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39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包括中央通道主体、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第二加强板片、第一层缓冲垫、缓冲气囊和支撑架,所述中央通道主体的中间位置处靠近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加强板,所述中央通道主体的中间位置处靠近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加强板,所述中央通道主体的两侧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承面凸焊螺栓和第二承面凸焊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合现在传统的中央通道结构进行设计,考虑到其需要增加强度,通过第一加强板片和第二加强板片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达到了使第一加强板片和第二加强板片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合并成为一个件的效果,加强前中央通道强度的同时也达到了车身轻量化的目的。

Strengthening Structure of Central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engthening structure of a central passag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of the central passage, a rear strengthening plate assembly of the middle passage, a second strengthening plate, a first cushion pad, a buffer airbag and a support frame.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entral passage is close to the upper end, and an upper strengthening plate is fixed and installed in the middl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entral passage. A lower reinforcing plate is fixed near the lower end of the position,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bearing convex welding bolts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ends of both side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entral passage. The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design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of the central passage. Considering the need to increase the strength, the first and second strengthening plates are welded to the rear strengthening plate assembly of the central passage, so that the first strengthen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strengthening plate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rear strengthening plate assembly of the central passage. And become a piece of effect, strengthen the strength of the front central passage at the same tim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ightweight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为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前地板中央通道结构强度较差,碰撞时容易造成对车厢内成员的挤压,安全性能较差。因此,很多车型都在车身地板中央通道处设计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加强板用以固定和加强中央通道,并起到传递横向能量的作用。因为需要对地板中央通道进行加强,在设计时对加强板的强度有很高的要求,独立式的加强板在使用的时候强度较差,整体强度不够,长时间使用,容易损坏,同时,碰撞时的缓冲效果较差,应力不稳,安全系数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强度较高,且具有缓冲效果的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的前外挡强度不够,应力不稳,容易回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包括中央通道主体、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第二加强板片、第一层缓冲垫、缓冲气囊和支撑架,所述中央通道主体的中间位置处靠近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加强板,所述中央通道主体的中间位置处靠近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加强板,所述中央通道主体的两侧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承面凸焊螺栓和第二承面凸焊螺栓,所述上加强板与下加强板之间通过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固定连接,所述中央通道主体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之间连接处靠近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与中央通道主体之间通过缓冲气囊固定连接,所述中央通道主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板片,且第一加强板片远离中央通道主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强板片,所述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层缓冲垫,且第一层缓冲垫远离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层缓冲垫,所述第二层缓冲垫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优选的,所述中央通道主体均设置有两组,所述的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的两端均分别与中央通道主体两侧的翻边相固连,所述中央通道主体均设置为拱起“M”形。优选的,所述第一焊接方螺母和第二焊接方螺母均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焊接方螺母和第二焊接方螺母分别关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呈对称布局,所述下加强板上均设置有与第一焊接方螺母和第二焊接方螺母相互配合的预留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板片和第二加强板片均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加强板片和第二加强板片关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呈对称布局。