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3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保温水壶,包含一内筒座、一套设于该内筒座外部且配合界定出一密闭阻热空间的外筒座,及一保温单元。该保温单元是填置于该阻热空间中,并具有一镀覆于该内筒座的外壁面上的第一阻热辐射层、一环裹该第一阻热辐射层的阻热传导层,及一夹置于该外筒座与该阻热传导层间的第二阻热辐射层。利用内、外筒座的双层结构,配合第一阻热辐射层、阻热传导层与第二阻热辐射层等阻绝热传设计,让整体具有方便携带与保温效果佳等功效。(*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壶,特别是指一种保温水壶。技术背景一般体积较小而方便携带的水壶,如运动型水壶者,通常为单层瓶壁结构, 于材质上常见为金属(如不锈钢)、塑料制成。所以,此类水壶于彰显便于随 身携带、使用的目的下,相对则不具有保温、保冷效能,也就是,对于所承装 的饮用液体来说,便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影响,而迅速丧失既有的适饮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携带且保温效果佳的保温水壶。 本技术的保温水壶,是能载置于一水壶架上,并包含一界定出一承水空间 的内筒座、 一套设于该内筒座外部的外筒座,以及一保温单元。该内、外筒座相配 合界定出一密闭的阻热空间。该保温单元是填置于该阻热空间中,并具有一镀覆于 该内筒座的外壁面上的第一阻热辐射层、 一环裹该第一阻热辐射层的阻热传导层, 及一夹置于该外筒座的内壁面与该阻热传导层间的第二阻热辐射层。本技术的功效在于,利用该内、外筒座的双层结构,配合该保温单元 的第一阻热辐射层、阻热传导层与第二阻热辐射层等阻绝热传设计,让整体于 方便携带、使用的前提下,兼具保温效果佳的功效。附图说明图l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保温水壶的一较佳实施例,是能载置于一附 挂在一 自行车竖管上的水壶架中;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该水壶架与该自行车竖管间的结构 关系;以及图3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内筒座、 一外筒座与一保温 单元间的结构关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的保温水壶2的该较佳实施例,是作为运动型水壶使用,并能载置于一附挂、扣组在一自行车竖管1上的水壶架3中。该水壶架3具有一能对该保温水壶2施以周面环抱与底面支撑作用的架本体31,以及一扣爪32; 该架本体31具有一能扣组于该自行车竖管1上的组固基板33、 二分别自该组固基板 33的相反两侧向外延伸以相配合环抱、夹制该保温水壶2周面的环抱臂板34,以及 一自该组固基板33的底侧垂直向外延伸以供该保温水壶2底面坐抵的支撑底板35; 而该扣爪32是自该组固基板33的顶侧向上弯弧延伸,且其顶缘能轻微扣压该保温水 壶2周面。如图2与图3所示,该保温水壶2包含一内筒座21、 一套设于该内筒座21外部且 能受该水壶架3的架本体31夹持、托载的外筒座22,以及一填置于该内、外筒座21、 22间的保温单元23。该内筒座21具有一界定出一承水空间211且其顶部呈开放状的内筒体212,以 及一可拆装地螺设于该内筒体212顶部且能供吸吮的壶嘴盖213。透过该壶嘴盖213 的启闭作动,便能控制该承水空间211是否与外界连通,也就是能否经由该壶嘴盖 213吸取得该承水空间211中的水液;而有关该壶嘴盖213的细部结构与作动方式, 是属该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熟知,也非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于此不予 详述。本实施例中,该内筒座21整体为塑胶材料制成。该外筒座22具有一套装于该内筒体212外部且其顶缘是密接该内筒体212的外 壁面的外筒体221,以及二上下间隔地环凸于该外筒体221的外壁面上的环肋222。 该内、外筒体212、 221两者相配合界定出一环状且密闭的阻热空间223。而于该外 筒体221载置于该水壶架3的架本体31中时,该扣爪32顶部是能跨越下方的该环肋 222而卡扣于该二环肋222间(见图l),用以,能增进该外筒座22与该水壶架3间的 组固效果,同时不会影响该外筒座22抽离该水壶架3时的简易度与顺畅度。本实施 例中,该外筒座22整体为塑胶材料所制成。