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冲击摆系统及弹道冲击摆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804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3:1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弹道冲击摆系统及弹道冲击摆测量系统,在进行弹道冲击摆测量过程中,通过设置爆炸聚能装置将弹道冲击摆测量过程中的爆炸冲量聚能在待测试件上,使得弹道冲击摆测量的爆炸冲量完全作用在待测试件上,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待测试件在所述爆炸冲量的强动荷载作用的变形数据和工字梁上的挡板的位移数据,以使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所述变形数据和所述位移数据生成测量结果,从而减少由于弹道冲击摆测量的爆炸冲量部分作用在待测试件的夹具上导致的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Ballistic impact pendulum system and ballistic impact pendulum measurement system

The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ballistic impact pendulum system and a ballistic impact pendulum measurement system. During the ballistic impact pendulum measurement process, the explosive impulse in the ballistic impact pendulum measurement process can be gathered on the test piece by setting an explosive energy gathering device, so that the explosive impulse measured by the ballistic impact pendulum can be fully applied on the test piece. On this basis, the first laser is used separately. The displacement sensor and the second laser displacement sensor detect the deformation data of the test piece under the strong dynamic load of the explosive impulse and the displacement data of the baffle on the I-beam, so that the data processing device generates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based on the deformation data and the displacement data, thereby reducing the effect of the explosive impulse part measured by the ballistic impact pendulum on the test piece. The measurement error caused by fixture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resu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道冲击摆系统及弹道冲击摆测量系统
本申请涉及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弹道冲击摆系统及弹道冲击摆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在强动载荷作用的场合,例如结构受到爆炸冲击作用、高速冲/撞击作用、枪械子弹发射过程评估等,结构所受到的瞬态冲量,是评估强动荷载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冲击摆相比于目前主要的瞬态冲量测量装置,例如:压电传感器、水平和垂直导轨试验以及电荷耦合器件照相机等,其抗干扰能力强,无须现场标定,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是间接测量瞬态冲量的一种有效装置,尤其在炸药爆轰能量测试中应用广泛。但是,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目前弹道冲击摆测量的爆炸冲量通常会部分作用在待测试件的夹具上,如果忽略该部分产生的爆炸冲量,则会导致最终测量误差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道冲击摆系统及弹道冲击摆测量系统,以解决或者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弹道冲击摆系统,应用于弹道冲击摆测量系统,所述弹道冲击摆测量系统包括与所述弹道冲击摆系统通信连接的数据处理设备,所述弹道冲击摆系统包括爆炸聚能装置、弹道冲击摆装置、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弹道冲击摆装置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钢杆、工字梁、配重垫板、配重以及挡板;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二钢板分别开设有试件通孔,所述第一钢板的试件通孔和所述第二钢板的试件通孔之间用于固定待测试件,所述钢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以及第三钢板将所述第一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以及第三钢板固定,所述第三钢板远离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与所述工字梁固定连接,所述工字梁远离所述第三钢板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挡板;所述爆炸聚能装置与所述第一钢板远离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用于将弹道冲击摆测量过程中的爆炸冲量通过所述第一钢板的试件通孔聚能在所述待测试件的第一面板上;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钢板和所述第三钢板之间,用于检测所述待测试件与第一面板相对的第二面板的中心在所述爆炸冲量的强动荷载作用的变形数据,并将所述变形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所述配重通过配重垫板与所述工字梁远离所述第三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弹道冲击摆装置远离所述爆炸聚能装置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述挡板的位移数据,并将所述位移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以使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所述变形数据和所述位移数据生成测量结果。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爆炸聚能装置包括套筒和多个用于对施加强动荷载作用爆炸炸药进行定位的定位条,所述套筒内侧分别设置有与每个所述定位条滑动连接的套筒导向槽,所述套筒导向槽靠近所述待测试件的一侧不与所述套筒靠近所述待测试件的端面连通。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导向槽附近设置有刻度线,每个所述定位条包括滑块、紧定部件和吊环螺钉,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对应的导向槽中,所述紧定部件与所述滑块活动连接,所述吊环螺钉与所述紧定部件活动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道冲击摆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位置的第一夹具装置,所述第一夹具装置包括支承、背板、连杆以及第一夹紧防护组件,所述支承上开设有第一方向的支承导向槽并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第三钢板连接,以通过所述支承导向槽调整到所述待测试件的第二面板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支承到所述待测试件之间的连线方向;所述背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具有开孔的耳座,所述连杆通过所述背板上的耳座的开孔和所述支承上的支承导向槽将所述背板和所述支承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两端通过固定件与所述背板上的两个耳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紧防护组件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并与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固定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夹紧防护。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上还开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的背板导向槽,用于通过所述背板导向槽调整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紧防护组件包括第一组件面板、第二组件面板、第三组件面板、第四组件面板、第五组件面板以及第六组件面板,所述第一组件面板和所述第二组件面板平行设置并与所述第三组件面板垂直连接,所述第四组件面板和所述第五组件面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组件面板和所述第二组件面板相对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三组件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组件面板包括两个,其中一个第六组件面板与所述第一组件面板、所述第四组件面板和所述第五组件面板固定连接、另一个第六组件面板与所述第二组件面板、所述第四组件面板和所述第五组件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组件面板上开设有面板导向槽,所述第一组件面板和所述第二组件面板均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定位孔,所述第四组件面板、所述第五组件面板以及所述第六组件面板均开设有用于固定无色透明有机玻璃的定位孔。