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表箱外置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982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智能电表箱外置锁,属于智能电表箱外置锁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智能电表箱外置锁;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锁壳,所述锁壳的内部设置有锁芯和相应的控制模块,所述锁壳的顶部设置有U型锁杆,所述U型锁杆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U型锁销的另一端为锁定端,所述U型锁杆的锁定端可以在锁芯内部上下活动;所述锁芯的内部还设置有锁定开关,所述锁定开关与锁定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具体为设置在锁壳底部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锁定电机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还通过导线分别与定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应用于电表箱。

Outer Lock of Intelligent Meter Box

The external lock of the intelligent meter box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external lock of the intelligent meter box;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o be solved are: to provide an external lock of the intelligent meter box; and the technical scheme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is as follows: a lock case is included, a lock core and a corresponding control module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lock case, a U-type lock rod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lock case, and one end of the U-type lock rod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lock case. For the fixed end, the other end of the U-type lock pin is the locking end, and the locking end of the U-type lock rod can move up and down inside the lock core; the locking switch is also arranged inside the lock core, and the locking swit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cking motor drive; the control module is specifically a control circuit board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lock shell, and the control circuit board is integrated with a central controller, in which a central controller is arranged. The signal output terminal of the central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cking motor; the central controller is also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oning module, the data storage module and the acoustooptic alarm module through the wires respectively; the invention is installed in the meter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电表箱外置锁
本专利技术智能电表箱外置锁,属于智能电表箱外置锁

