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n ancient building reinforcement and repair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n ancient building corridor bridge repair and reinforcement device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The supporting plate includes a supporting plate, and a stabiliz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arch ring of the gallery bridg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plat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safety and good stability, and can support the gallery bridge at multiple poi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position of the support points can be adjusted when the multi-point support is carried out, and then the deformation and collapse areas occurring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gallery bridge arch ring can be supported at fixed points during the support process, with wide appl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廊桥的修复加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古建筑加固修复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古建筑廊桥的修复加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古建筑廊桥由于制造年限较长,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打,使廊桥的桥身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可以用来修复加固廊桥桥身的装置,因此对于古建筑廊桥的桥身修复难度较大,而且由于受力点会随着桥身的损伤程度发生改变,进而严重影响廊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安全性高,稳定性好,能够对廊桥进行多点支撑,同时在进行多点支撑时,能够调整支撑点的位置,进而能够在支撑过程中对廊桥拱圈不同位置发生的形变和塌陷区域进行定点支撑的古建筑廊桥的修复加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古建筑廊桥的修复加固装置,包括撑板,撑板的两端设置有稳定装置,撑板上设置有对廊桥的拱圈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预埋在廊桥的堤岸上的预埋组件,每侧堤岸上的预埋组件为两组,两组预埋组件分别位于廊桥的前后两侧,每组预埋组件均包括两个左右排布的预埋桩,撑板的四角均铰连接有勾连件,所述勾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廊桥的修复加固装置,包括撑板(19),其特征在于,撑板(19)的两端设置有稳定装置,撑板(19)上设置有对廊桥(2)的拱圈(15)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预埋在廊桥(2)的堤岸(1)上的预埋组件,每侧堤岸上的预埋组件为两组,两组预埋组件分别位于廊桥(2)的前后两侧,每组预埋组件均包括两个左右排布的预埋桩(3),撑板(19)的四角均铰连接有勾连件,所述勾连件包括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远离撑板(19)的一端均与其一侧预埋组件中的一个预埋桩(3)勾连,撑板(19)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一组上支撑件,每组上支撑件均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廊桥的修复加固装置,包括撑板(19),其特征在于,撑板(19)的两端设置有稳定装置,撑板(19)上设置有对廊桥(2)的拱圈(15)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预埋在廊桥(2)的堤岸(1)上的预埋组件,每侧堤岸上的预埋组件为两组,两组预埋组件分别位于廊桥(2)的前后两侧,每组预埋组件均包括两个左右排布的预埋桩(3),撑板(19)的四角均铰连接有勾连件,所述勾连件包括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远离撑板(19)的一端均与其一侧预埋组件中的一个预埋桩(3)勾连,撑板(19)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一组上支撑件,每组上支撑件均包括两个前后设置的第一螺杆(6),第一螺杆(6)均与撑板(19)螺纹连接,远离撑板(19)的第一螺杆(6)一端铰连接有第一顶板(7),撑板(19)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下支撑件,所述下支撑件包括与撑板(19)固定连接的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左右两端上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13),撑板(19)下端均铰连接有下端向撑板(19)外侧方向倾斜的旋转杆(11),远离撑板(19)的第二螺杆(13)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12)与旋转杆(11)中部铰连接,第二螺杆(13)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2)螺纹连接,远离撑板(19)的旋转杆(11)一端上铰连接有耳板(10),耳板(10)上固定有第二顶板(9);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开设在撑板(19)上端面的横向滑槽(20),滑槽(20)内的前后槽壁上均固定的第一齿条(21),两第一齿条(21)的齿牙相对设置,两第一齿条(21)之间的滑槽(20)内滑动设置有多个滑块(22),滑块(22)上均开设有槽孔(24),槽孔(24)的左右两侧槽壁上均开设有纵向的凹槽(23),槽孔(24)内设置有两个第二齿条(25),第二齿条(25)的左右两端均与两侧的凹槽(23)滑动配合,两第二齿条(25)的齿牙均朝向其一侧的第一齿条(21),两第二齿条(25)的两端均通过拉簧(26)连接,所述滑块(22)的四角均开设有竖直的盲孔(28),滑块(22)上方均设置有压块(29),压块(29)的下端四角均固定有竖直的顶杆(30),顶杆(30)延伸至滑块(22)的盲孔(28)内,顶杆(30)下端与盲孔(28)的孔底通过弹簧(31)连接,压块(29)下端面上固定有倒正四棱台状的顶块(27),顶块(27)下端位于两第二齿条(25)之间,压块(29)上端固定有耳座(32),耳座(32)上铰连接有第二连接件(33),第二连接件(33)上固定有套管(18),套管(18)内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杆(17),第三螺杆(17)的一端上铰连接有与廊桥(2)拱圈(15)内缘接触的托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华,张仲军,申志灵,龚砚芬,杨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