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输送的斗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42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输送的斗提机,是斗提机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防尘壳、头轮、尾轮、传输带和料斗,所述头轮位于防尘壳的顶部与防尘壳转动连接,所述尾轮位于防尘壳的底部与防尘壳转动连接,传输带套接在头轮和尾轮上,料斗固定在传输的一侧,所述防尘壳包括依次由下至上连接的进料壳、延伸壳、出料壳,进料壳具有开口朝上的进料口,出料壳具有开口朝向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两端各连接一个用于驱动活动杆上下运动的连杆机构,活动杆上下运动,降低在入料口堆积的现象。

A Convenient Convey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cket elevator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conveying, which is the bucket elevator field. The key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bucket elevator includes a dust-proof shell, a head wheel, a tail wheel, a conveyor belt and a hopper. The head wheel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dust-proof shell and rotates with the dust-proof shell. The tail wheel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dust-proof shell and rotates with the dust-proof shell. The conveyor belt is sleeved on the head wheel and the tail wheel, and the hopper is On one side, the dust-proof shell comprises a feed shell, an extension shell and a discharge shell connected sequentially from bottom to top. The feed shell has an inlet opening facing upward, and the discharge shell has an outlet opening facing upward. The inlet opening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rod. Each end of the movable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upper and lower movement of the movable rod, so as to reduce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movable rod at the inlet opening. The phenom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输送的斗提机
本技术涉及运输装置中的斗提机
,特别地,涉及一种便于输送的斗提机。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201721573697.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斗提机,包括壳体、头轮、尾轮、皮带和料斗,料斗包括竖直面和倾斜面,竖直面上设有弧形内凹部,弧形内凹部的凸面端朝向料斗内部,弧形内凹部上设有固定孔;皮带远离料斗的一侧设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弧面一侧贴在皮带的内表面上,弧形板的平面一侧与皮带内表面处在同一平面上,弧形板上设有固定孔相匹配的安装孔;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穿过安装孔及对应的固定孔,将弧形板与料斗固定连接,锁紧件靠近弧形板的一端与弧形板的平面一侧处在同一平面上。由上述结构可知,斗提机在运输过程中料斗处于朝上状态时将物料往上运输至一定的高度后,料斗转换方向,在朝向的时候排出物料,料斗并且往下运动到低处继续承接物料。完成将物料又低处运输到高出的目的。但是对于一些粉末物料的运输过程中,物料容易在进料口堆积,而且料斗的运输过程中,如上述结构所示,没有遮蔽的方式,物料容易扬起,造成室内环境恶劣。不便于物料的传输和人员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输送的斗提机,具有降低粉尘物料逃逸程度,便于粉尘物料输送,降低在入料口堆积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输送的斗提机,包括防尘壳、头轮、尾轮、传输带和料斗,所述头轮位于防尘壳的顶部与防尘壳转动连接,所述尾轮位于防尘壳的底部与防尘壳转动连接,传输带套接在头轮和尾轮上,料斗固定在传输带的一侧,所述防尘壳包括依次由下至上连接的进料壳、延伸壳、出料壳,进料壳具有开口朝上的进料口,出料壳具有开口朝向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两端各连接一个用于驱动活动杆上下运动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位于进料壳侧壁上下活动的第一连杆、连接在第一连杆上的第二连杆、固定在尾轮的轴上跟随尾轮转动的凸轮、挂于第二连杆端部位置的配重件,第二连杆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进料壳上,其中凸轮抵靠在第二连杆上驱动第二连杆摆动并实现活动杆上下运动。通过上述设置,防尘壳使得料斗运输物料的时候都处于防尘壳内部,所以可以有效降低粉尘类物料的逃逸,可以使得物料随空气扬起都在防尘壳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物料逃出防尘壳的可能。在运输物料的过程中,处于低处的物料从进料壳的进料口进入,由料斗承接和运输。物料从进料口进入后,头轮和尾轮开始转动,传输带开始运动,尾轮旋转的时候带动凸轮旋转,凸轮抵靠在第二连杆上,由杠杆原理可知,第二连杆的中间位置相当于杠杆的支点,第二连杆的一端受配重件的力而处于受力向下,当凸轮贴在第二连杆支点另一侧的位置时,第二连杆连接第一连杆的位置就上下运动,从而使得活动杆在进料口处进行上下运动,使得物料在进入进料口的时候受到活动杆的运动而不易堆积在进料口。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配重件为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容纳腔。