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宇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抗地震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988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抗地震房屋,包括支撑柱,插接柱,锥形屋脊,固定柱,第一固定杆,挡板,可转动支撑顶紧座结构,防挤压缓冲杆结构,缓冲支撑插接杆结构,承重梁,第一插接杆,第二固定杆,安装杆,预埋杆和房门,所述的插接柱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柱的下端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板,U型座,旋转杆,第二插接杆和第一连接轴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墙壁倒塌,对墙壁起到支撑的用;支撑梁支撑杆,第二连接轴,连接座和斜撑杆的设置,有利于支撑锥形屋脊,防止锥形屋脊坍塌;承重杆,缓冲管,缓冲弹簧,伸缩杆和顶紧板的设置,有利于对支撑柱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支撑柱向屋内歪倒对支撑柱的挤压力起到缓冲的作用。

A New Type of Earthquake Resistant Hous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ype of earthquake-resistant building,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column, a socket column, a conical roof, a fixed column, a first fixed rod, a baffle, a rotating support top-fastening seat structure, an anti-extrusion buffer rod structure, a buffer support socket rod structure, a load-bearing beam, a first socket rod, a second fixed rod, an installation rod, a pre-embedded rod and a door. The socket columns are bolted to each other.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column.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U-shaped seat, rotating rod, second socket rod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beneficial to preventing the wall from collapsing and supporting the wall; the setting of the supporting beam,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inclined supporting rod is beneficial to supporting the conical roof and preventing the collapse of the conical roof; the setting of the bearing rod, buffer pipe, buffer spring, expansion rod and the roof tightening plate. It is helpful to cushion the supporting column and prevent the supporting column from tilting into the house to cushion the extrusion force of the supporting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抗地震房屋
本技术属于房屋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抗地震房屋。
技术介绍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尤其是地震造成了房屋倒塌,严重的危害了人类生命安全;同时也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可以抵抗地震灾害,地震发生时不会倒塌的抗地震房屋是人们长期以来努力解决的重要任务。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401038,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抗地震房屋,包括房屋、地坪组成,在地坪的下面,设有上钢板和下钢板,上钢板和下钢板分别为整体结构;在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设有钢球;房屋的地上部分墙壁和混凝土框架中的钢筋与上钢板相焊接,下钢板的下部与地下基础桩相焊接。但是现有的抗地震房屋还存在着不能防止墙壁倒塌,不能防止屋脊倒塌和不具备缓冲挤压力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抗地震房屋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抗地震房屋,以解决现有的抗地震房屋存在着不能防止墙壁倒塌,不能防止屋脊倒塌和不具备缓冲挤压力的问题。一种新型的抗地震房屋,包括支撑柱,插接柱,锥形屋脊,固定柱,第一固定杆,挡板,可转动支撑顶紧座结构,防挤压缓冲杆结构,缓冲支撑插接杆结构,承重梁,第一插接杆,第二固定杆,安装杆,预埋杆和房门,所述的插接柱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柱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锥形屋脊盖接在支撑柱的上端;所述的固定柱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杆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挡板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杆的左右两侧下端;所述的第一固定杆螺栓连接在锥形屋脊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转动支撑顶紧座结构安装在插接柱和插接柱之间;所述的防挤压缓冲杆结构安装在插接柱和插接柱之间的上部;所述的缓冲支撑插接杆结构安装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一固定杆之间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插接杆螺栓连接在承重梁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承重梁通过第一插接杆安装在固定柱和固定柱之间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插接杆分别插接在固定柱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安装杆分别焊接在第二固定杆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预埋杆分别焊接在第二固定杆的下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房门螺栓连接在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支撑顶紧座