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媛婷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899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包括由环形的退烧贴层和环形的支撑体层从内到外可拆卸连接而组成的呈环形的固定圈,固定圈上还设有供医护人员输液的至少一个输液窗,其中,固定圈与头部接触的那一侧为内侧,另一侧为固定圈的外侧,固定圈的外侧靠近输液窗的位置和固定圈的外侧其他位置设置有若干个软管贯穿孔,以使得若干个软管贯穿孔向输液窗的方向以从高到低的阶梯形式进行排列。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固定输液软管,避免儿童在输液时的针头的脱落。

A pediatric head infusion fix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ediatric head infusion fixator, which comprises a ring-shaped fixing ring consisting of an annular fever-relieving adhesive layer and a annular supporting body layer which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from inside to outside. The fixing ring is also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infusion window for medical and nursing personnel.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xing ring contacts with the head,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xing ring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xing ring. A number of hose perforations are arranged in the position near the infusion window on the side and in the other position outside the fixing ring, so that the hose perforations are arranged in a stepped form from high to low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infusion window.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fix the infusion hose and avoid the drop of the needle in the infusion of childr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
技术介绍
儿科中,对儿童输液的方式一般采取头部静脉输液。医护人员在对儿童进行头部输液时,除了应具备娴熟的输液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应有较好的固定技术。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会采用胶布来固定输液管,将输液管缠绕在儿童的额头上,但是,大多数儿童缺乏自制力,在输液过程中头部来回摇动,同时由于儿童头皮容易出汗而输液又需在较长时间内完成,因此容易造成医用胶布脱落,输液针难以固定,以致引起多次扎针。此外,在拔针时过多的胶布易粘结头发,也会引起患儿的哭闹,不仅给患儿造成极大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例如,公开号为CN203447568U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器,它包括底板、弹性带、挂钩、软垫、头部固定带、固定环,其特征在于底板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着外端设有挂钩的弹性带,底板上面中部设有软垫,软垫左侧的底板上固定着背面设有粘接丝的头部固定带,软垫右侧的底板上固定着与头部固定带相适应的固定环。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有效稳妥的固定小儿头部,避免小儿头部晃动,便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然而,由于儿童爱动导致胶布易于脱落,输液针难以固定,该专利无法有效地用除了胶布以外的方式来固定输液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所述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可以包括包括由环形的退烧贴层和环形的支撑体层从内到外可拆卸连接而组成的呈环形的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上还设有供医护人员输液的输液窗,其中,所述固定圈与头部接触的一侧为内侧,另一侧为所述固定圈的外侧,所述固定圈的外侧靠近所述输液窗的位置和所述固定圈的外侧其他位置设置有若干个软管贯穿孔,以使得若干个所述软管贯穿孔朝所述输液窗的方向以从高到低的阶梯形式进行排列。此技术能够有效地固定输液软管,避免儿童在输液时的针头的脱落。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输液窗上设有上端和其铰接、下端和其卡合连接的设置有止血绷带的盖板,以使得在所述盖板将所述输液窗覆盖的情况下,所述止血绷带置于所述固定圈的内侧。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圈的外侧设有和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绳和第二固定绳,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绳的自由端通过松紧带与魔术贴母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绳的自由端与魔术贴子扣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绳和所述第二固定绳能够通过所述魔术贴母扣和所述魔术贴子扣实现可拆卸连接。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还包括连接杆、颈椎枕、输液杆、第一输液瓶以及与所述第一输液瓶可拆卸连接的挂绳,其中,所述固定圈通过和其可拆卸连接的所述连接杆与呈“L”形的所述输液杆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输液杆高度低于所述固定圈的一端设有和其可拆卸连接的所述颈椎枕,所述输液杆高度高于所述固定圈的一侧设有通过所述挂绳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输液瓶,并且连接处位于所述输液杆上的凹槽。