技术介绍
多年来在电表箱使用管理方面采用普通锁具进行封装,存在诸多使用和管理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系数低;普通锁具闭锁机构简单,往往采用通用型或配置普通钥匙即可打开,表箱锁受到外力破坏时也容易被打开;2、易生锈腐蚀;由于普通锁具无防潮措施,锁具一般直接外置,受到周围环境影响,雨雪非常容易导致锁具生锈腐蚀,导致锁具无法打开;3、无开闭锁记录;由于普通锁具不具有开闭锁动作记录和存储等功能,锁具的开启或关闭等操作缺乏管控;4、电表箱管理混乱;在进行例行维护的过程中,电表箱的安装位置、表位、安装表计等信息采集为空白,无法做到账卡物一致管理,管理登记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智能电表箱外置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智能电表箱外置锁,包括锁壳,所述锁壳的内部设置有锁芯和相应的控制模块,所述锁壳的顶部设置有U型锁杆,所述U型锁杆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U型锁销的另一端为锁定端,所述U型锁杆的锁定端可以在锁芯内部上下活动;所述锁芯的内部还设置有锁定开关,所述锁定开关与锁定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具体为设置在锁壳底部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锁定电机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还通过导线分别与定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还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终端、监控中心计算机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所述锁壳的正面还设置有开锁旋钮应急旋钮。所述中央控制器使用的芯片为控制芯片U1,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电路结构为:所述控制芯片U1的14脚串接电阻R29后接3.3V输入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20脚、21脚、22脚、23脚与扩展存储器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1脚、42脚、43脚与定位模块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5脚并接晶振Y1的一端后与电容C35的一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6脚并接晶振Y1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36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35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36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60脚串接电阻R38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7脚并接电容C42的一端、电阻R37的一端后与复位开关S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42的另一端并接开关S1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电阻R37的另一端接3.3V输入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1脚并接二极管D5的负极,电容C44的一端后与电池BT2的正极相连,所述电容C44的另一端并接电池BT2的负极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32脚并接二极管D5的正极、控制芯片U1的48脚、64脚、19脚后接3.3V输入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4脚并接晶振Y2的一端后与电容C47的一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3脚并接晶振Y2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4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47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45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39脚、40脚、51脚、52脚分别与工作指示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9脚、10脚、11脚、24脚、25脚、37脚与编程接口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59脚、61脚、62脚与状态指示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58脚串接电阻R44后与三极管Q10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与电阻R40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0的另一端并接二极管D10的正极后与蜂鸣器LS1的控制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10的负极并接蜂鸣器LS1的电源端后与VBAT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28脚串接电阻R27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26脚、27脚与数据存储模块相连。所述定位模块使用的芯片为定位芯片U2,所述定位模块使用的的电路结构为:所述定位芯片U2的1脚串接电阻R14后与控制芯片U1的43脚相连;所述定位芯片U2的2脚串接电阻R15后与控制芯片U1的42脚相连;所述定位芯片U2的6脚串接电阻R16后与控制芯片U1的41脚相连;所述定位芯片U2的28脚并接电池BT1的正极后与VRTC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池BT1的负极接地;所述定位芯片U2的32脚接定位天线E1;所述定位芯片U2的34脚并接定位芯片U2的35脚、电容C11的一端后与电感L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接VCC输入电源;所述定位芯片U2的39脚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并接电阻R11的一端后与电阻R1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并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后接地;所述定位芯片U2的41脚串接电阻R13和发光二极管D3后接地。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使用的芯片为存储芯片U3,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电路结构为:所述存储芯片U3的1脚、2脚、3脚、4脚、7脚均接地;所述存储芯片U3的5脚并接电阻R18的一端后与控制芯片U1的27脚相连;所述存储芯片U3的6脚并接电阻R17的一端后与控制芯片U1的26脚相连;所述存储芯片U3的8脚并接电容C16的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源模块使用的芯片为稳压器U4和稳压器U5,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路结构为:所述稳压器U4的1脚并接电阻R6的一端后与VBAT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稳压器U4的2脚接地;所述稳压器U4的3脚并接电阻R6的另一端后与电阻R8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并接电阻R2的一端后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并接电阻R5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稳压器U4的4脚与电容C8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并接有极电容C4的负极,电容C2的一端后接地;所述稳压器U4的5脚并接电容C2的另一端、有极电容C4的正极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稳压器U5的1脚并接稳压器U5的3脚后与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稳压器U5的2脚接地;所述稳压器U5的4脚与电容C3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31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26的一端,电容C24的一端后接地;所述稳压器U5的5脚并接电容C26的另一端,电容C24的另一端后与3.3V输入电源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使用的芯片为无线通信芯片U6,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结构为: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6的1脚并接电容C87的一端,电容C88的一端,二极管D11的负极后与输入电源相连;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6的2脚并接电感L11的一端后与二极管D12的负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2的正极并接电阻R57的一端后接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6的3脚并接电阻R56的一端后与电阻R57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6的另一端并接电感L11的另一端,电容C85的一端,电容C86的一端后与输入电源相连,所述电容C85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86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6的4脚、5脚、6脚、7脚、8脚均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具体为NXP10系列芯片;所述存储芯片U3的型号为AT24C16;所述稳压器U4的型号为SPX3819M5,所述稳压器U5的型号为SPX3819M5;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电表箱外置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1),所述锁壳(1)的内部设置有锁芯(2)和相应的控制模块,所述锁壳(1)的顶部设置有U型锁杆(3),所述U型锁杆(3)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U型锁销(3)的另一端为锁定端,所述U型锁杆(3)的锁定端可以在锁芯(2)内部上下活动;所述锁芯(2)的内部还设置有锁定开关(4),所述锁定开关(4)与锁定电机(5)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具体为设置在锁壳(1)底部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中央控制器(6),所述中央控制器(6)的信号输出端与锁定电机(5)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6)还通过导线分别与定位模块(7)、数据存储模块(8)、声光报警模块(9)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6)还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10),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终端(11)、监控中心计算机(12)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6)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13)相连;所述锁壳(1)的正面还设置有开锁旋钮(14)应急旋钮(15)。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电表箱外置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1),所述锁壳(1)的内部设置有锁芯(2)和相应的控制模块,所述锁壳(1)的顶部设置有U型锁杆(3),所述U型锁杆(3)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U型锁销(3)的另一端为锁定端,所述U型锁杆(3)的锁定端可以在锁芯(2)内部上下活动;所述锁芯(2)的内部还设置有锁定开关(4),所述锁定开关(4)与锁定电机(5)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具体为设置在锁壳(1)底部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中央控制器(6),所述中央控制器(6)的信号输出端与锁定电机(5)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6)还通过导线分别与定位模块(7)、数据存储模块(8)、声光报警模块(9)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6)还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10),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终端(11)、监控中心计算机(12)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6)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13)相连;所述锁壳(1)的正面还设置有开锁旋钮(14)应急旋钮(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表箱外置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器(6)使用的芯片为控制芯片U1,所述中央控制器(6)的电路结构为:所述控制芯片U1的14脚串接电阻R29后接3.3V输入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20脚、21脚、22脚、23脚与扩展存储器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41脚、42脚、43脚与定位模块(7)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5脚并接晶振Y1的一端后与电容C35的一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6脚并接晶振Y1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36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35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36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60脚串接电阻R38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7脚并接电容C42的一端、电阻R37的一端后与复位开关S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42的另一端并接开关S1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电阻R37的另一端接3.3V输入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1脚并接二极管D5的负极,电容C44的一端后与电池BT2的正极相连,所述电容C44的另一端并接电池BT2的负极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32脚并接二极管D5的正极、控制芯片U1的48脚、64脚、19脚后接3.3V输入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4脚并接晶振Y2的一端后与电容C47的一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3脚并接晶振Y2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4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47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45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39脚、40脚、51脚、52脚分别与工作指示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9脚、10脚、11脚、24脚、25脚、37脚与编程接口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59脚、61脚、62脚与状态指示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58脚串接电阻R44后与三极管Q10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与电阻R40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0的另一端并接二极管D10的正极后与蜂鸣器LS1的控制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10的负极并接蜂鸣器LS1的电源端后与VBAT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28脚串接电阻R27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26脚、27脚与数据存储模块(8)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表箱外置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7)使用的芯片为定位芯片U2,所述定位模块(7)使用的的电路结构为:所述定位芯片U2的1脚串接电阻R14后与控制芯片U1的43脚相连;所述定位芯片U2的2脚串接电阻R15后与控制芯片U1的42脚相连;所述定位芯片U2的6脚串接电阻R16后与控制芯片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志远安慧任哲峰谢振刚王政兴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