接有导电铜片23,导电铜片23可在连接槽22内上下活动,该导电铜片23的一端从连接槽22伸出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相连接,该导电铜片23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面板21的上方并卡在连接面板21上,其顶端套设有复位弹簧24,复位弹簧24嵌装在配电底壳1内,通过顶部设置复位弹簧24,实现导电铜片23在插入轨道式母线的内部导电铜条时,导电铜片23的一端顶在导电铜条内部,其另一端套设的复位弹簧24受力发生微小形变进而收缩,当导电铜片23完全安装在导电铜条内部时,复位弹簧24复位,其反作用力压迫导电铜片23,使导电铜片23紧密卡在导电铜条内,中间不留空隙,电性连接好,衔接紧密,不易松动。请参阅图5,上述导电铜片23由导电铜条连接部231,复位弹簧安装部232和接线端子安装部233组成,导电铜条连接部231位于导电铜片23的一端,复位弹簧安装部232和接线端子安装部233位于导电铜片23的另一端,且复位弹簧安装部232与导电铜条连接部231的轴线共线设置,复位弹簧安装部232与接线端子安装部233的轴线垂直设置,该结构针对本轨道式母线的安装结构设置,其结构设置合理巧妙。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配电底壳1内设置有与复位弹簧24相适配的安装孔11,该安装孔11为盲孔,且结构尺寸与复位弹簧24的外径相对应,复位弹簧24刚好可以卡接在安装孔11内且不易脱落,同时能产生微小变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配电底壳1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安装部233的安装槽12,接线端子安装部233从安装槽12伸出,其上连接有接线端子234。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连接面板21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安装柱25,配电底壳1上设置有与定位安装柱25相配合的定位安装孔13,定位安装柱25的端部一体设置有卡钩251,定位安装孔13内一体设置有卡台131,连接面板21通过卡扣251卡接在卡台131上,实现与配电底壳1的卡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定位安装柱25设置有两个,且定位安装柱25分别设置在连接面板21的对角线上,该种设置使连接面板21卡接在配电底壳上时更稳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连接面板2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卡块211,配电底壳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端压接口装置,包括配电底壳(1),其特征在于:端压接口装置(2)安装在所述配电底壳(1)上,该端压接口装置(2)包括连接面板(21),所述连接面板(21)上按照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排列间距一体设置有连接槽(22),所述连接槽(22)内活动连接有导电铜片(23),所述导电铜片(23)的一端从连接槽(22)伸出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相连接,所述导电铜片(23)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面板(21)的上方并卡在连接面板(21)上,其顶端套设有复位弹簧(24),所述复位弹簧(24)嵌装在配电底壳(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端压接口装置,包括配电底壳(1),其特征在于:端压接口装置(2)安装在所述配电底壳(1)上,该端压接口装置(2)包括连接面板(21),所述连接面板(21)上按照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排列间距一体设置有连接槽(22),所述连接槽(22)内活动连接有导电铜片(23),所述导电铜片(23)的一端从连接槽(22)伸出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相连接,所述导电铜片(23)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面板(21)的上方并卡在连接面板(21)上,其顶端套设有复位弹簧(24),所述复位弹簧(24)嵌装在配电底壳(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端压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铜片(23)由导电铜条连接部(231),复位弹簧安装部(232)和接线端子安装部(233)组成,所述导电铜条连接部(231)位于导电铜片(23)的一端,所述复位弹簧安装部(232)和接线端子安装部(233)位于导电铜片(23)的另一端,且所述复位弹簧安装部(232)与导电铜条连接部(231)的轴线共线设置,所述复位弹簧安装部(232)与接线端子安装部(233)的轴线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端压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底壳(1)内设置有与复位弹簧(24)相适配的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乃斌
申请(专利权)人:郭乃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