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绕线的无骨架式电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21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8:34
一种便于绕线的无骨架式电抗器。它包括线圈、铁芯、绕线撑条和绕线定位模块,所述绕线撑条均匀分布在所述铁芯的侧表面,所述线圈绕制于所述绕线撑条的外壁,所述绕线定位模块包括定位件和卡扣件,所述定位件上设有线头槽和线尾槽,所述线圈的线头和线尾分别置于所述线头槽和线尾槽中并通过所述卡扣件锁紧。本发明专利技术移除了常规电抗器中的骨架结构,线圈直接绕制在铁芯外侧的绕线撑条上,使线圈与铁芯之间留有空隙从而形成散热风道,增加了线圈有效散热面积,降低线圈表面热负荷;采用绕线定位模块,使线圈的绕制过程中线头、线尾不需人工绑扎固定,在产品量产中能精确控制线头、线尾的出线位置,提高产品一致性,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A Frameless Reactor Easy to Win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keleton-free reactor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winding. The winding positioning module comprises a coil, an iron core, a winding brace and a winding positioning module. The winding brace is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iron core. The coil is wound arou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winding brace. The winding positioning module comprises a positioning member and a fastener. The positioning member is provided with a wire head groove and a wire tail groove. The wire head and the wire tail of the coil are respectively placed in the wire head groove and the wire tail groove. The clamp fastener is used for locking. The invention removes the skeleton structure of the conventional reactor, and the coil is directly wound on the winding brace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iron core, leaving a gap between the coil and the iron core to form a cooling duct,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 heat dissipation area of the coil and reducing the heat loa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il; adopting the winding positioning module, the coil head and tail need not be artificially tied and fixed in the winding process, and the product mass production is realized. It can accurately control the outlet position of line head and end, improve product consistency,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绕线的无骨架式电抗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抗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绕线的无骨架式电抗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电抗器结构中通常在骨架上绕制线圈绕组,后将线圈绕组套设在铁芯外进行产品装配,采用这种结构不仅线圈内侧无风道设置,减小了线圈自身固有的散热面积,增加表面热负荷,不利于线圈散热温升过高,为了限制温升过高,只能增加导线截面积来降低温升,从而增加了导线材料成本等客观缺点。另外,以往传统电抗器的线圈绕制过程,在绕线前,首先线头卡入骨架的出线槽内用玻璃纤维带缠绕绑扎后,将线头固定在骨架端部或线槽内,卡着保持产品的一致性,然后开始绕线,当线圈绕完收尾时,又将线尾用玻璃纤维带缠绕绑扎固定后才能完成绕线工作,这样线圈绕制过程中,由于在线头、线尾绑扎固定时耗时过长,另外在大批量产品量产中,难以准确人工控制线头、线尾的出线位置,导致产品一致性差,并且线圈整个加工过程中,周期过长,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等客观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量产效率以及产品一致性、便于绕线的无骨架式电抗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绕线的无骨架式电抗器,包括线圈、铁芯、绕线撑条和绕线定位模块,所述绕线撑条均匀分布在所述铁芯的侧表面,所述线圈绕制于所述绕线撑条的外壁,所述绕线定位模块包括定位件和卡扣件,所述定位件上设有线头槽和线尾槽,所述线圈的线头和线尾分别置于所述线头槽和线尾槽中并通过所述卡扣件锁紧。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扣件上相应设有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的卡钩。所述卡扣件一端与所述定位件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卡钩,所述定位件上设有与所述卡钩卡接配合的卡槽。所述线头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线尾槽的深度。所述卡扣件包括线头槽卡扣和线尾槽卡扣,所述线尾槽卡扣上设有用于适配线圈厚度的凹槽。所述定位件设于两个所述绕线撑条上,所述定位件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所述绕线撑条之间构成限位配合。所述定位件的内侧设有用于增加间隙的透气槽。