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声的节能建筑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279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吸声的节能建筑幕墙,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内墙板、保温层、隔热层、吸声层以及外墙板;所述吸声层的一侧开设有吸音孔,且截面较小的一端朝向外墙板,所述吸音孔在外墙板内螺旋设置;所述吸音孔内的侧壁滑移连接有若干阻挡柱,所述阻挡柱的滑移方向与吸音孔的侧壁垂直,所述吸音孔的侧壁开设有供阻挡柱滑移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设置有复位件;声音通过外墙板后,进入到吸声层内,吸声层内的吸音孔对声音进行吸收;声音在螺旋的吸音孔内传播的过程中,吸音孔内的阻挡柱能够对声音进行阻挡,声音带动阻挡柱运动后,阻挡柱上的复位件能够对阻挡柱进行缓冲,从而进一步对声音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

A Sound Absorbable Energy-saving Building Curtain Wal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ound-absorbing and energy-saving building curtain wall,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structure, including an inner wall board, an insulating layer, a heat insulation layer, a sound-absorbing layer and an outer wall board arranged in sequence; one side of the sound-absorbing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sound-absorbing hole, and the smaller end of the cross-section is facing an outer wall board; the sound-absorbing hole is spirally arranged in the outer wall board; the side wall sliding connection of the sound-absorbing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sound-absorbing hole. The sliding direction of the barrier column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sound absorption hole, the side wall of the sound absorption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for the sliding of the sound absorption column, and the slid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reset part; sound enters the sound absorption layer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outer wall board, and the sound absorption hole in the sound absorption layer absorbs sound; during the sound transmission in the spiral sound absorption hole, the sound is absorbed in the sound absorption hole. The barrier column can block the sound. After the sound drives the barrier column to move, the reset part on the barrier column can buffer the barrier column and further absorb the energy generated by the s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吸声的节能建筑幕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吸声的节能建筑幕墙。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幕墙是建筑幕墙指的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墙围护,通常由面板(玻璃、金属板、石板、陶瓷板等)和后面的支承结构(铝横梁立柱、钢结构、玻璃肋等等)组成。现有的专利可参照授权公告号为CN204960053U的中国使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吸声的节能建筑幕墙,包括基墙,基墙中设有龙骨,龙骨通过连接柱与外墙板相连,龙骨上还设置有固定件,龙骨通过固定件与基墙固定连接,基墙与防潮层相连,防潮层外侧为保温层,保温层外侧为外墙板,外墙板上设有吸声层,吸声层内设有凹形吸声结构,吸声层外侧设有太阳能电板,建筑幕墙的外侧还设有外围框架,外围框架内部设有锯齿拼接卡槽。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建筑幕墙的吸声层为多层堆叠结构,隔音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吸声的节能建筑幕墙,其优点是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吸声的节能建筑幕墙,包括依次设置的内墙板、保温层、隔热层、吸声层以及外墙板;所述吸声层靠近外墙板的一侧开设有吸音孔,所述吸音孔呈喇叭形,且截面较小的一端朝向外墙板,所述吸音孔在外墙板内螺旋设置;所述吸音孔内的侧壁滑移连接有若干阻挡柱,所述阻挡柱的滑移方向与吸音孔的侧壁垂直,所述吸音孔的侧壁开设有供阻挡柱滑移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设置有复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幕墙在进行使用时,声音通过外墙板后,进入到吸声层内,吸声层内的吸音孔对声音进行吸收,螺旋的吸音孔能够增加声音传播的时间,从而便于对声音进行吸收;声音在螺旋的吸音孔内传播的过程中,吸音孔内的阻挡柱能够对声音进行阻挡,声音带动阻挡柱运动后,阻挡柱上的复位件能够对阻挡柱进行缓冲,从而进一步对声音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从而便于吸声层对声音进行吸收,从而便于隔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柱远离滑移槽的一端固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凹面朝向外墙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柱上的弧形板能够使声音产生的能量带动阻挡柱运动,从而加快阻挡柱对声音产生的能量的消耗,从而便于对声音进行吸收,从而提高吸引层的隔音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柱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为喇叭形且截面较小的一端朝向吸音孔的侧壁;所述阻挡柱内为空心结构,所述阻挡柱内设置有耗音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柱上开设的连接孔能够对声音进行吸收,从而进一步对声音进行吸收;连接孔为喇叭形,从而便于声音进入到阻挡柱后,减少声音的传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耗音件包括与阻挡柱转动连接的耗音轴,所述耗音轴的侧壁固接有若干组耗音叶片,每组所述耗音叶片沿耗音轴的周向设置且与耗音轴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阻挡柱的声音与耗音叶片接触,从