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864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包括立柱本体和顶部支架,立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盒,驱动盒位于顶部支架内,顶部支架包括U型框、顶板和底板,顶板位于U型框的顶面上,底板位于U型框的底面上。该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底板的调整;2)立柱本体的安装;3)顶板的安装;4)支撑侧板的安装;5)两个升降立柱之间的拼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立柱本体和顶部支架之间组合形成一个安装单体,既适用于一个升降立柱的安装,也适用于两个升降立柱之间的拼装,并且将顶部支架的各个部件设计成可拆分的结构,可以便于后续的更换维护,降低维修成本费用,同时顶部支架可以实现与一定尺寸范围内的立柱本体之间的安装固定,有效扩大顶部支架的适用范围。

A High Thrust Lifting Column Structure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thrust lifting colum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column body and a top bracket. The top of the colum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rive box,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top bracket. The top bracket comprises a U-shaped frame, a top plate and a bottom plate, which are locat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U-shaped frame and a bottom plate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U-shaped frame. The installation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adjustment of the base plate; 2) installation of the column body; 3) installation of the roof; 4) installation of the supporting side plate; 5) assembly between the two lifting columns. The invention combines the column body and the top bracket to form an installation unit,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a lifting column as well as the assembly of two lifting columns, and designs the components of the top bracket into a detachable structure,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subsequent replacement and maintenance, reduce the maintenance cost, and realize a certain size range of the top bracket. Installation and fixing between the inner column bodies effectively enlarges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top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办公桌
,具体涉及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日常工作和设计用的办公桌普遍存在单一的问题:静止的台面,高低不能调节。假如办公人员久坐在办公桌面前,其上放的电脑对办公桌来说也是出于静止状态,这样办公人员其姿势固定不变,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对身体不利,从而会引起相关的一些颈椎病、腰椎病等。升降立柱就可以解决现有的办公桌所带来的问题。升降立柱通常使用在升降办公桌上,用于自由调整不规则的高度,从而使其达到最佳的舒适的高度。现有的升降立柱在与桌面进行安装时,升降立柱的顶部采用一体成型结构的顶部支架进行固定支撑,而且一种尺寸的升降立柱只能够匹配一种顶部支架。并且单个升降立柱的安装、两个个升降立柱的安装需要采用不同的顶部支架进行安装固定,不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转换。而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当顶部支架出现问题,必须将整个顶部支架进行更换,有效增加了后续的维修成本。并且现有的顶部支架与升降立柱进行连接时,将升降立柱顶部的驱动盒底面和四侧完全包裹后,后续再通过桌面将驱动盒的顶面密封,使得驱动盒处于一个密封的空间内,严重影响了驱动盒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的技术方案,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拆装方便,将立柱本体和顶部支架之间组合形成一个安装单体,既可以适用于一个升降立柱的安装,也适用于两个升降立柱之间的拼装,并且将顶部支架的各个部件设计成可拆分的结构,可以便于后续的更换和维护,降低后续的维修成本费用,同时顶部支架可以实现与一定尺寸范围内的立柱本体之间的安装固定,从而有效扩大顶部支架的适用范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包括立柱本体和顶部支架,其特征在于:立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盒,驱动盒位于顶部支架内,顶部支架包括U型框、顶板和底板,顶板位于U型框的顶面上,顶板的一侧端部下方设置有延伸块,延伸块与顶板之间形成托槽,顶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侧板,支撑侧板与顶板相连接,底板位于U型框的底面上,底板包括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第一滑动板为L型结构,第一滑动板的垂直面与U型框的侧端面贴合固定,第一滑动板的水平面上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与驱动盒螺钉连接,第一滑动板的水平面的前后两侧和第二滑动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的端部设置有嵌位块,U型框的前后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嵌位槽,嵌位槽与嵌位块相匹配,嵌位块卡接在嵌位槽内,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卡接固定,且第二滑动板通过第一紧定螺钉与第一滑动板限位固定,第二滑动板上远离第一滑动板的端部通过托架与顶板相连接。