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电电路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53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9: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放电电路,包括:检测电路、Buck电路、电荷泵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检测电路检测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的电压;若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的电压大于第一阈值,则控制电路控制电荷泵电路放电;若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的电压小于第二阈值,则控制电路控制Buck电路放电。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放电效率,使得电池电量能被充分利用。

A Discharge Circui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his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discharge circuit, including a detection circuit, a Buck circuit, a charge pump circuit and a control circuit, in which the detection circuit detects the voltage of the first port of the detection circuit; if the voltage of the first port of the detection circuit is greater than the first threshold, the control circuit controls the discharge of the charge pump circuit; if the voltage of the first port of the detection circuit is less than the second threshold, the control circuit controls the discharge of the charge pump circuit. The circuit controls the discharge of Buck circuit. The application embodiment is advantageous to improving the discharge efficiency of the battery and making full use of the battery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电电路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对充电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串联电池方案因充电发热小的优势,会逐渐被厂家采用。目前手机类电子产品的芯片耐压范围都是和单电芯锂电池电压相匹配,一般是<5.5V(锂电池最高电压一般在4.4V左右)。采用双电芯串联电池方案,电池输出电压最高8.8V左右,电压范围超过当前芯片耐压范围,所以要进行降压使用,降压方式有多种,比如通过Buck电路进行降压,优点是输出电压恒定,但效率低;或者通过电荷泵电路(ChargePump)芯片进行降压,优点是效率高,缺点是输出电压随输入电压变化,电池电量不能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放电电路,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放电效率,并使得电池电量能被充分利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放电电路,该放电电路用于电子设备内部,为该电子设备内部的负载电路供电,包括:检测电路、Buck电路、电荷泵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Buck电路的输入端口与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口耦合,Buck电路的输入端口和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口为放电电路的输入端口;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口与Buck电路的输出端口耦合,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口和Buck电路的输出端口为放电电路的输出端口;放电电路的输出端口与电子设备内部的负载电路的输入端口耦合;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耦合到放电电路的输入端口,检测电路的第二端口耦合到控制电路的第一端口,控制电路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分别耦合到Buck电路的使能端口和电荷泵电路的使能端口;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的电压;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的电压控制Buck电路和电荷泵电路放电。在放电电路输入端口电压较高时,采用电荷泵电路放电,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放电效率,当放电电路输入端口电压不高时采用Buck电路放电使得电池电量能被充分利用。兼顾了电池的放电效率和利用率。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根据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的电压控制Buck电路和电荷泵电路放电,包括:若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的电压大于第一阈值,则控制电路控制电荷泵电路放电;若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的电压小于第二阈值,则控制电路控制Buck电路放电;其中,第一阈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池,其中电池的负极耦合到地,电池的正极耦合到放电电路的输入端口,控制电路还根据电池的电压、电池状况确定切换电压V;若切换电压V大于第三阈值,则控制电路控制电荷泵电路放电;若切换电压V小于第四阈值,则控制电路控制Buck电路放电;其中,第三阈值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切换电压V为:V=Vbat-I*η*R(T),Vbat为电池的电压,R(T)为电池的内阻,T为电池的温度,η为电池的老化程度,I为负载的电流。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池和充电电路;其中,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耦合到电池的正极或者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口;电池的负极耦合到地,电池的正极耦合到充电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口。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Buck电路和电荷泵电路是集成在一起的。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所述第二转换电路集成在一起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七开关、电感、外部电容和输出电容;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口为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口和Buck电路的输入端口,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口耦合到地,所述外部电容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外部电容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口耦合。所述电感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口耦合到地,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到电感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二端口耦合到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口,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口为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口和电路的输入端口。该集成方式可以减少开关的个数,简化电路。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放电电路,包括:Buck芯片和电荷泵芯片;其中,Buck芯片的输入端口和电荷泵芯片的输入端口耦合,Buck芯片的输出端口和电荷泵芯片的输出端口耦合,Buck芯片的输入端口为放电电路的输入端口,Buck芯片的输出端口为放电电路的输出端口;Buck芯片和电荷泵芯片均检测放电电路的输出端口的输出电压,在Buck芯片工作时,若电荷泵芯片的待输出电压大于放电电路的输出端口的输出电压,则电荷泵芯片放电,Buck芯片检测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口的输出电压大于Buck芯片的配置电压,则进入低功耗状态;在电荷泵芯片工作时,若放电电路的输出端口的输出电压小于Buck芯片的配置电压时,Buck芯片进行放电,电荷泵芯片检测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口的输出电压大于电荷泵芯片的输出电压,则电荷泵芯片进入低功耗状态。Buck芯片和电荷泵芯片的输出电压高的用于给输出端口连的负载电路供电,兼顾了电池的放电效率和利用率。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Buck芯片包括电压配置电路、第一逻辑控制电路、第一电压检测电路和第一转换电路;电荷泵芯片包括第二逻辑控制电路、第二电压检测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电压配置电路,用于为Buck芯片设置配置电压;第一电压检测电路和第二电压检测电路,分别用于检测放电电路的输出电压;当第二转换电路工作时,若第一逻辑控制电路确定配置电压大于放电电路的输出电压,第一逻辑控制电路控制第一转换电路工作,第二逻辑控制电路确定第二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小于放电电路的输出电压,则控制第二转换电路停止电压转换;当第一转换电路工作时,若第二逻辑控制电路确定第二转换电路能够输出电压大于放电电路的输出电压,控制第二转换电路工作,第一逻辑控制电路确定放电电路的输出电压大于配置电压,第一逻辑控制电路控制第一转换电路停止电压转换。