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仿古建筑且具有缓冲结构的栏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03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仿古建筑且具有缓冲结构的栏杆,包括主杆体、安装板、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主杆体设置为两个,且主杆体上皆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数量为三个,所述通孔内皆安装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与通孔之间皆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两个主杆体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且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两端放置于相应的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该用于仿古建筑且具有缓冲结构的栏杆设置有缓冲结构,提升了栏杆的整体强度,可调节栏杆长度,并且提高了安装后的牢固性,从而提升了栏杆的实用性。

A railing with cushioning structure for antique buildi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lustrade with a buffer structure for antique buildings, which comprises a main pole body, a mounting plate, a first transverse pole and a second transverse pole. The main pole body is set to two, and there are through holes on the main pole body, and the number of through holes is three. Installation grooves are installed in the through holes, and shock absorption spring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installation grooves and the through holes. The first cross bar, the second cross bar and the third cross bar are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cross bar, the second cross bar and the third cross bar are placed in the corresponding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first cross bar and the second cross bar are install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number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blocks is two. The balustrade with buffer structure for antique buildings is provided with buffer structure, which improves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balustrade, adjusts the length of the balustrade, and improves the firmness after installation, thereby enhancing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balustr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仿古建筑且具有缓冲结构的栏杆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仿古建筑且具有缓冲结构的栏杆。
技术介绍
:围绕“传承历史、弘扬文化、发展旅游”这一主题,各地都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修复和仿古新建,而古建筑栏杆作为古建筑中最常见也最易损坏的一部分,传统仿古栏杆只加固了栏杆本体的强度,但是在栏杆承受撞击时,依然会发生损坏事件,并且传统仿古栏杆只做到了模仿外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实用性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仿古建筑且具有缓冲结构的栏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仿古建筑且具有缓冲结构的栏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传统仿古栏杆承受撞击时,依然会发生损坏事件和实用性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仿古建筑且具有缓冲结构的栏杆,包括主杆体、安装板、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主杆体设置为两个,且主杆体上皆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数量为三个,所述通孔内皆安装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与通孔之间皆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两个主杆体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且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两端放置于相应的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杆体的底端皆安装有安装板。优选的,所述主杆体的底端皆安装有底板,所述安装板上皆设置有滑槽,且滑槽与底板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主杆体两侧的安装板顶端皆设置有抱箍,且抱箍穿过安装板顶端延伸至滑槽内部,主杆体两侧的底板顶端皆设置有卡槽,且卡槽与抱箍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安装端皆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呈倒“L”形,凹槽中皆放置有固定块。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中间处皆设置有内杆,且内杆的两端延伸至相应的横杆两侧内部,内杆两端的两侧皆设置滑轨,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靠近内杆一端的两侧皆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内杆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侧皆与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安装端紧密贴合,安装槽的内侧皆设置有防滑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仿古建筑且具有缓冲结构的栏杆设置有缓冲结构,提升了栏杆的整体强度,可调节栏杆长度,并且提高了安装后的牢固性,从而提升了栏杆的实用性;(1)设置有安装槽和减震弹簧,在栏杆主体承受撞击时,使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安装端可在通孔内小幅度晃动,并通过减震弹簧减轻受到的冲击力,将冲击力分散,减少本次装置对栏杆主体造成的伤害,从而提升了栏杆的整体强度;(2)设置有可伸缩结构,工作人员通过拖动主杆体,使主杆体底端的底板在滑槽内滑动,以调节主杆体之间的距离,同时限位块在内杆内滑动,调节内杆露出的长度,以调节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长度,从而达到了调节栏杆长度的效果,提升了栏杆的实用性;(3)设置有多重加固结构,工作人员可通过将抱箍旋紧,扭入卡槽内,抱箍的底端卡入卡槽内,使底板在滑槽内不易滑动,同时通过将固定块插入凹槽中,然后将固定块移动至凹槽内部的底端,使安装后的第一横杆、第三横杆和底板不易晃动,从而提升了安装后的牢固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结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板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通孔结构侧视示意图。