该保温单元23是填置于该阻热空间223中,并具有一镀覆于该内筒体212外壁面 上的镜面状第一阻热辐射层231、 一环裹该第一阻热辐射层231的阻热传导层232, 以及一夹置于该外筒体221的内壁面与该阻热传导层232间的镜面状第二阻热辐射 层233。其中,该第一阻热辐射层231是可选自银膜,及铜膜,本实施例为银膜者; 该第二阻热辐射层233是选自铜箔,及铝箔,本实施例为铝箔者;而该阻热传导 层232是为泡棉材质制成。主要是,于该内、外筒座21、 22的双层结构下,透过该第一、二阻热辐射层231、 233能对热辐射线产生反射效果,有效减少热能经由热辐射方式进行传递,再配合 该阻热传导层232的低热导特性,进而有效趋缓热能的热导效果,因此,当该承水 空间211中是容装热水,使该内筒座21的内部温度高于外界环境温度时,热水的热 能不易向外传出,达到保温效果,而当该承水空间211中是容装冷水,使外界环境 温度高于该内筒座21的内部温度时,外界热能也不易传导入,便能达到保冷效果。当然,于使用该保温水壶2时,可以选择直接随身携带的方式,或是将的载挂于该水壶架3中的方式,主要利用该内、外筒座21、 22的双层结构,配合该保温单 元23的第一阻热辐射层231、阻热传导层232与第二阻热辐射层233等阻绝热传设计, 让整体于轻巧方便以利携带的前提下,能兼具保温效果佳的功效。归纳上述,本技术的保温水壶2,整体能达到方便携带、使用与保温 效果佳等效,所以确实能达到本技术的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保温水壶,能载置于一水壶架上,并包含一界定出一承水空间的内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套设于该内筒座外部的外筒座,以及一保温单元,该内、外筒座是相配合界定出一密闭的阻热空间,该保温单元是填置于该阻热空间中,并具有一镀覆于该内筒座的外壁面上的第一阻热辐射层、一环裹该第一阻热辐射层的阻热传导层,以及一夹置于该外筒座的内壁面与该阻热传导层间的第二阻热辐射层。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保温水壶,其特征在于该水壶架具有一架本体,以及一 设置于该架本体顶缘的扣爪,该外筒座具有一套设于该内筒座外部且其外壁面 能受该水壶架的架本体抱夹的外筒体,以及二相间隔地凸设于该外筒体的外壁 面的环肋,该水壶架的扣爪顶部能卡伸入该二环肋间。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温水壶,其特征在于该保温单元的第一阻热辐射层 是选自银膜,及铜膜。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水壶,其特征在于该保温单元的第二阻热辐射层是 选自铜箔,及铝箔。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水壶,其特征在于该保温单元的阻热传导层是为泡 棉材质制成。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水壶,其特征在于该内筒座具有一界定出该承水 空间且其顶部呈开放状的内筒体,以及一设置于该内筒体顶部且能控制该承 水空间是否连通外界的壶嘴盖。专利摘要一种保温水壶,包含一内筒座、一套设于该内筒座外部且配合界定出一密闭阻热空间的外筒座,及一保温单元。该保温单元是填置于该阻热空间中,并具有一镀覆于该内筒座的外壁面上的第一阻热辐射层、一环裹该第一阻热辐射层的阻热传导层,及一夹置于该外筒座与该阻热传导层间的第二阻热辐射层。利用内、外筒座的双层结构,配合第一阻热辐射层、阻热传导层与第二阻热辐射层等阻绝热传设计,让整体具有方便携带与保温效果佳等功效。文档编号A45F3/16GK201119539SQ20072019998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0日专利技术者陈铭昌 申请人:合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水壶,能载置于一水壶架上,并包含一界定出一承水空间的内筒座;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一套设于该内筒座外部的外筒座,以及一保温单元,该内、外筒座是相配合界定出一密闭的阻热空间,该保温单元是填置于该阻热空间中,并具有一镀覆于该内筒座的外壁面上的第一阻热辐射层、一环裹该第一阻热辐射层的阻热传导层,以及一夹置于该外筒座的内壁面与该阻热传导层间的第二阻热辐射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铭昌
申请(专利权)人:合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