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鹤年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868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该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包括手术中单和上肢固定件,所述上肢固定件为两组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手术中单的宽度方向的两边,每组所述上肢固定件包括多个用于连接上肢和所述手术中单的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能稳固地将患者胳膊固定于手术中单,能有效避免手术中患者手臂掉落,能暴露出患者手指末端,易于医护人员观察末梢情况,松紧程度可以实时调节,患者舒适度高,可反复使用、节能环保。

A New Type of Upper Limb Fixation for Surgical Patients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upper limb fixator for surgical patients. The new upper limb fixator includes a single and upper limb fixator in operation. The upper limb fixator consists of two groups and is connected to both sides of the single width direction in the operation. Each group of the upper limb fixator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he upper limb and the single in the operation. The new upper limb fixator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can fix the patient's arm firmly in the operation, effectively avoid the falling of the patient's arm during the operation, expose the end of the patient's finger, easily observe the end of the patient's finger, adjust the degree of tightness in real time, have high comfort, can be used repeatedly, save energy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上肢固定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
技术介绍
工作中由于手术需要,需将患者双臂固定于患者身体两侧,便于术者站立和操作。同时,术中上肢需建立静脉通路、检测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护理人员需观察上肢末端的血运情况,固定方法应有效且保证术中患者安全。目前多采用手术布单将上肢向下包裹,手术单塞于床垫下来固定,该方法虽简便易操作,但同时存在一定缺陷,此固定方式松紧不好掌握、太松,术中易导致手臂滑脱,尤其是全身麻醉患者,易造成副损伤,过紧时影响血运;由于布单大小的局限性,往往不能将手指末端暴露,不便于护理人员观察末梢情况;容易造成静脉通道、监护仪袖带管路的扭曲,使血氧饱和度探头脱落,造成安全隐患。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用上肢固定带,所述的手术用上肢固定带包括两块固定布,所述的两块固定布并列设置并沿宽度方向有部分重叠,所述的两块固定布的重叠部分通过多个第一粘扣粘接在一起,每块固定布与重叠部分的宽边相平行的另一宽边与该块固定布缝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上肢固定套,每个上肢固定套的上表面沿其宽度方向剪开一个开口,该上肢固定套的开口处通过一个拉锁闭合,每个上肢固定套内沿其宽度方向缝接有一块长条形布,所述的长条形布与该上肢固定套上的拉锁相对应。现有的上肢固定件或者仅仅对患者手臂进行了包裹,或者结构过于复杂,患者手臂容易造成血流不畅等事故,舒适度差且存在安全隐患,如何设计一种简单实用的上肢固定件,能够安全、舒适地固定患者手臂,并且便利地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以解决现有上肢固定件舒适度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该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包括手术中单和上肢固定件,所述上肢固定件为两组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手术中单的宽度方向的两边,每组所述上肢固定件包括多个用于连接上肢和所述手术中单的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条状连接件,所述手术中单设置有开口,所述条状连接件穿过所述开口且两个自由端分别位于所述手术中单不同侧,所述条状连接件与所述开口的边缘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术中单,所述手术中单边缘的位置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弹性带另一端的穿接环,所述弹性带的表面设置有粘扣。进一步地,所述手术中单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均分所述手术中单的第一标识线,所述第一标识线的两侧各自设置有第二标识线,两条第二标识线与所述第一标识线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标识线的距离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条状连接件,该条状连接件沿厚度方向依次包括相连的多孔硅胶层、棉布层和多孔树脂层。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还包括压力棒,所述压力棒用于捆绑在所述连接件与患者上肢之间且沿上肢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棒包括横截面为椭圆的密封的中空柱体和压力表,所述中空柱体和压力表连通且所述压力表粘贴于所述中空柱体的外表面,所述连接件开设有用于暴露所述压力表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手术中单的长度为100-180cm,宽度为70-120cm,所述手术中单包括相连的防水膜和无纺布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能稳固地将患者胳膊固定于手术中单,能有效避免手术中患者手臂掉落,能暴露出患者手指末端,易于医护人员观察末梢情况,松紧程度可以实时调节,患者舒适度高,可反复使用、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提供的一种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的连接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7提供的一种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的压力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术中单2条状连接件3弹性带4穿接环5第一标识线6第二标识线8压力棒71多孔硅胶层72棉布层73多孔树脂层81中空柱体82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如图1所示,该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包括手术中单1和上肢固定件,所述上肢固定件为两组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手术中单1的宽度方向的两边,每组所述上肢固定件包括多个用于连接上肢和所述手术中单1的连接件。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时,先将手术中单1铺设在病床上,患者上半身躺在手术中单1上,然后,分别通过两边的上肢固定件将患者的两个胳膊分别固定于手术中单1,这样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患者胳膊滑脱。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示的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件为条状连接件2,所述手术中单1设置有开口,所述条状连接件2穿过所述开口且两个自由端分别位于所述手术中单1不同侧,所述条状连接件2与所述开口的边缘相连接。每组上肢固定件可以包括三个条状连接件2,每个条状连接件2的两个自由端可以分别位于手术中单1上下两侧,条状连接件2可以为布条。在使用时,首先,患者上半身躺在手术中单1上,然后,每个条状连接件2分别捆绑患者胳膊于手术中单,这样通过两组条状连接件2可以稳固地将患者胳膊固定于手术中单,可以有效避免手术中患者手臂掉落。这样的固定方式能暴露出患者手指末端,易于医护人员观察末梢情况;并且松紧程度可以实时调节,患者舒适度高;血压计袖带、输液管道等可以通过条状连接件2之间缝隙拉出,不易打结缠绕,并且不影响血氧饱和度夹子的使用;可以在使用后清洗消毒后再次使用,反复使用、节能环保。实施例3如实施例1所述的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件为弹性带3,所述弹性带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术中单1,所述手术中单1边缘的位置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弹性带3另一端的穿接环4,所述弹性带3的表面设置有粘扣。每组上肢固定件可以包括三个弹性带3;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时,首先,患者上半身躺在手术中单1上,并使患者的两个胳膊分别位于两组弹性带3上,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包括手术中单(1)和上肢固定件,所述上肢固定件为两组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手术中单(1)的宽度方向的两边,每组所述上肢固定件包括多个用于连接上肢和所述手术中单(1)的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包括手术中单(1)和上肢固定件,所述上肢固定件为两组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手术中单(1)的宽度方向的两边,每组所述上肢固定件包括多个用于连接上肢和所述手术中单(1)的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条状连接件(2),所述手术中单(1)设置有开口,所述条状连接件(2)穿过所述开口且两个自由端分别位于所述手术中单(1)不同侧,所述条状连接件(2)与所述开口的边缘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弹性带(3),所述弹性带(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术中单(1),所述手术中单(1)边缘的位置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弹性带(3)另一端的穿接环(4),所述弹性带(3)的表面设置有粘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术患者上肢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中单(1)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均分所述手术中单(1)的第一标识线(5),所述第一标识线(5)的两侧各自设置有第二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鹤年徐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汤鹤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