结构包括安装板,顶紧杆,U型座,旋转杆,第二插接杆和第一连接轴,所述的顶紧杆焊接在安装板和安装板之间的下部位置;所述的U型座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板的左右两侧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所述的第二插接杆插接在U型座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杆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二插接杆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连接轴插接在旋转杆和旋转杆的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防挤压缓冲杆结构包括承重杆,插销,缓冲管,缓冲弹簧,伸缩杆和顶紧板,所述的插销分别插接在承重杆的左右两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管焊接在承重杆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弹簧焊接在伸缩杆和伸缩杆之间;所述的顶紧板分别焊接在伸缩杆的左右两端;所述的缓冲弹簧插接在缓冲管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分别插接在缓冲管的左右两端内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缓冲支撑插接杆结构包括支撑梁,支撑杆,第二连接轴,连接座,斜撑杆和定位杆,所述的支撑杆焊接在支撑梁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连接轴插接在连接座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焊接在第二连接轴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斜撑杆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支撑杆的左右两侧下部;所述的定位杆的分别焊接在支撑梁的下端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固定杆设置在固定柱和固定柱之间的位置;所述的安装杆分别插接在固定柱的左右两侧下部位置;所述的挡板分别设置在固定柱的上端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安装板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板;所述的旋转杆采用不锈钢杆。优选的,所述的安装板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柱的内壁下部位置。优选的,所述的顶紧板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板。优选的,所述的承重杆分别贯穿支撑柱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销分别设置在支撑柱的上端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座螺栓连接在锥形屋脊的内部顶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斜撑杆的另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锥形屋脊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梁螺栓连接在锥形屋脊的下端;所述的定位杆分别插接在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斜撑杆采用不锈钢杆;所述的定位杆采用不锈钢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安装板,U型座,旋转杆,第二插接杆和第一连接轴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墙壁倒塌,对墙壁起到支撑的用。2.本技术中,所述的支撑梁支撑杆,第二连接轴,连接座和斜撑杆的设置,有利于支撑锥形屋脊,防止锥形屋脊坍塌。3.本技术中,所述的承重杆,缓冲管,缓冲弹簧,伸缩杆和顶紧板的设置,有利于对支撑柱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支撑柱向屋内歪倒对支撑柱的挤压力起到缓冲的作用。4.本技术中,所述的支撑梁和定位杆的设置,有利于安装支撑梁,方便支撑锥形屋脊。5.本技术中,所述的安装板,顶紧杆,U型座,旋转杆和第二插接杆的设置,有利于在墙壁倾斜时,对墙壁起到支撑的作用。6.本技术中,所述的承重杆和插销的设置,有利于在地震的过程中防止承重杆滑动,影响房屋支撑工作。7.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固定杆和挡板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固定柱向两侧歪倒,方便在地震的过程中收紧固定柱。8.本技术中,所述的承重梁和第一插接杆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在地震的过程中固定柱向中间挤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撑柱的右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转动支撑顶紧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防挤压缓冲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缓冲支撑插接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插接柱;3、锥形屋脊;4、固定柱;5、第一固定杆;6、挡板;7、可转动支撑顶紧座结构;71、安装板;72、顶紧杆;73、U型座;74、旋转杆;75、第二插接杆;76、第一连接轴;8、防挤压缓冲杆结构;81、承重杆;82、插销;83、缓冲管;84、缓冲弹簧;85、伸缩杆;86、顶紧板;9、缓冲支撑插接杆结构;91、支撑梁;92、支撑杆;93、第二连接轴;94、连接座;95、斜撑杆;96、定位杆;10、承重梁;11、第一插接杆;12、第二固定杆;13、安装杆;14、预埋杆;15、房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新型的抗地震房屋,包括支撑柱1,插接柱2,锥形屋脊3,固定柱4,第一固定杆5,挡板6,可转动支撑顶紧座结构7,防挤压缓冲杆结构8,缓冲支撑插接杆结构9,承重梁10,第一插接杆11,第二固定杆12,安装杆13,预埋杆14和房门15,所述的插接柱2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柱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锥形屋脊3盖接在支撑柱1的上端;所述的固定柱4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杆5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挡板6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杆5的左右两侧下端;所述的第一固定杆5螺栓连接在锥形屋脊3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转动支撑顶紧座结构7安装在插接柱2和插接柱2之间;所述的防挤压缓冲杆结构8安装在插接柱2和插接柱2之间的上部;所述的缓冲支撑插接杆结构9安装在第一固定杆5和第一固定杆5之间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插接杆11螺栓连接在承重梁10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