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艾国会专利>正文

具有备用供电的计算机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8040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备用供电的计算机电源,包括电源壳体、主电源电路板、备用电源电路板和散热组件;所述主电源电路板和备用电源电路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源壳体内部的底面和顶面;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于所述主电源电路板与备用电源电路板之间的导热板,由所述导热板上延伸出、并伸入两导热板之间的导热管,固定套设于所述导热管上的多个散热片,设置于所述壳体前端面、用于向两导热板之间引入冷却风的风扇,分布于所述壳体后端面的通风孔;本电源能够在应用场所市电中断的情况下,为计算机运行继续供电,有效防止市电供电突然中断而引起数据丢失对用户造成损失,同时,该电源能够采用一套散热系统同时对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进行散热。

Computer Power Supply with Standby Power Supp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puter power supply with standby power supply, which comprises a power supply housing, a main power circuit board, a standby power circuit board and a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the main power circuit board and the standby power circuit board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bottom and top surfaces of the inner part of the power supply housing; the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comprises two parallel devices arranged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n the main power supply circuit board. The heat conducting plate between the heat conducting plate and the standby power supply circuit board extends from the heat conducting plate and extends into the heat conducting tube between the two heat conducting plates, fixes a plurality of heat sinks arranged on the heat conducting tube, and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shell, and is used to introduce cooling fans between the two heat conducting plates, and distributes in the ventilation holes of the rear end face of the shell; the power supply can interrupt electricity in the application place. In this case, the power supply for the computer continues to operate, effectively preventing the loss of data caused by the sudden interruption of the power supply of municipal power to us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power supply can use a set of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to heat both the main power supply and the standby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备用供电的计算机电源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电源,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备用供电的计算机电源。
技术介绍
在许多关键行业,譬如银行、电信、证券等,为保障在线交易和后台数据库等的安全与稳定,必须要求支撑这些重要业务的计算机设备能全天候连续稳定地工作,实现24小时的不间断运行。但计算机设备连续稳定运行的前提就是其供电电源具有极高的可靠性。而现有的计算机电源在外部瞬间断电这段时间内的数据仍然会丢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采用的方法是,1.采用外置UPS,即外置不间断电源,这种电源是将蓄电池(多为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与主机相连接,通过主机逆变器等模块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市电的系统设备,但是UPS无疑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导致使用不便,2.设置一备用电源电路集成在主机机箱内,例如采用公开号为CN206162378U所公开的具有备用供电的计算机电源,由于空间所限,采用这种计算机电源时,需要设置独立的主电源电路板和备用电源电路板,两个电路板需采用两套独立的散热系统对备用电源进行散热,这无疑会大大增加计算机的制造成本。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机电源,能够在应用场所市电中断的情况下,为计算机运行继续供电,同时,该电源能够采用一套散热系统同时对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备用供电的计算机电源,包括电源壳体、主电源电路板、备用电源电路板和散热组件;所述主电源电路板和备用电源电路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源壳体内部的底面和顶面;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于所述主电源电路板与备用电源电路板之间的导热板,由所述导热板上延伸出、并伸入两导热板之间的导热管,固定套设于所述导热管上的多个散热片,设置于所述壳体前端面、用于向两导热板之间引入冷却风的风扇,分布于所述壳体后端面的通风孔;所述主电源电路板设有主电源电路;所述备用电源电路板设有备用电源电路,所述主电源电路和备用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市电,备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主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备用电源电路包括控制模块、输入模块、蓄电池E1以及输出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市电,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蓄电池E1的正极连接,所述蓄电池E1的正极与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主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的回路通断;进一步,所述导热管至少包括吸热段、散热段和连接于所述吸热段与散热段之间的过渡段,所述吸热段与导热板连接,所述散热段位于两导热板之间;所述散热片包括固定外套于所述过渡段的前端散热片和固定外套于所述散热段的后端散热片,且相邻前端散热片之间形成用于将来自风扇的冷却风引导至两导热板之间的导流通道;进一步,所述导热板设有条形凹槽,所述导热管的吸热段内嵌于所述条形凹槽内