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吸收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911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氯气吸收槽包括槽主体,其顶部开设有两个通孔,其底部开设有排液孔;槽主体内具有槽体空间;设于槽主体内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垂直设于所槽体空间的底部;第一隔板将槽体空间分隔为两个槽体子空间;两个槽体子空间分别与两个通孔对应;第一隔板中间开设有过流通道;以及冷却槽管;冷却槽管环设于槽主体的外侧壁。本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隔板使得槽主体内隔开两个反应空间,促进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提升漂白水的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冷却槽管对槽主体进行降温,使得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始终维持着最佳反应温度,进一步促进反应的进行。

Chlorine absorption tan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that a chlorine absorption tank includes a main body of the tank, with two through holes at the top and a drainage hole at the bottom; the main body of the tank has a slot space; the first partition plate is arranged vertically at the bottom of the slot space; the first partition plate divides the slot space into two slot subspaces; the two slot subspaces are paired with two through holes, respectively. The first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 flow passage in the middle, and a cooling groove tube; the cooling groove tube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of this application separates two reaction spaces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tank through the first baffle, promotes the reaction between chlorine and sodium hydroxide,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bleaching water. At the same time, the main body of the tank is cooled by cooling the tank tube, so that the reaction between chlorine and sodium hydroxide is always maintained at the optimum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further promotes the re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氯气吸收槽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氯气吸收槽。
技术介绍
酸性蚀刻废液,在经过电解后会产生氯气,氯气是一种污染性气体,必须要经过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然而氯气直接通过净化塔净化成本较高,为了节省成本,企业会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可生成工业漂白水方法进行处理,而现有技术中,上述处理过程往往是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罐体中直接通入氯气来进行反应,此种方式效率差,而且罐体内的化学反应会致使温度升高,最终会导致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生成氯酸钠,无法生产漂白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氯气吸收槽。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应氯气吸收槽包括:槽主体,其顶部开设有两个通孔,其底部开设有排液孔;槽主体内具有槽体空间;设于槽主体内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垂直设于所槽体空间的底部;第一隔板将槽体空间分隔为两个槽体子空间;两个槽体子空间分别与两个通孔对应;第一隔板中间开设有过流通道;以及冷却槽管;冷却槽管环设于槽主体的外侧壁。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冷却槽管的数量为多个;每一冷却槽管均环设于槽主体的外侧壁;多个冷却槽管沿着槽主体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列。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两个观察件;槽主体的顶部还设有两个观察口;两个观察件分别对应设于两个观察口。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每一观察件包括连接框体、密封减震圈以及钢化玻璃;连接框体对应设于观察口;钢化玻璃通过密封减震圈设于连接框体内。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观察件还包括盖板;盖板盖设于框体外,盖板的表面设有把手。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连接框体的内壁开设有多个连接卡槽;钢化玻璃的周缘设有多个连接卡扣;多个连接卡扣对应卡接于多个连接卡槽内。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两个第二隔板;两个第二隔板分别位于两个槽体子空间内;两个第二隔板的一端均设于槽主体的一内壁,其另一端均由槽主体的顶部向着槽主体的底部倾斜;两个第二隔板均与第一隔板垂直。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第三隔板;第三隔板的一端设于槽主体的底壁,其另一端与第二隔板的底面连接。本申请的技术通过本申请的技术通过第一隔板使得槽主体内隔开两个反应空间,促进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提升漂白水的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冷却槽管对槽主体进行降温,使得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始终维持着最佳反应温度,进一步促进反应的进行。