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轴承座类零件的限位、快换检测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8945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承座类零件的限位、快换检测夹具。发明专利技术作为检测夹具,可完成零件外圆、基准面、内孔、轴向孔位置、径向孔位置、外型轮廓等的检测,且重复检测误差小,再更换新的主体后,也不需要重新建立坐标系,可实现零件直接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依次从下到上设置的底座、主体和盖板;所述的盖板、主体和底座从上到下依次连接。

Limitation and Quick Change Inspection Fixture for Bearing Base Par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locating and fast changing detection fixture for bearing seat parts. The invention, as a testing fixture, can complete the detection of the Parts'outer circle, datum plane, inner hole, axial hole position, radial hole position and outline, and has small repetitive detection error. After replacing the new main body, it is not necessary to re-establish the coordinate system, so that the parts can be directly detected.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base, a main body and a cover plate arranged from bottom to top in turn, and the cover plate, the main body and the base are connected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轴承座类零件的限位、快换检测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承座类零件的限位、快换检测夹具,主要用于直径较小、薄壁轴承座类零件的限位检测,并且能准确、快速更换其它检测夹具。
技术介绍
在燃气轮机零部件中,有许多轴承座类的家族零件。这些零件在检测时,一批零件包含多个件号,且数量多少不一。三坐标在检测时,每换一个零件都必须重新建立一次坐标系,导致检测准确率低,重复定位性差,周期长、效率低等。为了能保证准确率及重复性,需要设计约束限位检测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轴承座类零件的限位、快换检测夹具。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轴承座类零件的限位、快换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从下到上设置的底座、主体和盖板;所述的底座为底部一侧设置有缺口的圆饼形,圆饼形的中心设置有台阶型通孔,台阶型通孔的底部设置有销子,所述的台阶型通孔的四周均布设置有3个螺纹孔一,其中两个螺纹孔之间设置有定位销,所述的3个螺纹孔一和定位销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减重孔;所述的主体的结构为一体成型的圆周上向上伸出设置的六个立柱的平面,所述的立柱不均匀的设置于平面上,所述的平面的中心设置有与双头螺杆相连接的螺纹孔二,螺纹孔二的底部设置有销子,螺纹孔二的四周均布设置有与3个螺纹孔一位置相对应的3个沉孔,通过3个螺钉一将底座和主体连接为一体,其中两个沉孔之间设置有与定位销位置相对应的通孔一;每个立柱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孔;所述的盖板为梅花形,梅花形的中心设置有通孔二,梅花形的伸出端的端部设置有与立柱的顶部孔相对应的通孔三,梅花形的底部中心边沿设置为“L”型;所述的主体上的螺纹孔二和盖板的台阶型通孔通过双头螺杆连接。所述的双头螺杆伸出于盖板外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的螺母底部的双头螺杆上设置有垫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本专利技术具有约束限位有效、可靠,装卸方便,更换主体快捷、准确;本专利技术能有效约束零件外圆、基准面,可用于轴承座类家族零件的检测;本专利技术作为检测夹具,可完成零件外圆、基准面、内孔、轴向孔位置、径向孔位置、外型轮廓等的检测,且重复检测误差小,再更换新的主体后,也不需要重新建立坐标系,可实现零件直接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图7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C-C剖视图;图9双头螺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D-D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