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防水主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64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防水主机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螺钉连接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前侧表面开设有第一矩形孔,所述第一矩形孔的内腔从上至下均焊接有隔板,所述壳体的左侧顶端螺钉连接有插线板主体,所述壳体的左侧螺钉连接有密封机构,且插线板主体位于密封机构的内侧,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回形板,所述回形板的左侧底端外壁从前至后均开设有线槽。该计算机防水主机壳,通过线槽、挡板、卡槽、插板、连杆、T形杆和弹簧的配合,从而实现插线板主体的密封,避免水从插线板主体与导线的连接处进入而引发短路造成内设或外设损坏,而且具备导线整理功能,避免多根导线缠绕在一起,大大的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

A Computer Waterproof Main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uter waterproof main shell,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front screw of the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over plate,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first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ectangular hole,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first rectangular hole is welded with a partition plate from top to bottom, the left top screw of the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plug board, and the left screw of the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a seal. The main body of the inserting plate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sealing mechanism, and the seal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lip plate. The outer wall of the left bottom end of the clip plate is provided with wired grooves from front to back. The computer waterproof main shell realizes the sealing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plug board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slot, baffle, slot, slot, connecting rod, T-bar and spring, avoids the damage of the inner or outer equipment caused by the short circuit caused by the water entering from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ain body of the plug board and the wire,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wire arrangement, avoids the winding of multiple wires, thus greatly meeting the needs of users. 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防水主机壳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防水主机壳。
技术介绍
计算机主机壳是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通常包括CPU、内存、硬盘、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如USB控制器、显卡、网卡、声卡等等,位于主机壳内的通常称为内设,而位于主机壳之外的通常称为外设,现有的主机壳大多不具备防水措施,主机壳外部的导线连接处容易有水进入而引发短路,会导致内设或外设损坏,而且不具备导线整理功能,容易造成多根导线缠绕在一起,难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防水主机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防水主机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螺钉连接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前侧表面开设有第一矩形孔,所述第一矩形孔的内腔从上至下均焊接有隔板,所述壳体的左侧顶端螺钉连接有插线板主体,所述壳体的左侧螺钉连接有密封机构,且插线板主体位于密封机构的内侧;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回形板,所述回形板的左侧底端外壁从前至后均开设有线槽,所述回形板的左侧外壁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滑道,且滑道的底端封闭,所述回形板的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滑道的内腔顶端插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螺钉连接有挡板,且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位于挡板的右侧前后两端,所述挡板的右侧顶端螺钉连接有矩形筒,且矩形筒位于滑块的顶端,所述矩形筒的内壁底端前后两侧与卡槽的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孔,所述第二矩形孔的内腔轴接有与卡槽插接的插板,所述矩形筒的内壁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内壁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内腔插接有T形杆的一端,所述T形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矩形槽插接,所述T形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且弹簧位于第一矩形槽内,所述T形杆的顶端内侧通过销轴与连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插板的顶端销轴连接,所述矩形筒的顶端螺钉连接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的顶端中心位置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延伸出第二盖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二盖板的下表面中心位置与夹板螺钉连接,所述夹板插接在第一矩形槽的内腔中心位置,且两个所述T形杆分别位于夹板的前后两侧。优选的,所述回形板的右侧与壳体的左侧螺钉连接,且插线板主体位于回形板的内侧。优选的,所述隔板从上至下间隙排列在第一矩形孔的内腔,且两个相邻隔板之间的间距为1cm,所述隔板向下倾斜,且倾斜角为45度。优选的,所述插板的下表面与卡槽的内腔外侧面顶端均为斜面。