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桓嘉璐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地下垃圾分类及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6399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地下垃圾分类及运输系统,包括垃圾收集机构、垃圾分离机构和传送带,垃圾收集机构包括太阳能电池片、蓄电池组、抽风机和吸垃圾筒,太阳能电池片设置于下水道的上部,太阳能电池片设置有若干,且太阳能电池片依次间隔设置于道路的两侧;吸垃圾筒的外壁设置抽风机,吸垃圾筒的内壁设置吸风口;垃圾分离机构包括安放支架和运输框,安放支架的上部设置运输框,运输框设置有若干,且安放支架和运输框一一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地下垃圾分类及运输系统,对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保护生态系统和人们的健康,同时减轻保洁员的劳动强度,利于推广使用。

A New Classif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Underground Wast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and provides a new underground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cluding garbage collection mechanism, garbage separation mechanism and conveyor belt. The garbage collection mechanism includes solar panels, storage batteries, exhaust fans and garbage suction cans. The solar panels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ewer, and a number of solar panels are arranged, and the solar energy is also provided. Battery sheet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oad in turn; exhaust fans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garbage suction bin, and suction outlets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garbage suction bin; garbage separation mechanism includes brackets and transport frames; transport frames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rackets, and several transport frames are arranged, and the brackets and transport frames are arranged one by o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underground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which classifies and treats the generated garbage, protects the ecosystem and people's health,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cleaners, and is conducive to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地下垃圾分类及运输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地下垃圾分类及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企事业单位垃圾等;目前生活垃圾越来越多,每天都看到道路保洁员忙碌的身影,尤其是垃圾处理员,天不亮就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工作量大且非常的辛苦,浪费大量的时间,同时垃圾的不恰当处置容易污染水体、大气、土壤,危害农业生态,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对生态系统和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地下垃圾分类及运输系统,及时的处理产生的垃圾,保护生态系统和人们的健康,同时减轻保洁员的劳动强度,利于推广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地下垃圾分类及运输系统,包括垃圾收集机构、垃圾分离机构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部设置所述垃圾分离机构,所述垃圾分离机构的上部对应设置所述垃圾收集机构;所述垃圾收集机构包括太阳能电池片、蓄电池组、抽风机和吸垃圾筒,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设置于下水道的上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依次间隔设置于道路的两侧;所述蓄电池组设置于下水道的下部,且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蓄电池组串接;所述吸垃圾筒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于相邻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侧边;所述吸垃圾筒的外壁设置抽风机,所述吸垃圾筒的内壁设置吸风口,且所述抽风机与所述吸风口对应连接设置;所述吸垃圾筒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吸垃圾筒沿道路的两侧依次设置;所述垃圾分离机构包括安放支架和运输框,所述安放支架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上部,且所述安放支架和所述传送带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安放支架的上部设置所述运输框,所述安放支架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安放支架沿所述传送带依次设置;所述运输框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安放支架和所述运输框一一对应设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吸垃圾筒为漏斗状构件,所述抽风机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抽风机分别设置于所述吸垃圾筒两相对侧边。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底部设置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和所述蓄电池组串接。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运输框的上部设置延伸套,所述延伸套为漏斗状构件;所述延伸套的底部设置第一过滤网。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运输框的内部设置第二过滤网,且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运输框的底部设置漏管,所述漏管与所述运输框相交三十度夹角,所述漏管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漏管分别设置于所述运输框的两相对侧端。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运输框的外壁设置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为闪烁灯构件。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回收利用筒,且所述回收利用筒设置有若干。