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道冲击摆系统还包括用于防护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防护罩底板、两个防护罩侧板以及防护罩顶板,所述两个防护罩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护罩底板相对的两侧,所述防护罩顶板与所述两个防护罩侧板远离所述防护罩底板的端面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罩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各钢杆相连的第一管卡,各个第一管卡用于通过螺母与各个钢杆固定以限制所述防护罩在爆炸过程中发生相对弹道冲击摆装置的纵向位移;所述防护罩侧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管卡、外壁上设置有把手、边缘处设置止挡片;所述防护罩顶板通过合页分别与两个所述防护罩侧板铰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道冲击摆系统还包括用于稳定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位置的第二夹具装置,所述第二夹具装置包括第二夹紧防护组件、支座、底座以及多个不同厚度的垫板;所述第二夹紧防护组件与所述支座连接,并与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固定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夹紧防护;所述支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其上开设沿预定方向的支座导向槽,且靠近所述第二夹紧防护组件的表面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加强筋,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支座导向槽滑动连接;各个垫板上均开设有连接通孔,并依次堆叠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弹道冲击摆测量系统,所述弹道冲击摆测量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设备以及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通信连接的上述的弹道冲击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用于根据所述弹道冲击摆系统发送的所述变形数据和所述位移数据生成测量结果。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弹道冲击摆系统及弹道冲击摆测量系统,在进行弹道冲击摆测量过程中,通过设置爆炸聚能装置将弹道冲击摆测量过程中的爆炸冲量聚能在待测试件上,使得弹道冲击摆测量的爆炸冲量完全作用在待测试件上,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待测试件在所述爆炸冲量的强动荷载作用的变形数据和工字梁上的挡板的位移数据,以使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所述变形数据和所述位移数据生成测量结果,从而减少由于弹道冲击摆测量的爆炸冲量部分作用在待测试件的夹具上导致的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道冲击摆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弹道冲击摆测量系统,所述弹道冲击摆测量系统包括与所述弹道冲击摆系统通信连接的数据处理设备,所述弹道冲击摆系统包括爆炸聚能装置、弹道冲击摆装置、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弹道冲击摆装置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钢杆、工字梁、配重垫板、配重以及挡板;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二钢板分别开设有试件通孔,所述第一钢板的试件通孔和所述第二钢板的试件通孔之间用于固定待测试件,所述钢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以及第三钢板将所述第一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以及第三钢板固定,所述第三钢板远离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与所述工字梁固定连接,所述工字梁远离所述第三钢板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挡板;所述爆炸聚能装置与所述第一钢板远离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用于将弹道冲击摆测量过程中的爆炸冲量通过所述第一钢板的试件通孔聚能在所述待测试件的第一面板上;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钢板和所述第三钢板之间,用于检测所述待测试件与第一面板相对的第二面板的中心在所述爆炸冲量的强动荷载作用的变形数据,并将所述变形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所述配重通过配重垫板与所述工字梁远离所述第三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弹道冲击摆装置远离所述爆炸聚能装置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述挡板的位移数据,并将所述位移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以使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所述变形数据和所述位移数据生成测量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道冲击摆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弹道冲击摆测量系统,所述弹道冲击摆测量系统包括与所述弹道冲击摆系统通信连接的数据处理设备,所述弹道冲击摆系统包括爆炸聚能装置、弹道冲击摆装置、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弹道冲击摆装置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钢杆、工字梁、配重垫板、配重以及挡板;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二钢板分别开设有试件通孔,所述第一钢板的试件通孔和所述第二钢板的试件通孔之间用于固定待测试件,所述钢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以及第三钢板将所述第一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以及第三钢板固定,所述第三钢板远离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与所述工字梁固定连接,所述工字梁远离所述第三钢板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挡板;所述爆炸聚能装置与所述第一钢板远离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用于将弹道冲击摆测量过程中的爆炸冲量通过所述第一钢板的试件通孔聚能在所述待测试件的第一面板上;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钢板和所述第三钢板之间,用于检测所述待测试件与第一面板相对的第二面板的中心在所述爆炸冲量的强动荷载作用的变形数据,并将所述变形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所述配重通过配重垫板与所述工字梁远离所述第三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弹道冲击摆装置远离所述爆炸聚能装置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述挡板的位移数据,并将所述位移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以使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根据所述变形数据和所述位移数据生成测量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道冲击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炸聚能装置包括套筒和多个用于对施加强动荷载作用爆炸炸药进行定位的定位条,所述套筒内侧分别设置有与每个所述定位条滑动连接的套筒导向槽,所述套筒导向槽靠近所述待测试件的一侧不与所述套筒靠近所述待测试件的端面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道冲击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导向槽附近设置有刻度线,每个所述定位条包括滑块、紧定部件和吊环螺钉,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对应的导向槽中,所述紧定部件与所述滑块活动连接,所述吊环螺钉与所述紧定部件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道冲击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道冲击摆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位置的第一夹具装置,所述第一夹具装置包括支承、背板、连杆以及第一夹紧防护组件,所述支承上开设有第一方向的支承导向槽并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第三钢板连接,以通过所述支承导向槽调整到所述待测试件的第二面板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支承到所述待测试件之间的连线方向;所述背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具有开孔的耳座,所述连杆通过所述背板上的耳座的开孔和所述支承上的支承导向槽将所述背板和所述支承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两端通过固定件与所述背板上的两个耳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紧防护组件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并与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固定连接,用于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霖刘凯郭鑫苏兴亚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