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梯轿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57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观光梯轿架结构,包括轿架体,所述轿架体包括轿厢上梁组件、轿厢下梁组件、以及固连于轿厢上梁组件和轿厢下梁组件之间的轿厢立梁;托架,托架装配于所述轿厢下梁组件上;还包括驱动轿架体移动的绳轮组件,轿厢上梁组件的中部预留有安装空间,绳轮组件嵌装于该安装空间内;轿厢立梁与托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弯板;固定弯板以弯折的方式形成有两个连接部,轿厢立梁和托架分别与固定弯板的一个连接部固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轿架结构通过固定弯板将轿厢立梁和托架安装为一体,同时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斜拉杆的安装方式隐蔽性更好,并确保了轿厢与轿架之间的稳定性、美观大方,同时以固定弯板的连接方式能够节约材料,降低施工成本。

A Kind of Tourist Elevator Fram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ghtseeing ladder car fram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car frame body, which comprises a car upper beam assembly, a car lower beam assembly, and a car vertical beam fixed between the car upper beam assembly and the car lower beam assembly; a bracket, which is assembled on the car lower beam assembly; and a rope wheel assembly which drives the car body to move, and a reserved middle part of the car upper beam assembly. There is installation space, the rope wheel assembly is embedded in the installation space; the fixed bend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connection of the car elevator beam and the bracket; the fixed bending plate forms two connecting parts by bending, and the car elevator beam and the bracket are respectively fixed with on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fixed bending plate. The car fram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ntegrates the car vertical beam and the bracket by fixing the bending plate, and has better concealment than the installation method of the cable-stayed rod in the prior art, and ensures the stability, beauty and generosity between the car and the car fram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nection method of fixing the bending plate can save material and reduce constr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光梯轿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观光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观光梯轿架结构。
技术介绍
观光电梯一般用作较高楼宇观光使用,用户在乘坐观光电梯时由于其仅通过玻璃与外界隔离,用户能够清晰地观赏外界的景象,城市中较高的楼宇都会安装观光梯,主要目的是为用户展现整个城市的风貌,并且能够打发坐电梯时无聊的时光。现有的观光梯轿厢主要是利用轿架支撑,同时升降装置运行时会带动整个轿架移动,从而承载着用户乘坐的轿厢上下移动;现有技术中的轿架一般是由轿厢上梁、立梁、下梁、托架和斜拉杆组成,当轿厢移动时,轿厢内的用户透过玻璃能够看到固定托架与轿厢立梁的斜拉杆,严重影响了观赏的美观性;同时,现有技术中的轿厢移动一般依靠滑轮组件,而现阶段观光梯内的滑轮在运动过程中容易与轿架的上梁触碰,从而造成停机、甚至严重时引发事故;另外,现有的滑轮组件安装时需要在轿厢上梁处预留很大的空间,严重影响到轿厢高度方向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变立梁和托架的连接结构、保证连接结构隐蔽性、改善用户体验度的观光梯轿架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观光梯轿架结构,包括:轿架体,所述轿架体包括轿厢上梁组件、轿厢下梁组件、以及固连于所述轿厢上梁组件和轿厢下梁组件之间的轿厢立梁,所述轿厢上梁组件、轿厢下梁组件和轿厢立梁组成承载观光梯轿厢的龙门架;托架,所述托架装配于所述轿厢下梁组件上,且该托架用以承载观光梯轿厢;该轿架结构还包括驱动轿架体移动的绳轮组件,所述轿厢上梁组件的中部预留有安装空间,所述绳轮组件嵌装于该安装空间内;所述轿厢立梁与所述托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弯板;所述固定弯板以弯折的方式形成有两个连接部,且所述轿厢立梁和所述托架分别与所述固定弯板的一个连接部固连。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弯板呈L型结构,其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轿厢立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地贴设于所述轿厢立梁的侧面,且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轿厢立梁紧固;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部形成有沿所述托架的边框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贴设于所述托架边框外表面的第一板,所述第一板的上部形成有将所述第一板与第一连接部连为一体式结构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托架的边框通过第二紧固件紧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远离所述轿厢立梁与所述托架的连接一端的端面为斜面。进一步的,所述轿厢立梁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侧具有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连的连接加固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紧固件为数量至少为两个的紧固螺栓,所述第一板的第二紧固件为数量至少为两个的紧固螺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多个斜撑筋。进一步的,所述绳轮组件包括一绳轮梁,该绳轮梁横置于所述轿厢上梁组件内,所述绳轮组件还具有一绳轮轴,该绳轮轴安装于所述绳轮梁上;所述绳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绳轮轴后,所述绳轮的上下两端均部分伸出所述轿厢上梁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绳轮梁的上部与所述轿厢上梁组件之间夹持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绳轮梁减震垫。