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调节阀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736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20
一种气动调节阀的密封装置,包括执行机构和阀本体,执行机构通过行程空腔与阀本体连接,阀本体包括阀体、阀杆、阀芯和阀座,阀体水平两端分别设有流量入口和流量出口,流量入口连接入口通道,流量出口连接出口通道,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呈“~”形,入口通道与出口通道交叉处为阀座,阀杆一端连接阀芯,阀芯通过密封装置连接阀座,行程空腔通过密封装置与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在行程空腔与阀本体之间设置密封装置,可有效保障阀杆与空腔的气密性,通过在阀座与阀芯处设置密封装置,密封性大大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双重密封装置,有效增加了气动调节阀的密封性,进一步有效防止出现介质泄漏等问题。

A Sealing Device of Pneumatic Regulating Valve

A sealing device of a pneumatic control valve includes an actuator and a valve body. The actu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valve body through a stroke cavity. The valve body includes a valve body, a stem, a spool and a seat. The horizontal ends of the valve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low inlet and a flow outlet. The flow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an inlet passage, and the flow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an outlet passage. The inlet passage and an outlet passage are in the shape of'-'.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orifice passage and the outlet passage is the valve seat. One end of the 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valve core. The valve co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valve seat through the sealing device, and the travel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valve body through the sealing device. The advantage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as follows: simple structure, air tightness of the valve stem and the valve body can be effectively guaranteed by installing a sealing device between the stroke cavity and the valve body, and the sealing ability can be greatly increased by installing a sealing device between the valve seat and the valve core. Through the double sealing device, the airtightness of the pneumatic regulating valve can be effectively increased and the medium can be further effectively prevented. Leakage and other issu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调节阀的密封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调节阀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日益重视,倡导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已成为主流。在电力、环保、化工等
输送高温、带腐蚀性介质气体,容易导致气体泄漏等问题的出现,气体泄漏容易导致外部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因此要求输送介质的气动调节阀密封结构能够防腐、防磨、防泄漏。而且其输送介质温度由100℃左右升至600℃左右,故对密封装置的耐高温要求也很高。调节阀又名控制阀,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最终控制元件。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如果按行程特点,调节阀可分为直行行程和角行程;按其所配执行机构使用的动力,可以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三种;按其功能和特性分为线性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及抛物线特性三种。调节阀适用于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等介质。气动调节阀是以压缩气体为动力源,以气缸为执行器,并借助于阀门定位器、转换器、电磁阀、保位阀、储气罐、气体过滤器等附件去驱动阀门,实现开关量或比例式调节,接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来完成调节管道介质的: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各种工艺过程参数。气动调节阀的特点就是控制简单,反应快速,且本质安全,不需另外再采取防爆措施。现有的气动调节阀密封性不好,阀杆密封大多为填料密封,阀杆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阀杆摩擦填料,容易导致填料变小,填料变形,填料外溢等问题,容易导致阀杆密封不严,出现泄漏等问题。现有的气动调节阀,阀座与阀芯处密封不严,也会出现泄漏情况;且生产成本高,加工精度高,耽误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装置;尤其是结构简单、应用于气动调节阀上且具有多重密封装置、密封效果好的一种气动调节阀的密封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调节阀的密封装置,包括执行机构和阀本体,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膜室,所述膜室由上到下依次设有上模盖、膜片和下模盖,所述上模盖与所述膜片上表面构成上膜室,所述膜片下表面与所述下模盖构成下膜室,所述上模盖顶部设有进气孔,所述下模盖中间部位设有透孔,所述下膜室设有弹性装置和推杆,所述弹性装置一端连接所述膜片下表面,所述弹性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下膜盖上表面,所述推杆置于所述下膜室中间部位,所述推杆穿过所述透孔,所述下膜室通过行程空腔与所述阀本体连接,所述行程空腔为圆锥体,所述行程空腔的大圆面与所述执行机构下表面连接,所述行程空腔的小圆面与所述阀本体连接,所述阀本体包括阀体、阀杆、阀芯和阀座,所述阀体水平两端分别设有流量入口和流量出口,所述流量入口连接入口通道,所述流量出口连接出口通道,所述入口通道和所述出口通道呈“~”形,所述入口通道与所述出口通道交叉处为所述阀座,所述推杆一端连接所述膜片下表面,所述推杆另一端连接所述阀杆一端,所述阀杆另一端连接所述阀芯,所述阀芯通过第二密封装置连接所述阀座,所述行程空腔通过第一密封装置与所述阀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为填料密封,所述填料置于空腔内,所述填料包括第一填料、第二填料和第三填料,所述空腔一端连接所述行程空腔,所述空腔另一端连接所述阀体,所述填料套于所述阀杆上,所述阀杆穿过所述空腔,所述空腔内