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中氯气吸收槽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氯气吸收槽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氯气吸收槽爆炸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参照图1至图3,图1为实施例中氯气吸收槽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氯气吸收槽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氯气吸收槽爆炸示图。本实施例中的氯气吸收槽包括槽主体1、第一隔板2以及冷却槽管3。槽主体1是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箱体结构,其具有面板101、底板102以及四个侧板103。面板101、底板102以及四个侧板103围绕形成槽主体1的槽体空间13。槽主体1的面板101开设有两个通孔11,两个通孔11沿着面板10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两个通孔11位于面板101的一侧。两个通孔11为圆形通孔,两个通孔11外接管道,外界的氯气以及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从两个通孔11进入到槽主体1的内部。槽主体1一侧板103的底端开设有多个排液孔12,多个排液孔12分别与两个通孔11的位置相对应,多个排液孔12用于排出槽主体1内部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形成的漂白水。第一隔板2设于槽主体1内,其垂直于槽主体1的底板102,第一隔板2的大小已经形状与槽主体1纵截面的大小以及形状相适配。第一隔板2垂直设于槽体空间13的底部,第一隔板2将槽体空间13分隔为两个槽体子空间131,两个槽体子空间131分别与两个通孔11对应。第一隔板2中间以及底部均开设有过流通道21,过流通道21用于两个槽体子空间131内液体的流通。冷却槽管3包括槽管31以及冷却水道32,槽管31以及冷却水道32的纵截面均为矩形的管状,槽管31环设于槽主体1的外侧壁,冷却水道32沿着槽管31的长度方向设于槽管31的内部,且冷却水道32贴合于槽主体1的外侧壁,冷却水道32内可通过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对槽主体1带走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得槽主体1内的温度降低,避免槽主体1内的温度较高而无法进行生成漂白水的化学反应,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反应超过70摄氏度时,会产生氯酸钠,需通过冷却槽管3维持槽主体1内部的温度低于70摄氏度,一般以常温为最佳,温度的测量具体可通过在槽主体1设置温度传感器进行测量。槽管31具体为钢制管道,除了作为冷却水道32的保护外壳外,还可以温度槽主体1的结构。冷却槽管3的数量可为多个,每一冷却槽管3均环设于槽主体1的外侧壁,多个冷却槽管3沿着槽主体1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列,通过多个冷却槽管3的设计提升冷却槽管3的冷却效率。复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槽主体1的面板101还开设有两个观察口14,两个观察口14分别位于两个通孔11的一侧,并沿着面板10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两个观察口14位于面板101的另一侧,并分别与两个槽体子空间131相对应。本实施例中的氯气吸收槽还包括两个观察件4,两个观察件4分别对应设于两个观察口14。每一观察件4包括连接框体41、密封减震圈42、钢化玻璃43以及盖板44。连接框体41为框体结构,其大小以及形状与观察口14的大小以及形状一致,连接框体41对应设于观察口14内,并进行密封处理;钢化玻璃43大小以及形状与框体41内框的大小以及形状一致,其通过相应的密封减震圈42设于连接框体41内,钢化玻璃为透明的,用于观察槽主体1内部的情况,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反应生成漂白水的过程,会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氯气吸收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主体,其顶部开设有两个通孔,其底部开设有排液孔;所述槽主体内具有槽体空间;设于所述槽主体内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垂直设于所槽体空间的底部;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槽体空间分隔为两个槽体子空间;两个所述槽体子空间分别与两个通孔对应;所述第一隔板中间开设有过流通道;以及冷却槽管;所述冷却槽管环设于所述槽主体的外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气吸收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主体,其顶部开设有两个通孔,其底部开设有排液孔;所述槽主体内具有槽体空间;设于所述槽主体内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垂直设于所槽体空间的底部;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槽体空间分隔为两个槽体子空间;两个所述槽体子空间分别与两个通孔对应;所述第一隔板中间开设有过流通道;以及冷却槽管;所述冷却槽管环设于所述槽主体的外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气吸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管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冷却槽管均环设于所述槽主体的外侧壁;多个所述冷却槽管沿着槽主体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气吸收槽,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两个观察件;所述槽主体的顶部还设有两个观察口;两个所述观察件分别对应设于两个观察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氯气吸收槽,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观察件包括连接框体、密封减震圈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立李强王志刚刘剑锋黎亿贵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臻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