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加强板片的宽度为80~140mm,所述第二加强板片的宽度为60~80mm,所述第一加强板片和第二加强板片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气囊共设置有三组,且缓冲气囊均等内嵌在中央通道主体与支撑架的连接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结合现在传统的中央通道结构进行设计,考虑到其需要增加强度,通过第一加强板片和第二加强板片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达到了使第一加强板片和第二加强板片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合并成为一个件的效果,加强前中央通道强度的同时也达到了车身轻量化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置有多重缓冲结构的设计,使得整个装置具备稳定的应力,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中央通道主体;2、上加强板;3、下加强板;4、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5、第一焊接方螺母;6、预留孔;7、第二焊接方螺母;8、第一承面凸焊螺栓;9、第二承面凸焊螺栓;10、第一加强板片;11、第二加强板片;12、缓冲弹簧;13、第一层缓冲垫;14、第二层缓冲垫;15、缓冲气囊;16、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包括中央通道主体1、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第二加强板片11、第一层缓冲垫13、缓冲气囊15和支撑架16,中央通道主体1的中间位置处靠近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加强板2,中央通道主体1的中间位置处靠近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加强板3,中央通道主体1的两侧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承面凸焊螺栓8和第二承面凸焊螺栓9,上加强板2与下加强板3之间通过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中央通道主体1均设置有两组,的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的两端均分别与中央通道主体1两侧的翻边相固连,中央通道主体1均设置为拱起“M”形,通过“M”形的设计,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一起构成一个支撑框架,强度较高。作为优选,第一焊接方螺母5和第二焊接方螺母7均设置有两组,第一焊接方螺母5和第二焊接方螺母7分别关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呈对称布局,下加强板3上均设置有与第一焊接方螺母5和第二焊接方螺母7相互配合的预留孔6,便于整个装置的安装工作。中央通道主体1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之间连接处靠近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6,且支撑架16与中央通道主体1之间通过缓冲气囊15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缓冲气囊15共设置有三组,且缓冲气囊15均等内嵌在中央通道主体1与支撑架16的连接处,提高整个装置的缓冲能力,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安全系数。中央通道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板片10,且第一加强板片10远离中央通道主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强板片11,最为优选,第一加强板片10和第二加强板片11均设置有两组,第一加强板片10和第二加强板片11关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呈对称布局。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加强板片10的宽度为80~140mm,所述第二加强板片11的宽度为60~80mm,所述第一加强板片10和第二加强板片11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通过第一加强板片10和第二加强板片11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达到了使第一加强板片10和第二加强板片11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合并成为一个件的效果,加强前中央通道强度的同时也达到了车身轻量化的目的。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层缓冲垫13,且第一层缓冲垫13远离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层缓冲垫14,第二层缓冲垫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12。工作原理:在使用中,通过第一加强板片10和第二加强板片11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从而达到了使第一加强板片10和第二加强板片11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合并成为一个件的效果,加强前中央通道强度的同时也达到了车身轻量化的目的,使得本装置的整体强度提高,不易产生受力变形。同时,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在受力时,缓冲弹簧12产生形变,从而减缓受力,紧接着,通过第一层缓冲垫13的设计,第一层缓冲垫13内嵌有海绵,海绵采用主料是天然乳胶原料发泡而成,它具有橡胶特性、弹力极好、回弹性好、不会变形,海绵受压处下陷,随后弹性作用使得周边弹起,将本装置受到的应力进行扩散,使得本装置均受力减小,最后通过第二层缓冲垫14,第二层缓冲垫14内嵌有橡胶垫,橡胶垫内含有硅橡胶,弹力极好、回弹性好、不会变形,通过三重缓冲的配合使用,从而将应力变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包括中央通道主体(1)、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第二加强板片(11)、第一层缓冲垫(13)、缓冲气囊(15)和支撑架(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道主体(1)的中间位置处靠近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加强板(2),所述中央通道主体(1)的中间位置处靠近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加强板(3),所述中央通道主体(1)的两侧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承面凸焊螺栓(8)和第二承面凸焊螺栓(9),所述上加强板(2)与下加强板(3)之间通过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固定连接,所述中央通道主体(1)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之间连接处靠近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6),且支撑架(16)与中央通道主体(1)之间通过缓冲气囊(15)固定连接,所述中央通道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板片(10),且第一加强板片(10)远离中央通道主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强板片(11),所述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层缓冲垫(13),且第一层缓冲垫(13)远离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层缓冲垫(14),所述第二层缓冲垫(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包括中央通道主体(1)、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第二加强板片(11)、第一层缓冲垫(13)、缓冲气囊(15)和支撑架(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道主体(1)的中间位置处靠近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加强板(2),所述中央通道主体(1)的中间位置处靠近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加强板(3),所述中央通道主体(1)的两侧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承面凸焊螺栓(8)和第二承面凸焊螺栓(9),所述上加强板(2)与下加强板(3)之间通过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固定连接,所述中央通道主体(1)与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之间连接处靠近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6),且支撑架(16)与中央通道主体(1)之间通过缓冲气囊(15)固定连接,所述中央通道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板片(10),且第一加强板片(10)远离中央通道主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强板片(11),所述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层缓冲垫(13),且第一层缓冲垫(13)远离中通道后加强板总成(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层缓冲垫(14),所述第二层缓冲垫(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通道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小毛于宁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晨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