进一步的,所述绳轮延伸至轿厢上梁组件上方的部分的外部安装有绳轮上护罩,该绳轮上护罩为固连于所述轿厢上梁组件的内部具有绳轮转动空间的框体;所述绳轮延伸至轿厢上梁组件下方的部分的外部安装有多个绳轮下护板,该绳轮下护板一端固连于绳轮轴处,所述绳轮下护板的另一端沿所述绳轮径向向外延伸地包裹于绳轮的外部;多个所述绳轮下护板沿所述绳轮的周向均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观光梯轿架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轿架结构通过特殊形状的固定弯板将轿厢立梁和托架安装为一体,同时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斜拉杆的安装方式隐蔽性更好,并确保了轿厢与轿架之间的稳定性、结构简单、美观大方,同时以固定弯板的连接方式能够节约材料,降低施工成本;2、本技术的轿架结构的固定弯板与轿厢立梁和托架的连接均采用长圆孔,能够在轿厢托架倾斜时微调托架以恢复托架的水平,从而保证轿厢的水平;3、本技术的轿架结构的绳轮组件整体嵌于轿厢上梁组件内,缩小了整个轿厢在高度方向的空间,同时,利用上下护罩结构能够保护绳轮;4、本技术的轿架结构的绳轮组件的绳轮梁和轿厢上梁组件之间夹持有绳轮梁减震垫,能够在电梯运动过程中减缓振动,提升用户的舒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光梯轿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光梯轿架结构的固定弯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光梯轿架结构的绳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钢结构井道;2、固定装置;3、导轨;4、托架;5、固定弯板;6、绳轮组件501、第一连接部;502、第二连接部;503、斜撑筋;50101、第一紧固件;50102、连接加固板;50201、第一板;50202、第二板;50203、第二紧固件;601、绳轮;602、绳轮梁;603、绳轮梁减震垫;604、绳轮上护罩;605、绳轮轴;606、绳轮下护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光梯轿架结构,包括:轿架体,轿架体包括轿厢上梁组件1、轿厢下梁组件2、以及固连于轿厢上梁组件1和轿厢下梁组件2之间的轿厢立梁3,轿厢上梁组件1、轿厢下梁组件2和轿厢立梁3组成承载观光梯轿厢的龙门架;托架4,托架4装配于轿厢下梁组件2上,且该托架4用以承载观光梯轿厢;该轿架结构还包括驱动轿架体移动的绳轮组件6,轿厢上梁组件1的中部预留有安装空间,绳轮组件6嵌装于该安装空间内;轿厢立梁3与托架4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弯板5;固定弯板5以弯折的方式形成有两个连接部,且轿厢立梁3和托架4分别与固定弯板5的一个连接部固连。具体的,本实施例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轿架的立梁和轿厢托架连接时采用的斜拉杆隐蔽性较差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中轿厢轮安装后严重影响高度的问题;本实施例的轿架结构主要包括轿架体,其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的轿架体中的轿厢立梁3和托架4利用结构特殊的固定弯板5进行安装固定,而该固定弯板5整体呈弯折结构,并且具有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与轿厢立梁3和托架4安装固定,相比现有技术中在两者之间安装斜拉杆的安装下形式,本实施例的固定弯板5在保证安装稳定性的前提下具有很好的隐蔽性,让观光梯整体更加美观。同时,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绳轮安装问题,本实施例的绳轮组件6整体嵌于轿厢上梁组件1内,而本实施例的轿厢上梁组件1事先预留有能够确保绳轮组件6工作的安装空间,同时,该安装空间的尺寸需要保证能够在绳轮组件6在振动情况下移动时不会磕碰轿厢上梁组件1。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固定弯板5呈L型结构,其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第一连接部501和第二连接部502;第一连接部501沿轿厢立梁3的长度方向延伸地贴设于轿厢立梁3的侧面,且第一连接部501通过第一紧固件50101与轿厢立梁3紧固;第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光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轿架体,所述轿架体包括轿厢上梁组件(1)、轿厢下梁组件(2)、以及固连于所述轿厢上梁组件(1)和轿厢下梁组件(2)之间的轿厢立梁(3),所述轿厢上梁组件(1)、轿厢下梁组件(2)和轿厢立梁(3)组成承载观光梯轿厢的龙门架;托架(4),所述托架(4)装配于所述轿厢下梁组件(2)上,且该托架(4)用以承载观光梯轿厢;该轿架结构还包括驱动轿架体移动的绳轮组件(6),所述轿厢上梁组件(1)的中部预留有安装空间,所述绳轮组件(6)嵌装于该安装空间内;所述轿厢立梁(3)与所述托架(4)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弯板(5);所述固定弯板(5)以弯折的方式形成有两个连接部,且所述轿厢立梁(3)和所述托架(4)分别与所述固定弯板(5)的一个连接部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光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轿架体,所述轿架体包括轿厢上梁组件(1)、轿厢下梁组件(2)、以及固连于所述轿厢上梁组件(1)和轿厢下梁组件(2)之间的轿厢立梁(3),所述轿厢上梁组件(1)、轿厢下梁组件(2)和轿厢立梁(3)组成承载观光梯轿厢的龙门架;托架(4),所述托架(4)装配于所述轿厢下梁组件(2)上,且该托架(4)用以承载观光梯轿厢;该轿架结构还包括驱动轿架体移动的绳轮组件(6),所述轿厢上梁组件(1)的中部预留有安装空间,所述绳轮组件(6)嵌装于该安装空间内;所述轿厢立梁(3)与所述托架(4)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弯板(5);所述固定弯板(5)以弯折的方式形成有两个连接部,且所述轿厢立梁(3)和所述托架(4)分别与所述固定弯板(5)的一个连接部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弯板(5)呈L型结构,其包括一体式结构的第一连接部(501)和第二连接部(502);所述第一连接部(501)沿所述轿厢立梁(3)的长度方向延伸地贴设于所述轿厢立梁(3)的侧面,且所述第一连接部(501)通过第一紧固件(50101)与所述轿厢立梁(3)紧固;所述第二连接部(502)的下部形成有沿所述托架(4)的边框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贴设于所述托架(4)边框外表面的第一板(50201),所述第一板(50201)的上部形成有将所述第一板(50201)与第一连接部(501)连为一体式结构的第二板(50202);所述第一板(50201)与所述托架(4)的边框通过第二紧固件(50203)紧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观光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50202)远离所述轿厢立梁与所述托架的连接一端的端面为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观光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珂李锋朱光锐辛波万小波张家昭李许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西德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