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三面雕刻的冲击雕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969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可实现三面雕刻的冲击雕刻机,其床体滑动连接龙门,该龙门上设置有Z轴方向移动的主轴电机,床体外的左右侧面相对应地分别设置第一翻转装置和第二翻转装置,第一翻转装置包括第一伸缩缸和第一电机,第二翻转装置包括第二伸缩缸和第二电机,使用时,第一伸缩缸和第二伸缩缸提升床体上的工件,然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翻转工件,实现工件移动,而主轴电机保持在Z轴方向和龙门垂直在一个重心线上的加工方式,此完成对工件的三面雕刻加工,这样主轴电机与龙门垂直在一个重心线上,主轴电机的往复冲击运动稳定,主轴电机往复冲击运动时的震动冲击被垂直在一个重心线上的龙门所缓冲,使得主轴电机稳定,能有效地保证加工精度。

Impulse engraving machine for three-sided engrav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mpact engraving machine which can realize three-sided engraving. The bed slides to connect the gantry. The gantry is equipped with a spindle motor moving in Z-axis directi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ed body are correspondingly equipped with a first overturning device and a second overturning device. The first overturning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telescopic cylinder and a first motor, and the second overturning device includes a second telescopic cylinder and a second motor. When in use, the first telescopic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telescopic cylinder lift the workpiece on the bed body, and then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second motor turn over the workpiece to realize the workpiece movement, while the spindle motor remains in the Z axis direction and the gantry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center of gravity line. This completes the three-sided engraving of the workpiece, so that the spindle motor and the gantry are perpendicular to the center of gravity line, and the spindle motor moves towards the center of gravity line. The complex impact motion is stable. The vibration shock of the spindle motor during the reciprocating impact motion is buffered by the gantry perpendicular to the center of gravity, which makes the spindle motor stable and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processing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实现三面雕刻的冲击雕刻机
本技术属于雕刻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三面雕刻的冲击雕刻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冲击雕刻机所采用的转面加工方式,都是以主轴电机进行Z、X、Y轴的移动来对工件作三面的加工,这种加工方式的特点就是工件不动,主轴电机进行移动。但是冲击雕刻机在进行加工时要靠主轴电机作往复冲击式运动实现雕刻,在主轴电机在Z轴方向时,与机床的龙门垂直在一个重心线上,主轴电机的往复冲击运动稳定,主轴电机往复冲击运动时的震动冲击被垂直在一个重心线上的龙门所缓冲,使得主轴电机稳定,所以在Z轴方向加工的工件局部精度高,能有效地保证加工精度。但主轴电机在X轴和Y轴方向时,与机床的龙门不在一个重心线上,主轴电机的重心下坠,在主轴电机进行往复冲击运动时,会产生机械惯性,主轴电机往复冲击运动时会造成瞬间龙门变形及震动冲击,主轴电机往复冲击运动时的震动冲击无法被龙门所缓冲,使得主轴电机产生震颤,而这种现象会导致工件局部加工精度差,工件表面粗糙,无法保证加工精度,产生加工质量不良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现在的冲击雕刻机加工方式进行改进,实现在三面加工时,工件移动,而主轴电机保持在Z轴方向和龙门垂直在一个重心线上,以此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实现三面雕刻的冲击雕刻机。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该可实现三面雕刻的冲击雕刻机,包括左右侧面均设置有滑轨的床体、与床体的滑轨滑动连接的龙门,该龙门上设置有Z轴方向移动的主轴电机,所述床体外的左右侧面相对应地分别设置第一翻转装置和第二翻转装置,所述第一翻转装置包括第一伸缩缸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伸缩缸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伸缩缸固定连接在床体外左侧面的滑轨下方,且第一活塞杆朝向上方,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在第一活塞杆相远离第一伸缩缸的一端;所述第二翻转装置包括第二伸缩缸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伸缩缸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伸缩缸相对应着第一伸缩缸固定连接在床体外右侧面的滑轨下方,且第二活塞杆朝向上方,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在第二活塞杆相远离第二伸缩缸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相对应的一端均延伸出电机轴。优选的,所述电机轴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或四边形。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为步进电机。