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输液瓶的底部设有第一输液软管和第一进气软管,设有第一输液调速器的所述第一输液软管远离所述第一输液瓶的一端设有第一针头,使得所述第一针头依次穿过若干个呈阶梯下降排列形式的所述软管贯穿孔。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还包括和所述固定圈卡合连接并带有若干散热孔的固定帽,并且所述固定帽和所述固定圈的卡合面为所述退烧贴层和所述支撑体层接触的那一面。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还包括在底部设有螺栓的固定架。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帽的顶部设有和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使得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固定帽能够通过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实现可拆卸连接。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架的夹持部分设有第二输液瓶。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输液瓶的底部设有第二输液软管和第二进气软管,设有第二输液调速器的所述第二输液软管远离所述第二输液瓶的一端设有第二针头,使得所述第二针头依次穿过若干个呈阶梯下降排列形式的所述软管贯穿孔。本技术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医护人员不需要胶布就可以实现输液软管的固定,避免了因儿童的多动导致胶布的掉落。同时,若干个软管贯穿孔朝输液窗的方向以从高到低的阶梯形式进行排列,这样的布置方式使得药液向儿童输送时形成高度差,加快了药液的输送;(2)在儿童做着进行输液治疗时,可以通过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使得佩戴此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时可以自由活动头部而输液瓶保持静止,同时自己就可以看见输液瓶内药液的容量;(3)在在儿童久坐之后不配合输液治疗时,可以通过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让儿童在移动中也能实现输液。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固定圈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和图4是固定帽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固定圈2:固定帽3:固定夹4a:第一固定绳4b:第二固定绳5:松紧带6a:魔术贴母扣6b:魔术贴子扣7:第二输液瓶8:第二输液软管8a:第二进气软管9:第二输液调速器10:第二针头11:输液窗12:软管贯穿孔13:盖板13a:止血绷带14:退烧贴层15a:螺栓15b:螺母16:散热孔17:支撑体层19:输液杆19a:凹槽20:连接杆21:颈椎枕22:第一输液瓶23:挂绳25:第一输液调速器26:第一输液软管26a:第一进气软管27:第一针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3、4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可以包括固定圈1。固定圈1可以由退烧贴层14和支撑体层17从内到外可拆卸连接而组成。其中,退烧贴层14、支撑体层17和固定圈1可以呈环形。固定圈1上还可以设有供医护人员输液的至少一个输液窗11。固定圈1与头部接触的一侧可以为内侧,另一侧为固定圈1的外侧。固定圈1的外侧靠近输液窗11的位置以及固定圈1的外侧其他位置设置有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至少包括由环形的退烧贴层(14)和环形的支撑体层(17)从内到外可拆卸连接而组成且呈环形的固定圈(1),所述固定圈(1)上还设有供医护人员输液的至少一个输液窗(11),其中,所述固定圈(1)与头部接触的一侧为内侧,另一侧为所述固定圈(1)的外侧,所述固定圈(1)的外侧靠近所述输液窗(11)的位置和/或所述固定圈(1)的外侧其他位置设置有若干个软管贯穿孔(12),以使得若干个所述软管贯穿孔(12)按照朝所述输液窗(11)的方向以从高到低的阶梯方式进行排列的方式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至少包括由环形的退烧贴层(14)和环形的支撑体层(17)从内到外可拆卸连接而组成且呈环形的固定圈(1),所述固定圈(1)上还设有供医护人员输液的至少一个输液窗(11),其中,所述固定圈(1)与头部接触的一侧为内侧,另一侧为所述固定圈(1)的外侧,所述固定圈(1)的外侧靠近所述输液窗(11)的位置和/或所述固定圈(1)的外侧其他位置设置有若干个软管贯穿孔(12),以使得若干个所述软管贯穿孔(12)按照朝所述输液窗(11)的方向以从高到低的阶梯方式进行排列的方式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窗(11)上设有上端和其铰接且下端和其卡合连接的设置有止血绷带(13a)的盖板(13),以使得在所述盖板(13)将所述输液窗(11)覆盖的情况下,所述止血绷带(13a)置于所述固定圈(1)的内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1)的外侧设有和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绳(4a)和第二固定绳(4b),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绳(4a)的自由端通过至少一根松紧带(5)与魔术贴母扣(6a)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绳(4b)的自由端与魔术贴子扣(6b)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绳(4a)和所述第二固定绳(4b)能够通过所述魔术贴母扣(6a)和所述魔术贴子扣(6b)实现可拆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科头部输液固定器还包括连接杆(20)、颈椎枕(21)、输液杆(19)、第一输液瓶(22)以及与所述第一输液瓶(22)可拆卸连接的挂绳(23),其中,所述固定圈(1)通过所述连接杆(20)与呈L形的所述输液杆(19)可拆卸连接,设置有若干凹槽(19a)的所述输液杆(19)高度低于所述固定圈(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媛婷任燕王萍
申请(专利权)人:曹媛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