通过上述设置,箱体的容纳腔可以用来放置物件,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配重的重量。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尾轮和头轮为链轮,传输带为链条。通过上述设置,采用链轮和链条,可以有效降低打滑的想象。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出料壳上设置有检修窗,所述检修窗呈倾斜设置,检修窗上设置有把手。通过上述设置,采用倾斜状态,检修窗具有把手,便于检修窗的打开和观察出料壳内部情况。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出料壳的出料口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上贴有橡胶条。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出料过程中物料的承接,橡胶条可以使得物料装袋过程中密封性较好。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运输物料的过程中,可以对进料口的物料进行上下干涉,从而降低粉末状物料在进料口处堆积。无需其他外部供电,通过尾轮实现联动。检修方便,设备维护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个方面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连杆机构的结构原理图;图4为实施例中出料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防尘壳;11、进料壳;110、进料口;12、延伸壳;13、出料壳;130、出料口;131、翻边;2、头轮;3、尾轮;4、传输带;5、料斗;6、活动杆;7、连杆机构;71、第一连杆;72、第二连杆;73、凸轮;74、配重件;741、容纳腔;8、检修窗;81、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于输送的斗提机,包括防尘壳1、头轮2、尾轮3、传输带4和料斗5。防尘壳1包括依次由下至上连接的进料壳11、延伸壳12、出料壳13,进料壳11具有开口朝上的进料口110,出料壳13具有开口朝向的出料口130。进料口110和出料口130位于防尘壳1的不同侧。如图2所示,进料口110的一侧,料斗5是朝上的。出料口130一侧料斗5是朝下的。头轮2位于防尘壳1的顶部与防尘壳1转动连接,尾轮3位于防尘壳1的底部与防尘壳1转动连接,传输带4套接在头轮2和尾轮3上,料斗5固定在传输带4的一侧。尾轮3和头轮2为链轮,传输带4为链条。采用链轮和链条,可以有效降低打滑的想象。头轮2或尾轮3可以通过外部的电机进行驱动,实现旋转。由此,传输带4就会带动料斗5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物料从低处运输到高处。再结合图1和图2所示,进料口110处设置有活动杆6,活动杆6的两端各连接一个用于驱动活动杆6上下运动的连杆机构7,连杆机构7包括位于进料壳11侧壁上下活动的第一连杆71、连接在第一连杆71上的第二连杆72、固定在尾轮3的轴上跟随尾轮3转动的凸轮73、挂于第二连杆72端部位置的配重件74,第二连杆72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进料壳11上,其中凸轮73抵靠在第二连杆72上驱动第二连杆72摆动并实现活动杆6上下运动。活动杆6是水平设置穿设在进料壳11上,当然进料壳11上会留出空间和槽给活动杆6上下运动。连杆机构7是设置在活动杆6的端部且位于进料壳11的另外两侧,也就是尾轮3位置两侧。另一方面,参考图1所示,配重件74为箱体,箱体具有容纳腔741。箱体的容纳腔741可以用来放置物件,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配重的重量。参考图4所示,出料壳13上设置有检修窗8,检修窗8设置两个,检修窗8呈倾斜设置,检修窗8上设置有把手81。采用倾斜状态,检修窗8具有把手81,便于检修窗8的打开和观察出料壳13内部情况。出料壳13的出料口130设置有翻边131,翻边131上贴有橡胶条。橡胶条在图中未示意,橡胶条和翻边131叠放,通过胶水固定,由此可见,此结构便于出料过程中物料的承接,橡胶条可以使得物料装袋过程中密封性较好。工作过程中:防尘壳1使得料斗5运输物料的时候都处于防尘壳1内部,所以可以有效降低粉尘类物料的逃逸,可以使得物料随空气扬起都在防尘壳1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物料逃出防尘壳1的可能。在运输物料的过程中,处于低处的物料从进料壳11的进料口110进入,由料斗5承接和运输。结合图3所示,物料从进料口110进入后,头轮2和尾轮3开始转动,传输带4开始运动,尾轮3旋转的时候带动凸轮73旋转,凸轮73抵靠在第二连杆72上,由杠杆原理可知,第二连杆72的中间位置相当于杠杆的支点,第二连杆7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输送的斗提机,包括防尘壳、头轮、尾轮、传输带和料斗,所述头轮位于防尘壳的顶部与防尘壳转动连接,所述尾轮位于防尘壳的底部与防尘壳转动连接,传输带套接在头轮和尾轮上,料斗固定在传输带的一侧,其特征是,所述防尘壳包括依次由下至上连接的进料壳、延伸壳、出料壳,进料壳具有开口朝上的进料口,出料壳具有开口朝向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两端各连接一个用于驱动活动杆上下运动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位于进料壳侧壁上下活动的第一连杆、连接在第一连杆上的第二连杆、固定在尾轮的轴上跟随尾轮转动的凸轮、挂于第二连杆端部位置的配重件,第二连杆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进料壳上,其中凸轮抵靠在第二连杆上驱动第二连杆摆动并实现活动杆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输送的斗提机,包括防尘壳、头轮、尾轮、传输带和料斗,所述头轮位于防尘壳的顶部与防尘壳转动连接,所述尾轮位于防尘壳的底部与防尘壳转动连接,传输带套接在头轮和尾轮上,料斗固定在传输带的一侧,其特征是,所述防尘壳包括依次由下至上连接的进料壳、延伸壳、出料壳,进料壳具有开口朝上的进料口,出料壳具有开口朝向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两端各连接一个用于驱动活动杆上下运动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位于进料壳侧壁上下活动的第一连杆、连接在第一连杆上的第二连杆、固定在尾轮的轴上跟随尾轮转动的凸轮、挂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克理何伟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尹华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