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和所述第二转换电路集成在一起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七开关、电感、外部电容和输出电容;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口为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口和Buck电路的输入端口,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口耦合到地,所述外部电容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外部电容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口耦合,所述电感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口耦合到地,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到电感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二端口耦合到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口,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口为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口和电路的输入端口。该集成方式可以减少开关的个数,简化电路。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负载电路和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放电电路。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放电电路结合了Buck电路(或者Buck芯片)和电荷泵电路(或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电电路,所述放电电路用于电子设备内部,为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负载电路供电,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电路、Buck电路、电荷泵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Buck电路的输入端口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口耦合,所述Buck电路的输入端口和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口为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入端口;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口与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端口耦合,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口和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端口为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口;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负载电路的输入端口耦合;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耦合到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入端口,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端口耦合到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端口,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分别耦合到所述Buck电路的使能端口和所述电荷泵电路的使能端口;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的电压;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的电压控制所述Buck电路和所述电荷泵电路放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电电路,所述放电电路用于电子设备内部,为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负载电路供电,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电路、Buck电路、电荷泵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Buck电路的输入端口与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口耦合,所述Buck电路的输入端口和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口为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入端口;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口与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端口耦合,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口和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端口为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口;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负载电路的输入端口耦合;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耦合到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入端口,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端口耦合到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端口,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分别耦合到所述Buck电路的使能端口和所述电荷泵电路的使能端口;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的电压;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的电压控制所述Buck电路和所述电荷泵电路放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的电压控制所述Buck电路和所述电荷泵电路放电,包括: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的电压大于第一阈值,则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荷泵电路放电;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的电压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Buck电路放电;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池,其中所述电池的负极耦合到地,所述电池的正极耦合到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入端口,所述控制电路还根据所述电池的电压、电池的内阻、电池的老化程度及负载电路电流确定切换电压V;若所述切换电压V大于第三阈值,则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荷泵电路放电;若所述切换电压V小于第四阈值,则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Buck电路放电;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四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压V为:V=Vbat-I*η*R(T),所述Vbat为所述电池的电压,所述R(T)为所述电池的内阻,所述T为所述电池的温度,所述η为所述电池的老化程度,所述I为负载电路的电流。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池和充电电路;其中,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一端口耦合到所述电池的正极或者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电池的负极耦合到地,所述电池的正极耦合到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口。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电路和电荷泵电路是集成在一起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电路和电荷泵电路集成在一起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七开关、电感、外部电容和输出电容;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口为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口和Buck电路的输入端口,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口耦合到地,所述外部电容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外部电容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口耦合,所述电感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口耦合,所述电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会郑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