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质量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0590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3: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道质量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当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第二信道质量信息上报冲突时,终端设备根据上报优先级规则确定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终端设备根据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确定上报内容或丢弃内容;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该上报内容。本申请有助于解决上报信道质量信息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提高上报信道质量信息的可靠性。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s, devices, systems and storage media

This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ethod includes: when the first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conflicts with the second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reporting, the terminal device determines the reporting priority of the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porting priority rule; the terminal device determines the reporting content or discarded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reporting priority of the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and the terminal device reports the reporting content to the network device. This application is helpful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reliability of reporting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reporting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道质量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信道质量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通信系统通常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波束赋形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参考信号进行信道质量的测量得到信道质量信息,并将信道质量信息上报给网络设备,以使得网络设备基于信道质量信息对终端设备进行调度。通常,终端设备进行信道质量测量可以得到不同内容类型的信道质量信息,该不同内容类型的信道质量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information,CSI)和/或波束状态信息(Beamstateinformation,BSI)等。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将不同内容类型的信道质量信息上报给网络设备。目前,终端设备通常将不同内容类型的信道质量信息配置在PUCCH的不同时频资源上,并采用不同的上报规则向网络设备上报不同内容类型的信道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道质量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第二信道质量信息上报冲突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上报优先级规则确定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指示信道质量;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确定上报内容或丢弃内容;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上报内容;其中,所述上报优先级规则包括: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相同,内容类型不同时,根据信道质量信息的内容类型和/或信道质量的高低确定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或,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道质量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第二信道质量信息上报冲突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上报优先级规则确定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指示信道质量;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确定上报内容或丢弃内容;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上报内容;其中,所述上报优先级规则包括: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相同,内容类型不同时,根据信道质量信息的内容类型和/或信道质量的高低确定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或,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不同,内容类型相同或不同时,根据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和/或信道质量的高低确定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内容类型为第一类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类型包括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内容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型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和信道质量指示中的至少一个;内容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型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秩指示、预编码指示和信道质量指示中的至少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类型包括周期上报、半周期上报、非周期上报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包括:内容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型的N个信道质量信息,所述N个信道质量信息包括X个信道质量信息和Y个信道质量信息,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任一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的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Y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任一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的信道质量,X+Y≤N,且X、Y和N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包括:内容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型的M个信道质量信息,所述M个信道质量信息包括V个信道质量信息和Q个信道质量信息,所述V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任一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的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Q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任一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的信道质量,V+Q≤M,且V、Q和M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或者,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包括:内容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型的K个信道质量信息,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相同,内容类型不同时: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且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Y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或者,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Y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且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Y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不同,内容类型不同时: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不同,内容类型相同时: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所述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Y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Q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Y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Q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Y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Q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V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V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V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Q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Q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Q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上报内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的信道质量的高低,确定上报内容中的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方式和/或调制方式;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编码方式对所述上报内容中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编码;和/或,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对所述上报内容中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调制;其中,指示的信道质量高的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码率小于或等于指示的信道质量低的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码率;和/或,指示的信道质量高的信道质量信息所在的时频资源与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在时频资源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指示的信道质量低的信道质量信息所在的时频资源与DMRS所在时频资源之间的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DMRS所在时频资源两侧,且与所述DMRS所在时频资源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时频资源上的信道质量信息相同。11.一种信道质量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上报内容,所述上报内容是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第二信道质量信息上报冲突时,根据上报优先级规则确定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并根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确定上报内容或丢弃内容之后,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指示信道质量;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上报内容进行解析;其中,所述上报优先级规则包括: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相同,内容类型不同时,根据信道质量信息的内容类型和/或信道质量的高低确定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或,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不同,内容类型相同或不同时,根据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和/或信道质量的高低确定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内容类型为第一类型。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类型包括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内容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型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和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参考信号资源的质量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和信道质量指示中的至少一个;内容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型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秩指示、预编码指示和信道质量指示中的至少一个。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类型包括周期上报、半周期上报、非周期上报中的至少一种。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包括:内容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型的N个信道质量信息,所述N个信道质量信息包括X个信道质量信息和Y个信道质量信息,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任一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的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Y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任一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的信道质量,X+Y≤N,且X、Y和N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包括:内容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型的M个信道质量信息,所述M个信道质量信息包括V个信道质量信息和Q个信道质量信息,所述V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任一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的信道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Q个信道质量信息中的任一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的信道质量,V+Q≤M,且V、Q和M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或者,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包括:内容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型的K个信道质量信息,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相同,内容类型不同时: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且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Y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或者,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Y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且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Y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不同,内容类型不同时: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不同,内容类型相同时: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所述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Y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Q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Y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Q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Y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Q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V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V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V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Q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非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Q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和/或,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X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高于或等于半周期上报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所述Q个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上报内容进行解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上报内容中的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方式和/或调制方式;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对所述上报内容中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解调;和/或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编码方式对所述上报内容中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解码;其中,指示的信道质量高的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码率小于或等于指示的信道质量低的信道质量信息的编码码率;和/或,指示的信道质量高的信道质量信息所在的时频资源与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在时频资源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指示的信道质量低的信道质量信息所在的时频资源与DMRS所在时频资源之间的距离。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DMRS所在时频资源两侧,且与所述DMRS所在时频资源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时频资源上的信道质量信息相同。2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第二信道质量信息上报冲突时,根据上报优先级规则确定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指示信道质量;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确定上报内容或丢弃内容;上报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上报内容;其中,所述上报优先级规则包括: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相同,内容类型不同时,根据信道质量信息的内容类型和/或信道质量的高低确定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优先级;或,当所述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不同,内容类型相同或不同时,根据信道质量信息的时域类型和/或信道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荻刘建琴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