所述绕线撑条的外壁圆角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绕线的无骨架式电抗器,移除了常规电抗器中的骨架结构,线圈直接绕制在铁芯外侧的绕线撑条上,使线圈与铁芯之间留有空隙从而形成散热风道,增加了线圈有效散热面积,降低线圈表面热负荷;本专利技术采用绕线定位模块,使线圈的绕制过程中线头、线尾不需人工绑扎固定,提高了线圈的绕制速度,使产品在量产中能快速、精确的控制线头、线尾的位置,提高产品一致性,并且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绕线定位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绕线机夹具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绕线机夹具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绕线的无骨架式电抗器,包括线圈1、铁芯2、绕线撑条3和绕线定位模块,所述绕线撑条3均匀分布在所述铁芯2的侧表面,所述线圈1绕制于所述绕线撑条3的外壁,所述绕线定位模块包括定位件4和卡扣件5,所述定位件4上设有线头槽401和线尾槽402,所述线圈1的线头和线尾分别置于所述线头槽401和线尾槽402中并通过所述卡扣件5锁紧。如图1所示,进线端引出线11经绕线定位模块锁紧后开始绕制线圈绕组,绕制完成后,线圈的尾端即出线端引出线12再经定位模块锁紧,完成绕制。本专利技术将铁芯和线圈以及线圈定位卡集成一体化,施工时在铁芯柱加装角撑条带线圈和线圈定位卡模块一体,在专用绕线机上缠绕线圈,绕制过程中线头、线尾不需绑扎固定,取消省去以往传统工艺,在骨架上绕线需要绑扎固定以及装配时在铁芯上套装线圈和电抗器传统叠片等复杂繁琐的工艺流程。这种绕线新工艺,能够在线圈内侧与铁芯柱之间设置风道,增加线圈有效散热面积,降低线圈表面热负荷,降低线圈温升。另外带铁芯绕制线圈,由于铁芯柱与线圈紧配合绕制,其线圈和铁芯柱为一体化,结构简单稳固、紧凑、噪音小,保证产品均衡性和一致性好,并能有效控制产品量产的装配质量,有作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等优点。所述绕线定位模块中包括定位件4和卡扣件5,两者采用卡接结构锁紧导线。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件4上设有卡槽7,所述卡扣件5上相应设有与所述卡槽7卡接配合的卡钩6。卡槽7对应卡接方向的侧面斜面设置,使其卡接时便于卡接,手感更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4和所述卡扣件5互相独立设置,绕制线圈时,线头置于线头槽内后,取卡扣件与定位件卡接使线头固定,绕制完成后再取另一卡扣件与定位件卡接使线尾固定。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4可与所述卡扣件5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卡扣件5的一端与所述定位件4铰接,使卡扣件5与定位件4固定在一起并可绕铰接处转动,在卡扣件的另一端处设置卡钩,在定位件上相应设置卡槽与卡钩卡接配合,绕制线圈时,线头置于线头槽内后,转动卡扣件与定位件卡接闭合使线头固定,绕制完成后再转动另一卡扣件与定位件卡接闭合使线尾固定,这样卡扣件5与定位件连接在一起,减少单独的零部件,既方便装配,也不会发生丢失。所述线头槽401的深度大于所述线尾槽402的深度,在线圈绕组的绕制过程中,开始阶段由于线圈未成型,没有厚度,故线头的位置靠内,而绕制结束后,线圈成型从而厚度增加,则线尾的位置靠外,故线头槽401的深度大以适配位置靠内的线头位置,线尾槽402的深度小以适配位置靠外的线尾位置。所述卡扣件5具体分为线头槽卡扣501和线尾槽卡扣502,其中,所述线尾槽卡扣502上设有凹槽8,在不改变线尾槽处的卡槽位置便于整体生产加工的同时能有效锁紧绕制完成后位置靠外的线尾。所述定位件4设于两个所述绕线撑条上,所述定位件4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条9,所述限位条9伸与两个所述绕线撑条3之间构成限位配合,同时线圈绕制时将限位条9包裹,具有固定作用。所述定位件4的内侧设有透气槽10,通过设置所述的透气槽10增加定位件4与铁芯2之间的间隙,形成散热风道利于散热。所述绕线撑条3的外壁圆角设置,使表面光滑,在线圈绕制时不会损失绕线,绕线更流畅。如图4、图5所示,绕线定位模块的定位件4置于铁芯2外侧,绕线机的夹具13中,通过调节其上的调节螺母14使夹紧块15将定位件4的位置固定,进线端引出线11穿过线头槽401后由线头槽卡扣501锁紧进行线圈1的绕制,最后,出线端引出线12穿出线尾槽402后由线尾槽卡扣502锁紧,完成线圈绕制,过程中不需要在绕线时进行线头绑扎固定,线圈绕完后,将线尾置于绕线定位卡模块内固定后,同样用线圈定位卡模块外扣卡锁住线尾,也不需要在收尾时,线尾进行绑扎固定。本专利技术移除了常规电抗器中的骨架结构,线圈直接绕制在铁芯外侧的绕线撑条上,使线圈与铁芯之间留有空隙从而形成散热风道,增加了线圈有效散热面积,降低线圈表面热负荷;本专利技术采用绕线定位模块,使线圈的绕制过程中线头、线尾不需人工绑扎固定,大大提高了线圈的绕制速度,使产品在量产中能快速、精确的控制线头、线尾的出线位置,提高了产品一致性以及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中的无骨架结构以及绕线定位模块同样适用于具有相似结构的变压器中,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提高电抗器、变压器设备的生产、装配效率,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专利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绕线的无骨架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1)、铁芯(2)、绕线撑条(3)和绕线定位模块,所述绕线撑条(3)均匀分布在所述铁芯(2)的侧表面,所述线圈(1)绕制于所述绕线撑条(3)的外壁,所述绕线定位模块包括定位件(4)和卡扣件(5),所述定位件(4)上设有线头槽(401)和线尾槽(402),所述线圈(1)的线头和线尾分别置于所述线头槽(401)和线尾槽(402)中并通过所述卡扣件(5)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绕线的无骨架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1)、铁芯(2)、绕线撑条(3)和绕线定位模块,所述绕线撑条(3)均匀分布在所述铁芯(2)的侧表面,所述线圈(1)绕制于所述绕线撑条(3)的外壁,所述绕线定位模块包括定位件(4)和卡扣件(5),所述定位件(4)上设有线头槽(401)和线尾槽(402),所述线圈(1)的线头和线尾分别置于所述线头槽(401)和线尾槽(402)中并通过所述卡扣件(5)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绕线的无骨架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4)上设有卡槽(7),所述卡扣件(5)上相应设有与所述卡槽(7)卡接配合的卡钩(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绕线的无骨架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5)一端与所述定位件(4)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卡钩(6),所述定位件(4)上设有与所述卡钩(6)卡接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琪谢军王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