进一步,立柱本体为两节管节、三节管节或四节管节的立柱,管节为圆柱状或立方体状,设计合理,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立柱本体。进一步,延伸块与顶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延伸块的两侧均设置有紧固孔,延伸块底端面的高度不高于第二滑动板顶端面的高度,一体成型结构的设计可以便于顶板的实际加工成型,同时也可以确保顶板的整体结构强度,紧固孔的设计可以便于后续两个升降立柱之间的安装固定,便于限位框与延伸块之间的抵紧限位,延伸块底端面的高度的设计可以确保第二滑动板滑移的过程中不会碰撞到延伸块,结构设计合理,更便于实际的安装操作。进一步,第一滑动板的水平面的端部设置有调节块,第二滑动板上设置有调节槽,调节块与调节槽相匹配,调节块卡接在调节槽内,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和顶板上均设置有散热条孔,调节块和调节槽的设计可以便于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之间的卡接,确保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之间的连接性能,同时通过调整调节块卡入到调节槽内的长度可以对根据立柱本体顶端的实际尺寸进行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之间间距的调整,从而使得一种尺寸的顶部支架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立柱本体的安装固定,散热条孔的设计可以提高驱动盒的散热性能,使得驱动盒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有效确保驱动盒内驱动器的散热速率。进一步,第二滑动板的底端面上设置有穿孔,穿孔与调节槽相贯通,第一紧定螺钉与穿孔相匹配,第一紧定螺钉的末端穿过穿孔延伸至调节槽内与调节块的表面压紧固定,穿孔的设计可以便于第一紧定螺钉的安装,更便于实际的操作,当需要移动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时,通过拧松第一紧定螺钉,使得第一紧定螺钉的末端与调节块之间松开,当需要固定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时,通过拧紧第一紧定螺钉,使得第一紧定螺钉的末端与第一滑动板上的调节块的表面抵紧固定,从而使得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之间相对固定,结构设计更加的紧凑合理。进一步,支撑侧板包括连接块和固定板,固定板对称设置在连接块的前后两端,连接块的顶面高度低于固定板的顶面高度,连接块与固定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固定板上均匀设置有安装孔,固定板为L型结构,固定板的底面上均匀设置有加强块,连接块可以便于支撑侧板与顶板之间的连接固定,固定板可以与顶板相配合对桌面起到共同支撑作用,使得自动升降桌使用更加的平稳,连接块的顶面高度的设计可以确保连接块与固定板之间形成一定的阶梯槽,便于后续采用螺钉实现连接块与顶板之间的连接时,螺钉的顶面不会超出固定板的顶面,从而确保后续支撑侧板与桌面底部连接时,固定板与桌面底面之间的完全贴合,确保固定板对桌面的支撑面积和支撑力,加强块的设计可以提高固定板的结构强度,使得支撑侧板的结构牢固型更好,从而确保后续升降立柱对桌面的支撑稳定性能。进一步,连接块上设置有插槽,顶板的另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插块,插块与插槽相匹配,插块卡接在插槽内,插块与支撑侧板螺钉连接,连接块的底面两端均设置有折型板,两个折型板之间的最近间距与U型框的侧端面的长度相等,插块和插槽的设计可以便于连接块与顶板之间的卡接固定,使得连接块与顶板之间的安装定位更加的方便简单,同时也可以确保连接块与顶板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能,折型板的设计可以便于支撑侧板的初步定位,两个折型板将U型框卡接,从而保证支撑侧板的安装中心,便于插块与插槽的精准定位,同时折型板的设计又可以进一步提高支撑侧板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得支撑侧板更不易变形,从而使得顶部支架的结构牢固性能更好。进一步,顶板的底面上设置有两个卡板,两个卡板关于顶板中心对称,两个卡板之间的最近距离与U型框的侧端面的长度相等,两个卡板均与U型框螺钉连接,两个卡板的设计可以便于顶板与U型框之间的卡接定位,确保顶板放置到U形框上时,顶板关于U型框中心对称,使得实际安装时,无需进行中心位置的测量,简化实际的安装拆卸步骤,卡板与U型框螺钉连接的设计可以确保顶板与U型框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同时也便于后续的拆装操作。进一步,第二滑动板的端部卡接在托架内,且托架的底部与第二滑动板螺钉连接,顶板的前后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开口槽,托架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开口槽相匹配,限位块卡接在开口槽内,托架的设计可以进一步确保第二滑动板的结构稳定性能,从而使得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组合而成的底板与U型框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可靠,螺钉连接可以确保托架与第二滑动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螺钉连接灵活可靠,安装方便简单,开口槽和限位块的设计可以便于托架与顶板之间的卡接固定,并且也可以便于托架与顶板之间的拆装。