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地下垃圾分类及运输系统,包括:垃圾收集机构、垃圾分离机构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部设置所述垃圾分离机构,所述垃圾分离机构的上部对应设置所述垃圾收集机构;所述垃圾收集机构包括太阳能电池片、蓄电池组、抽风机和吸垃圾筒,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设置于下水道的上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依次间隔设置于道路的两侧;所述蓄电池组设置于下水道的下部,且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蓄电池组串接;所述吸垃圾筒的外壁设置抽风机,所述吸垃圾筒的内壁设置吸风口;所述垃圾分离机构包括安放支架和运输框,所述安放支架的上部设置所述运输框,所述安放支架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安放支架沿所述传送带依次设置;所述运输框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安放支架和所述运输框一一对应设置;基于以上机构,结构简单且及时的处理产生的垃圾,保护生态系统和人们的健康,同时减轻保洁员的劳动强度,实用性好。本技术中,所述吸垃圾筒为漏斗状构件,所述抽风机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抽风机分别设置于所述吸垃圾筒两相对侧边;基于以上机构,增强吸收的效果,方便对道路的垃圾吸进下水道内。本技术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底部设置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和所述蓄电池组串接;基于以上机构,在下水道内进行照明,方便运输系统的安装和拆卸。本技术中,所述运输框的上部设置延伸套,所述延伸套为漏斗状构件;所述延伸套的底部设置第一过滤网;基于以上机构,方便过滤体积比较大的垃圾,运到垃圾处理站分类处理。本技术中,所述运输框的内部设置第二过滤网,且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基于以上机构,通过二次过滤,保障废水下水道的通畅运行。本技术中,所述运输框的底部设置漏管,所述漏管与所述运输框相交三十度夹角,所述漏管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漏管分别设置于所述运输框的两相对侧端;基于以上机构,过滤后剩余的废水沿所述漏管进入下水道底部。本技术中,所述运输框的外壁设置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为闪烁灯构件;基于以上机构,提醒运输系统正在运行,及时的注意安全。本技术中,所述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回收利用筒,且所述回收利用筒设置有若干;基于以上机构,对过滤的垃圾进行分离处理,对可利用的进行回收利用。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地下垃圾分类及运输系统,对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保护生态系统和人们的健康,同时减轻保洁员的劳动强度,利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一种新型地下垃圾分类及运输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太阳能电池片位置示意图;图3为垃圾分离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垃圾收集机构,11、太阳能电池片,12、蓄电池组,13、抽风机,14、吸垃圾筒,141、吸风口,2、垃圾分离机构,21、安放支架,22、运输框,221、第二过滤网,222、漏管,23、延伸套,231、第一过滤网,3、传送带,4、照明灯,5、警示灯,6、回收利用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地下垃圾分类及运输系统,包括垃圾收集机构1、垃圾分离机构2和传送带3,传送带3的上部设置垃圾分离机构2,垃圾分离机构2的上部对应设置垃圾收集机构1;垃圾收集机构1将路边的垃圾吸进下水道内部;垃圾分离机构2将不同体积的垃圾按大小分类,将比较大的物质通过传送带3进行传输至垃圾处理站分类处理;垃圾收集机构1包括太阳能电池片11、蓄电池组12、抽风机13和吸垃圾筒14,太阳能电池片11设置于下水道的上部,太阳能电池片11设置有若干,且太阳能电池片11依次间隔设置于道路的两侧;蓄电池组12设置于下水道的下部,且太阳能电池片11与蓄电池组12串接;太阳能电池片11进行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必须将若干太阳能电池片11串、并联连接生成电能,电力通过蓄电池组12进行存储;太阳能电池片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地下垃圾分类及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收集机构、垃圾分离机构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部设置所述垃圾分离机构,所述垃圾分离机构的上部对应设置所述垃圾收集机构;所述垃圾收集机构包括太阳能电池片、蓄电池组、抽风机和吸垃圾筒,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设置于下水道的上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依次间隔设置于道路的两侧;所述蓄电池组设置于下水道的下部,且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蓄电池组串接;所述吸垃圾筒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于相邻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侧边;所述吸垃圾筒的外壁设置抽风机,所述吸垃圾筒的内壁设置吸风口,且所述抽风机与所述吸风口对应连接设置;所述吸垃圾筒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吸垃圾筒沿道路的两侧依次设置;所述垃圾分离机构包括安放支架和运输框,所述安放支架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上部,且所述安放支架和所述传送带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安放支架的上部设置所述运输框,所述安放支架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安放支架沿所述传送带依次设置;所述运输框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安放支架和所述运输框一一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地下垃圾分类及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收集机构、垃圾分离机构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部设置所述垃圾分离机构,所述垃圾分离机构的上部对应设置所述垃圾收集机构;所述垃圾收集机构包括太阳能电池片、蓄电池组、抽风机和吸垃圾筒,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设置于下水道的上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依次间隔设置于道路的两侧;所述蓄电池组设置于下水道的下部,且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蓄电池组串接;所述吸垃圾筒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于相邻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侧边;所述吸垃圾筒的外壁设置抽风机,所述吸垃圾筒的内壁设置吸风口,且所述抽风机与所述吸风口对应连接设置;所述吸垃圾筒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吸垃圾筒沿道路的两侧依次设置;所述垃圾分离机构包括安放支架和运输框,所述安放支架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上部,且所述安放支架和所述传送带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安放支架的上部设置所述运输框,所述安放支架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安放支架沿所述传送带依次设置;所述运输框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安放支架和所述运输框一一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垃圾分类及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桓嘉璐
申请(专利权)人:桓嘉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