;进一步,所述后端散热片为绕导热管散热段延伸的螺旋结构;进一步,两所述导热板上的导热管共用一个散热段;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J1、继电器J2、控制电路、第一电流检测电路、第二电流检测电路以及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继电器J1的触点开关设置于输入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之间的供电通路,所述继电器J1的控制端与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市电电流且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蓄电池E1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且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蓄电池E1的电压且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J2的触点开关设置于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蓄电池E1之间的供电通路,继电器J2的控制端与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其中,继电器J1和继电器J2为常开继电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具有备用供电的计算机电源,散热组件能够有效的对主电源电路和备用电源电路进行散热,相比采用两套独立散热系统来分别对主电源电路和备用电源电路进行散热的结构而言,本技术的散热结构更为紧凑。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电源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备用供电的计算机电源,包括电源壳体2(电源壳体2为矩形箱体结构)、主电源电路板4、备用电源电路板1和散热组件;所述主电源电路板4和备用电源电路板1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源壳体2内部的底面和顶面;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于所述主电源电路板4与备用电源电路板1之间的导热板3(两导热板3相互平行设置,导热板3上端通过导热硅胶与备用电源电路板1上发热量较大的元件连接,导热板3下端通过导热硅胶与主电源电路板4上发热量较大的元件连接),由所述导热板3上延伸出、并伸入两导热板3之间的导热管,固定套设于所述导热管上的多个散热片,设置于所述壳体2前端面(前端面应设有进风口)、用于向两导热板3之间引入冷却风的风扇7,分布于所述壳体2后端面的通风孔;其中,电源壳体2为长方体箱体结构,主电源电路板4和备用电源电路板1采用现有螺丝等紧固件固定在壳体2内部,导热板3通过导热硅胶与主电源电路板4和备用电源电路板1上发热量较大的元件(如开关管)相连,主电源电路板4或备用电源电路板1上的热量将传导至导热板3,然后通过导热管传递至两导热板3之间;风扇7吹入的冷却风携带热量并排除到机箱外。其中,主电源电路板4和备用电源电路板1的具体电路结构应采用公开号为CN206162378U所公开的具有备用供电的计算机电源中的主电源电路和备用电源电路。即所述主电源电路板4设有主电源电路;所述备用电源电路板1设有备用电源电路,所述主电源电路和备用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市电,备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主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备用电源电路包括控制模块、输入模块、蓄电池E1以及输出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市电,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蓄电池E1的正极连接,所述蓄电池E1的正极与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主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的回路通断;其中,主电源电路为现有的计算机电源,以其中一种电源结构为例,如图2所示,主电源电路的包括第一EMI滤波电路、第二EMI滤波电路、全桥整流滤波电路、主电源开关管、待机电源开关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推动级变压器、推动管、待机电源开关管、控制芯片以及待机电源构成,其具体的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该主电源电路中的各模块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加以赘述;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应用场所市电中断的情况下,为计算机运行继续供电,确保用户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对计算机的数据进行保存,有效防止市电供电突然中断而引起数据丢失对用户造成损失,而且能够有效防止断电冲击对计算机造成损坏,确保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热管至少包括吸热段9、散热段5和连接于所述吸热段9与散热段5之间的过渡段6(吸热段9、散热段5和过渡管为一体成型),所述吸热段9与导热板3连接,所述散热段5位于两导热板3之间;所述散热片包括固定外套于所述过渡段6的前端散热片8和固定外套于所述散热段5的后端散热片10,且相邻前端散热片8之间形成用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备用供电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壳体、主电源电路板、备用电源电路板和散热组件;所述主电源电路板和备用电源电路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源壳体内部的底面和顶面;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于所述主电源电路板与备用电源电路板之间的导热板,由所述导热板上延伸出、并伸入两导热板之间的导热管,固定套设于所述导热管上的多个散热片,设置于所述壳体前端面、用于向两导热板之间引入冷却风的风扇,分布于所述壳体后端面的通风孔;所述主电源电路板设有主电源电路;所述备用电源电路板设有备用电源电路,所述主电源电路和备用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市电,备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主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备用供电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壳体、主电源电路板、备用电源电路板和散热组件;所述主电源电路板和备用电源电路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源壳体内部的底面和顶面;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于所述主电源电路板与备用电源电路板之间的导热板,由所述导热板上延伸出、并伸入两导热板之间的导热管,固定套设于所述导热管上的多个散热片,设置于所述壳体前端面、用于向两导热板之间引入冷却风的风扇,分布于所述壳体后端面的通风孔;所述主电源电路板设有主电源电路;所述备用电源电路板设有备用电源电路,所述主电源电路和备用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市电,备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主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备用供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国会王赟姜异秀邓权彬邓秋伦劳红艳古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艾国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