而耗音叶片对声音进行近一步的吸收;声音产生的能量带动耗音叶片转动时,耗音叶片能够加速对声音的吸收,从而便于提高吸声层的隔音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耗音叶片弯曲设置且凹面朝向阻挡柱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耗音叶片弯曲设置能够增加耗音叶片的面积,从而便于耗音叶片对声音产生的能量的吸收,从而便于对声音进行消耗,从而减少传出的声音,从而便于提高吸声层的隔音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件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滑移槽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阻挡柱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对阻挡柱提供弹力,从而便于阻挡柱对声音产生的能量的消耗,从而便于提高吸声层的隔音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声层靠近外墙板的一侧为波浪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声层靠近外墙板的侧壁设置为波浪形,能够增加吸声层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声音进入到吸音孔内,从而便于吸声层对声音进行吸收,从而变啊与提高吸声层的隔音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声层设有波浪形的一侧设置有硅藻泥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藻泥层主要是由硅藻泥构成的,硅藻泥自身为多孔结构,具有很强的降低噪音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吸声层的隔音效果,从而便于提高幕墙的隔音性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该幕墙在进行使用时,声音通过外墙板后,进入到吸声层内,吸声层内的吸音孔对声音进行吸收,螺旋的吸音孔能够增加声音传播的时间,从而便于对声音进行吸收;声音在螺旋的吸音孔内传播的过程中,吸音孔内的阻挡柱能够对声音进行阻挡,声音带动阻挡柱运动后,阻挡柱上的复位件能够对阻挡柱进行缓冲,从而进一步对声音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从而便于吸声层对声音进行吸收,从而便于隔音;2.阻挡柱上的弧形板能够使声音产生的能量带动阻挡柱运动,从而加快阻挡柱对声音产生的能量的消耗,从而便于对声音进行吸收,从而提高吸引层的隔音效果;3.阻挡柱上开设的连接孔能够对声音进行吸收,从而进一步对声音进行吸收;连接孔为喇叭形,从而便于声音进入到阻挡柱后,减少声音的传出。附图说明图1是体现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体现本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体现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体现弧形板的示意图;图5是体现耗音叶片的示意图。图中,1、内墙板;2、保温层;21、连接杆;22、倒刺;3、隔热层;4、吸声层;41、吸音孔;42、阻挡柱;421、弧形板;422、连接孔;5、外墙板;6、耗音件;61、耗音轴;62、耗音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可吸声的节能建筑幕墙,包括依次设置的内墙板1、保温层2、隔热层3、吸声层4以及外墙板5,各层均固定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保温层2包括保温棉,保温层2靠近内墙板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一端位于保温层2内,另一端位于内墙板1内,连接杆21上设置有倒刺22。保温层2与内墙板1之间设置的连接杆21能够加强保温层2与内墙板1之间的连接,从而便于幕墙的使用;连接杆21上的倒刺22能够进一步加强保温层2与内墙板1之间的连接。隔热层3包括隔热板,隔热板的内部为空心结构,隔热板的内部放置有水;隔热板的内部设置有铜管,铜管在隔热板内呈蛇形分布。隔热层3内的水能够对热量进行吸收,从而降低热量的传递,从而便于进行保温;隔热板内的铜管能够进一步对水吸收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进一步减少热量的传播,从而便于提高隔热板的隔热性能,从而便于隔热层3进行保温。吸声层4靠近外墙板5的一侧为波浪形,吸声层4设有波浪形的一侧设置有硅藻泥层;吸声层4设有波浪形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吸音孔41,吸音孔41呈喇叭形且吸音孔41截面较小的一端朝向外墙板5;吸音孔41位于吸声层4的内部螺旋设置。硅藻泥层主要是由硅藻泥构成的,硅藻泥自身为多孔结构,具有很强的降低噪音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吸声层4的隔音效果,从而便于提高幕墙的隔音性能;螺旋的吸音孔41能够增加声音传播的时间,从而便于对声音进行吸收。如图3和图4所示,吸音孔41的内壁滑移连接有若干阻挡柱42,阻挡柱42的滑移方向与吸音孔41的侧壁垂直,吸音孔41的侧壁开设有开设有供阻挡柱42滑移的滑移槽,滑移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滑移槽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阻挡柱42固定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阻挡柱42远离滑移槽的一端固接有弧形板421,弧形板421的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吸声的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内墙板(1)、保温层(2)、隔热层(3)、吸声层(4)以及外墙板(5);所述吸声层(4)靠近外墙板(5)的一侧开设有吸音孔(41),所述吸音孔(41)呈喇叭形,且截面较小的一端朝向外墙板(5),所述吸音孔(41)在外墙板(5)内螺旋设置;所述吸音孔(41)内的侧壁滑移连接有若干阻挡柱(42),所述阻挡柱(42)的滑移方向与吸音孔(41)的侧壁垂直,所述吸音孔(41)的侧壁开设有供阻挡柱(42)滑移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设置有复位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声的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内墙板(1)、保温层(2)、隔热层(3)、吸声层(4)以及外墙板(5);所述吸声层(4)靠近外墙板(5)的一侧开设有吸音孔(41),所述吸音孔(41)呈喇叭形,且截面较小的一端朝向外墙板(5),所述吸音孔(41)在外墙板(5)内螺旋设置;所述吸音孔(41)内的侧壁滑移连接有若干阻挡柱(42),所述阻挡柱(42)的滑移方向与吸音孔(41)的侧壁垂直,所述吸音孔(41)的侧壁开设有供阻挡柱(42)滑移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设置有复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声的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柱(42)远离滑移槽的一端固接有弧形板(421),所述弧形板(421)的凹面朝向外墙板(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声的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柱(42)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孔(422),连接孔(422)为喇叭形且截面较小的一端朝向吸音孔(41)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道日周碧涟李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川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