图中:1、主杆体;2、安装板;3、第一横杆;4、内杆;5、滑轨;6、第一连接块;7、第二连接块;8、固定块;9、凹槽;10、抱箍;11、滑槽;12、卡槽;13、限位块;14、安装槽;15、减震弹簧;16、通孔;17、第二横杆;18、第三横杆;19、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仿古建筑且具有缓冲结构的栏杆,包括主杆体1、安装板2、第一横杆3和第二横杆17,主杆体1设置为两个,且主杆体1上皆设置有通孔16,且通孔16的数量为三个,通孔16内皆安装有安装槽14,且安装槽14与通孔16之间皆设置有减震弹簧15,且减震弹簧15的一端通过焊接与安装槽14连接,另一端通过焊接与通孔16的内壁连接,在栏杆主体承受撞击时,使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17和第三横杆18的安装端可在通孔16内小幅度晃动,并通过减震弹簧15减轻受到的冲击力,将冲击力分散,减少本次装置对栏杆主体造成的伤害,从而提升了栏杆的整体强度。两个主杆体1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17和第三横杆18,且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17和第三横杆18的两端放置于相应的安装槽14内,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17和第三横杆18的安装端皆设置有凹槽9,且凹槽9呈倒“L”形,凹槽9中皆放置有固定块8。通过将固定块8插入凹槽9中,然后将固定块8移动至凹槽9内部的底端,使安装后的第一横杆3、第三横杆18和底板19不易晃动,从而提升了安装后的牢固性。安装槽14的内侧皆与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17和第三横杆18的安装端紧密贴合,安装槽14的内侧皆设置有防滑垫,避免因设置便于安装结构使栏杆主体容易晃动。第一横杆3与第二横杆17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块6,且第一连接块6的数量为两个,第二横杆17和第三横杆18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块7,且第二连接块7的数量为两个,主杆体1的底端皆安装有安装板2,主杆体1的底端皆安装有底板19,安装板2上皆设置有滑槽11,且滑槽11与底板19相互配合。工作人员通过拖动主杆体1,使主杆体1底端的底板19在滑槽11内滑动,以调节主杆体1之间的距离。作为优选,主杆体1两侧的安装板2顶端皆设置有抱箍10,且抱箍10穿过安装板2顶端延伸至滑槽11内部,主杆体1两侧的底板19顶端皆设置有卡槽12,且卡槽12与抱箍10相互配合。工作人员可通过将抱箍10旋紧,扭入卡槽12内,抱箍10的底端卡入卡槽12内,使底板19在滑槽11内不易滑动。作为优选,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17和第三横杆18的中间处皆设置有内杆4,且内杆4的两端延伸至相应的横杆两侧内部,内杆4两端的两侧皆设置滑轨5,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17和第三横杆18靠近内杆4一端的两侧皆设置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与内杆4相互配合。在调节主杆体1之间距离的同时,通过限位块13在内杆4内滑动,调节内杆4露出的长度,以调节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17和第三横杆18的长度,从而达到了调节栏杆长度的效果,提升了栏杆的实用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仿古建筑且具有缓冲结构的栏杆,包括主杆体(1)、安装板(2)、第一横杆(3)和第二横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体(1)设置为两个,且主杆体(1)上皆设置有通孔(16),且通孔(16)的数量为三个,所述通孔(16)内皆安装有安装槽(14),且安装槽(14)与通孔(16)之间皆设置有减震弹簧(15),所述两个主杆体(1)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17)和第三横杆(18),且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17)和第三横杆(18)的两端放置于相应的安装槽(14)内,所述第一横杆(3)与第二横杆(17)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块(6),且第一连接块(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横杆(17)和第三横杆(18)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块(7),且第二连接块(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杆体(1)的底端皆安装有安装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仿古建筑且具有缓冲结构的栏杆,包括主杆体(1)、安装板(2)、第一横杆(3)和第二横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体(1)设置为两个,且主杆体(1)上皆设置有通孔(16),且通孔(16)的数量为三个,所述通孔(16)内皆安装有安装槽(14),且安装槽(14)与通孔(16)之间皆设置有减震弹簧(15),所述两个主杆体(1)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17)和第三横杆(18),且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17)和第三横杆(18)的两端放置于相应的安装槽(14)内,所述第一横杆(3)与第二横杆(17)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块(6),且第一连接块(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横杆(17)和第三横杆(18)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块(7),且第二连接块(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杆体(1)的底端皆安装有安装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仿古建筑且具有缓冲结构的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体(1)的底端皆安装有底板(19),所述安装板(2)上皆设置有滑槽(11),且滑槽(11)与底板(19)相互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仿古建筑且具有缓冲结构的栏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贺录荞高伟邢震杨勇袁雄飞乔波陈传飞马政苏磊武龙辛宇科邬丽芳李鹏祥姜烈伟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兴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