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形状呈椭圆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计算机防水主机壳,当需要对插线板主体进行密封时,将导线的端部插在插线板主体上的插孔内,使导线沿着线槽的底部伸出,向下推动挡板,在卡槽的作用下促使插板的底端向内侧转动,插板的顶端通过连杆促使T形杆向第二矩形槽内移动,当插板运动至卡槽的内腔底端时,弹簧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促使连杆带动插板转动,使插板的底端卡在卡槽内,从而实现插线板主体的密封,避免水从插线板主体与导线的连接处进入而引发短路造成内设或外设损坏,而且具备导线整理功能,避免多根导线缠绕在一起,大大的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密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密封机构的右侧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夹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第一盖板,3、第一矩形孔,4、隔板,5、插线板主体,6、密封机构,601、回形板,602、线槽,603、滑道,604、卡槽,605、滑块,606、挡板,607、矩形筒,608、第二矩形孔,609、插板,610、第一矩形槽,611、第二矩形槽,612、T形杆,613、弹簧,614、连杆,615、第二盖板,616、轴承,617、转杆,618、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防水主机壳,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侧螺钉连接有第一盖板2,第一盖板2的前侧表面开设有第一矩形孔3,第一矩形孔3的内腔从上至下均焊接有隔板4,隔板4从上至下间隙排列在第一矩形孔3的内腔,且两个相邻隔板4之间的间距为1cm,隔板4向下倾斜,且倾斜角为45度,当水滴落在隔板4上时,使水能沿着隔板4的上表面流淌到地面上,避免水从第一矩形孔3进入壳体1内,壳体1的左侧顶端螺钉连接有插线板主体5,插线板主体5与壳体1内的元器件电性连接,壳体1的左侧螺钉连接有密封机构6,且插线板主体5位于密封机构6的内侧;密封机构6包括回形板601,回形板601的右侧与壳体1的左侧螺钉连接,且插线板主体5位于回形板601的内侧,回形板601的左侧底端外壁从前至后均开设有线槽602,将插在插线板主体5上的导线放在相对应的线槽602内,从而对导线进行整理,避免多根导线缠绕在一起,回形板601的左侧外壁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滑道603,且滑道603的底端封闭,滑道603的横截面形状为“凸”字形,滑块605的横截面形状为“T”字形,避免滑块605与滑道603的内腔分离,从而提高挡板606的稳定性,回形板601的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卡槽604,滑道603的内腔顶端插接有滑块605,滑块605的左侧螺钉连接有挡板606,且两个所述滑块605分别位于挡板606的右侧前后两端,挡板606的右侧顶端螺钉连接有矩形筒607,且矩形筒607位于滑块605的顶端,矩形筒607的内壁底端前后两侧与卡槽604的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孔608,第二矩形孔608的内腔轴接有与卡槽604插接的插板609,插板609的下表面与卡槽604的内腔外侧面顶端均为斜面,当挡板606向下运动时,使卡槽604能促使插板609向内侧转动,矩形筒607的内壁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矩形槽610,第一矩形槽610的内壁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矩形槽611,第二矩形槽611的内腔插接有T形杆612的一端,T形杆612的另一端与第一矩形槽610插接,T形杆612的外壁套接有弹簧613,且弹簧613位于第一矩形槽610内,弹簧613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20N/CM,弹簧613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T形杆612的顶端内侧通过销轴与连杆614的一端相连,连杆614的另一端与插板609的顶端销轴连接,矩形筒607的顶端螺钉连接有第二盖板615,第二盖板615的顶端中心位置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616的外环,轴承616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转杆617,转杆617的一端延伸出第二盖板615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转杆617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二盖板615的下表面中心位置与夹板618螺钉连接,夹板618的形状呈椭圆形,当需要将挡板606取下时,顺时针转动转杆617,促使夹板618通过连杆614能带动插板609的底端向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防水主机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螺钉连接有第一盖板(2),所述第一盖板(2)的前侧表面开设有第一矩形孔(3),所述第一矩形孔(3)的内腔从上至下均焊接有隔板(4),所述壳体(1)的左侧顶端螺钉连接有插线板主体(5),所述壳体(1)的左侧螺钉连接有密封机构(6),且插线板主体(5)位于密封机构(6)的内侧;所述密封机构(6)包括回形板(601),所述回形板(601)的左侧底端外壁从前至后均开设有线槽(602),所述回形板(601)的左侧外壁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滑道(603),且滑道(603)的底端封闭,所述回形板(601)的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卡槽(604),所述滑道(603)的内腔顶端插接有滑块(605),所述滑块(605)的左侧螺钉连接有挡板(606),且两个所述滑块(605)分别位于挡板(606)的右侧前后两端,所述挡板(606)的右侧顶端螺钉连接有矩形筒(607),且矩形筒(607)位于滑块(605)的顶端,所述矩形筒(607)的内壁底端前后两侧与卡槽(604)的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孔(608),所述第二矩形孔(608)的内腔轴接有与卡槽(604)插接的插板(609),所述矩形筒(607)的内壁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矩形槽(610),所述第一矩形槽(610)的内壁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矩形槽(611),所述第二矩形槽(611)的内腔插接有T形杆(612)的一端,所述T形杆(612)的另一端与第一矩形槽(610)插接,所述T形杆(612)的外壁套接有弹簧(613),且弹簧(613)位于第一矩形槽(610)内,所述T形杆(612)的顶端内侧通过销轴与连杆(614)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杆(614)的另一端与插板(609)的顶端销轴连接,所述矩形筒(607)的顶端螺钉连接有第二盖板(615),所述第二盖板(615)的顶端中心位置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616)的外环,所述轴承(616)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转杆(617),所述转杆(617)的一端延伸出第二盖板(615)的上表面中心位置,所述转杆(617)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二盖板(615)的下表面中心位置与夹板(618)螺钉连接,所述夹板(618)插接在第一矩形槽(610)的内腔中心位置,且两个所述T形杆(612)分别位于夹板(618)的前后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防水主机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螺钉连接有第一盖板(2),所述第一盖板(2)的前侧表面开设有第一矩形孔(3),所述第一矩形孔(3)的内腔从上至下均焊接有隔板(4),所述壳体(1)的左侧顶端螺钉连接有插线板主体(5),所述壳体(1)的左侧螺钉连接有密封机构(6),且插线板主体(5)位于密封机构(6)的内侧;所述密封机构(6)包括回形板(601),所述回形板(601)的左侧底端外壁从前至后均开设有线槽(602),所述回形板(601)的左侧外壁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滑道(603),且滑道(603)的底端封闭,所述回形板(601)的上表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卡槽(604),所述滑道(603)的内腔顶端插接有滑块(605),所述滑块(605)的左侧螺钉连接有挡板(606),且两个所述滑块(605)分别位于挡板(606)的右侧前后两端,所述挡板(606)的右侧顶端螺钉连接有矩形筒(607),且矩形筒(607)位于滑块(605)的顶端,所述矩形筒(607)的内壁底端前后两侧与卡槽(604)的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孔(608),所述第二矩形孔(608)的内腔轴接有与卡槽(604)插接的插板(609),所述矩形筒(607)的内壁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矩形槽(610),所述第一矩形槽(610)的内壁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矩形槽(611),所述第二矩形槽(611)的内腔插接有T形杆(612)的一端,所述T形杆(612)的另一端与第一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衡袁华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