采用如上述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包括立柱本体和顶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盒,所述驱动盒位于所述顶部支架内,所述顶部支架包括U型框、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U型框的顶面上,所述顶板的一侧端部下方设置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与所述顶板之间形成托槽,所述顶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与所述顶板相连接,所述底板位于所述U型框的底面上,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垂直面与所述U型框的侧端面贴合固定,所述第一滑动板的水平面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驱动盒螺钉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的水平面的前后两侧和所述第二滑动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端部设置有嵌位块,所述U型框的前后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嵌位槽,所述嵌位槽与所述嵌位块相匹配,所述嵌位块卡接在所述嵌位槽内,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卡接固定,且所述第二滑动板通过第一紧定螺钉与所述第一滑动板限位固定,所述第二滑动板上远离所述第一滑动板的端部通过托架与所述顶板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包括立柱本体和顶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盒,所述驱动盒位于所述顶部支架内,所述顶部支架包括U型框、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U型框的顶面上,所述顶板的一侧端部下方设置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与所述顶板之间形成托槽,所述顶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与所述顶板相连接,所述底板位于所述U型框的底面上,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垂直面与所述U型框的侧端面贴合固定,所述第一滑动板的水平面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驱动盒螺钉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的水平面的前后两侧和所述第二滑动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端部设置有嵌位块,所述U型框的前后两端面上均设置有嵌位槽,所述嵌位槽与所述嵌位块相匹配,所述嵌位块卡接在所述嵌位槽内,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卡接固定,且所述第二滑动板通过第一紧定螺钉与所述第一滑动板限位固定,所述第二滑动板上远离所述第一滑动板的端部通过托架与所述顶板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为两节管节、三节管节或四节管节的立柱,所述管节为圆柱状或立方体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块与所述顶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延伸块的两侧均设置有紧固孔,所述延伸块底端面的高度不高于所述第二滑动板顶端面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的水平面的端部设置有调节块,所述第二滑动板上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块与所述调节槽相匹配,所述调节块卡接在所述调节槽内,所述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和所述顶板上均设置有散热条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底端面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调节槽相贯通,所述第一紧定螺钉与所述穿孔相匹配,所述第一紧定螺钉的末端穿过所述穿孔延伸至所述调节槽内与所述调节块的表面压紧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板包括连接块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块的前后两端,所述连接块的顶面高度低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面高度,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定板上均匀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板为L型结构,所述固定板的底面上均匀设置有加强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插槽,所述顶板的另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相匹配,所述插块卡接在所述插槽内,所述插块与所述支撑侧板螺钉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面两端均设置有折型板,两个所述折型板之间的最近间距与所述U型框的侧端面的长度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底面上设置有两个卡板,两个所述卡板关于所述顶板中心对称,两个所述卡板之间的最近距离与所述U型框的侧端面的长度相等,两个所述卡板均与所述U型框螺钉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板的端部卡接在所述托架内,且所述托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滑动板螺钉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仲良曹阳吴魁邓星阳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蒂尔莱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