承重梁10通过第一插接杆11安装在固定柱4和固定柱4之间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抗地震房屋,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的抗地震房屋包括支撑柱(1),插接柱(2),锥形屋脊(3),固定柱(4),第一固定杆(5),挡板(6),可转动支撑顶紧座结构(7),防挤压缓冲杆结构(8),缓冲支撑插接杆结构(9),承重梁(10),第一插接杆(11),第二固定杆(12),安装杆(13),预埋杆(14)和房门(15),所述的插接柱(2)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柱(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锥形屋脊(3)盖接在支撑柱(1)的上端;所述的固定柱(4)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杆(5)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挡板(6)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杆(5)的左右两侧下端;所述的第一固定杆(5)螺栓连接在锥形屋脊(3)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转动支撑顶紧座结构(7)安装在插接柱(2)和插接柱(2)之间;所述的防挤压缓冲杆结构(8)安装在插接柱(2)和插接柱(2)之间的上部;所述的缓冲支撑插接杆结构(9)安装在第一固定杆(5)和第一固定杆(5)之间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插接杆(11)螺栓连接在承重梁(10)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承重梁(10)通过第一插接杆(11)安装在固定柱(4)和固定柱(4)之间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插接杆(11)分别插接在固定柱(4)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安装杆(13)分别焊接在第二固定杆(12)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预埋杆(14)分别焊接在第二固定杆(12)的下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房门(15)螺栓连接在第二固定杆(12)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支撑顶紧座结构(7)包括安装板(71),顶紧杆(72),U型座(73),旋转杆(74),第二插接杆(75)和第一连接轴(76),所述的顶紧杆(72)焊接在安装板(71)和安装板(71)之间的下部位置;所述的U型座(73)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板(71)的左右两侧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所述的第二插接杆(75)插接在U型座(73)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杆(74)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二插接杆(75)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连接轴(76)插接在旋转杆(74)和旋转杆(74)的中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抗地震房屋,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的抗地震房屋包括支撑柱(1),插接柱(2),锥形屋脊(3),固定柱(4),第一固定杆(5),挡板(6),可转动支撑顶紧座结构(7),防挤压缓冲杆结构(8),缓冲支撑插接杆结构(9),承重梁(10),第一插接杆(11),第二固定杆(12),安装杆(13),预埋杆(14)和房门(15),所述的插接柱(2)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柱(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锥形屋脊(3)盖接在支撑柱(1)的上端;所述的固定柱(4)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杆(5)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挡板(6)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杆(5)的左右两侧下端;所述的第一固定杆(5)螺栓连接在锥形屋脊(3)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转动支撑顶紧座结构(7)安装在插接柱(2)和插接柱(2)之间;所述的防挤压缓冲杆结构(8)安装在插接柱(2)和插接柱(2)之间的上部;所述的缓冲支撑插接杆结构(9)安装在第一固定杆(5)和第一固定杆(5)之间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插接杆(11)螺栓连接在承重梁(10)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承重梁(10)通过第一插接杆(11)安装在固定柱(4)和固定柱(4)之间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插接杆(11)分别插接在固定柱(4)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安装杆(13)分别焊接在第二固定杆(12)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预埋杆(14)分别焊接在第二固定杆(12)的下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房门(15)螺栓连接在第二固定杆(12)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支撑顶紧座结构(7)包括安装板(71),顶紧杆(72),U型座(73),旋转杆(74),第二插接杆(75)和第一连接轴(76),所述的顶紧杆(72)焊接在安装板(71)和安装板(71)之间的下部位置;所述的U型座(73)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板(71)的左右两侧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所述的第二插接杆(75)插接在U型座(73)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杆(74)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二插接杆(75)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连接轴(76)插接在旋转杆(74)和旋转杆(74)的中间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抗地震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挤压缓冲杆结构(8)包括承重杆(81),插销(82),缓冲管(83),缓冲弹簧(84),伸缩杆(85)和顶紧板(86),所述的插销(82)分别插接在承重杆(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宇丁月陈泽凤
申请(专利权)人:吴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