图13为图12的E-E剖视图;图中,1、底座;2、主体;3、盖板;4、垫片;5、螺母;6、双头螺杆;7、定位销;8、台阶型通孔;9、螺钉一;10、销子;11、螺钉二;12、销子;13、螺纹孔一;14、螺纹孔二;15、沉孔;16、通孔一;17、孔;18、通孔二;19、通孔三;20、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设计做详细描述:一种用于轴承座类零件的限位、快换检测夹具(参见图1-图10),包括依次从下到上设置的底座1、主体2和盖板3;所述的底座1为底部一侧设置有缺口的圆饼形,圆饼形的中心设置有台阶型通孔8,台阶型通孔8的底部设置有销子10,所述的台阶型通孔8的四周均布设置有3个螺纹孔一13,其中两个螺纹孔之间设置有定位销7,所述的3个螺纹孔一13和定位销7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减重孔;所述的主体2的结构为一体成型的圆周上向上伸出设置的六个立柱的平面,所述的立柱不均匀的设置于平面上,所述的平面的中心设置有与底座1双头螺杆6相连接的螺纹孔二14,螺纹孔二14的底部设置有销子12,螺纹孔二14的四周均布设置有与3个螺纹孔一13位置相对应的3个沉孔15,通过3个螺钉一9将底座1和主体2连接为一体,其中两个沉孔15之间设置有与定位销7位置相对应的通孔一16;每个立柱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孔17;所述的盖板3为梅花形,梅花形的中心设置有通孔二18,梅花形的伸出端的端部设置有与立柱的顶部孔17相对应的通孔三19,梅花形的底部中心边沿设置为“L”型;所述的主体2上的螺纹孔二14和盖板3的台阶型通孔8通过双头螺杆6连接,所述的双头螺杆6伸出于盖板3外并通过螺母5固定,所述的螺母5底部的双头螺杆6上设置有垫片4。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参见图11-图13):使用时,先将底座1上的销子10放入三坐标平台的相应沉孔内,调整侧平面位置与X向大致垂直,拧紧螺钉二11使底座1与平台固定。将主体2底部销子12放入底座1台阶通孔8内,同时使主体2上的通孔一16与定位销7配合,用3个螺钉一9连接主体2上的3个沉孔和底座1上的3个螺纹孔,将双头螺杆6拧入主体2底部螺纹内,零件穿入双头螺杆6内,使零件20外圆与内孔配合,基准面与上端面贴合,将盖板3穿入双头螺杆6内,调整好位置,放上垫片4,用扳手拧紧螺母5,就可实现对零件的定位与约束限制。松开螺母5,拿掉垫片4,移去盖板3,拧掉双头螺杆6后,再去掉3个螺钉一9,可取出主体2更换结构相同,大小不同的主体。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轴承座类零件的限位、快换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从下到上设置的底座(1)、主体(2)和盖板(3);所述的底座(1)为底部一侧设置有缺口的圆饼形,圆饼形的中心设置有台阶型通孔(8),台阶型通孔(8)的底部设置有销子(10),所述的台阶型通孔(8)的四周均布设置有3个螺纹孔一(13),其中两个螺纹孔之间设置有定位销(7),所述的3个螺纹孔一(13)和定位销(7)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减重孔;所述的主体(2)的结构为一体成型的圆周上向上伸出设置的六个立柱的平面,所述的立柱不均匀的设置于平面上,所述的平面的中心设置有与双头螺杆(6)相连接的螺纹孔二(14),螺纹孔二(14)的底部设置有销子(12),螺纹孔二(14)的四周均布设置有与3个螺纹孔一(13)位置相对应的3个沉孔(15),通过3个螺钉一(9)将底座(1)和主体(2)连接为一体,其中两个沉孔(15)之间设置有与定位销(7)位置相对应的通孔一(16);每个立柱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孔(17);所述的盖板(3)为梅花形,梅花形的中心设置有通孔二(18),梅花形的伸出端的端部设置有与立柱的顶部孔(17)相对应的通孔三(19),梅花形的底部中心边沿设置为“L”型;所述的主体(2)上的螺纹孔二(14)和盖板(3)的台阶型通孔(8)通过双头螺杆(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轴承座类零件的限位、快换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从下到上设置的底座(1)、主体(2)和盖板(3);所述的底座(1)为底部一侧设置有缺口的圆饼形,圆饼形的中心设置有台阶型通孔(8),台阶型通孔(8)的底部设置有销子(10),所述的台阶型通孔(8)的四周均布设置有3个螺纹孔一(13),其中两个螺纹孔之间设置有定位销(7),所述的3个螺纹孔一(13)和定位销(7)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减重孔;所述的主体(2)的结构为一体成型的圆周上向上伸出设置的六个立柱的平面,所述的立柱不均匀的设置于平面上,所述的平面的中心设置有与双头螺杆(6)相连接的螺纹孔二(14),螺纹孔二(14)的底部设置有销子(12),螺纹孔二(14)的四周均布设置有与3个螺纹孔一(13)位置相对应的3个沉孔(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王璐庞媛陈福元苏民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航集团莱特航空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