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缸和第二伸缩缸为单活塞杆液压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结构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伸缩缸和第二伸缩缸提升床体上的工件,然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翻转工件,实现工件移动,而主轴电机保持在Z轴方向和龙门垂直在一个重心线上的加工方式,由此完成对工件的三面雕刻加工,这样主轴电机与龙门垂直在一个重心线上,主轴电机的往复冲击运动稳定,主轴电机往复冲击运动时的震动冲击被垂直在一个重心线上的龙门所缓冲,使得主轴电机稳定,能有效地保证加工精度,避免了现有技术的主轴电机在X轴和Y轴方向进行加工,主轴电机往复冲击运动时的震动冲击无法被龙门所缓冲,使得主轴电机产生震颤,导致工件局部加工精度差,工件表面粗糙,无法保证加工精度,产生加工质量不良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机轴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加工工件A面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加工工件B面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加工工件C面的示意图;附图中:床体1、滑轨2、龙门3、主轴电机4、第一翻转装置5、第二翻转装置6、电机轴7、工件8、左侧面11、右侧面12、第一伸缩缸51、第一电机52、第二伸缩缸61、第二电机62、固定孔81、第一活塞杆510、第二活塞杆61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和2所示的可实现三面雕刻的冲击雕刻机实施例,其包括左右侧面均设置有滑轨2的床体1、与床体1的滑轨2滑动连接的龙门3,该龙门3上设置有Z轴方向移动的主轴电机4,该床体1外的左右侧面相对应地分别设置第一翻转装置5和第二翻转装置6,该第一翻转装置5包括第一伸缩缸51和第一电机52,该第一伸缩缸51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塞杆510,该第一伸缩缸51通过焊接连接在床体1外左侧面11的滑轨2下方,且第一活塞杆510朝向上方,该第一电机52通过焊接连接在第一活塞杆510相远离第一伸缩缸51的一端;该第二翻转装置6包括第二伸缩缸61和第二电机62,该第二伸缩缸61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塞杆610,该第二伸缩缸61相对应着第一伸缩缸51通过焊接连接在床体1外右侧面12的滑轨2下方,且第二活塞杆610朝向上方,该第二电机62通过焊接连接在第二活塞杆610相远离第二伸缩缸61的一端,该第一电机52和第二电机62相对应的一端均延伸出电机轴7。进一步,床体1上还安装有CNC系统,所述第一翻转装置5、第二翻转装置6和主轴电机4与CNC系统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机轴7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52和第二电机62为步进电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缸51和第二伸缩缸61为单活塞杆液压缸。结合上述的可实现三面雕刻的冲击雕刻机实施例,在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工件8两侧面预先开设好与电机轴7的截面形状相配合的固定孔81,然后将工件8放置在床体1上,工件8的A面朝向主轴电机4,第一电机52和第二电机62通过电机轴7与固定孔81配合连接,从而固定着工件8,然后龙门3上的主轴电机4在Z轴方向对工件8的A面进行雕刻;如图4所示,在工件8的A面完成雕刻后,第一伸缩缸51和第二伸缩缸61同时推动第一活塞杆510和第二活塞杆610向上提升,再通过第一电机52和第二电机62翻转工件8,让工件8的B面朝向朝向主轴电机4,然后第一伸缩缸51和第二伸缩缸61同时向下回降第一活塞杆510和第二活塞杆610,将工件8固定在床体1上,然后龙门3上的主轴电机4在Z轴方向对工件8的B面进行雕刻;如图5所示,在工件8的B面完成雕刻后,第一伸缩缸51和第二伸缩缸61同时推动第一活塞杆510和第二活塞杆610向上提升,再通过第一电机52和第二电机62翻转工件8,让工件8的C面朝向朝向主轴电机4,然后第一伸缩缸51和第二伸缩缸61同时向下回降第一活塞杆510和第二活塞杆610,将工件8固定在床体1上,然后龙门3上的主轴电机4在Z轴方向对工件8的C面进行雕刻;由此完成对工件8的三面雕刻加工,且在实现三面加工时,采用了工件8移动,而主轴电机4保持在Z轴方向和3龙门垂直在一个重心线上的加工方式,这样主轴电机4与龙门3垂直在一个重心线上,主轴电机4的往复冲击运动稳定,主轴电机4往复冲击运动时的震动冲击被垂直在一个重心线上的龙门3所缓冲,使得主轴电机4稳定,能有效地保证加工精度,避免了现有技术的主轴电机4在X轴和Y轴方向进行加工,主轴电机4往复冲击运动时的震动冲击无法被龙门3所缓冲,使得主轴电机4产生震颤,导致工件8局部加工精度差,工件8表面粗糙,无法保证加工精度,产生加工质量不良现象。由于电机轴7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或四边形,所以能更好地与工件8连接,让第一电机52和第二电机62翻转工件8时更稳定。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该实施例的限制,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实现三面雕刻的冲击雕刻机,包括左右侧面均设置有滑轨(2)的床体(1)、与床体(1)的滑轨(2)滑动连接的龙门(3),该龙门(3)上设置有Z轴方向移动的主轴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外的左右侧面相对应地分别设置第一翻转装置(5)和第二翻转装置(6),所述第一翻转装置(5)包括第一伸缩缸(51)和第一电机(52),所述第一伸缩缸(51)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塞杆(510),所述第一伸缩缸(51)固定连接在床体(1)外左侧面(11)的滑轨(2)下方,且第一活塞杆(510)朝向上方,所述第一电机(52)连接在第一活塞杆(510)相远离第一伸缩缸(51)的一端;所述第二翻转装置(6)包括第二伸缩缸(61)和第二电机(62),所述第二伸缩缸(61)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塞杆(610),所述第二伸缩缸(61)相对应着第一伸缩缸(51)固定连接在床体(1)外右侧面(12)的滑轨(2)下方,且第二活塞杆(610)朝向上方,所述第二电机(62)连接在第二活塞杆(610)相远离第二伸缩缸(6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机(52)和第二电机(62)相对应的一端均延伸出电机轴(7)。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实现三面雕刻的冲击雕刻机,包括左右侧面均设置有滑轨(2)的床体(1)、与床体(1)的滑轨(2)滑动连接的龙门(3),该龙门(3)上设置有Z轴方向移动的主轴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外的左右侧面相对应地分别设置第一翻转装置(5)和第二翻转装置(6),所述第一翻转装置(5)包括第一伸缩缸(51)和第一电机(52),所述第一伸缩缸(51)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塞杆(510),所述第一伸缩缸(51)固定连接在床体(1)外左侧面(11)的滑轨(2)下方,且第一活塞杆(510)朝向上方,所述第一电机(52)连接在第一活塞杆(510)相远离第一伸缩缸(51)的一端;所述第二翻转装置(6)包括第二伸缩缸(61)和第二电机(62),所述第二伸缩缸(61)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全海
申请(专利权)人:抚州市东乡区画匠装饰工艺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