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33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控制阀,包括呈长方形管状的阀体,阀体内设置有竖直布设的转动杆,转动杆上设置有用于随其转动以控制阀门开度大小的阀板,阀体的上方设置有套筒,套筒上设置有固定圆盘,固定圆盘上开设有多个开度控制槽,转动杆的上端伸出阀体并从套筒穿出,并在转动杆穿出套筒的部位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为U形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开度控制槽相配合的开度控制杆,开度控制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轴转动配合,开度控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度控制槽插接配合。该通风控制阀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控制开度大小,为主管道内的空气在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分配提供了方便。

A Ventilation Control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ntilation control valve, which comprises a rectangular tubular valve body, a vertical rotating rod arranged in the valve body, a valve plate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ro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ning size of the valve when it rotates, a sleeve arranged above the valve body, a fixed disc arranged on the sleeve, a plurality of opening control grooves arranged on the fixed disc, and a valve extend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rotating rod. The body passes through the sleev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plate at the part where the rotating rod passes through the sleeve. The fixed plate is a U-shaped plate, and a fixed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plate. An opening control rod for matching the opening control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shaft. One end of the opening control rod is rotated with the fixed shaf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opening control rod is inserted with the opening control groove. The ventilation control valv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effective control of opening, and convenient distribution of air in the main pipeline in the upstream, middle and downstr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控制阀
本技术属于阀门
,具体是涉及一种通风控制阀。
技术介绍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相对来说管道式新风系统由于工程量大更适合工业或者大面积办公区使用,而无管道新风系统因为安装方便,更适合家庭使用。其中,对于管道式新风系统,当需要将送风系统的主管道内的空气输送到每个房间时,需要对在送风系统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设定不同开度大小的阀门,从而对主管道内的空气进行有效的平均分配,以避免流到中游和下游的空气量减小。于是,如何设计一种有效控制开度大小的通风阀门,成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通风控制阀。该通风控制阀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控制开度大小,为主管道内的空气在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分配提供了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形管状的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竖直布设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用于随其转动以控制阀门开度大小的阀板,所述阀体的上方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上开设有多个开度控制槽,所述转动杆的上端伸出阀体并从套筒穿出,并在所述转动杆穿出套筒的部位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U形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开度控制槽相配合的开度控制杆,所述开度控制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轴转动配合,所述开度控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度控制槽插接配合。上述的一种通风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开度控制槽绕所述固定圆盘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上述的一种通风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度控制槽的数量为12个。上述的一种通风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内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阀板形成接触配合的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关于所述转动杆相对称。上述的一种通风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通风主管道相连接的第一法兰板,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通风分支管道相连接的第二法兰板。上述的一种通风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下端通过下轴承与阀体构成转动配合,所述转动杆的上部通过上轴承与阀体构成转动配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2、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开度控制槽,从而可以利用开度控制杆与多个所述开度控制槽一一对应插接配合,以实现将该通风控制阀的阀门开度限定在不同位置。3、本技术多个开度控制槽绕固定圆盘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这样,能够对阀板进行均匀的调整,以实现对阀门开度大小进行均匀的调整。4、本技术通过在阀体的内壁设置用于与阀板形成接触配合的两个侧板,以有效的将阀板限定在阀门关闭位置。5、本技术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处于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处于关闭时的立体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处于完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处于完全打开时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动杆;2—阀板;3—套筒;4—固定板;5—固定轴;6—开度控制杆;7—第一法兰板;8—侧板;9—固定圆盘;91—开度控制槽;10—阀体;11—第二法兰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通风控制阀,包括呈长方形管状的阀体10,所述阀体10内设置有竖直布设的转动杆1,所述转动杆1上设置有用于随其转动以控制阀门开度大小的阀板2,所述阀体10的上方设置有套筒3,所述套筒3上设置有固定圆盘9,所述固定圆盘9上开设有多个开度控制槽91,所述转动杆1的上端伸出阀体10并从套筒3穿出,并在所述转动杆1穿出套筒3的部位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为U形板,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固定轴5,所述固定轴5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开度控制槽91相配合的开度控制杆6,所述开度控制杆6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轴5转动配合,所述开度控制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度控制槽91插接配合。本实施例中,该通风控制阀在使用时,通过开度控制杆6来带动转动杆1转动,阀板2随转动杆1转动,进而实现对阀体10内通道(即阀门开度)的控制,随后通过转动开度控制杆6,将开度控制杆6插入固定圆盘9上的开度控制槽91内,以实现对转动杆1和阀板2转动角度的固定,进而达到对该通风控制阀阀门开度大小的有效控制和调整,为主管道内的空气在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分配提供了方便。本实施例中,该通过控制阀通过设置多个开度控制槽91,从而可以利用开度控制杆6与多个所述开度控制槽91一一对应插接配合,以实现将该通风控制阀的阀门开度限定在不同位置。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开度控制槽91绕所述固定圆盘9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这样,能够对阀板2进行均匀的调整,以实现对阀门开度大小进行均匀的调整。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度控制槽91的数量为12个。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阀体10的内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阀板2形成接触配合的两个侧板8,两个所述侧板8关于所述转动杆1相对称。通过设置两个侧板8,能够有效的将阀板2限定在阀门关闭位置。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阀体1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通风主管道相连接的第一法兰板7,所述阀体10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通风分支管道相连接的第二法兰板11。通过设置第一法兰板7和第二法兰板11,方便了该通风控制阀的安装和拆换。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1的下端通过下轴承与阀体10构成转动配合,所述转动杆1的上部通过上轴承与阀体10构成转动配合。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形管状的阀体(10),所述阀体(10)内设置有竖直布设的转动杆(1),所述转动杆(1)上设置有用于随其转动以控制阀门开度大小的阀板(2),所述阀体(10)的上方设置有套筒(3),所述套筒(3)上设置有固定圆盘(9),所述固定圆盘(9)上开设有多个开度控制槽(91),所述转动杆(1)的上端伸出阀体(10)并从套筒(3)穿出,并在所述转动杆(1)穿出套筒(3)的部位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为U形板,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固定轴(5),所述固定轴(5)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开度控制槽(91)相配合的开度控制杆(6),所述开度控制杆(6)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轴(5)转动配合,所述开度控制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度控制槽(91)插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形管状的阀体(10),所述阀体(10)内设置有竖直布设的转动杆(1),所述转动杆(1)上设置有用于随其转动以控制阀门开度大小的阀板(2),所述阀体(10)的上方设置有套筒(3),所述套筒(3)上设置有固定圆盘(9),所述固定圆盘(9)上开设有多个开度控制槽(91),所述转动杆(1)的上端伸出阀体(10)并从套筒(3)穿出,并在所述转动杆(1)穿出套筒(3)的部位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为U形板,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固定轴(5),所述固定轴(5)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开度控制槽(91)相配合的开度控制杆(6),所述开度控制杆(6)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轴(5)转动配合,所述开度控制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度控制槽(91)插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弌谢坤坤阎彬董兵曹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