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填料、所述第二填料和所述第三填料,所述第二填料置于所述第一填料与所述第三填料之间,所述第一填料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填料上表面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所述第二填料下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填料上表面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橡胶垫圈、套筒、波纹管和挡片,所述橡胶垫圈置于所述阀体与所述行程空腔的交界处,所述套筒套于所述阀杆外表面,所述套筒上表面与所述空腔下表面接触,所述挡片套在所述阀杆上,所述挡片置于所述套筒内,所述波纹管置于所述套筒内并套装于所述阀杆外,所述波纹管下端通过所述套筒与所述阀座连接处压紧固定,所述波纹管上部端面与所述挡片固定夹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一石墨环和第二石墨环,所述第一石墨环和所述第二石墨环均套于所述阀杆上,所述第一石墨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填料的上部,所述第二石墨环设置于所述第三填料的下部。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圈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外侧面均呈弧面,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面的内外侧面均为水平面,所述弧面的径向厚度大于所述水平面的径向厚度,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所述第二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和所述阀杆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置于所述行程空腔内,所述连接块上设有指针,所述行程空腔两侧设有刻度盘,所述指针与所述刻度盘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装置置于所述上膜室,所述弹性装置一端连接所述上模盖下表面,所述弹性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膜片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盖为两个。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石墨环和所述第二石墨环为编织石墨环。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行程空腔与阀本体之间设置第一密封装置,可有效保障阀杆与空腔的气密性,通过在阀座与阀芯处设置第二密封装置,密封性大大增加,本技术通过双重密封装置,有效增加了气动调节阀的密封性,进一步有效防止出现介质泄漏等问题。2、本技术的第一密封装置为填料密封装置,通过设置多层填料,且第一填料采用内凹结构,第三填料采用上凸结构,为第二填料做支撑作用。当有向下的力压迫该密封结构时,第一填料和第三填料不易变形,与阀杆接触不紧密,对第二填料起到一个很好的支撑和保护作用,防止介质从空腔和阀杆处外泄。通过填料的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的改进使得在介质高温情况下,填料能很好的密封阀盖内腔和阀杆,不使介质外逸,避免了环境污染和人身危害。并且填料的动摩擦力小,使得阀门运行平稳、精度高,并减小执行机构的磨损,增加了阀门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的第二密封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增加了密封性,降低了成本。4、本技术设有两个上模盖,通过在模盖上均设有连接端,而且这两个连接端形状相同且同轴设置,可以通过连接装置分别与两个连接端固定连接,实现阀正反作用的互换,这样可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而且这种连接方式便于使用、安装和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膜室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橡胶垫圈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膜室2、弹性装置3、膜片4、上模盖5、执行机构6、进气孔7、膜室8、下膜室9、下膜盖10、推杆11、指针12、连接块13、行程空腔14、第一密封装置15、空腔16、阀芯17、流量出口18、出口通道19、阀座20、阀体21、入口通道22、流量入口23、阀本体24、阀杆25、刻度盘26、透孔27、第二密封装置28、第一石墨环29、第一填料30、第二填料31、第三填料32、第二石墨环33、橡胶垫圈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调节阀的密封装置,包括执行机构和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膜室,所述膜室由上到下依次设有上模盖、膜片和下模盖,所述上模盖与所述膜片上表面构成上膜室,所述膜片下表面与所述下模盖构成下膜室,所述上模盖顶部设有进气孔,所述下模盖中间部位设有透孔,所述下膜室设有弹性装置和推杆,所述弹性装置一端连接所述膜片下表面,所述弹性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下膜盖上表面,所述推杆置于所述下膜室中间部位,所述推杆穿过所述透孔,所述下膜室通过行程空腔与所述阀本体连接,所述行程空腔为圆锥体,所述行程空腔的大圆面与所述执行机构下表面连接,所述行程空腔的小圆面与所述阀本体连接,所述阀本体包括阀体、阀杆、阀芯和阀座,所述阀体水平两端分别设有流量入口和流量出口,所述流量入口连接入口通道,所述流量出口连接出口通道,所述入口通道和所述出口通道呈“~”形,所述入口通道与所述出口通道交叉处为所述阀座,所述推杆一端连接所述膜片下表面,所述推杆另一端连接所述阀杆一端,所述阀杆另一端连接所述阀芯,所述阀芯通过第二密封装置连接所述阀座,所述行程空腔通过第一密封装置与所述阀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调节阀的密封装置,包括执行机构和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膜室,所述膜室由上到下依次设有上模盖、膜片和下模盖,所述上模盖与所述膜片上表面构成上膜室,所述膜片下表面与所述下模盖构成下膜室,所述上模盖顶部设有进气孔,所述下模盖中间部位设有透孔,所述下膜室设有弹性装置和推杆,所述弹性装置一端连接所述膜片下表面,所述弹性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下膜盖上表面,所述推杆置于所述下膜室中间部位,所述推杆穿过所述透孔,所述下膜室通过行程空腔与所述阀本体连接,所述行程空腔为圆锥体,所述行程空腔的大圆面与所述执行机构下表面连接,所述行程空腔的小圆面与所述阀本体连接,所述阀本体包括阀体、阀杆、阀芯和阀座,所述阀体水平两端分别设有流量入口和流量出口,所述流量入口连接入口通道,所述流量出口连接出口通道,所述入口通道和所述出口通道呈“~”形,所述入口通道与所述出口通道交叉处为所述阀座,所述推杆一端连接所述膜片下表面,所述推杆另一端连接所述阀杆一端,所述阀杆另一端连接所述阀芯,所述阀芯通过第二密封装置连接所述阀座,所述行程空腔通过第一密封装置与所述阀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调节阀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为填料密封,所述填料置于空腔内,所述填料包括第一填料、第二填料和第三填料,所述空腔一端连接所述行程空腔,所述空腔另一端连接所述阀体,所述填料套于所述阀杆上,所述阀杆穿过所述空腔,所述空腔内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所述第一填料、所述第二填料和所述第三填料,所述第二填料置于所述第一填料与所述第三填料之间,所述第一填料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填料上表面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所述第二填料下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填料上表面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泛恩汇正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